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对8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测定了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尿白蛋白(ALB)。发现血β_2-M在甲亢治疗未缓解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尿β_2-M,尿ALB在AITD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尿β_2-M与血β_2-M间无相关关系。提示AITD可伴有轻微肾脏机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评价急性肺结核病人及结核病痊愈2年后的个体血清中β_2微球蛋白(β_2-M)的水平。实验组包括39例严重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抗酸染色及结核菌培养均为阳性)及19例肺结核恢复者(症状完全消失2年),并以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用微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各组血清β_2-M 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血清β_2-M 值均升高,均值为6.308±1.188μg/ml,与对照组(均  相似文献   

3.
人α_1-微球蛋白(α_1-M)是一种重33,000 dalt的低分子量糖蛋白,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在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清和尿中,α_1-M升高,因而认为肾脏乃其主要的分解代谢部位。本文报道78例各种肝病成人患者的血清和尿中α_1-M浓度及与肝功能的关系。以60名年龄和性别相配的正常人作对照。另外测定10名正常人,10例失代偿肝硬化和7例肝癌病人尿中α_1-M。标准的α_1-M由低压冻干纯化的α_1-M制备。本文所用的标准α_1-M调整为96mg/L。以1%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京必舒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降压组100例,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联合治疗组100例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β2-M、尿β2-M、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尿β2-M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降压组血、尿β2-M下降(P分别为<0.01,<0.05),单纯降压组血、尿β2-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辛伐他汀组尿β2-M下降量与血清TC下降量呈正相关(r=0.368,P<0.05),尿β2-M的下降量与HDL-C上升呈负相关(r=-0.32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β2M与TC呈无相关关系(r=0.158,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血、尿β2-M,对高血压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1968年Berggard等首先从肾小管病变患者(Wilson病和慢性镉中毒)的尿中分离出β_2微球蛋白(β_2m)。β_2m是由100多种氨基酸的单体多肽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11800。为人体淋巴细胞所产生,与HLA的A.B.C抗原有关。它广泛存在于血清、脑脊液、初乳、羊水、精液等体液中,恶性肿瘤细胞亦能合成β_2m。近年来对恶性肿瘤病人,血中β_2m值的升高引起重视。有不少学者试图探讨能否把它作为肿瘤的血清  相似文献   

6.
TGF-β1在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青  梁宁 《山东医药》2008,48(17):90-91
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与β2-微球蛋白(β2-M)、尿白蛋白(ALB)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与血β2-M及尿、β2-M、ALB水平呈正相关.认为血清TGF-β1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能反映Graves病的活动程度和药物的疗效。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检测对Graves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和预后的判定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Graves病患者血清β_2-M、TgAb和TmAb的测定,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1968年Bergg(?)rd等从肾脏病人的尿液中检出一种分子蛋白质,因其分子量仅11,800dal,电泳图位于β_2带,故称为β_2-微球蛋白(下称β_2-MG)。近年对β_2-MG的研究颇多,并已应用于临床。β_2-MG是由100多种氨基酸的单体多肽组成的蛋白质,为人体淋巴细胞所产生,与HLA的A、B、C抗原有关。它广泛存在于血清、脑脊液、初乳、羊水及精液等体液中,幼儿血清含量较成人高,但随年龄增长其血清含量逐渐降低(见表1)。近年发现在很多疾患时血中β_2-MG可增高(见表2)。  相似文献   

9.
110肝炎临床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β_2-微球蛋白及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与肝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10例急、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变化用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标准记分判定,同时用RIA法测定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将组织学变化与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血清β_2-M含量与肝细胞坏死范围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相关(r=0.670,P<0.01),血清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r=0.668,P<0.01)。结论:血清β_2-M和PCⅢ含量变化分别是反映肝实质炎症活动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肝硬化患者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α_1-MG、尿β_2-MG的变化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符合标准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90例,根据不同表现及病因分组,采用生化仪检测血清β_2-MG、血清Cys C,尿α_1-MG、尿β_2-MG。结果肝硬化腹水组与肝硬化无腹水组、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β_2-MG、尿α_1-MG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无腹水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尿β_2-MG、尿α_1-MG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_2-MG显著升高(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患者之间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β_2-MG、尿α_1-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β_2-MG联合尿α_1-MG、β_2-MG可及早识别亚临床HRS,为HRS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老年肾脏功能的特点,我们采用放射免疫(RIA)方法,对1988年门诊干部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清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的测定,现将其中健康老人311例和健康非老年418例资料,加以比较分析,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本文检查对象来自我院门诊1988年干部健康体检者,每例均经详询病史、体检、摄胸片、心电图、B超、血糖、肝肾功能生化测定及血、尿常规检查,排除心、肝、肾、内分泌、肿瘤和活动性炎症疾病。健康老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1982年提出的健康老人标准。311例健康老人(男268,女43),年龄自60至83岁,全部进行了血清β_2-M测定,其中279例(男24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造成的肾脏早期损害。方法:选择OSAS患者180例,健康对照组60例均行多导睡眠监测仪(PSG)检查,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_2)的变化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sCys 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尿胱抑素C(uCys C)、尿肾损伤分子(uKIM-1)的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另外从中、重度组中各随机抽取30例患者进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1个月后复查相关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OSAS各亚组的BUN、SCr、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重度OSAS组的sCys 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轻度组及中度组存在统计学差异。OSAS各亚组的UACR、uβ_2-MG、uCys C及uKIM-1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各组间的uCys C及uKIM-1水平亦存在统计学差异。重度组UACR、uβ_2-MG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但轻、中度组之间UACR、uβ_2-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OSAS患者AHI与uCys C及uKIMq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中、重度OSAS患者CPAP治疗前后AHI、LSpO_2、sCys C、UACR、uβ_2-MG、uCys C及uKIM-1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BUN、SCr、GF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OSAS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以肾小管损伤为主,UACR、uβ_2-MG、uCys C、uKIM-1及sCys C的变化早于BUN、SCr、GFR水平的变化,其中以uCys C及uKIM-1最为敏感,可作为评估OSAS早期肾脏损害的标志物。CPAP治疗可明显改善OSAS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ND)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分别对早期DN病人(DN组),未患肾病的糖尿病病人(NDN组)以及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尿mAlb、血清β_2MG及CysC的值进行检测,并比较三者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效果。结果 DN组患者在尿mAlb、血清β_2MG及CysC的含量和异常检出率上都明显超过对照组以及NDN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三者单一一项的检测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血清β_2MG及CysC都是ND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而三者联合检测极大的提升了检测的灵敏度,可以用来监测早期DN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情况,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血肌酐、尿素氮及原常规常被用来评价心衰患者的肾脏功能,但相当部分患者上述检查常在正常范围内。为评价此类患者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状态,我们对1990年4月至1991年3月住院治疗、上述检查在正常范围的29例心脏病患者测定其入院治疗一周后β_2-微球蛋白(β_2-M),24小时尿中白蛋白(Alb)和 TH-糖蛋白(TH-P)含量,并与健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认为β_2-微球蛋白(β_2-M)、C反应蛋白(CRP)水平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本文通过测定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血清β_2-M、CRP水平的变化,研究并分析β_2-M、CRP与各相关指标的相关关系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1995~2002年6月我所收治的MM患者39例(MM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7~72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β_2-微球蛋白(β_2-MG)作为测定肾功能及肿瘤、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等的诊断、疗效评价报道不少。为探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和尿β_2-MG的含量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作者对220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清和尿β_2-MG进行了测定。并以191例健康中老年人作为对照,以了解中老年血清和尿β_2-MG的含量,以及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 220例高血压病患者,男192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68午Berggard等首先从肾小管病患者尿中分离出β_2微球蛋白(β_2-MG)后,近十年来,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β_2-MG的临床研究也有报道。本文对42例表面抗原阳性的门脉性肝硬化患者血清β_2-MG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病人血清β_2微球蛋白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182例明确诊断的血液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测定与分析,发现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而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9例患者伴糖尿病肾病(研究组),70例患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对照组)。选择同期于该院健康体检者65名作为正常组。检测3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对比分析3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和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血β_2微球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和尿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和尿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7103362 肾脏疾病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附100例报告,并作国内、外试剂对比)/卢君健…//天津医药.-986,14(3).-151~154 100例肾脏疾患病者β_2微球蛋白(β_2m)的血,尿测定(β_2m抑制酶联测定法)结果与正常值比较(以血<2.5μg/ml,尿<0.295μg/ml作为正常值),慢陆肾炎37例,急性肾炎3例,肾病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