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ELISA法和单克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了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24例正常人的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水平。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GMP-140,TXB2,vWF:Ag水平明显升高(P〈0.01),6-酮-PGF1α水平明显降低(P〈0.01)。动态观察发现,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其血浆GMP-140,TXB2,vWF:Ag水平于发病第5d出现  相似文献   

2.
探讨肺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其与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失衡的关系和在肺心病发病的作用。方法经右微导管测定10例肺心病患者平均肺脉压(MPAP);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肺心病组外周静脉和肺心病右心微导管组肺动脉、外周静脉血浆a-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结果肺心病组急性加重期血浆GMP-140水平T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小板和脂蛋白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心绞痛患和31例心肌梗塞患测定了血浆GMP-140、TXB2、6-酮-PGF1α含量及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患,血浆GMP-140、TXB2、TG、LDL-C、ApoB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A、HDL-C、6-酮-PGF1α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梗塞组的GMP-1  相似文献   

4.
黄培山  佘军红 《广西医学》1997,19(3):369-370
为了解脑梗塞患者体内是否仍存在高凝状态,通过酶联免疫,放射免疫和免疫火箭电泳的方法,采用与凝血,纤溶相关的7项分子标记物测定53例脑梗塞患者血浆中的含量,结果,VWF:Ag、TXB2,GMP-140,D-dm和PAI:A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6-K-PGF1a和t-PA:A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各值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脑梗塞患者体内存在着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纤溶和抗凝激活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学方法,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2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29例高血压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素F1α(6-K-PGF1α)水平。并对14例冠心病患者,15例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作应激前后血浆的PAF,TXB2,6-K-PGF1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浆PAF,TXB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高血  相似文献   

6.
王立军  贾国良 《医学争鸣》1997,18(5):427-429
目的:观察犬冠脉发生周期性血流减少(CFRs)期间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TXB2的变化,分析GMP140在诊断CFRs中的意义.方法:开胸分离犬冠脉前降支(LAD)2~3cm用血管钳钳夹方法损伤冠脉内膜后放置血管缩窄环,使冠脉至临界狭窄,缩窄环近端置电磁流量计,诱发CFRs.在诱发CFRs前及CFRs出现后40min冠状窦采血,用放免方法测GMP140及TXB2血浆浓度.结果:CFRs出现后40min,GMP140及TXB2显著升高[GMP140从(4.29±0.99)μg/L升至(6.82±1.12)μg/L,P<0.01;TXB2从(75.62±41.87)ng/L升至(109.92±45.97)ng/L,P<0.01];GMP140与TXB2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0.73,P<0.01).结论:GMP140可能是CFRs中的一种重要介质,GMP140有望成为诊断CFRs的一个较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永田 《中原医刊》1995,22(4):16-16
选择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20例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斯匹林(ASA)100mg/d,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变化。结果提示:治疗组GMP-140分子数、TXB2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小剂量阿斯匹林对血小板活化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各类型冠心病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18例隐匿型冠心病,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急性心肌梗塞)和40名正常人花生四烯酸代谢物(TXB2和6-K-PGF1α)以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XB2和GMP—140明显升高,6-K-PGF1α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塞组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除6-K-PGF1α外)与隐匿型冠心病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XA2和PGI2平衡的失调,GMP—140含量的增加将是冠心病发展恶化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慢怀肺心病呼吸衰竭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表面α-颗粒蛋白(GMP-140)、血浆血栓素B2(TXB2)、6-酶-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并与30名正常人相对照。结果:肺心病组GMP_140、TXHB2水平明显升高,且均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P〈0.02)。结论:肺心病呼地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并与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组、肺心病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等分别测定各组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2a(6-K-PGF1a)和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小板激活因子(PAF)I水平。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TXB2、6-K-PGF1a比值TXB2/6-K-P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66例SLE和40例正常人血浆血浆血栓烷B2(TXB2)、11-去氢-血栓烷B2(DH—TXB:)、血小板d-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水平。结果(1)SLE无肾损害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DH—TXB2、GMP-140、TM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XB2、DH—TXB2、GMP-140、vWF降低(P〈0.05)。(2)SLE有肾损害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TXB2、DH—TXB2、GMP-140、vWF、TM升高(P〈0.01);治疗后TXB2、DHTXB2、GMP-140、vWF、TM升高(P〈0.05—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XB2、DH—TXB2、GMP-140、vWF、TM降低(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有肾损害组较显著,治疗后减轻。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意义,采用ELISA方法分别定量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与10例对照组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无上消化道出血组血浆TXB2水平、TXB2/6酮-PGF1α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较出血组显著增高(P<0.05或0.01);而血浆6-酮-PGF1α与vW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或0.01),较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血浆TXB2下降、6-酮-PGF1α升高及其比例衡有密切关系,vWF水平升高能反映肝硬化血管内皮损伤及上消化道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3.
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XB2和6-Keto-PGF1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ol infarction AMI)40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奥扎格雷,N=40)和对照组(常规治疗,N=40),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病人血浆TXB2和6-Keto-PGF1a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的血浆TXB2明显增高,而6-Keto-PGF1a明显减低,6-Keto-PGF1a/TXB2(K/T)降低;治疗后TXB2明显降低,而6-Keto-PGF1a明显增高,K/T增高.且奥扎格雷治疗组K/T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用奥扎格雷治疗ACS病人,能明显降低血浆TXB2水平,升高6-Keto-PGF1a含量,增高K/T.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血浆GMP-140与vWF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APL合并的凝血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APL患者初诊、治疗中(第14天左右)、缓解时及正常人的血浆GMP-140水平,并计算GMP-140(ng)/10^7血小板数;(2)应用增强免疫胶乳法测定上述各期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结果 (1)APL患者在初诊与治疗中GMP-140(ng)/10^7血小板数(4.55±3.10,4.73±2.7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94±0.67)(P〈0.01),缓解期(1.08±0.65)则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2)APL患者各病期vWF水平(%)(初诊时245.00±82.83,治疗中257.22±104.18,缓解期193.62±61.15)均较正常对照组(129.34±34.57)升高(初诊和治疗中P〈0.01,缓解期P〈0.05);缓解时的vWF水平较初诊时、治疗中明显下降(P〈0.05)。结论 APL患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内皮损伤,随着化疗的进行,骨髓造血逐渐改善,血小板的功能趋于正常;而内皮损伤恢复更慢,因而化疗中及化疗后期也应注意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大肠癌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55例大肠癌和40例正常人血浆血栓烷B2(TXB2)、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结果:大肠癌TXB2、DH-TXB2、GMP-140、vWF、TM和cGMP升高,FN下降。大肠癌cGMP与TXB2、DH.TXB2、GMP-140、TM之间均呈正相关。大肠癌已转移FN下降,其余指标升高;手术后FN升高,其余指标下降。结论:大肠癌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二者影响大肠癌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大肠癌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55例大肠癌和40例正常人血浆血栓烷B2(TXB2)、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调节蛋白(TM)、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和环磷酸乌苷(cGMP)含量。结果 (1)大肠癌TXB2、DH-TXB2、GMP-140、vWF、TM和cGMP升高,FN下降。(2)大肠癌cGMP与TXB2、DH-TXB2、GMP-140、TM之间均呈正相关。(3)合并感染TXB2、DH-TXB2升高,FN下降;已转移FN下降,其余指标升高;手术后FN升高,其余指标下降。结论大肠癌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二者影响大肠癌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脉络宁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136例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R1 ) 5 0例和脉络宁治疗组 (R2 ) 86例 ,治疗 3周 ,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血内皮素 1(ET 1)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0 )、6 酮前列环素 (6 keto PGF1α)及血栓素B2 (TXB2 ) ,并选择 2 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 (N)。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 1、GMP 140、TXB2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 6 keto PGF1α则低于正常人。R1 组治疗后血ET 1水平降低 ,GMP 140、TXB2 及 6 Keto PGF1α,2 4huAER无改变 ,R2 组治疗后ET 1、GMP 140、TXB2 和uAER显著降低。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变和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有关 ,脉络宁可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GMP-140、vWF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了34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CSF和血浆中GMP-140、vWF的含量。结果:病人组CSF和血浆中GMP-140、vW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在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以及脑血管内皮的损伤;检测CSF中GMP-140和vWF含量的变化对进一步了解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观察病情演变、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高效液相法对 38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2 0名正常人的血浆vonwilleorand因子 (vWF :Ag)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水平及尿纤维蛋白肽A(UFPA)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并随脑梗死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20.
vWF、TM、GMP-140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latelet alpha-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140,GMP-140)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90例2型DM患者血浆vWF、TM、GMP-140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DM各组血浆vWF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TM、GMP-140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P均<0.05)。结论①D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②TM、GMP-140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与尿白蛋白排泄(Urinary AlbuminExcretion,UAE)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