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表刺激法记录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电生理恢复的动态监测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术后2、4、6周通过足迹试验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并通过体表刺激记录术侧腓肠肌CMAP,测量CMAP平均振幅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缺损组大鼠均未记录到CMAP,SFI约为-100;而假手术组大鼠均能记录到稳定的CMAP,SFI值0左右。夹伤组大鼠术后SFI逐渐恢复,术后6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骨神经夹伤后2周未记录到CMAP,4周时CMAP波幅较小,6周时CMAP振幅大约恢复到假手术组的80%,MCV大约是假手术组的58%。结论通过体表刺激可稳定地记录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复合肌动作电位,因此体表刺激记录法可无创、动态地监测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神经传导电生理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银杏酮酯(EGb50)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损伤对照组和银杏酮酯组。分别于术后2、4、6、8周用电生理学、组织学和功能测定评估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小腿三头肌肌湿重的恢复率及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在各时间点上银杏酮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酮酯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明显提高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二氢睾酮(DHT)对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于在山大一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每组8只(一个对照组,四个不同用药时长组),术后每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检查(SFI),术后8周时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住的波幅、潜伏期及形态学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各时间点,用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LTP),用药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用药组好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检查:有髓神经纤维数在术后8周时用药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及髓鞘厚度,用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微结构观察:用药组再生神经的有髓纤维数,髓鞘厚度,髓鞘的成熟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而所有测量结果中,各不同用药时长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二氢睾酮对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二氢睾酮对神经的恢复作用主要在损伤早期.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王岩 《黑龙江医学》2005,29(5):347-348
周围神经再生,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作者概述足迹分析、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胫神功能指数(TFI)、腓神经功能指数(PFI)、小腿三头肌力、胫前肌重量及步态站立期等行为研究;神经电生理及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的形态观察等实验方法,评价周围神经再生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人参皂苷Rg1(GsRg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是否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离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立即在显微镜下缝合,左侧坐骨神经为空白对照,手术后,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sRg1 2 mg、4 mg、8 mg、12 mg组和甲钴胺组,分别腹腔内注射,手术2、4、8周后,通过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据此评价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SFI检测示各组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甲钴胺组与Gs Rg1 2 mg、12 mg组相比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无明显差异,GsRg1 4 mg、8 mg组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明显高于Gs Rg1其他俩组及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是各Gs Rg1剂量组及甲钴胺组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GsRg1组中4 mg组、8 mg组高于GsRg1其他2组及甲钴胺组,GsRg1 2 mg组、12 mg组与甲钴胺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相似。结论 GsRg1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且最佳用药剂量为(4~8)m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兔坐骨神经损伤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随机将24只大白兔分2组。手术切除大白兔坐骨神经1cm并原位缝合。实验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缝合伤口。术后比较两组大体观及神经电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甲苯胺蓝染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1-2周两组均出现手术侧足部红肿、溃疡;术后4周及8周时,手术侧坐骨神经电传导速度检测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快,P<0.05;手术侧小腿三头肌与健侧小腿三头肌比值,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较对照组高,P<0.05;甲苯胺蓝染色及电镜观察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生长。结论:VSD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外消旋聚乳酸(PDLLA)—神经生长因子(N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药物缓释系统对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影响.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8只,所有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段性切除后,移植经过化学脱细胞处理后的同种异体神经段,A组在移植区域应用PDLLA- NGF -TGFβ1缓释膜,B、C两组分别应用PDLLA-NGF缓释膜、PDLLA-TGFβ1缓释膜,D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大体形态、步态、关节活动情况.术后12w进行电生理、组织学、免疫学等各项指标观测.结果 A组大鼠坐骨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光镜观察A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和口径及髓鞘厚度均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PDLLA- NGF- TGFβ1药物缓释系统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段性缺损中,具有明显促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硬膜外指数曲线电刺激和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4组,A组:嗅鞘细胞移植组;B组:硬膜外电刺激组;C组:联合电刺激和嗅鞘细胞移植组;D组:对照组。评定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荧光技术对标记后的脊髓进行示踪。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脊髓功能均有改善。其中A、B组较D组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B两组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电刺激可以提高嗅鞘细胞移植后的生存率;联合应用指数曲线电刺激和嗅鞘细胞移植,可以相互促进,更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液态氮冷冻贮存后,不同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神经再生情况.方法 取40只Wistar大鼠,雌雄不限,取10只鼠分别切取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坐骨神经,放于-196℃液态氮贮存3周备用;其余30只鼠随机分为A、B、C 3组,均造成右侧胫神经8mm的神经缺损模型,分别植入不同直径异体神经.A组:粗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B组:等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细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2、4周分别进行大体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及电生理学检查.结果 电生理学检查:2周时,传导速度(CV)及波幅(Amp)经统计学分析,A、B、C 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周时,CV及Amp经统计学分析,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C组明显优于A组.病理组织学检查:2周时,3组均见明显髓鞘、轴突崩解和空泡变性,基底膜管完整清晰,外周见较多新生血管及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4周时,各组吞噬现象消失,并见较多新生神经轴突.其中C组的再生轴突数量和直径均优于其余2组;结论不同直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对神经再生效果有明显影响,其中细直径移植组神经再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的不同给药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共24只,随机分为4组,制备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A组(早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B组(早期用药组)损伤后当即注射雷帕霉素[1mg(/kg.d)],连续应用7d,C组(晚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组(晚期用药组)损伤后24h注射雷帕霉素[1mg(/kg.d)],连续应用7d,每组各6只。于术后6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检测(SFI),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检测(SFI),B组明显优于A组、C组、D组(F=6.51,P0.01)。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LTP),B组明显慢于A组、C组、D组(F=12.56,P0.01);坐骨神经传导速度(F=20.30,P0.01)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F=8.07,P0.01)B组明显优于A组、C组、D组。结论①全身应用雷帕霉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加速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②早期应用雷帕霉素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晚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6只,分为对照组、NGF组、CM1组和NGF+GM1组,将大鼠坐骨神经造成5mm的缺损,术中将远近神经断端纳入硅胶管内局部滴加药物、术后于大鼠损伤侧小腿肌注药物..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定及传导速度(NCV)检测;电镜下观察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和髓鞘厚度的变化。结果:术后4、6周时。NGF组和CM1组SFI、NCV及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及髓鞘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俨均〈0.01);NCF+CM1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NGF组和CMl组(P均〈0.01);而在术后8周时,NCF+CM1组、NGF组、CMl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①CM1能够介导NGF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并且效果优于单用NGF,GM1;②与单用NGF或CM1相比,NCF+CM1能更早期的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发挥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联合应用NGF和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FT)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12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6mm缺损,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NGF+CNTF、CNTF、NGF、生理盐水(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测、病理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王海亮  薛金伟  朱美香  徐春岳 《浙江医学》2006,28(1):22-23,31,F0003
目的观察以自体外周血为生物膜室的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修复早期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然后在双目放大镜下分别用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和单纯端端缝合法修复损伤的坐骨神经,术后1、2、3、4、5、6周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并分批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进行离体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生物粘接端端缝合组在SFI、NCV两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l或0.05);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表现为生物粘接端端缝合组在修复早期免疫反应更加强烈,着色更深、时间提前,过程缩短。结论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自噬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采用电针治疗,自噬抑制剂三甲基腺嘌呤(3-MA)干预等措施,不同时间点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TI)测定和再生神经组织学观察。[结果]组间比较发现,在实施干预后第7天和第28天,电针联合自噬抑制剂组的SFI比其他各组更差(P0.05)。组内比较发现,模型组、电针组在第1、2、7天时的SFI无差异,均在第28天时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而电针联合自噬抑制剂组在第1、2天时的SFI无差异,但在第7、28天时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且劣于上述各组。另外,再生神经组织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和镀银染色切片显示,第28天时,电针联合自噬抑制剂组的再生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的连续性和密集程度较其他各组要差。[结论]电针在坐骨神经功能的长期恢复中发挥较大作用。在相同电针情况下,抑制自噬反应对坐骨神经功能恢复和形态改善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说明电针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来改善坐骨神经功能及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神经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胶(NGF FG)混合胶膜吻合口包埋对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将昆明小白鼠40只分为吻合包埋组(实验组)和单纯吻合组(对照组),实验组外膜吻合后加用NGF FG胶膜包埋,对照组单纯外膜缝合。分别于术后4、8、12周,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动作电位的振幅(NAP)及神经传导速度(NCV);光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数量、通过率和纤维组织侵入情况;电镜观察神经纤维及轴突的直径、结构和髓鞘厚度。结果术后4、8、12周不同时间点实验组的NAP及NCV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两组动物SFI均开始恢复,随时间的推移恢复率逐渐提高,实验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单位面积吻合口内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电镜下两组再生神经纤维、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差异不明显,均低于正常神经纤维,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的微观结构较对照组清晰,成熟度好于对照组。结论纤维蛋白胶可以作为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有效载体,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胶包埋离断周围神经的吻合口,能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并有效防止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减少纤维组织的侵入、神经纤维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胫神经切断后行端-端吻合,吻合口处实验组用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局部注射。于术后2、4、8、16周分别用肉眼观察和光镜观察,术后第16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小腿三头肌湿重比测定。结果实验组较少出现神经吻合口周围粘连,神经生长速度快,在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比、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处理神经吻合口,能有效防止周围神经粘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纳米微囊缓释VEGF促血管化及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化学去细胞神经内显微注入纳米微囊缓释VEGF,修复大鼠15mm坐骨神经缺损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为化学去细胞神经显微注入VEGF组(B组)和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组(c组),比较A、B、c组血管化时间。术后12周,检测肌电图、小腿三头肌湿重、神经微血管密度及再生轴突计数,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术后,A组神经中心血管化的时间为7d,B、C组为13d。术后12周,A组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小腿三头肌湿重,微血管密度和神经轴突再生密度高于B、c组。结论纳米微囊缓释VEGF促进去细胞神经血管化,有利于神经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otection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 to sciatic nerve injury in rats.Methods: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model group,treatment group 1(20mg/kg.d),treatment group 2(40mg/kg.d).The left sciatic nerves of rats were performed with chucking method to establish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injection continued for 6 weeks from then on.Observe the temperature of left foot skin,the rat 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the sciatic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erve tissue,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Results: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20mg/kg.d,0mg/kg.d)can raise the rat skin temperature,promote the function recovery of sciatic nerve,accelerate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sciatic nerve,mak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erve tissue better,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two treatment groups.Conclusions:Protective effect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rat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短波照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作用。方法: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制成右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足印分析。结果:超短波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2周时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SFI指数则在术后4周时才开始升高;在2、4、8周各时间点上,治疗组SF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短波能促进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