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新一代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WSJ-2),即含有整合型双拷贝4″位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4″-isovaleryltrasferase gene,ist)工程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以发酵效价和异戊酰螺旋霉素组分含量为指标,通过部分因子析因设计实验,筛选出影响较大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进行最陡爬坡实验,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利用DX7trail 7.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得到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综合培养基组成对发酵效价和组分含量的影响获得2个主要影响因子,即KH2PO4和NaCl,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了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g.L-1):淀粉60、碳酸钙7.0、MgSO42.0、NH4NO36.0、酵母粉3.0、鱼粉15、MnCl20.10、NaCl 12.5、KH2PO40.645。验证实验表明在优化培养基中发酵相对效价为142%与预测值139%比较接近,效价比原配方提高了42%,而其总异戊酰基螺旋霉素组分的含量与原配方基本一致。结论对新构建的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可以较有效地进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磷酸镁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酸镁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Efectofmagnesiumphosphateonspiramycinfermentation刘刚徐志南徐蓉②岑沛霖王飞③谢世兰③甘士喜③LiuGang,XuZhinan,XuRong,CenPeilin,WangFe...  相似文献   

3.
螺旋霉素产生菌螺旋霉素链霉菌变种 A.sp 99- 4经紫外光照射、光回复突变及螺旋霉素耐受等复合处理 ,使摇瓶发酵效价提高 30 % ;在摇瓶发酵培养基中加入正丙醇及 FH12 ,使发酵效价进一步提高4 0 % ;并初步研究了工艺的中试放大。  相似文献   

4.
前体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前体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陈长华,李振辉,张磊,陈莹(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EffectOfvariousprecursorsonspiramycinfermentationChenChanghua,LiZhenhui,ZhangLeiand...  相似文献   

5.
王振坤  李翠平 《安徽医药》2009,13(6):602-603
探讨改进洛伐他汀发酵培养基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A粉、蛋白胨、葡萄糖、麦精四个因素作三水平试验。对培养基配方进行改进,用产生泡沫小的A粉代替豆粕粉。结果与结论提高了发酵水平。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6.
统计学法优化必特螺旋霉素发酵培基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析出影响必特螺旋霉素效价的四个最显著的因素,以Box—Behnken设计法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因素的最佳浓度,即鱼粉22.8g/L,酵母粉2.44g/L,CoCl29.25mg/L,NaCl9.13g/L,此时必特螺旋霉素效价为2245μg/ml。新配方验证结果表明必特螺旋霉素效价和必特螺旋霉素组分中总异戊酰基螺旋霉素的含量在96h分别达到2380μg/ml和54%,比原配方分别提高了53%和20%。  相似文献   

7.
豆油对螺旋霉素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螺旋霉素链霉菌SPM1 1 0 8为出发菌株 ,经波长为 2 54nm、功率 30W的紫外诱变处理 50s,筛选豆油耐性突变株 ,得到一株螺旋霉素高产菌株SPM2 89,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2 2 5 %。以此为试验菌株 ,采用含豆油培养基进行发酵试验 ,结果表明 ,豆油的最佳加入量为 2 0 % ,加入时间以 0~ 1 2h为宜。采用上述含豆油培养基并补加前体正丙醇 ,发酵效价比不添加前体提高 2 1 %。此工艺应用于 50m3发酵罐工业生产 ,月平均发酵水平较原工艺提高 30 %~ 50 % ,产品质量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了乙酸钠、甲硫氨酸、乙醇、正丙醇、正丁醇和豆油对螺旋霉素链霉菌 SPM~r-248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48h 时补入1.0%豆油可使螺旋霉素摇瓶发酵效价提高49%。在30 m~3发酵罐上应用该工艺,发酵效价与原工艺比较可提高30%,发酵指数提高18.9%。  相似文献   

9.
异戊酰螺旋霉素基因工程菌发酵放大实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得到发酵主要产物为4″异戊酰螺旋霉素的基因工程菌。本文报道该工程菌在发酵罐罐放大实验中的稳定性以及生产能力,为进一步中试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螺旋霉素发酵滤液提取过程中反萃取工艺特性,考察了酸度,温度和酸水体系等诸因素对反萃取过程和反萃取分离系数的影响。实验发现,反萃取过程中有最佳酸度和温度范围,分别在PH3.5左右和15-25℃。  相似文献   

11.
螺旋霉素发酵代谢物的分析及其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膜技术在螺旋霉素(SPM)发酵过程中让发酵液中的某些成份通过膜渗透到透析液中,然后用离子色谱分析仪、纸层析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透析液中的代谢产物。经711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发现洗脱液中含有乙酸、丙酸、丁酸、丙酮酸和草酰乙酸。用732强酸性阴离子树脂和纸层析初步分离和分析了透析液中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含量;经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透析液中含有15种氨基酸。经静息细胞系统试验,发现短链脂肪酸有促进SPM合成的作用,而谷氨酰胺(1.0mmol/L)、天冬酰胺(2.0mmol/L)会抑制SPM的合成。膜过滤能降低发酵罐内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浓度。这很可能是膜过滤发酵能提高SPM总产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膜技术用于解除初级代谢物发酵过程中的终产物和其他有害代谢物的抑制作用已有许多报道,但应用于次级代谢物上则少见。本研究采用发酵液于罐外经透析装置循环的办法将其部分产物和有害代谢物转移到透析液中。以期提高菌的生产力和螺旋霉素的总产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膜透析方法与不用透析为对照相比,可以使菌在后期的比生产速率维持较高水平,从而使总产率提高30~50%,且透析发酵的生长与代谢曲线比对照波动性小,其最适透析条件为:透析膜孔径为3.0μm;发酵液与透析液体积比为0.9~1.0;开始透析时间为60h。  相似文献   

13.
溶剂浸渍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提取螺旋霉素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浸渍树脂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分离介质。本文首次研究了醋酸戊酯浸渍树脂吸附分离螺旋霉素的工艺条件。浸渍树脂对螺旋霉素的吸附量不低于大孔吸附剂,用pH为4含15%乙醇的醋酸缓冲液作为解吸剂。解吸率达到95%以上。直接合成制得的浸渍树脂对螺旋霉素的吸附量亦较高。研究表明,浸渍树脂在分离过程中溶剂的萃取作用和吸附剂的表面吸附作用同时发生。测定了浸渍树脂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解吸条件,提出了从发酵液中提取螺旋霉素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紫外法对国产五家药厂八个批号乙酰螺霉素片进行溶出度测定,求得的T50,T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国产乙酰螺旋霉素片有必要增加溶出度检查,以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5.
螺旋霉素在酸碱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闻铮  亓平言  周倜  苗勇  段训宝 《药学学报》1997,32(12):934-937
研究了螺旋霉素(SPM)在酸碱条件下的降解规律和降解动力学,回归出降解动力学参数。实验证明,SPM在水溶液中的稳定范围为pH4.0~10.0。在pH<4.0和pH>10.0,特别是pH<2.8和pH>12.8的情况下,SPM在水溶液中发生严重的降解,因而大大地影响了SPM的收率。还利用文献数据对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求出了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查了各种无机、有机氮源和黄豆饼粉酶解液对地中海诺卡氏菌(Nocardiamediterranei)C_(?)-8菌株生物合成利福霉素SV的影响。结果以蛋白胨、硝酸钾的效果为最佳。通过均匀设计的实验,获得了最佳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使利福霉素SV的产量提高30%.  相似文献   

17.
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受碳、氮分解代谢物的阻遏和终点产物的抑制。螺旋霉素发酵对工艺条件很敏感,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很多,且错综复杂。对发酵控制可资借鉴的参数极少。为此,本文研究了发酵过程中ATP的变化与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关系,从中发现,过程ATP水平过高,对SPM生物合成不利,因基质主要用于初级代谢。另外,基础配方加油的批号比不加油的批号的ATP水平低,糖耗小,SPM单位平均增长42%。ATP含量高会抑制脂肪的代谢。发酵液的溶磷会影响ATP的含量,从而影响发酵单位。但发酵后期加入少量磷酸盐有利于SPM的合成,静息细胞系统中证明磷酸盐的作用在于减轻葡萄糖和NH_4~+的阻遏和SPM的反馈抑制,还促进SPM中三个糖的合成与连接。  相似文献   

18.
用絮凝和大网格吸附法提取螺旋霉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报道用絮凝法预处理螺旋霉素发酵液和用大网格吸附法提取螺旋霉素。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F-A加量为0.6~0.9%,F-B为40ppm,絮凝时pH7.5,筛选出S10和4006两种国产大网格吸附树脂,在pH8.5、流速1/25~1/35 1/分时进行吸附,用醋酸丁酯解吸,解吸收率可达96%,该工艺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在测定螺旋霉素在水相与醋酸丁酯相间的表观分配系数基础上,根据表观分配系数K与真正分配系数Ko之间的关系式,求得Ko=44.1(20℃),从而借助于计算机得到在20℃时的萃取计算诺模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