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观察组采用腔内激光治疗术;传统手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与传统手术相比,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美观、操作简单、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高位结扎加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从 1997年开始引进高位结扎加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治疗 41例共 45个下肢 ,近期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1例共 45支腿 ,其中男性为 2 7例共 2 9个下肢 ,女性 14例共 16个下肢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2 9岁。 45支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隐静脉曲张 ,其中重度占 18个下肢 ,中度占2 5个下肢 ,轻度占 2个下肢。伴胫前溃疡 8个下肢 ,湿疹样皮肤改变 5个下肢 ,色素沉着 2 0个下肢。术前行下肢静脉造影2 8个下肢 ,发现由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大隐静脉曲张占2 3个下肢 ,按瓣膜功能分级在 2级以上占 13个下肢 ,行多谱勒超声检查 5个下… 相似文献
4.
陈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36):109-109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大隐静脉传统抽剥术,观察组25例采用顺逆结合的大隐静脉抽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25例中全程剥离23例,对照组25例中全程剥离16例。观察组手术时间、人均切口数、术中出血量、彻底剥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抽剥术采用顺逆抽剥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及切口数,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彻底剥除率,促进了术后康复,并最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6.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同期和分期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103例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比较运用改良的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手术同期和分期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疗效。方法将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3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分期进行双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手术,B组则行同期双下肢静脉抽剥手术,手术方式均为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并对术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两组在术后常见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而麻醉后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明显高于B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A组也明显高于B组。结论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不仅创伤小,操作简单,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因此一期完成双下肢大隐静脉抽剥术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于分期手术,反而在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分期手术。因此一期行改良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手术应成为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传统方法与大隐静脉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大隐静脉手术的患肢(56例患者共64条患肢),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0条。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共34条。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5±28.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5±32.4)min,较短,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程度、切口皮下淤血、复发等情况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随访6~4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大隐静脉顺行剥脱联合点状抽剥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且较传统手术更快。 相似文献
8.
丁术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7):64-65
目的 探索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使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使用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位结扎加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42条静脉曲张肢体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将肢体驱血后于大腿上部扎止血带行曲张静脉点状剥脱术;术后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肿胀情况、皮下血肿发生情况及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6±14min)、术中出血量(37±11ml)及皮肤感觉障碍例数(3例)。结论应用止血带在大隐静脉手术中可创造"无血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创伤面积,降低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应用驱血点状剥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基本的情况.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将收治100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即:传统大隐静脉曲张根治术组(简称传统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简称点式剥脱组)每组各50 例,施以不同的手术方法,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出院后随访2~4年,复发者按无效统计.结果 传统组有效率为94%,点式剥脱组有效率为96%,点式剥脱组有效率优于传统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手术平均时间(90±10)min,住院平均时间(7±1.5)d,术后伤口感染8 例;点式剥脱组手术平均时间(37±12)min,住院平均时间(6±4)d,术后无伤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颇佳,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65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90.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伤口感染4例(12.50%),观察组术后无伤口感染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结扎术加皮内缝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显著,感染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采用改进型剥脱器开展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共116例(141个患肢),均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术式选择。方法对240例患者290条肢体分别行单纯激光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逆行激光治疗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小腿曲张处穿刺下激光治疗术,并对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用时短,切口小且少,无严重术后并发症,近期效果满意。结论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满意,且易为患者接受,但应注意激光治疗的适应症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经验。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70例,随机选取148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为主进行治疗;另122例行传统的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疗效、复发率等。结果两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在复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理想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院外科收治的4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临床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无明显不良症状,临床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医药指南》2017,(25)
目的对下肢静脉曲张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其临床护理进行相关的讨论,总结相关经验,从而提高这个方面的护理水平。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医院中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一共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其中每组分别为40例。对两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一些护理,对观察组则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同时对两组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相关的记录,最终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在住院时间、拆线时间以及并发症3个方面,观察组所用的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所需住院的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之后并发症的概率,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对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大隐静脉剥脱术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行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