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并加以分析。方法将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凝血醇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抗凝血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与α2抗纤溶酶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凝血醇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抗凝血酶、纤溶酶原、纤维蛋白原与α2抗纤溶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情况为低凝状态,同时纤溶系统也表现异常。 相似文献
2.
3.
李亚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4,(4):74-76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纤溶、抗凝、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7月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血液病类型不同分为对照组(急性髓系白血病)与观察组(急性淋巴白血病),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化疗,4周为1疗程,共采取2个化疗疗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前凝血指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化疗后的出血发生情况。另根据60例患者出血发生情况分为未出血组(36例)和出血组(24例),比较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化疗前的凝血指标。结果 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均更低,凝血酶原时间更长;与化疗前比,化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均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与未出血组比,出血组患者化疗前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更高;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更长(均P<0.05);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经比较,以及对照组与观察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相似文献
4.
妊娠妇女不同孕期凝血、纤溶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不同孕期机体凝血、抗凝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对非孕组(30例)、早孕组(60例)、中孕组(60例)和晚孕组(60例)妇女分别采用凝固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纤溶酶原(PLG),用ELISA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非孕组PT(s)、APTT(s)、FIB(g/L)、AT-Ⅲ(%)、PLG(g/L)、FDP(mg/L)分别为12.5±1.5、29.5±3.0、2.80±0.06、101±9.5、0.305±0.03、3.50±0.2;早孕组为12.3±1.29、29.3±3.3、2.80±0.06、100±10.3、0.300±0.04、3.45±0.25;中孕组为12.0±1.8、28.5±3.5、2.95±0.08、98.5±12.5、0.305±0.04、3.71±0.22;晚孕组为9.5±2.5、23.5±.1、4.02±0.12、80.5±14.4、0.412±0.08、3.66±0.30。与其它各组相比,晚孕组PT、APTT缩短,AT-Ⅲ活性下降,FIB、PLG明显增高,而FDP正常。结论:早、中孕妇女机体的凝血、抗凝、纤溶活性无明显改变,晚孕妇女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功能降低,纤溶活性下降,出现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5.
正心房纤颤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相比于非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纤颤患者有4~5倍的卒中风险、2倍左右的痴呆风险、3倍左右的心力衰竭风险,全因死亡可升高40%~90%[1-3]。心房纤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房纤颤患病率为0.77%,根据标准人口构成校正后为0.61%,若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我国心房纤颤人数接近800万[4]。心房纤颤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后机体的局部纤溶活性指标的变化及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关系。方法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例,分别于术前、安装髋臼假体时、安装股骨假体时、皮肤缝合时、术后1 h和术后20 h采用股静脉插管采集患者双侧肢体的血液标本,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三项指标。结果术中术侧肢体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比术前显著增加。在术中及术后1 h内,术侧和非术侧肢体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抗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有显著差异。在安装股骨假体时,术侧和非术侧肢体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有显著差异。结论手术创伤对局部纤溶系统的影响不同于非术侧肢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机制相关与局部纤溶系统的临床相关性仍需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纤溶系统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设为ACS组,将ACS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个亚组,每组27例,另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54例,设为对照组。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抗凝药、他汀类和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ACS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和治疗组tPA、PAI-1和vWF含量。结果:ACS组的tPA、PAI-1和vW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tPA、PAI-1和vWF含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能是通过改善纤溶系统状态和调节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测定31例份尿病贤病患者纤溶功能有关指标,发现组织纤溶酶原活物抗原(tpAAs)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PAI)、血水纤溶酶原(PLg)、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纤维蛋白原(Fg)升高.提示糖尿病肾病时,纤溶系统活性降低,这有助于微血栓的形成并加重糖尿病微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对早孕妇女血液纤溶系统部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正>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用于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等优点,但流产后出现的出血多、出血时间长影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近来有报道米非司酮对人体血液纤溶系统有一定影响,但对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因子(PAI)的研究较少报道。本文通过测定早孕妇女口服米非司酮前后血浆t-PA、PAI的活性,探讨药流术后出血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球囊压迫对前置胎盘患者凝血指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宫腔内填塞纱布压迫止血,44例)与观察组(宫腔球囊压迫止血,42例),对比两组的凝血指标及应激指标。结果术后,两组的TT、 PT、 APTT长于术前,但观察组的TT、 PT、 APTT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两组的血清ET-1、 NE、 MDA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的血清ET-1、NE、 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患者,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状况及其意义,本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和肝炎后肝硬化(LC)共67例患者的肝动脉血流的高峰流速(PS),血流阻抗指数(RI)和时间平均流速(TAV)等,并与其肝功能,血浆游离氨基酸谱等作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LC组患者肝动脉的PS值显著低于AH组(P〈0.01)和轻度慢性肝炎组(P〈0.05),而胆红素升高组(P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对北京郊区一所部队综合性医院613名工作人员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与同时期调查的京郊乔户营大队同年龄组社员292人的结果相比较。医院工作人员的HA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87.93%对99.66%)。与此相反,前者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后者(63.62%对49.32%)。消化科人员的感染率最高(80.39%)。HBV感染率随年龄、从事医疗工作年限、肝炎病史,接触HBsAg阳性病人频率增加而增加。工作区域影响着工作人员的HBV感染率。HBV感染率与性别、接触肝病病人等历史无相关。本结果支持医务人员的职业威胁来自HBV而不是HAV的论点。同时也看到我国医务人员HBV感染率只是高于一般人群,差异没有来自发达国家报告的数倍之差那么大。 相似文献
14.
对两所医院16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和流行病学研究,并对发病的一些危险因素按成组和配对方法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甲肝为37.0%,乙肝为40.7%,非甲非乙型肝炎为19.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肝发病主要与肝炎接触史(OR=10.56)和不洁饮食史(OR=4.25)有关;乙肝与肝炎接触史(OR=4.30)和家庭成员既往肝炎史(OR=5.66)有关;非甲非乙型肝炎与肝炎接触史(OR=3.82)、输血史(OR=16.67)和既往肝炎史(OR=6.56)有关。甲肝、乙肝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转慢率分别为0%、12.1%和16.7%。 相似文献
15.
16.
浅析凝血实验检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抽取我院80倒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置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在取血完毕,4、8、12.24h分离血清,采用ETAG0血凝分析及配套试礼分别对在室温(20-28℃)进行凝血试验,测得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问(TT),并将这3个时间段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实际对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PTT在4h内,PT在8h内测定的结果与即刻测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FIB.TT在24h内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标本需在4h内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抽取我院8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置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在取血完毕,4、8、12、24h分离血清,采用ETAGO血凝分析及配套试剂分别对在室温(20~28℃)进行凝血试验,测得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问(TT),并将这3个时间段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实际对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PTT在4h内,PT在8h内测定的结果与即刻测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FIB、TT在24h内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标本需在4h内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8,(1):61-62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与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肺部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组和肺部感染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指标、血液常规及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和肺部感染组的PT、APTT、TT均较长,Fbg、D-D、WBC、NEU、Mono及IL-6水平均较高,PDW、MPV、LYW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肺部感染组比较,肺癌组的PT、APTT、TT均较短,D-D、IL-6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与Mono呈线性正相关,与PT呈线性负相关。结论肺部感染与肺癌患者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及炎性反应,且凝血指标与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章茂友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0):141-143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常规指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肝硬化病情预后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12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A、B、C3级组,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凝血系统常规指标和胰岛素生长因子。结果(1)肝硬化组凝血因子PT、APT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且随着Child-Pugh积分的增高而逐渐升高(P〈0.05);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Child-Pugh积分的增高而逐渐下降,A、B、C3级组间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肝硬化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IGF-Ⅰ、GIF-Ⅱ、IGFBP-3水平随Child-Pugh积分增加而呈递减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B、C3级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系统常规指标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肝损害情况,可作为临床上进一步评价肝硬化分级的指标,对估测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 调查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1996年10月-1999年10月256例重肝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发病诱因、病原菌分布、抗菌治疗与转归。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8.28%,感染时间多发生在住院50-60d(72.51%),感染部位以腹腔感染为主(41.38%),其次为胃肠道(31.89%),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侵袭性操作、使用抗生素、肝肾综合征等。结论 抵抗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严重、大量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是造成医院感染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故临床要重视提高患者免疫力,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