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因素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GID患者450例(功能性腹泻150例、肠易激综合征150例、功能性便秘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150例器质性胃肠疾病患者(阳性对照组)和150健康体检者(阴性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使用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进行自评和国人普适量表(QOL-35)进行生活质量评分.HAD评分≥9分者,再由专业的心理或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心理评分.结果 研究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HAD≥9分者分别占32.7%、17.3%和4.0%,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15和47.16,P<0.01).3组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者,焦虑或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70.6%、38.5%和0,研究组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2和9.26,P<0.01).33.8%的FGI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7.8%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6.7%的阳性对照和4.7%的阴性对照生活质量下降.在研究组HAD≥9分者(143例)中,不同QOL-35评分者HAD、HAMA、HAMD评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OL-35评分越低,HAD、HAMA、HAMD评分越高.结论 近1/3的FGID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且FGID患者抑郁或焦虑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器质性胃肠疾病患者和健康者;FGID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且生活质量越低,患者的焦虑或抑郁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功能性烧心(FH)患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及其亚型症状的发生率。 方法 对110例以烧心为主要症状且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示食管黏膜无破损的患者行问卷调查、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流-pH(MII-pH)联合监测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对患者重叠FD、IBS症状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调查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根据24 h食管MII-pH监测结果及PPI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及FH组,比较两组重叠FD、IBS症状发生率及其与FD、IBS亚型重叠的情况。 结果 FH组女性患者多于NERD组(P<0.05);FH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NERD患者(分别为92% vs.75%,88% vs.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47.3%)患者重叠FD症状,31例(28.2%)重叠IBS症状,10例(9.09%)同时重叠FD症状及IBS症状。FH患者重叠FD症状及IBS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ERD患者(分别为62% vs.35%,48% vs.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叠的FD症状以上腹疼痛综合征(EPS)症状略多于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症状、IBS症状以腹泻型(IBS-D)略多于便秘型(分别为29.1% vs. 18.2%、16.4% vs.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H较NERD更多见于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更高,且更易重叠FD、IBS症状,重叠的症状以EPS及IBS-D亚型更多见。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高且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效果欠佳。本文拟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老年人FD发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个性、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个性、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影响。方法 :用龚耀先修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测评 4 4例 FD患者的个性、精神心理状态 ,另选 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在 EPQ表中 ,FD组的 P(精神质 )、N(神经质 )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在 SCL- 90中 ,FD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焦虑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 SAS、SDS中 ,FD患者的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 1 )。结论 :FD患者存在神经质、精神质的个性倾向 ,个性特征和发病有内在联系。F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强迫、明显的焦虑及抑郁 ,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对患者生活质量(QOL)及疗效的影响。方法1256例FD患者,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心理自评。随机抽取30例无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患者,分两次按抑郁和(或)焦虑症状随机抽取30例,组成A、B、C组,三组予以医疗结算简易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 questions36 SF-36)对QOL自评。B组予以阿米替林12.5mg,3次/d,奥美拉唑20mg,2次/d,莫沙比利5mg,3次/d,口服,A、C组予以奥美拉唑20mg,2次/d,莫沙比利5mg,3次/d,口服。疗程为8周,治疗后行HADS及SF-36评分。并记录评价治疗前后及每周躯体症状情况。结果FD患者抑郁和(或)焦虑患病率为56.37%;并抑郁和(或)焦虑症状的FD患者QOL与无抑郁、焦虑的F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治疗后,躯体症状及QOL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组躯体症状也有显著改善(P〈0.01),其QOL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A、B组与C组在躯体症状和QOL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抑郁、焦虑症状均有改善(P〈0.01),但B组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FD患者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患病率较高,其对FD患者的QOL有明显影响。抗抑郁药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以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8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FD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SDS、SAS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47±11vs42±11,42±11vs37±13,P<0.01);F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与中国常模相比,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8个维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SF-36各维度分值均与SAS、SDS分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FD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其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曾莉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0):1706-1708
目的观察中医耳穴贴压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在治疗前后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进行比较,并采用PAC-QOL(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二组在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后各观察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耳穴贴压可以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估,探讨FD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为临床治疗FD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 选取符合Rome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80例,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45例,上腹痛综合征(EPS)35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45例作为比较对象,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及消化不良症状积分量表评估FD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消化不良状况。 结果 FD组、PDS组、EPS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而PDS组与EPS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精神心理因素对FD的发病起促进作用;焦虑、抑郁评分越高,FD患者消化不良主观症状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因素。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0月我院门诊32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进行健康状况问卷(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结果PCS组各维度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S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躯体疼痛、精力维度外,余各维度分值与SDS评分负相关,各维度中只有生理机能和一般健康状况两项和SAS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低于一般水平,抑郁、焦虑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和十二指肠黏膜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定焦虑(HADS-A)和抑郁积分(HADS-D),甲苯胺蓝染色计数十二指肠黏膜MC总数及脱颗粒比率。直线相关分析HADS-A、HADS-D与十二指肠黏膜MC的相关性。结果 FD患者HADS-A和HADS-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黏膜M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C脱颗粒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HADS-A、HADS-D与十二指肠MC计数、脱颗粒比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FD患者的精神心理异常,可能与十二指肠黏膜MC的数目及脱颗粒比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在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前瞻性研究,对我院消化科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利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消化不良指数(NDI)以及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了解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和消化不良症状。结果共收集839例患者,其中472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占56.3%;367例诊断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占43.7%。二者LDQ得分无差异(P=0.400);与OD组患者相比,FD组患者较常发生中/重度焦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FD组NDI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结论与OD患者相比,FD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但目前尚不能归因于二者在焦虑和抑郁上的差异,应进一步明确其他心理应激或障碍在FD中的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精神心理卫生专科对临床上日益增多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会诊,对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进行心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分析,并与标准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个性失常,焦虑抑郁状态。结论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患者的个性特点相关,在治疗过程中给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可以很快缓解情绪状态,协同缓解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14.
烧心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在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仍有大量患者以抑酸治疗后,烧心持续不缓解为主诉就诊,部分被诊断为功能性烧心(functional heartburn,FH)。FH的诊断需要内镜活检术排除嗜酸性食管炎等黏膜异常病变,高分辨食管测压排除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以及反流监测证实无反流相关性症状。FH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不明确,可能涉及内脏高敏感和心理应激障碍,其治疗很大程度上仍为经验性治疗,临床医师应尽可能宽慰患者,避免手术治疗。尽管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支持,神经调节剂、中医药治疗以及心理干预可能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神经精神心理因素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FD患者132例,根据焦虑、抑郁患病情况分为FD组和共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FD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12.54士5.69)分、(13.11±5.27)分;共病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分别为(19.83士3.25)分、(20.05±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BMI、婚姻状况、遗传史、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评分及合并其他功能性胃肠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评分及合并其他功能性胃肠病是影响FD和焦虑、抑郁共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D与神经精神心理障碍的共病率较高,其中患者年龄、婚姻状况、负性生活事件、生活质量评分及合并其他功能性胃肠病是影响FD和焦虑、抑郁共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周永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1004-1006
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等渗盐水或0.2%肥皂液800~1 000 mL不保留灌肠,1次/d;治疗组患者配合1个疗程的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对比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2组干预1疗程后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5个纬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排便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功能性便秘(FC)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应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积分表评估90例老年FC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结果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除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外,其他6个维度评分与中国常模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干预前相比,除生理功能、活力维度外,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6个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老年FC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干预可提高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影响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中文版(QOLIE-31中文版),对148例成年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分析对可能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有关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程度等)、临床变量(起病年龄、病程、发作类型、发作频率、药物治疗等)及精神共病(抑郁、焦虑)进行筛选,再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能的预测因素。结果影响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职业(P<0.05)、教育程度(P<0.05)、发作频率(P<0.05)、抑郁(P<0.001)及焦虑(P<0.00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抑郁(P<0.001)是解释癫痫患者低生活质量最强的因素,焦虑(P<0.001)也是预测因素。结论抑郁及焦虑超过了人口学及临床变量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识别和处理精神共病可以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