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分析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及医学院校制定农村人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及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92.2%的毕业生选择地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到农村就业意向中,只有6.4%的毕业生明确表示愿意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14.7%愿意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农村工作工资低,培训进修机会少、生活条件差.结论 制定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措施和正确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医学毕业生服务农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生到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为缓解医学生就业难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5所学校随机抽取医学相关专业605人进行调查,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医学生农村就业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7.19%的医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其中表示很愿意去的仅7.44%。专科院校学生农村就业意向是本科院校学生的2.263倍(P = 0.004),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农村就业意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3.733倍(P <0.001)。就业指导和实习经历对医学生农村就业意向有影响。结论 个人及家庭因素、学校的就业指导等对在医学生农村就业中有重要作用,如何解决医学生服务基层的热情与客观条件的矛盾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标:探讨影响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意向的因素,为有关部门及医学院校制定农村卫生人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省2009届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的意向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专业、英语水平、家庭所在地、期望月薪、对乡镇卫生院人力状况了解程度等5个因素对医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有影响。有农村背景,对乡镇卫生院人力状况了解程度好、对就业工资待遇期望值较低的医学生更有可能去乡镇卫生院工作。建议:根据当地需要,从农村地区招生,委托医学院校培养,实行面向农村卫生的教育,同时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就业指导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牡丹江市某医学高等学校抽取360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采用自编制的问卷对学生基层就业取向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学生整体就业态度乐观,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仅8.1%的学生愿意到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学生的生源地对其基层就业取向没有影响(P0.05),影响护理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取向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对到基层就业引导少、薪酬低、病人数量少、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医学教育成本高、用人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结论]护理学专业学生基层就业取向较低,建议针对影响学生基层就业取向的因素制定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解决当前医学生就业难与基层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48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卡方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44.4%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仅有8.5%表示非常愿意去基层就业.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男生2.5倍(P <0.001);农村户口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城市户口医学生的2.1倍(P =0.007);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与政府政策和学校的基层就业指导的效果呈正相关.结论:制定积极的政策、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探索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甘肃省数据,调查医学院校毕业生农村基层择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问卷调查甘肃省六所医学高校临床及护理专业临近毕业的学生(本科生五年级、专科生三年级,不包括甘肃省订单定向医学生),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具有农村基层择业意向的医学生占55.6%,其中,专科生是本科生的2.3倍;"非常愿意"去基层工作的医学生占比为13.8%;家庭人均收入低、月薪期望值不高、农村户籍、了解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医学生更容易选择去基层就业。结论:医学生农村基层择业意向受自身因素(学历、户籍等)、卫生人力干预政策、学校就业指导、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卫生决策及管理部门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通过推行合理的招募政策,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技术设备及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层就业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强化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等策略,增强医学生农村基层择业意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某医科大学2007-2016年医学毕业生的就业现况,探索医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指导医学毕业生优质就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2007-2016年毕业的医学生1461人,剔除人口学信息不完整及缺失值比例超过20%的个体310人,最终共1151人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33人(46.31%),女性618人(53.69%);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医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医学毕业生在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21,P=0.027);月收入、工作岗位、签订劳动合同、职业规划、专业成绩、敬业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文素养及心理素质是医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我国未来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水平,针对医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提高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及进一步推动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指导医学生优质就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考研热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冲击下,预计未来几年内,到基层工作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将会减少。我们对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服务社区农村意向的调查和研究,意在了解医学生的思想及就业状况,分析原因,讨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择业意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促进就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四川省2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70名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对其进行择业意向方面的调查. [结果]毕业生中仅10.9%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36.3%对就业没有信心,男女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2.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够接受的最低月薪是1 000~2 000元,期望月薪和所能接受的月薪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1.1,P<0.01).63.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实际最有可能进入的工作单位是县级卫生单位;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占78.3%,前3位原因是: "自身发展前景不佳"、 "单位的经济效益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 "所学的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结论]医学本科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不乐观,择业观念较理性,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因素,提出减少违约发生以及降低违约危害的措施.方法 通过描述性研究、卡方检验和Logistie回归分析等方法探寻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专业与录用岗位的匹配程度及是否有录用单位的实习经历是医学毕业生就业违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可通过增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引导毕业生选择相关专业就业以及在招聘过程中洞察求职者就业意向、预留备选人等措施减少违约的发生,降低违约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城乡户籍比较视角,分析西部医学院校医学生农村地区执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分别对西部10个省份本科、大专和中专类医学院校中大三、大四和大五三个年级的医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 302份。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结果:52.1%的样本医学生具有农村地区执业意愿,其中农村户籍医学生农村地区执业意愿(56.4%)显著高于城市户籍医学生(42.7%)。户籍、单位基本条件、单位核心条件、性别、学校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和专业等变量对医学生农村地区执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继续扩大农村户籍医学生招生数量和范围。通过改善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核心条件促进医学生执业意愿转化为执业行为。农村地区基层卫生部门及医疗机构招聘时可适当放宽或降低招聘标准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政策实施效果,分析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探索培养的规律和模式,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建设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队列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江西、青海和广西三个省份选取四所承担国家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的院校,对2015(首届)届和2016届医学毕业生开展现场调研,建立了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和非订单定向生队列,对737名医学毕业生进行了基线调查,跟踪随访了580人,开展了63次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订单定向生中农村生源占比由2015年73. 8%降至2016年63. 5%,低于非定向生。订单定向生家庭年收入低于非定向生家庭约1万元;选择订单定向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毕业后有工作、高考分数限制和免学费;各地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签署和工作安排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收入和工作环境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仅1. 6%的定向毕业生有意愿到乡镇卫生院,但实际上履约率达到90%以上,到乡镇卫生院报到率达到80%。结论:订单定向政策可有效解决农村基层人才缺乏问题;需要尽快完善保障订单定向政策顺利实施的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岗位收入和改善工作环境能够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3.
调查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招生情况、培养模式和职业生涯规划,分析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实施过程,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建设提供可行性策略和路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方法,在江西、青海和广西三个省份抽取四所承担国家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的院校,对2015年应届医学毕业生308人进行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调查对象中,1~15岁主要生活地在农村的有223人(72.9%),家庭年收入平均为2.82万元;选择订单定向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毕业后有工作、高考分数限制和免学费;各地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签署和工作安排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收入和工作环境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结论:订单定向政策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缺乏问题;尽快完善保障订单定向政策顺利实施的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岗位收入和改善工作环境能够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Using a novel longitudinal tracking project,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a predictive model and index of rural medical practice intentio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coming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Medical school entry survey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Medical Schools Outcome Database (MSOD) project implemented in al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edical schools and coordinated through Medical Dean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representative body for the Deans of 18 Australian and two New Zealand medical schools and faculties. The medical school commencement survey collects data on students’ education and family background, including rural upbringing, 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scholarships, and on their practice intentions in terms of location and specialty. The MSOD will also allow tracking of medical graduates after graduation.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ing was used to develop a predictive model of rural practice intention. Split‐sample validation was used to gain some insight into the stability of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Results Response rates to the MSOD survey exceeded 90% on average. The model findings confirm and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examining the association of medical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intention to take up rural medical practice.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factors in the model included students’ rural backgrounds, financial arrangements and intentions regarding specialist versus generalist practice upon graduation. Model performance was good, with an area under the receiver‐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 of 0.86, and reproducible, with an area in a validation sample of 0.83. Conclusions The model and related index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individu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ural practice intention among students commencing medical studies. The model can also provide a means for optimising the use of scarce medical programme resources, thereby helping to improve the supply of rural medical practitioners.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power and potential of a robust, consistent, systematic longitudinal tracking proje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省定向农村社区全科医学生的教育情况。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271名定向农村社区的全科医学生和251名普通临床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定向生入学的主要原因是可降分录取和就业保障;成绩较普通医学生差;心理呈现出自卑倾向并感觉被歧视;对学校的教学情况满意度较低;毕业后更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和选择继续深造;长期从事基层卫生工作的观念淡薄,超过了80%的定向生有想过违反协议。结论:当前定向生培养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建议从保证生源质量、激发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氛围、建立有效利益驱使机制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福建省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进行检测调查,并与其它省份同类工作总结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优化医学影像工作。方法 按照有关国家现行卫生行业标准对福建省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抽样检测和评价。结果 2017年福建省161台(套)的X射线摄影机、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X射线透视机、牙科X射线机的性能指标整机合格率分别为58.7%、54.2%、48.0%、80.0%。结论 福建省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整体合格率偏低,医院需加强监测与维护,以保证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东省部分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方便抽样方式抽取广东省18家医院415名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8份.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的短式量表以及自行设计的用于评估离职意愿、工作压力和心理状况的调查问卷.结果 有离职意愿的为93 人(22.79%);三甲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离职意愿明显低于二甲及以下医院(x<'2>= 15.56,P=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因素以及工作压力大和心理症状多是离职意愿的危险因素,工作满意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 广东省18家医院急诊科22.79%的医护人员不愿意继续在急诊科工作.应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压力和增强心理健康,降低急诊科人员的离职意愿率.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山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福建省山区农村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结核病控制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对3个山区县农村居民进行关于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高,特定知识知晓率为61.7%;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知晓率较差,且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职业及有无医疗保障等因素有关;农村居民结核病知识主要来源于聊天和向医生咨询。结论开展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结核病健康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效;大多数人对结核病知识有所了解;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适合当地特点、易于普及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