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5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普通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于治疗前后7、14 d测定患者人血白蛋白(ALB)、白蛋白、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 A)及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14 d治疗组ALB、白蛋白、PA及Ig 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肠内营养液营养成分符合生理需要且耐受性好,更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其中精心护理是保证其成功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肠外营养(PN)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收治的腹型HSP患儿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均给予禁食及常规治疗。对照组PN给予葡萄糖及小儿氨基酸静滴,观察组PN给予全营养混合液(TNA)静滴;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测静脉定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治疗前及出院前测定IgA、C3、C4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测量其体重、记录住院天数,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RBP、PA、TRF及体重增长值有显著差异(P〈O.01),住院天数有明显差异(P〈0.05);但ALB、IgA、C3、C4及hsCRP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型HSP在禁食期间应用TNA支持治疗可改善营养状态,对机体的促炎作用及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减少患儿体重的消耗,利于患儿康复,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拾春婷 《全科护理》2021,19(9):1226-122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预适应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术前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3d口服肠内营养液以预适应,比较两组病人相关并发症、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腹痛、腹泻、腹胀、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预适应在改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益处,能明显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纤维连接蛋白(F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肠瘘患者营养治疗支持疗法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2例医源性肠瘘患者在肠外营养支持(TPN)前和TPN治疗1周后血清PA、TF、Alb、FN和RBP水平。结果血清PA和RBP水平在TPN治疗1周后明显增加(P<0.01),而Alb、FN和TF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和RBP作为评估TPN疗效的指标比Alb、FN和TF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肠外营养。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IgG、IgM、IgA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IgG、IgM、Ig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前,两组ALB、PA、TRF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蛋白代谢和免疫功能变化及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接受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n=66)和对照组(n=54)例,治疗组术后6~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结果:治疗组手术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血清前白蛋白(PRE)、白蛋白(ALB)水平及IgG、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腹部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红  庄文  周勇 《华西医学》2004,19(1):60-6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及其影响。方法 :消化道肿瘤病人 (n =6 3)术后按热卡 30kal/kg/d给予全量的 2 / 3,术后第 4~ 7天给予全量。所有病例均在术前和术后第 7天测定全血图、肝功、肾功、电解质、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RF)、血糖 (Glu)、胆固醇 (Chol)和甘油三酯 (TG) ;同时记录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秘及大便情况。结果 :术后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下降 ,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和TRF下降明显 (P <0 0 5 ) ,其余营养指标虽有下降 ,但是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术前、术后比较肝、肾功和电解质测定各指标值变化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术后第 7天空腹血糖与术前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术后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下降 ,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肠内营养制剂安素在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肠内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并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 ,预防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强化营养联合双歧杆菌对腹型过敏性紫癜(AP)患儿症状、肠道功能及血清转铁蛋白(TRF)、前清蛋白(PA)等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型AP患儿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症状反复比例、住院天数、静脉激素使用比例及时间、体质量情况,禁食5d的比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水平,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TRF、PA、血红蛋白(Hb)和血清清蛋白(ALB)水平,16SrDNA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B/E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D-L、DAO、LPS、RBP、TRF、PA、ALB水平、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及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住院天数、腹痛天数、皮疹天数、静脉激素使用时间、静脉激素使用比例和体质量降低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DAO和LPS水平均降低,观察组D-L和DA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RBP、TRF、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及B/E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营养联合双歧杆菌较单独强化营养更能改善腹型AP患儿症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获得更好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9.
张丽娟  王改琳 《全科护理》2023,(29):4136-4138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营养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5例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病人给予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道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1周末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胃肠道功能,调节营养状态,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营养科自制天然匀浆膳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蛋白(TPR)、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血红蛋白(HG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等进行测定,观察营养科自制天然匀浆膳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在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同时,与给予肠内营养(试验组)相比较,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明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2):1306-1308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护理工作中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38)和肠外营养组(n=38).于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在营养支持前和第7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N)和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评价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同时观察病人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总结护理过程中的观察重点和防治措施.结果 7 d内,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病人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在营养支持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前白蛋白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变化在营养支持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外营养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肠内营养组有8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其中腹泻5例,腹胀2例,堵管1例,经护理干预后,约97%以上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都能够使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两者都是可行途径,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情灵活选择;采取积极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胃肠道恶性肿瘤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 9例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 2 4h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持续输注含有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 ,持续 8d。结果 :治疗后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 (TF)有明显增高 (P <0 .0 1) ,自然杀伤细胞 (NKC)及CD 4 均有上升 ,(P <0 .0 5、P <0 .0 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要求 ,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免疫力 ,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鼻肠管与鼻胃管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7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肠内营养方法分为鼻胃管组、鼻肠管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48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鼻肠管组患者的误吸、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肠管组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鼻胃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B、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肠管组治疗前、后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治疗前、后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B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PA及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鼻胃管组患者WBC、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鼻肠管组患者WBC、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肠管组WBC、CRP、PCT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B、PA及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经鼻肠管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较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今后可进一步优化鼻肠管置入方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态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组在术后8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术后第1、14天营养状态和胃肠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4天,实验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使用安全方便,能够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胃肠道如何减轻早期腹胀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学远  刘维群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0):2360-236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9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对照组,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的变化.结果: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Ig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含量及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及时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对高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和住院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胃切除术的88例高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PN)支持,研究组术后给予早期EN支持,均维持7 d后开始经口正常饮食。检测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7 d血清ALB、Hb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 0. 05),研究组术后7 d血清ALB、Hb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7 d血清ALB、H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半流质饮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 27%低于对照组18. 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接受早期EN,能明显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加快住院恢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纤维连接蛋白(F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肠瘘患者营养治疗支持疗法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2例医源性肠瘘患者在肠外营养支持(TPN)前和TPN治疗1周后血清PA、TF、Alb、FN和RBP水平。结果血清PA和RBP水平在TPN治疗1周后明显增加(P〈0.01),而Alb、FN和TF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和RBP作为评估TPN疗效的指标比Alb、FN和TF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营养科自制天然匀浆膳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蛋白(TPR)、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血红蛋白(HGb)、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等进行测定,观察营养科自制天然匀浆膳肠内营养液对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在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同时,与给予肠内营养(试验组)相比较,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介入及护理在先心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患儿术后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行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介入,对照组采用全肠外营养介入;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人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水平],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研究组ALB、PA、TF、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介入及护理可改善先心病患儿营养状况和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叶向红  彭南海 《护理研究》2003,17(19):1148-1150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EN )和肠外营养(PN)对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EN组 )术中置空肠造口管 ,术后 3d~ 11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第 3天给予全量的 1/4 ,第 4天给予全量的 1/2 ,第 5天~第 11天给全量。对照组 (PN组 )术后第 3天~第 11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即常规方法输液。结果 :肠内营养组术后第7天其肠黏膜通透性虽然较术前有明显升高 ,但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 ,对照组前白蛋白术后第 7天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 <0 .0 5 ) ,术后第 12天较术后第 7天有明显上升 (P <0 .0 1) ;实验组术后第 7天、第12天前白蛋白 (PA)、纤维连接蛋白 (F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肠通气时间 :对照组 96.0h± 8.3h ,实验组 84.0h± 7.5h。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氮平衡方面均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