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Barton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和有限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1990年5月-2004年5月,对25例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其中16例在X线机透视下,采用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内固定组);9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有限切开内固定组)。结果 术后23例获得6个月~1.5年随访,2例失访。闭合复位内固定组术后4~6周骨折达到骨性愈合,有限切开内固定组6.8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1例出现骨性关节炎。按Deoliveiva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有限切开内固定组优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7%。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Barton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28,自引:14,他引:14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以及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等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41侧。结果34例36侧获得5~30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4例失访。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9侧,良10侧,可5侧,差2侧。结论每一种微创方法应掌握好其适应证,不同的骨折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侯金永  孙磊  杨茂清 《中国骨伤》2008,21(5):351-352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其中以伸直型损伤最为多见,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桡骨的短缩成角畸形愈合。近年来,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的方法在该类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部分粉碎较重,背嵌插较大及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虽然早期可达到良好的对位,但后期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桡骨短缩及掌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伸直型与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5 年 1 月至2018年6月采用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3例,根据原始骨折移位方向分为伸直型(Colles)骨折组和屈曲型(Smith)骨折组.Colles 骨折组68 例,其中男24 例,女44 例;年龄20~79...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临床常见,其重叠移位者损伤机制具有一定特殊性,手法整复也有一定的困难,对其创伤机制、手法整复等还存在争议,尚无统一认识与标准.自2001年10月-2005年2月,共治疗此类骨折113例,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3,自引:13,他引:20  
目的 探讨AO分类B、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3例B、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2年以上。优良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为82.05%,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为81.82%,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组为80.95%。结论 手法复位能达到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并经石膏固定可达到良好固定者应采用非手术治疗;Bl、B3、C1型中的Colles骨折应采用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B2、Cl、C2型中的Simth骨折应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C3型骨折因干骺端粉碎应采用松质骨移植恢复桡骨的长度;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的患者避免用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2008年8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是桡骨远端骨折中最为多见的损伤,桡骨的短缩成角畸形愈合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背嵌插较大及伴有骨质疏松的粉碎较严重的老年患者,虽然传统的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可达到良好的早期对位,但后期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桡骨短缩及掌侧成角畸形。2007年7月—2011  相似文献   

9.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1],其治疗仍存在争议。对这类骨折的处理许多学者强调了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及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性[2],如果治疗不当将会产生明显的并发症。以往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近年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观念不断更新,针对各种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出现了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手段不断完善。本文对桡骨远端的解剖、分类方法、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术、外固定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节镜技术以及植骨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A型(AO分型)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对B型和C1型骨折在手法复位不满意的情况下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对C2和C3型骨折首选切开复位斜T形钛板内固定,干骺端粉碎无法进行钛板内固定时,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并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克氏针内固定;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采用LCP内固定,具体视骨折的骨缺损情况及骨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骨移植。  相似文献   

11.
动力型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珂  杨利民 《中国骨伤》2004,17(12):754-755
自1997年2月-2003年6月我院对2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动力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属A2型4例,A3型3例,B1型2例,B3型2例,C1型7例,C2型2例,C3型3例)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4~2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3例,良8例,差2例,优良率达91.2%。结论 采用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但同时需强调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C3.1型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40例桡骨远端C3.1型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23例;年龄47~65岁(平均58.2岁).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掌侧入路组(25例,单纯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11例,掌侧入路加背侧辅助切口克氏针、螺钉内固定14例)和背侧入路组(15例,均采用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以及术后6、24个月腕关节活动度.结果 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年(2.0~2.5年)随访.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1±2.2)、(8.3±1.7)周]、术后12个月掌倾角(9.3°±2.1°、9.5°±1.7°)、尺偏角(20.0°±2.7°、18.7°±2.5°)、桡骨茎突高度[(8.6±2.9)、(7.9±2.3) 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背侧入路组腕关节掌屈(58.3°±1.7°)、背伸(55.0°±1.6°)活动度较掌侧入路组(67.5°±2.0°、59.2°±1.9°)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旋前、旋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4个月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入路组1例术后1个月出现骨折复位丢失,3例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 结论 与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或加背侧辅助切口)治疗桡骨远端C3.1型骨折可以更好地恢复和维持关节面骨折块的复位,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129例(14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77例,女52例;年龄15~76岁,平均43.7岁。按照Cooney通用分类法,Ⅱ型骨折36侧,Ⅲ型7侧,Ⅳ型97侧。新鲜骨折105侧,陈旧骨折35侧。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108侧有明显骨缺损者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采用单纯“T”形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侧,“T”形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57侧,单纯带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3侧,带关节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8侧。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12~40个月,平均23.6个月。优91侧,良38侧,可10侧,差1侧,远期优良率92.1%。结论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优点:(1)手术损伤相对小,不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2)桡骨掌侧面平坦,易于操作;(3)手术操作不进入关节,不损伤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4)复位效果好;(5)植骨不会漏入背侧软组织中;(6)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内、外固定均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告关节镜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复位固定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回顾2004-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12例桡骨远端骨折,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关节镜进行腕关节内观察,检测关节面的对位情况,术后以放射学检查评估关节面的对位,并测量桡骨高度、掌倾角及桡偏角,随访临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为24个月,1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均未出现关节面阶梯改变.X线片检查:桡骨高度平均为12 mm(7~15 mm),掌倾角平均为5°(1°~9°),桡偏角平均为20°(14°~28°).腕关节活动度:屈曲平均为33°(18°~42°),背伸平均为38°(21°~42°).6例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根据Gartland和Werley的评估标准评定:优5例,良7例.结论 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复位可避免关节面出现阶梯改变,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36例(41侧)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其中26例(30侧)采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男10例11侧,女16例19侧;年龄51~73岁,平均61.6岁;左11侧,右19侧.按AO分型:A3型4侧;B1型4侧,B2型6侧,B3型4侧;C1型3侧,C2型4侧,C3型5侧.10例(11侧)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男3例3侧,女7例8侧;年龄53~78岁,平均56.2岁;左4侧,右7侧.按AO分型:A3型2侧;B1型2侧,B2型1侧,B3型2侧;C1型1侧,C2型1侧,C3型2侧.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1 h.内固定组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主要骨块的移位方向选用掌侧或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组均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3~16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根据D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内固定组优19侧,良9侧,可2侧,优良率为93.3%;外固定组优2侧,良4侧,可1侧,差4侧,优良率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3,P=0.030). 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钢板内固定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  相似文献   

17.
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  李君 《中国骨伤》2008,21(7):553-553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经常出现关节僵直,导致病程延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不能生活自理,给患者带来极人痛苦.我们采用旋后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钢板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获得随访的AO/ASIF分型为A3型及B2型以上的各类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分别采用T形钢板固定治疗30例、外固定架固定治疗34例.放射学治疗结果按Batra和Gupt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功能恢复以腕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方果 钢板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7.4周.Batra和Gupta评分70分以下2例,70分以上2例,80分以上26例;优良率为86.7%.其中5例(5/30例)患者有腕关节轻度疼痛,3例(3/30例)有至少一个方向的活动范围达不到腕关节活动范围评分的最低功能要求.外固定架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7.1周.按Batra和Gupta评分70分以下3例,70分以上3例,80分以上28例;优良率为82.4%.其中5例(5/34例)患者有腕关节轻度疼痛,6例(6/34例)有至少一个方向的活动范围达不到腕关节活动范围评分的最低功能要求.方论 采用钢板及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具体可根据患者的功能需求、年龄及经济状况灵活选择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9.
T型钢板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Gong X  Rong G  An G  Wang Y  Li 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2):120-123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45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其中1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25.36个月。远期疗效优良者41例(1例双侧),优良率91.11%。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对远期功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桡骨短缩程度和关节解剖复位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型2.4 mm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新型2.4 mm LCP治疗21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男7例,女14例;年龄71~85岁,平均76岁.骨折按AO分型:C1型6例,C2型13例,C3型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经掌侧入路复位固定,术中不显露背侧组织,骨缺损严重行置入人工骨.结果 所有患者获平均10.6个月(8~27个月)随访.X线片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2例骨缺损严重者,术中植入人工骨.所有患者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功能康复时间4~36周,平均11周.腕关节活动度:背伸23°~84°,平均71.3°;掌屈33°~86°,平均72.0°;尺偏19°~29°,平均26.3°;桡偏12°~30°,平均19.9°;前臂旋前60°~87°,平均79.5°;旋后52°~80°,平均76.4°.与健侧对比,握力减弱3例,活动后疼痛3例.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 新型2.4 mm LC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内固定坚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