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护理专升本毕业生择业取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专升本毕业生择业取向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做好护理专升本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应用自编“护理专升本择业取向”调查表对泰山医学院2005级护理专升本1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升本护生的择业取向谋求经济收入高、是否在编、城市生活、工作稳定的公立医院。其择业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价值观、家庭、市场经济和诸多社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价值观、父母、恋人及社会方面的医疗体制不健全和用人单位的影响。结论促进护理专升本的就业率不仅需要护生个人、高校和护理教育者的不断努力,更重要的是国家应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医疗体制,为护生提供更多的岗位,用人单位应给予护生公平竞争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李玉  侯继丹 《吉林医学》2009,30(24):3286-3287
目的: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率。方法:增设护理礼仪课程,由专业教师任教。护生分组进行形体训练,聘请校外专业形体教练指导。结果:护生100%认为护理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很重要,可增强自信心,提高综合索质。参加过多次招聘护生的用人单位负责人认为,接受过礼仪教育的同学在竞争中容易脱颖而出,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提高就业的成功率。结论:加强护生护理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对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专科护生毕业前就业意向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毕业前的就业意向,以便更好地指导其就业。方法整群随机抽取5个护理大专班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毕业前69%的护生落实了就业单位,湖南省与外省市就业落实率没有差别;城市护生的就业落实率高于农村护生;五年制大专护生高于三年制大专护生;在就业观念上,78%的护生追求条件好、薪酬高的医疗单位;85%的护生对学院提供的就业服务比较满意。结论目前,专科护生就业率较高,但仍需在就业知识、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方面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4.
刘锐  李俭  刘强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67-68
笔者以我校新医改形势下的改革实践为依据,浅议就业指导对就业的影响,探讨提高护生有效就业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不同用人单位对中职护生临床能力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中职护生临床能力需求问卷对来我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人单位认为中职护生首先应具备的能力是专业态度和沟通协作能力;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对护生临床能力的需求不同。结论应注重护生专业态度和沟通协作能力培养,与用人单位合作定向培养护生。  相似文献   

6.
蒋江  谢芳  陈清波  石芳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07-109
目的了解当前中职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及影响因素,以便对护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自行设计护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2011级护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护生进行访谈。结果 20.4%的护生表示非常愿意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68.6%的护生表示可以考虑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乡镇医疗机构设施不完善,医疗水平低,家长及护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是影响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主要因素。结论对护理专业和职业缺少正确的认识,对乡镇医疗机构和新农合现状缺乏了解,影响了护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的意向。教师应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护生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对乡镇医疗信息的了解;学校应建立乡镇医疗护理实训基地,为护生顺利到乡镇医疗机构就业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求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8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91.8%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已基本落实就业单住,其中95.2%的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本护生与三本护生就业率和就业单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以上的护生认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仪表外貌、沟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前三位因素。结论:我校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医院,就业面较窄;学校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影响因素,提高护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中职护生就业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帮助中职护生明确就业定位,提高中职护生就业率。方法向在嘉兴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我校近3年(2005—2007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及单位主管领导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结果(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存在护士短缺现象;国家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对中职护生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但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种诊所对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中职生有较大的需求量;(2)中职护生在乡镇、社区等小型医疗机构的就业机会远高于大、中型医疗机构,以聘用工居多,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岗位工作;(3)我校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为80%,其面临着学习机遇、生存压力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中职毕业生应明确就业定位,可主要选择乡镇及社区等小型医疗卫生机构为就业单位,并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积累就业资本,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应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毕业护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统配改革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使就业从单一性向复杂性转化。笔者针对本分部1998届(3)班4年制40名毕业护生(1名生病除外)进行就业调查,就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1 护生就业呈现的特点11 护生职业成为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学生就业是一生的重大转折,护生的就业观受社会、家庭、他人的制约和影响,我校1986届~1998届学生在六院就业情况的调查见表1。1986届(3)班至1998届(3)班学生在六院就业情况调查表班  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专家模拟面试在促进高职护生就业中的作用.方法 统计2010级高职护生(专家模拟面试组)和2009级高职护生(非专家模拟面试组)的就业情况,分析专家模拟面试在促进高职护生就业中的作用.结果 2010级高职护生(407人)在省级三甲医院、市级三甲医院、县级医院就业的分别为146人(35.87%)、159人(39.07%)、59人(14.50%);而2009级高职护生(389人)对应的就业人数分别是98人(25.19%)、112人(28.79%)、91人(23.39%).2010级高职护生的省级三甲医院就业率、市级三甲医院就业率、总就业率明显高于2009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专家模拟面试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能有效培养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提高应试能力,进而提高就业率,推进学校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分析影响护生就业取向的因素,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以提升护生的就业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对本校2009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专业的认识、对当前就业政策及形势的认识、对就业指导的认识及就业的期望和价值取向的认识以及自身就业心理上还存在不足。结论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知识及新医改政策的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专业化的指导队伍,加强护生的心理指导和就业指导,转变护生的就业理念,使护生确立与新医改形势相适应的就业取向,提高护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扩招、毕业人数的增多、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往往造成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严重局面."教岗对接"就是指学生与用人岗位提前顺利衔接,从而提高毕业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解决高校教育指导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与实践需要有"最后一公里路程"没有衔接的现实情况.它是"订单式"教学的更进一步,使学生直接和用人单位、工作岗位"对接",从而实现学生百分百就业,使教育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立足于河北联合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多年来,该学院对本科护生的教育培养开展了潜心研究,形成了培养应用型本科护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阶段性就业心理指导新模式,并获得了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深入了解3+2高职护生的就业意向及对就业指导服务的要求,对 279名3+2高职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表明,多数高职护生就业意向存在理想化的倾向,为此学校应加强对高职护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形势教育,更新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当前我校本科地方统招生的就业市场需求形势,为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第三军医大学组织的就业双选会上110家医疗单位和相关机构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药卫生人才的市场需求已经多元化,对学历的要求与从事的具体行业有关,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工作姿态和技能。结论尽管本校军事化管理的培养氛围被用人单位所青睐,但是学校还是应进一步围绕提高就业率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就业情况分析中探索指导就业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应对就业难和指导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58名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91.8%的应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已基本落实就业单位,其中95.2%的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本护生与三本护生就业率和就业单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以上的护生认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仪表外貌、沟通能力是影响就业的前三位因素。结论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医院,就业面较窄;学校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影响因素,提高护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6.
中专护生专业及就业思想调查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前中专护士是我国护理队伍的主力军。近几年高学历护理毕业生的比例增长较快,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导致中专护士就业日趋困难。基于以上情况通过对我校2005年毕业的三年制护士专业所有学生,在完成临床实习返校毕业之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中专护生的专业及就业思想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校中专护生就业观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琳  魏浩 《中外医疗》2010,29(4):148-148,150
为了解中专护生在就业时的态度,以便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提高中专护生的就业率,笔者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即将毕业的中专部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中专护生就业准备不足,对家庭依赖过强,对经济收入的期望值较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及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探讨提高中医药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方法]调查对象按地域分组,随机选择110家医疗单位及药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操作技能仍是用人单位的主要选才标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就业信息渠道不畅是当前影响毕业生择业主要问题。[结论]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必须大力加强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切实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简称专科临床医学生)进行就业意向和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找到专科医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为今后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的就业观和成才观,稳步提升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2013—2016届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流向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就业状况,并从增强职业认同感与基层就业扶持力度、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打造护理专业就业品牌、扩大护理专业影响力、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探讨提升护理本科生就业质量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