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药源性方面的原因作一浅析. 1 热原 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输液热原检测除了家兔法为2000版<中国药典>法定方法外,现在鲎试验法也被采用.该法系用凝胶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另外还有几种定量测定如比浊法、产色基质法等也能检测输液热原.为了杜绝药源性的热原反应,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工艺改进把内毒素的含量降到最低程度,在检测中也要严格执行2000版<中国药典>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吴伯镝 《中国药业》1999,8(1):54-54
输液是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输液反应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给患者增加了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输液反应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造成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药源性方面作一浅析。1热原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热原是指引起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总称,药源性热原通常是指细菌产生的热原,是指某些能致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1]。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药源性热原的污染途径主要是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与生产环境,操作人员未能遵守操作规程等。目前,各种输液热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输液反应原因(一)热原反应:热原系指微量即可引起人体或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有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两种。1.外源性致热原:主要指来自体外微生物破坏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病毒、霉菌、内毒素等,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热作用。内毒素是G-杆菌细胞壁的构成成分,由蛋白质与磷脂多糖组成,这些物质在细菌生活时不分泌在体外,仅在菌体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放出来,以磷脂多糖为致热原活性中心。致热原可随药物、输液器具、操作污染等输人人体后引起发热反应。大肠杆菌、空气中枯草杆菌等其…  相似文献   

4.
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由于各种原因在输液过程中产生致热原,导致输液过程中发生热原反应,患者出现胸闷,发热等不适,甚至出现休克,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治疗的正常进行,因此,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下面就输液反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热原也称致热物质,是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总称。其致热作用较强,如因操作及空气污染而使热原进人体内,或一次性输液(血)原材料有污染,虽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不能清除这些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均会发生热原反应,轻者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40℃以上,白细胞  相似文献   

6.
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莉  曾仁杰  雍小兰  张丽娜 《医药导报》2003,22(12):896-897
为促进输液疗法的合理应用,综合分析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类别.结果表明,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致热原累加、微粒倍增、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个体差异、输注速度等.应加强这些方面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医疗器具已广泛用于临床,这对预防交叉感染和血清病的传播十分必要。输液器具是否洗净,灭菌是否完全,涉及到输液反应的关键问题。输液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临床上多见的是发病突然,也称为热原及热原样反应。其产生与致热原,药物,环境,温度等外在因素有关,也与机体状态,免疫功能内在因素有关。致热原主要是指某些被破坏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如革兰氏阳性杆菌内毒  相似文献   

8.
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高念菲(上海金山县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201500)临床输液热原反应是临床上比较严重和复杂的问题。当注入人体输液中含有热原的量达1μg/kg以上时可致热原反应,常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使人体产生发冷、继而颤抖、发热、出汗、昏晕、呕...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治疗手段,但它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其中以发热反应为常见。1 输液反应的原因与分期。输液中的发热反应多见于夏季,常因致热原甚至微生物污染了液体、输液管及容器,操作环境不洁等众多原因所致。典型的临床发热反应分3期:①寒战期:一般在输液15例分钟发生,患者突然畏寒、面色苍  相似文献   

10.
王珍  马青  赵秋凤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93-93,95
热原反应是临床输液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引起输液热原反应的因素主要有药品、大输液、输液器具及输液操作等.在这些因素中以输液器具和所输液体引起输液反应最多.  相似文献   

11.
输液疗法是当代临床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临床使用输液患者多数为危重病人,体质弱,耐受性差,在输液中若稍有疏忽,就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临床输液反应要有充分的认识。 一、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 1、由于液体本身含有热原引起。 热原(Pyrogen)是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热原的实质是细菌内毒素,致热作用极强,含有热原的输液注入人体0.01ug/kg就能使人发热。当液体输入100ml(约0.5h)时,进入机体的热原浓度将达到高峰,病人就出现冷感、寒战、发热(有时体温升高至40℃左右),严重者有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2.
林英  周素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310-3311
输液是把较大剂量的注射液,通过输液器具等直接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这一种方法由许多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一旦被疏忽都有可能被细菌或热原所污染,输液被热原污染,就可导致输液反应(因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致热性物质,它是由蛋白质和磷酯  相似文献   

13.
输液热原反应是临床上比较严重和复杂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当注入人体输液中含有热原的量达到1μg/kg以上时,可致热原反应,常在半小时至1小时内使人体产生发冷,继而颤抖、发热、出汗、昏晕、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时体温升高至40℃以上,严重者甚至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探讨输液反应的原因,寻求其防范措施,很有必要。 1 输液本身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医院药剂工作28年来,在临床输液中输液反应是常见的事,现作如下几点叙述浅谈。热原是由于细菌,特别是某些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进入人体后而产生一种的不良的反应。究其原因:一方面热原广泛存在于天然水、自来水,及某些药物、容器、滤器、橡皮管和输液用具等物质中易被热原污染所致。另一方面亦可因临床输液操作不妥当而引起输液反应。当热原注入人体后,其主要反应表现是体温升高和白细胞数的改变。在注入一定量的若含有热原的输液后,会在0.5~0.8h内使病人产生寒战、发热、恶心、呕吐、昏晕、四肢关节疼痛、肤色灰白等不…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输液在现代医疗中占有很大比例,输液反应出现的概率也比较大,特别在春夏季常见,不但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而且对临床治疗极为不利。笔者对市区几家医院调查,有的医院某一季节输液反应高达5%—10%,因此需引起医护药剂人员的高度重视。 输液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分析起来主要为括热原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热”及微粒的影响引起的热原样致热反应。  相似文献   

16.
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疗法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和使用操作的规范化以及一次性输液器的推广使用,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不断下降、但同一批产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散在性输液反应时有发生。本文就临床散在输液及应的原因及对策作一初步论述。1散在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1.1批产品内自身热原水平的不均一性,这是导致临床散在输液反应的重要原因。该输液反应具有热原反应的典型特征[1]。由于输液制剂生产过程的多环节性,配制过程、输液瓶处理效果、生产周期等都直接影响到细菌性热原的污染机率,且这些因素的偶然…  相似文献   

17.
输液是将较大剂量的注射液,通过输液器等器具直接由静脉滴注入体内的一种给药方法。该方法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但相对于其他方式而言,因输液给药直接进入体循环,也使其成为风险较大的一种给药途径,较易发生输液不良事件。因此,对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制订相应对策,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1药物因素1.1热原物质累加输液中致热原超标是引起输液反应重要原因。单种输液  相似文献   

18.
输液反应是一种医源性不良反应,当致热原进入机体后就会直接或者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和微循环中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痉挛,引起微循环的障碍,导致了全身或局部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非原发病引起。婴幼儿由于他们的年龄、体质等因素更加容易发生输液反应。综合最近几年国内已经发表的文献,现对婴幼儿输液反应的原因、特点和应对策略等进行临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小儿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给药方法,在儿科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因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给患儿带来很大危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凡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由非原发病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都统称为输液反应,而在儿科临床中因小儿患者体质比较特殊,输液反应更为常见,因此正确认识小儿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就显得更为重要。1小儿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先兆发冷、寒颤、面色灰白或紫绀、四肢发冷、继而高热可达40~41℃,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烦躁不安、谵妄并可引起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如不及时抢救,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2发生原因输液反应多数在输液后15~30min内发生。因为机体需要一定浓度的致热原刺激才能产生反应。据文献报道液体中含有致热原0.06~1t·g/L时,即可产生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热反应的早晚视致热原进人体内的量、质和病人的个体而异。但一般的规律是:(1)输液后很快出现的反应一般为药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 ,一旦发生了输液反应 ,就要找出其原因。在排除了输液器具等因素引起输液反应以后 ,就要考虑对输液及配伍的其他注射液作热原检查 ,以确定输液反应是何种药物所引起。一般情况下 ,若单一药物需作热原检查 ,按家兔体重每 1kg需注射的供试品的剂量 ,《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 (以下简称《药典》)及其他药品标准都有明确规定。但有时由于苛种原因或用作对照试验等 ,需对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剩余药液或新配制的混合输液 (即在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下 ,将同一批号的该输液及配伍的几种注射液模拟临床发生输液反应时的配比混合 )作热原检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