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柳州医学》2003,16(3):153-154
目的:探讨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方法:将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按实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传统治疗;B组:小剂量尿激酶加传统治疗;C组:尿激酶患肢加压加传统治疗。结果:传统治疗组治愈率50%,住院时间25.6天;小剂量尿激酶用药组治愈率66%,住院时间29.6天;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组患肢注射时无疼痛,治愈率95%,住院时间13.6天。结论: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患者治疗时患肢加压处无疼痛,护理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2.
李敏 《柳州医学》2005,18(1):8-9
目的 探讨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方法 将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按实际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①传统治疗;②小剂量尿激酶加传统治疗;③尿激酶患肢加压加传统治疗。结果 传统治疗组治愈率50%,住院时间25.6天;小剂量尿激酶用药组治愈率66%,住院时间29、6天;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组患肢注射时无疼痛,且治愈率95%,住院时间13.6天。结论 尿激酶患肢加压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患者治疗时患肢加压处无疼痛,护理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对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左侧33例,右侧9例),从患肢静脉推注尿激酶50~100万U,再滴注尿激酶50万U,疗程7~14d,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患肢大小腿平均周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大小腿患、健肢周径差治疗后较治疗前分别缩小2.0±0.8cm,4.2±2.0cm(P<0.01)。治疗过程中,1例出现皮肤瘀紫和肉眼血尿,其余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患肢微量泵入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玲  李春燕 《海南医学》2010,21(8):133-134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从患肢的浅静脉给予尿激酶持续微量泵人,辅以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治愈13例,好转27例,1例住院1d放弃治疗出院,有效率为97.5%,容栓期间出现出血并发症2例,无一例发生肺栓塞。结论患肢微量泵人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治疗期间严密药物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后及长期卧床病人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 ,若不及时观察、预防 ,做好护理工作 ,常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 ,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因此 ,预防和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预防的效果 ,应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认识及增强实践能力。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病人 ,其中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3 2~ 68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 5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2例 ,股骨干骨折 1例 ,腰椎暴裂性骨折 1例 ,平均住院 5 2天。1.2 临床表现 手术后或骨牵引等固定后 ,出现患肢疼痛及进行性…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1993年12月-2002年12月间诊治的DVT患者238例,256条肢体资料。228条下肢行深静脉顺行造影,53条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急性期患者行取栓与溶栓治疗。对部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行相应的转流术。结果 急性期DVT42条下肢(16.4%);后遗症期214条(83.6%)。急性期与部分可手术的后遗症期患者治疗效果好,大部分后遗症期患者疗效差。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后遗症期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预防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24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认为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病情,通过力学方法对患者进行周期性充气压力,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严重创伤、手术后、瘫痪等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尿激酶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但国际上尚无统一方案。一般静脉溶栓再通率不高 ,治疗效果不佳且并发症较多。为探讨更为有效的临床给药途径 ,2 0 0 1年 6月— 2 0 0 3年 6月 ,我科对 6 0例患者采取二种给药途径 ,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 35~ 6 4岁 ,平均 5 2岁 ,病史 1~ 5d ,均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静脉或股静脉…  相似文献   

9.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20例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2例患者均进行了溶栓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个月后能下地行走.结论 手术前后的药物、肢体锻炼及辅助器械等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可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患肢注射高浓度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 75万单位溶栓治疗 4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病程在 2周内溶栓治愈 72 % (18/2 5 ) ,有效率 10 0 % (2 5 /2 5 ) ,病程超过 2周溶栓治愈率 30 % (6 /2 0 ) ,有效率 85 % (17/2 0 ) ,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 :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的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而且药物用量可增大  相似文献   

11.
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的33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阶段给予科学护理。结果:32例患者治愈或好转出院,1例患者未愈转院治疗。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由于脑卒中患自身特殊性,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T),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T).如果不加以预防,脑卒中患的DVT发生率可达30%~40%,严重偏瘫发病率可达60%~75%.大量的研究证实,脑卒中患是DVT的高危人群.孙葵葵等对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进行调查发现,21.7%的脑卒中患并发DVT,高于张啸飞等报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3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3例病人患者术后的血流指标与术前相比,深静脉血栓预防有效率达76.9%。[结论]手术前后的药物、肢体锻炼及辅助器械等各项护理措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盆腔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治疗采用肝素、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 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3 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 ,全身肝素化后 ,采用Fogarty带囊导管和透明硅胶管负压抽吸法取栓。术后常规抗凝、溶栓。结果 :3 6例患者均在7d内完全消肿、恢复顺利。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 Fogarty带囊导管取栓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1997年1~5月,笔者采用尿激酶(UK)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男2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76、51、30、28岁。病程分别为4周、2周和1周(2例)。2例与长期卧床有关,另2例分别与药物和妇科手术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麻木、肿痛,行走困难。患肢温暖、肤色加深、无触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剖宫产术后DV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的方法。结果发生DVT的高危因素是高龄初产、经产妇、肥胖、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术中出血等。治疗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结论 剖宫产术后对有DVT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用预防措施,防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常见疾患,可并发肺栓塞而引起死亡,或由于慢性静脉高压而使肢体残废。因此预防及治疗静脉血栓形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我院1992~1999年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发生的原因,旨在进一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0岁~3例,30岁~4例,40岁~5例,50岁~6例,60岁~5例,70岁~5例,>80岁2例。累及左下肢22例,右下肢6例,双下肢2例。全组40例均有肢体肿胀,活动受限,部分并肢体疼痛,静脉怒张。发热6例,白细胞增高3例。患肢肤色紫绀12例,其中1例小腿皮肤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