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 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环胃体2/3周缝扎术。结果 本组42例患接受该术式,术后随访1-7年,无再出血。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环胃体2/3周缝扎术在尽量减少门体交通的同时,尚可消除门脉高压性胃炎的病因,较其它手术方式更为合理、彻底、有效。  相似文献   

2.
胃Dieulafoy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Dieulafoy病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胃Dieulafoy病的诊治经过。结果 :9例病人中 6例通过胃镜明确诊断 ,3例通过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动脉。 1例经内镜止血 ,2例经介入栓塞止血 ,6例行手术止血。结论 :急诊胃镜、血管造影及手术探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手段 ,而内镜治疗、介入栓塞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扎绞索缝扎术联合大网膜填胸包肾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方法回顾观察57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扎绞索缝扎术联合大网膜填胸包肾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率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扎绞索缝扎术联合大网膜填胸包肾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操作简单,且发挥协同增强作用,而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行缝扎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应用吻合器食管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151例患者,其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患者122例(胃底环扎组),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应用吻合器食下
段横断术患者29例(食管横断组)。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变化、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腔内血、消化道瘘发生率等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远期再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胃底环扎组比较,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对患者肝脏功能及营养状态影响较为明显,住院时间长、术后消化道瘘发生率高P<0.05)。在术后远期再出血情况的对比分析中,食管横断组患者其远期再出血(因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及因胃黏膜病变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0.0%(15.0%,15.0%),高于胃底环扎组患者的8.5%(4.9%,3.6%)。结论: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应用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术比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具有对患者肝脏功能打击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控制远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优点。
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对169例剖宫产时产后出血者给予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或宫腔填纱术。结果84例行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有效,80例行宫腔填纱有效,5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对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剥离面出血者应用宫腔填纱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宫体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应用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时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69例剖宫产时产后出血者给予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或官腔填纱术.结果 84例行B-Lv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有效,80例行宫腔填纱有效,5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对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剥离面出血者应用宫腔填纱治疗效果显著,对于宫体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应用B-Lynch(子宫)外科缝扎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外科手术治疗是肝硬化中、晚期门脉高压症治疗最确切、有效的方法。手术主要针对:①紧急处理食道及胃底静脉的出血。②解除或改善脾功能亢进的症状。总目标:有效降低门静脉压,降低再出血率。主要术式有:①胃底静脉缝扎术。②脾切除。③择期性分流术、断流术。据有关报道断流术术后门静压降低30%,  相似文献   

8.
蔡桂海  王继宏 《河北医学》2000,6(9):809-811
目的:研究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大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了32例应激性溃疡并发大出血病人治疗经过,其中24例内科方法止血,8例需手术,术后再出血3例,死亡1例,手术方法包括单纯出血点缝扎术,单纯积清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迷走神经切断 术,迷走神经切断+幽门成形+出血点缝扎,出血点缝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民术,胃血管离断术。结果:本组病例通过内科治疗后不能缓解的再行手术治疗,大多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自发性腹腔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科2005-2011年45例自发性腹腔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5例病例中肝癌破裂27例行不规则肝叶切除、肝动脉结扎、大网膜填塞缝合术;2例胃间质瘤破裂出血,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脾破裂3例行脾切除术;胰腺炎出血1例,行切开减压清创引流术;结肠中动脉分支血管、胃网膜左动脉血管畸形破裂出血2例,行缝扎止血术;宫外孕4例行病灶清除术;小肠扭转致肠管坏死出血3例行肠段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扭转行复位术,后见肠管血运差,行Hartmann术;1例未找到出血点仅行腹腔冲洗及引流术。术后1例死亡,其余顺利康复,均好转出院。结论本病少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提高其诊疗水平的关键,腹腔或阴道后穹窿穿刺、腹部B超、尿HCG等检查是诊断腹腔内出血的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救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林海英   《中国医学工程》2012,(8):130-131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宫颈间断缝扎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96例,采取宫腔水囊压迫术、宫颈间断缝扎术及两者联合手术,研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宫腔水囊压迫术46例,成功34例(73.9%);宫颈间断缝扎术50例,成功39例(78%);上述方法失败者共23例行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宫颈间断缝扎术,全部成功。以上方法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水囊压迫联合宫颈间断缝扎术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7年我院1000例剖宫产术中发生的难以控制的20例大出血的处理:术中10例行改良式B-Lynch缝扎术,8例行纱布条宫腔填塞,其中一例为术后填塞,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均为羊水栓塞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结论对于难治性宫缩乏力性出血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有显著疗效,方法简单迅速,并发症少,使部分产妇免于切除子宫,保留了生育功能,值得在各级产科医疗机构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7年我院1000例剖宫产术中发生的难以控制的20例大出血的处理:术中10例行改良式B-Lynch缝扎术,8例行纱布条宫腔填塞,其中一例为术后填塞,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均为羊水栓塞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结论对于难治性宫缩乏力性出血改良式B-Lynch缝扎术有显著疗效,方法简单迅速,并发症少,使部分产妇免于切除子宫,保留了生育功能,值得在各级产科医疗机构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解记臣 《中原医刊》2006,33(1):19-21
目的探讨贲门癌大出血的原因、诊断以及急诊外科治疗措施,以期提高贲门癌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2例贲门癌大出血患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资料。结果1例Ⅳ期患者行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缝扎术后第6d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1例均痊愈。结论贲门癌并大出血以溃疡型多见(7/12例);出血并非晚期并发症,在无手术禁忌证时应尽早果断手术;急诊手术以胸腹联合入路为宜。  相似文献   

14.
综合国内19篇文献中资料较全38例和作者3例病例,本文共报道Dieulafoy病41例。本病是一种少见的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本病病灶隐匿,80%以上病灶位于胃底粘膜下浅小溃疡中的恒径小动脉溃破,使其诊断极端困难。紧急胃镜检查,及时胄前壁切开探查,施行溃破小动脉胃镜下注射硬化剂或手术缝扎术,包括病灶在内胃部分切除术,是本病简易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子宫多处血管缝扎术在抢救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112例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21例经常规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多处血管缝扎术,其中13例剖宫产时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结果】对21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其中13例为难治性产后出血,实行子宫多处血管缝扎术,止血成功。仅2例因胎盘植入、子宫肌纤维断裂致子宫收缩乏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子宫多处血管缝扎术为抢救产后出血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Dieulafoy病的早期诊断率及探讨对其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4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8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占同期上消化道大出血中转手术。手术治疗镜确诊3例,手术探查确诊5例,胃镜局部注射硬化剂止血2例,其中1例6h后再次出血中转手术,手术治疗7例,行破裂血管缝扎术3例,胃局部楔形切除术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术1例,8例中7例治愈,1例  相似文献   

17.
门静脉高压所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由于这类病人全身情况差,肝功能损害严重,第一次出血即可有50%以上的死亡率。急性大出血时,以手术的效果比内科治疗为佳,但手术的疗效也并非令人满意。以往对此类病人采取胃切开粘膜下血管缝扎术;胃冠状静脉结扎加脾切除术;胃底横断术;胃食道切除术;甚至急诊分流术等,但再出血及死亡率均较高。故对此类病人的处理甚感辣手。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胃食道静脉充血解  相似文献   

18.
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休克;急诊胃镜检查11例,确诊10例(占91%),l例血管造影确诊。误为肠出血,行急诊肠镜检查l例(后为胃镜确诊)。其中3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位于胃体近端至贪门部有7例(占58%),球部4例(33%),胃角1例(8.3%,)。镜下表现为病变中心小动脉喷血或血管断端渗血;7例患者胃镜下治疗。2例病灶位于胃底,内镜止血困难,行病灶局部楔形切除术。l例行血管结扎术。l例包括病灶在内的胃大部分切除术。l例动脉造影后行血管栓塞术。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急诊目镜检查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胃镜怀疑本病时可行血管造影检查等。胃镜下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病灶位于胃底者可转手术治疗。病灶局部楔形切除宜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血管造影确诊后动脉栓塞术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辉  廖骏芒 《四川医学》1999,20(5):463-464
本文结合25 例门奇断流术的体会,讨论基层医院对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25例均系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其中血吸虫性肝硬变10 例,肝炎后肝硬变12 例,门脉性肝硬变3 例,肝功child 分级;A 级13 例,B级12 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行急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胃底胃壁环形全层缝扎术。术后全部病例出血停止,无脑病,无胃坏死穿孔发生,随访再次大出血行手术治疗2 例。认为:①断流术不减少门脉向肝血流,较分流术更具合理性;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胃底胃壁环形全层缝扎术,具备断流术的一般优点,又操作简便,更适于基层医院;③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王飞  田伟龙 《中外医疗》2013,32(19):36-37
目的探讨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选择有效术式。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8例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4),观察组患者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胃底环形缝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胃底环形缝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疗效确切、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疗效好等优点,因此该联合术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