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措施的框架下,抗酸杆菌镜检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实现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各实验室应积极引进WHO推荐的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检查的技术策略和方法。目前,控制结核病流行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主,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故抗酸杆菌镜检结果对诊断传染性结核病是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前,控制结核病流行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主,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痰结核菌检查是极其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李敬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44-145
目的:探讨痰涂片抗酸杆菌镜检结果对诊断传染性肺结核的重要意义。方法:日前,控制结核病流行,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主。认为: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故痰涂片抗酸杆菌镜检结果对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一项重要指标。结果:对820例临床拟诊结核患者不同性状的痰标本进行涂片检查和培养,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黏性痰液涂片阳性率为19.3%,培养阳性率为23.7%;干酪脓性痰的涂片阳性率为23.5%,培养阳性率为32.5%;血性痰涂片阳性率为8.0%,培养阳性率为12.0%;水样唾液痰涂片阳性率为1.6%,培养阳性率为1.6%。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阳性率。结论:由于目前结核病化疗机制主要是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而制定的。凶此,对化疗效果的评价也是以抗酸杆菌的细菌学检查为依据。另外,部分痰涂片检查阴性,但痰培养阳性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正>痰涂片检查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抗酸杆菌(AFB)涂片镜检作为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1],也是制定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现将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0年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镜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最主要手段,是结核病确诊、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考核的主要依据[1]。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是结核病实验室检查中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的实验方法[2,3]。本文为了解痰标本留取时间和性状对检出率的影响,就我院2010-2013年痰涂片查抗酸杆菌的1098例标本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综合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所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我市综合医院和结核病防治所 (结防所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情况 ,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 对江门市三间大型综合医院和结防所 2 0 0 2~ 2 0 0 3年实验室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存档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检出率 10 85 % ;中心医院 2 86 % ,人民医院 8 0 8% ,中医院 6 6 2 % ,结防所 15 5 8% ;综合医院检出率显著低于结防所 (P <0 0 1)。结论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对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质控 ,充分发挥综合医院痰检发现肺结核病人的作用 ;有条件开展结核菌培养 ,PCR检查可提高结核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涂片与结核杆菌抗酸杆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方法直接涂片萋-尼氏抗酸染色对2010—2011年本院结核病实验室的1 539例痰标本分析。结果 2010—2011年共1 539例可疑者标本中抗酸杆菌阳性316例,涂片阳性率20.55%。痰涂片阳性率与标本的性状质量有很大关系。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涂片阳性率不同,两者阳性检出率由高到底顺序比较,不同性状的痰标本,涂片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涂片显微镜方法检查抗酸杆菌(AFP),是目前痰检出方法中最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相对于临床和实验室经常采用的其他诊断和检查项目,高质量的痰涂片镜检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黄华 《江西医药》2015,(3):238-24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气道内结核病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气道内结核病患者22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前均行3次或以上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再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活检及刷检,将镜检的涂片找抗酸杆菌阳率、活检率及刷检率与支气管镜检前痰抗酸杆菌涂片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支气管镜直视下,22例患者中,I型9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3例,V型1例。镜检的涂片找抗酸杆菌阳率、活检率及刷检率明显高于支气管镜检前痰抗酸杆菌涂片的阳性率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确诊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抗痨治疗,半年及治疗结束后复查纤支镜,结核病灶均痊愈。8例气道狭窄患者,5例行气道内球囊扩张术,3例行气遭内支架置入,术后气道一直保持通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气道内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秦云 《哈尔滨医药》2011,31(5):362-363
痰涂片的抗酸杆菌检查是实验室检查的初筛方法,作为诊断手段,对传染性肺结核的诊断比X线高;作为诊断方法,相对简单,容易标准化和完成操作[1]。故痰涂片镜检结果对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实验室的痰检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结核病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回升现象。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因此尽早确诊结核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途径[1]。目前确诊结核病的临床方法主要有痰涂片检查和X线检查[2],而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痰检方法为抗酸染色法,留取方法为患者分3次留取晨痰,挑取干酪样、脓样、血块(丝)状物质涂片,一痰一片。本文通过对2002年6月~2004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1500例临床标本进行一痰三片,分别挑取不同部位的干酪样、脓样、血块(丝)状物质进行涂片与一痰一片对比的方法,探讨此方法对于提高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减少结核分枝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秭归县结核病痰涂片检查状况,改进技术,提高结核病患者发现率。方法对秭归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的2011年1月~2013年5月的3784份痰液标本采用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进行检验,统计分析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资料。结果3784份痰液标本中,痰检阳性1201例,涂阳率为31.74%;不同时间咳出的痰液、不同性状痰液阳性检出率不同,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清晨痰为39.14%;干酪痰为59.65%,痰涂片检查涂阳率有较大差异。结论应指导患者留取合格的痰标本,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痰检质量,广泛开展结核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痰抗酸杆菌的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也是发现传染源的有效方法。痰直接厚涂片改良萋 尼氏抗酸染色是目前抗酸杆菌检查方法中最普及、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该方法的检出率 ,一方面受检验技术水平的影响 ,另一方面决定于所收集的痰标本的质量 ,而痰标本质量受咯痰时间、痰标本性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 3 66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共 10 98份痰标本的检出结果与咯痰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抽取我县已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3 66例 ,并在其抗痨治疗以前按不同咯痰时间 ,要求每人送检 3份痰标本 (即时痰 1份、夜间痰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IV阳性患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HIV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认识.方法 对高危人群体检发现的35例HIV阳性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胸部X线表现、PPD试验阳性率、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等.结果 HIV阳性合并结核病时,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胸部X线改变也不典型,PPD试验阳性率仅为51.42%,痰涂片阴性病人明显高于阳性病人,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仅为22.86%.结论 HIV阳性患者合并肺结核其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改变常不典型,PPD试验阳性率及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容易漏诊,应加强HIV感染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肺结核患者合并HIV感染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通海县2007-2012年痰涂片检查结核杆菌的结果,通过有效措施的改进促使结核患者发现率的提高。方法通海县疾控中心2007年至2012年结核病痰涂片实验室接诊的肺结核可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初诊涂阳患者690例,总涂阳率为23.2%;随访涂阳患者4例,总涂阳率为0.3%;不同年份间初诊痰涂片检查抗酸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率依次为血性痰(40.70%)、干酪痰(37.50%)、粘液痰(22.63%)、唾液痰(3.45%)。不同性状痰标本阳性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核病带菌率、感染率一般较高,非常容易引起传播。为较好的提升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应使接受痰检患者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并促使肺结核患者与痰检患者比例的增加,在实验室人员技术培训得以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提高痰涂片检查的痰检质量;同时对结核病患者的检测指标进行科学评价,确保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检测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对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出水平,探索最佳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痰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检查和痰结核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检测菌阳肺结核患者,统计分析不同咳痰时间和不同性状痰标本的涂片检查的阳性检出水平;比较三涂一培、三涂两培、三涂三培的不同实验方法组合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结果1911份初诊即时、夜间、清晨咳出的干酪痰、血痰、黏液痰、唾液标本的涂片、涂片+培养的检出率各有显著性差异。清晨痰、干酪痰检出率最高为29.82%、65.24%(χ2=62.428,P<0.01;χ2=323.650,P<0.01);三涂两培、三涂三培的菌阳检出率为52.59%、52.90%,三涂三培与三涂两培的菌阳检出率无差异(χ2=0.013,P>0.05)。结论清晨干酪痰阳性检出率最高,采用三涂二培的方法可最大限度的发现菌阳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目标Olympus P30型纤维支气管镜,按纤支镜常规方法局庥和镜检,观察各肺段支气管黏膜情况,钳取及刷检病变部位,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涂片找抗酸杆菌,并通过纤支镜对病变部位的支气管进行冲洗,对冲洗液涂片作抗酸染色和培养结核杆菌。结果 60例患者支气管黏膜活检刷检经病理或抗酸染色诊断结核病者51例(85.0%),镜检后痰涂片或冲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9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可早期发现支气管内膜结核并给予及时的抗结核治疗,有效防止了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的支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17.
痰涂片分枝杆菌检查在发现传染源 ,确定化疗方案考核治疗效果和平价控制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涂片阳性检出率 ,在保证痰检技术质量的同时 ,痰标本的质量是提高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关键。我们对 748例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 ,依据不同性状分为 5种 ,经涂片、染色、镜检 ,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1 临床资料1 1 材料 ① 748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选自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 1 998~ 2 0 0 0年门诊病人 ,其中脓性痰 99例、干酪性痰 51例、血性痰 51例、粘液性痰 2 38例、水样痰 30 9例。②染色液 :采用萋 尼氏抗酸染色法 ,配制方法按…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临床诊断中,常采用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和结核菌培养等方法.由于涂片法敏感性低,而培养法阳性率虽高但操作复杂,需要时间较长,不利于结核病的诊断[1].  相似文献   

19.
结核病防治重点是控制传染源,即发现和治愈痰涂片或培养阳性患者,尤其是新发涂阳患者.新发涂阳患者能否获得治愈,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33岁。主因体质量明显减轻,于2011年5月25日在本地医院体检做胸部CT发现双肺上、中叶肺结核(渗出、增殖),并住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治疗,痰涂片镜检找到抗酸杆菌。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患结核病者,无结核病接触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