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收集相关病例123例,探讨、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结果:123例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临床使用不合理、注射剂质量问题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该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足够重视,应不断加强中药注射剂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确保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探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对7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所涉及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涉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通报15期,通报中药注射剂20品次,其中有4种中药注射剂被通报两次。中药注射剂的免疫原性和临床不合理用药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为保障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需要提升中药注射剂品质,开展临床再评价工作,并在临床使用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结合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回顾性分析部分文献报道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院临床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于部分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中。结论: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提高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的专业素质,可减少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确保安全合理地应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1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0岁的患者人群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28.00%。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药品因素、患者因素及临床应用因素有关,因此,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管理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质量,临床应用时也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遵守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规定,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起效快速的现代剂型药品,在临床中的使用率日益增加,但同时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也日益引起关注。该文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7—2016年间收集的7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男女比例为0.54∶1,平均年龄62.5岁,共涉及中药注射剂21种,其中涉及理血剂的报告最多,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前4种中药注射剂为:痰热清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前3位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个体差异、药物、辅料、溶媒、中医辨证等5个方面可能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药师参与到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内的应用管理当中,生产企业需要加强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药品监管部门还需要不断完善药品管理办法,鼓励中药注射剂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书籍、研究资料,并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疗效为依据,对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进行了探讨。认为乌头与贝母、瓜蒌、半夏配伍是安全的,且疗效显著。指出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制度是根据西药特点制定的,不适用于中药不良反应的监察,应根据中药的特点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以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中药在临床更好地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12例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等情况。结果: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最高,达18.8%;60岁以上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率最高26.8%,其次为10岁以下的儿童17.0%。结论: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原因与患者、药品与临床应用有关,必须严格把控中药注射剂药品质量,临床使用时务必谨遵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中药的毒性及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指导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分析了中药常见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论合理使用中药,降低中药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人类战胜疾病,走向健康的征途中中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药的开发和中药使用范围的扩大,有关中药的毒性和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引起了社会各界和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思考和重视,而且药品监督部门和卫生部门把这一工作作为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发生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一般资料、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等,尤其是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样本量,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0月淮南市(淮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数据)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共1936例,涉及中药制剂401个品种。其中新的657例,严重的34例。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急需建立中药制剂引起的药源性疾病防御体系,对中药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资料的收集、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有效途径及管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为药品评价部门提供监测信号,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和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叶 《中医杂志》2007,48(4):378-379
随着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识的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我国于1989年11月成立了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使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医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常用煎剂和丸、散、膏剂的药性平和,很少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某些中药制剂里也含有有毒的中药成分,由于各种原因可以产生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问题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药名列药品不良反应"三大祸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已经披露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已经成为不良反应“三大祸首”。有关专家提醒,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和有些企业广告的推波助澜,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因此必须改变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对1993~1999年期间5 900份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分析表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生素占首位(48.2%),中药以 13.4%的比例占第2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对1994~1999年10月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  相似文献   

12.
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3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腥草注射液为临床常用无明显毒付作用的中药制剂之一,笔者通过4年2530例患者临床使用观察并就其中30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现儿童、老人及过敏体质者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观察,足够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加.笔者对本院2010~2012年度收集上报的中成药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其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103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药品名称、临床表现、国内文献以及说明书记载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发生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戌  谢雁鸣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48-2751
不良反应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重点,目前文献研究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发生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合格药品和正常用法用量是不良反应判断的前提条件。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过敏体质或药物过敏史是常见的影响因素,而溶媒种类、药物浓度、药液配制后的存放时间、给药速度、与临床常用药品的配伍禁忌是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的影响因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需结合临床前研究、临床表现、药物流行病学试验结果来判断。为正确判断与研究不良反应,提出应明确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反应影响因素,完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机制,推进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1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年龄、性别、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皮肤损害、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占总例数的82.92%,频数居前3位的占70.73%,频数居前3位的5种药品的金额占13种中药注射液金额的63.20%,60岁以上患者占41.46%。结论: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无关,与药品的金额、药品质量、患者年龄、个人因素、临床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和相关指南规定合理使用,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综合近几年医药文献报道,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现就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形式及预防方法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为我国独创,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供静脉应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日益增多,且广泛用于临床。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常与多种药物配伍应用,尤其是与抗菌药物的配伍更是常见,但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此,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先后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参麦、鱼腥草、莲必治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以静脉给药方式居多,其中包括不合理配伍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药不良应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不良反应,具体是指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院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近几年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几年来,临床常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上升,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较广,其中以注射剂居多。结论中药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发生原因各异,应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逐步深入和相关宣传工作的逐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管理,提高广大人群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增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影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各种因素,为临床医生及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