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烟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烟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AS模型大鼠分为5组:烟酸高、中、低三个剂量组(15/150/1500 mg·kg-1·d-1)、AS模型组(高脂饲料)、阳性药物对照组(阿托伐他汀5 mg·kg-1·d-1),饲养6周,另设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满6周后检测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及纤溶酶抑制物-1(PAI-1)水平,观察腹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和内膜增殖情况.结果 与AS模型组大鼠比较,烟酸处理可使AS大鼠血液中NOS活性增加,NO升高,ET、PAI-1降低,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效果没有差异;高、低剂量烟酸使AS大鼠血液NO浓度的增加及ET、PAI-1降低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AS模型组大鼠比较,烟酸处理组AS大鼠的内膜增殖比率下降,烟酸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烟酸处理组AS大鼠内膜增殖的比率与阳性药物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烟酸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烟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烟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AS模型大鼠分为5组:烟酸高、中、低三个剂量组(15/150/1500 mg·kg-1·d-1)、AS模型组(高脂饲料)、阳性药物对照组(阿托伐他汀5 mg·kg-1·d-1),饲养6周,另设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满6周后检测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及纤溶酶抑制物-1(PAI-1)水平,观察腹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和内膜增殖情况.结果 与AS模型组大鼠比较,烟酸处理可使AS大鼠血液中NOS活性增加,NO升高,ET、PAI-1降低,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效果没有差异;高、低剂量烟酸使AS大鼠血液NO浓度的增加及ET、PAI-1降低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AS模型组大鼠比较,烟酸处理组AS大鼠的内膜增殖比率下降,烟酸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烟酸处理组AS大鼠内膜增殖的比率与阳性药物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烟酸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3.
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粘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烟酸对幼年肥胖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粘附功能的影响,探讨烟酸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予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大鼠造模成功。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控制食谱,B组:控制食谱+烟酸,F组:继续高脂饮食。原对照组继续饲予基础饲料,为N组。干预12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血管内皮粘附因子: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免疫组化法检测腹主动脉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腹主动脉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F组比较,B组的TC、TG、LDL、AI、sICAM-1、IC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且均与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控制食谱联合烟酸可以改善血脂、血管内皮粘附功能,因此调节血脂紊乱和血管内皮粘附功能障碍是烟酸类药物改善AS预后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用通心络治疗后 ,血清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浓度变化 ,探讨通心络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 4只 12周龄雄性 SHR大鼠分成 3组 ,每组 8只 ,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组 (0 .5 g·kg- 1· d- 1 )、大剂量组 (lg· kg- 1· d- 1 ) ,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雄性 WKY大鼠作对照组。各给药组均采用灌胃给药 ,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 ,治疗 16周 ,断头取血。放免法测定血清 ET水平 ,NO浓度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结果小剂量 (0 .5 g· kg- 1 · d- 1 )治疗组 SHR血清 ET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降低 (335 .78±91.81vs4 4 5 .5 2± 4 4 .0 6 ,p<0 .0 5 ) ,大剂量 (lg· kg- 1 ·d- 1 )治疗组 SHR血清 ET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明显降低(2 34.11± 95 .4 1vs4 4 5 .5 2± 4 4 .0 6 ,p<0 .0 1)。小剂量 (0 .5 g· kg- 1·d- 1 )治疗组 SHR血清 NO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升高 (5 5 .5 1± 2 6 .77vs 2 9.0 8± 8.2 6 ,p<0 .0 5 ) ,大剂量 (1g· kg- 1 · d- 1 )治疗组 SHR血清 NO浓度较未治疗组 SHR显著升高 (81.92± 2 8.88vs 2 9.0 8± 8.2 6 ,p<0 .0 1)。结论 通心络治疗 ,能有效降低 SHR血清 ET水平 ,增加血清NO浓度 ,提示可能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门剑龙  李刚  任静 《天津医药》2011,39(3):215-217
目的:观察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ASO)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探讨ASO患者的内皮损伤机制。方法:选择ASO患者82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8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采用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A)、纤维蛋白原(FIB)、vW因子抗原水平(vWF∶A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及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活性(PAI∶A)水平。以vWF∶Ag参考范围上限(150%)作为医学决定水平,将患者组分为vWF∶Ag正常组(38例)和vWF∶Ag增高组(44例)。结果:患者组PAI∶A、FⅦ∶A、FIB、vWF∶Ag、TAT和CEC高于对照组,EPCs低于对照组,vWF∶Ag增高组的PAI∶A、FⅦ∶A和TAT均高于vWF∶A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组vWF∶Ag与FⅦ∶A、PAI∶A、TAT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ASO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内皮细胞大量脱落,且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不足,其纤溶和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0)及疏血通治疗组(n=40),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心踝血管指数(CAVI)。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ET水平,提高NO水平,但疏血通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对CAVI的改善无明显差别。结论常规治疗上加用疏血通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19):2628-2631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K)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5 g/kg)和SPK低、中、高剂量组(80、160、320 U/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各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12周。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膜的形态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IL-6和TNF-α含量增加(P<0.01),HDL-C含量降低(P<0.01);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内膜增生、向管腔内突起,平滑肌细胞增殖且排列紊乱,中膜弹力纤维崩解断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IL-6和TNF-α含量下降(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和SPK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增加(P<0.05);给药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SPK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各层结构完整、内膜基本光滑,SPK中剂量组大鼠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稍紊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SPK有明显的降脂和抗炎作用,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C、TG、LDL-C、IL-6、TNF-α含量和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孔祥辉  华先平  杜令  管高峰  王琳 《医药导报》2007,26(10):1136-1138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7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9只.正常对照组给予不含胆固醇饲料100 g·d-1,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给予1.5%胆固醇饲料100 g·d-1,连续12周,药物治疗组同时灌胃给予氯吡格雷4 mg·kg-1·d-1.12周末兔耳中央动脉取血,酶法检测血脂,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皮素(ET)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组织形态学分析AS斑块面积/内膜面积比值及斑块最厚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 结果 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血脂、ET、hs-CRP均较NC明显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血N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血脂无明显差异,而药物治疗组AS病变程度明显减轻,且模型对照组血清ET、hs-CRP含量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血清NO含量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血管壁内皮保护功能,而这两种功能可能与其抑制动脉局部炎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于红岩  张叔丽  赵新玲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65-1866,i0002
目的 通过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了解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大于30岁的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50例为高尿酸血症组(UA组),选择年龄、地域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90例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测定上述研究对象血浆PAI-1、ET与NO水平及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含量.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血浆PAI-1与ET水平分别为(94.62±11.01)mmol/L与(128.04±27.76)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NO水平(38.49±2.24)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合并糖脂代谢紊乱者尤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蝎毒素IV纤溶作用的内皮细胞介导机制。方法 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与剂量为 0 ,1,2 ,4 ,8mg/L的蝎毒素IV孵育后 ,测定蝎毒素IV对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 1)的影响。结果 蝎毒素IV在低剂量能降低t PA和PAI 1活性 ,但t PA/PAI 1比值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 蝎毒素IV能够通过影响内皮细胞功能 ,发挥纤溶作用 ,提示其为纤溶促进剂。  相似文献   

12.
孙晋津  陈博  陈剑秋 《江苏医药》2012,38(6):644-647
目的构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探讨HGF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技术,构建含有人HGF cDNA全长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并测序;向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质粒pEGFP-HGF-C1,测定转染效率;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GF蛋白表达浓度;MTT法测定HGF表达产物对大鼠VECs促增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正向表达HGF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该质粒可有效转染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并表达HGF,且其表达产物HGF对大鼠VECs的促增殖作用具有量效和时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GF-C1能有效转染大鼠骨骼肌细胞,分泌的HGF对大鼠VECs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南山楂水煎提取液喂饲高脂大鼠后的血清对牛肉皮细胞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 以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含量与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的活性及胆固醇含量,结果 南山楂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性,高脂组为:12.563±0.637IU/ml,高脂 南山楂(小)组为:10.397±0.341IU/ml(P<0.01);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分泌,增加其活性,高脂组为:1.032±0.412IU/ml,高脂 南山楂(小)组为:1461±0.117IU/ml(P<0.05),高脂 南山楂(大)组为l.539±0.304IU/ml(P<0.05);还能降低内皮细胞的胆固醇含量.结论 南山楂促进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离人脐带中的脐静脉和脐动脉,冰冻切片后以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3的表达。结果VEGFR-3荧光信号表达于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以及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外周细胞。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表达VEGFR-3。  相似文献   

15.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是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核心途径,对细胞周期、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调节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 C)作为血管壁的重要细胞成分,其增殖与凋亡的失平衡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VSM C中,细胞凋亡与UPS活性密切相关,且UPS对动脉粥样硬化各个阶段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Ubiquitin-proteasome inhibitors,UPI)通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降解,从而调控VSMC的凋亡,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个阶段。本文综述了UPI对VSMC凋亡的影响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各阶段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肾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亚  王晓东  刘新晖  王明海  张锡庆 《江苏医药》2006,32(8):740-742,i0001
目的 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肾血管内皮细胞(M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获得纯度较高的肾血管球,0.5%胶原酶Ⅳ37℃消化15~20min,离心沉淀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分加与不加VEGF培养。对培养的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常规形态,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的表达。结果加VEGF的MVECs原代3d铺满瓶底,3~4d传一代;不加VEGF的MVECs原代7~12d铺满瓶底,7~8d传一代。鉴定时两种培养的MVECs表达是一致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铺满瓶底时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结构,免疫组化法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浆中的Weibel-Palade小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表达阳性,CD44阴性。结论VEGF对M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