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春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836-1837
QT间期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各导联最大最小QT间期的差值,是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的区域性变化程度的反映。近年研究显示QTd对判定心肌缺血程度、预测危险心律失常事件有重要价值;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延长是预测此类高危患者近期预后的一项敏感指标。本研究探讨AMI患者QTd增加与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同时探讨其对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丁少娟 《首都医药》2002,9(4):65-65
QT离散度(QTdispersion,O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最短QT间期的差值.QT离散度反映心室复极的不一性和电不稳定性.已有临床研究证实QT离散度增加,提示急性心肌梗塞预后较差.但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QT离散度与预后关系临床研究较少.本文对21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与38例单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前3天QT离散度变化加以比较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QT离散度变化与预后关系.  相似文献   

3.
吕九华 《淮海医药》1998,16(4):14-14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间期和最短QT的差异程度,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即可发生变化。我们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QTD与正常人作对照分析,并与心室晚电位(VLP)检查结果作对照。  相似文献   

4.
QT间期离散度(ΔQT)是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的差异程度,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笔者对1 067例冠心病患者成功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和术后的ΔQT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ΔQT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50例高血压患者QT离散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T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最短QT间期的差值,反映心室肌不应期空间,时间离散的心电图变化,代表节段性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近来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LH)者,心律失常性猝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QT问期离散度在冠心病诊断及预测心血管事件中的意义.方法 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观察93例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比较不同程度冠脉病变之间QT间期离散度的差异,分析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冠心病组的QT间期离散度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QT间期离散度也随之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6.9%,而非冠心病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7.69%.结论 QT间期离散度可作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指标之一,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提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间期离散度的增大相关,在预测心血管事件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QT间期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QT间期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h的QT间期离散度,并对比观察1周内发生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间期离散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间期离散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间期离散度显著大于无心律失常者(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是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的差值。本文通过观察测量冠心病病人及健康人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9.
QT间期离散度(QTa)系由于心室肌复极不一致,而引起的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时限变异的程度.大量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QT离散度明显增加,恢复期降低,其临床价值已得到证实[1,2].本文观察了58例AMI早期患者予静脉尿激酶溶栓后,QT离散度变化规律,探讨了AMI后心肌再灌注与QT离散波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QT离散度昼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QT离散度(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能反映心室肌电活动的不稳定程度。人体心电的变化有昼夜节律性,室心心动过速的发生频率昼夜不同,故本文对特发性室速(IVT)的患者其QT间期进行昼夜测定,比较常规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不同时间QTd和心率校正后离散度(QTcd)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它反映了心室复极过程中局部心肌电生理的紊乱。为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QT间期离散度变化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AMI患者QTd的观察,探讨它与梗死面积、泵功能分级及溶栓的关系,为AMI患者的预后提供一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了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区域性变化程序,这种差异命名为QT间期离散度(QT interval dispersion,QTd),多年研究显示QTd增加可作为增加估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敏感的无创性方法。近年来我们观察胺碘酮对室性心律失常QTcd的影响,并与索他洛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院心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52例。均经心电图(ECG)和Holter确诊,主要是警报性室性心律失常[连发室性早搏(室早)、频发多源室早、RonT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康老年人伴随老龄化QT间期和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区退休老年人4年前后的常规体检,选择健康老年人112例,年龄70~81岁,平均(75.2±3.6)岁;其中,男性47例,女性56例。12导联心电图记录采用50mm/s,增益10mm/mV。分别测量基年和第四年的R-R间期,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并计算QTd=QTmax-QTmin,QTcd=QTcmax-QTcmin。结果基年与第四年心电图的QT间期、校正QT间期、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分别为(369±18)ms、(412.2±22)ms、(33.2±12.5)ms、(34.6±13.2)ms和(372±21)ms、(420±16)ms、(45.1±11.1)ms、(45.8±13.7)ms。二者比较,最大QT间期无显著变化(>0.05),而最大校正QT间期,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有显著变化(<0.05)。结论健康老年人4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存在显著的纵向变化。  相似文献   

14.
谭小强  王红 《贵州医药》2005,29(3):261-262
QT离散度增大是危险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QT离散度增大,则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机率明显增加。QT离散度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心肌缺血则致使QT离散度增大。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成功后相关血管再通,心肌血供改善,  相似文献   

15.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反映了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性和电不稳定性的区域性变化程度,这种差异命名为QT离散度(QTd),近年研究显示QTd增加可作为估测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敏感的无创性方法。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可能转变成室颤发生猝死,测量QTd可较全面地反映心室各部位复极的变化,本文观察目的是明确QTd与充血性心衰患者猝死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选择1995~1999年住院的充血性心衰患者3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25~68岁。入选条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对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的影响,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治疗组52例慢性房颤患者服药前与服药14d后的心电图QT间期、心率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以及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的改变,并与健康对照组52例对比。结果治疗组服药14d后,QT、QTc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但QTd和QTcd较服药前缩短(P<0.01)。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服药前后对比,前者QT、QTc、QTd、QTcd均显著延长(P<0.05)。结论索他洛尔使慢性心房纤颤患者QT间期和QTc延长,而使QTd、QTcd适度缩短,这与其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T2DM)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QT间期离散度(QTd)是评估心室肌复极同步程度的无创性指标[1].因此,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的QT间期及离散度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50例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体表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并初步探讨MHD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50例MHD患者分别于透析前及透析后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计算QTd与QTcd值并观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患者透析后QTd及QTcd均较透析前明显增大(P<0.05);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MHD患透析前及透析后QTd、QTcd均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P<0.05)。结论 MHD患者QT间期离散度在透析后明显增加,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临床医师应重视对QT间期离散度的观测。  相似文献   

19.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紊乱程度,本文旨在对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QTd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各组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7年8月住院的479例ACS患者为观察对象,测量每例患者入院后第一份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结果: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QT间期、QTd和QTcd显著大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P<0.01);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的QT间期和QTcd显著大于UA组(P<0.05)。结论:QT间期、QTcd可作为ACS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