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重组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转染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的可行性,以及转染后一氧化氮(NO)的生成和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情况. 方法体外构建人eNOS真核表达载体.取体外培养的人HSFb进行转染实验,根据细胞培养液中所加质粒不同分为pcDNA3.0空载体组、pcDNA3.0-eNOS转染组.另设未转染组,细胞按常规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eNOS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 结果细胞转染后eNOS显著表达,pcDNA3.0-eNOS转染组eNOS mRNA相对表达量为5.92±0.21,明显高于pcDNA3.0空载体组(0.98±0.13,P<0.05);pcDNA3.0-eNOS转染组Ⅰ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为0.76±0.15,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为0.79±0.08,均明显低于pcDNA3.0空载体组(0.98±0.15、1.02±0.12,P<0.05).pcDNA3.0-eNOS转染组NO含量为(36.1±0.8)μmol/L,明显高于pcDNA3.0空载体组(28.4±1.0)μmol/L和未转染组[(27.7±1.3)μmol/L,P<0.01]. 结论 HSFb可作为eNOS基因转染的靶细胞,转染的细胞能表达eNOS并产生NO,并且对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过表达( nephroblastoma overexpressed,NOV)基因对肾癌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构建NOV蛋白表达真核细胞重组表达质粒pEGFP-C1-NOV,转染人肾癌细胞株786-O.通过计数细胞绘制生长曲线、水溶性四氮唑法(WST-1)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通过细胞黏附实验、侵袭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比较转染pEGFP-C1 -NOV组(实验组)与转染空载体组(空载组)及未转染组(空白组)的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差异.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48、72 h抑制率分别为29.14%、32.46%,空载组分别为9.25%和- 8.16%,实验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载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层粘连蛋白黏附,实验组A值为0.26±0.03,高于空白组(0.15±0.01)和空载组(0.14 ±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纤维连接蛋白黏附,实验组A值为0.28±0.04,高于空白组(0.124±0.095)和空载组(0.128±0.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越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为240.25±23.12,显著高于空白组(56.16 ±6.25)和空载组(50.28 ±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迁移通过聚碳酸酯微孔滤膜的细胞数为267.25±20.94,显著高于空白组(66.10 ±5.68)和空载组(56.28 ±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OV可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肾癌细胞786-O的黏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MAGE-A3基因过量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肝癌组织中制备出含NheI和KpnI酶切位点的MAGE-A3目的 基因,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酶切鉴定、测序验证.经脂质体法正义瞬时转染肝癌细胞株SMMC7721,通过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AGE-A3 mRNA和蛋白表达产量.以噻唑蓝(MTT)比色法、Boy-den小室实验观察MAGE-A3基因过量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成功扩增出目的 基因;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MAGE-A3,经过酶切鉴定与测序,结果正确;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AGE-A3基因mRNA及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3组MAGE-A3 mRNA量分别为7838、2847、1557,蛋白量分别为30938、24 088、29 654);转染组细胞数量增多,穿透Matrigel膜的细胞数显著增加,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构建pcDNA3.1-MAGE-A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后可促进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MAGE-A3基因在肝癌复发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Y盒结合蛋白-1(YB-1)小干扰RNA (siRNA)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影响.方法 针对YB-1 mRNA设计特异性siRNA及Control siRNA序列转染至A549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空白组、单纯Lipofectamine 2000处理组、Control siRNA组及YB-1 siRNA组细胞中YB-1和EGFR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噻唑蓝(MTT)、侵袭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YB-1与EGFR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分别为0.3820±0.0094、0.4690±0.0032和0.1820±0.0073、0.4210±0.00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转染72 h后YB-1 siRNA组吸光度值为1.34 ±0.11,同时转染48 h后YB-1 siRNA组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YB-1 siRNA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株中EGFR的表达,影响肿瘤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靶向人肝素酶(HPSE)的短发卡状RNA(shRNA)表达载体,探讨其基因沉默作用.方法 根据人肝素酶mRNA序列设计shRNA,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Genesil-1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人膀胱癌细胞株EJ,每种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组、空载体pGenesil-Negative转染组、pGenesil-HPSE shRNA转染组3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种细胞中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游走、侵袭能力.结果 所构建的shRNA载体插入基因片段与设计序列完全匹配,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染SGC-7901、PC-3、EJ细胞后,肝素酶mRNA表达分别下调78.6%(P<0.01)、82.6%(P<0.01)、81.9%(P<0.01),肝素酶蛋白表达分别下调76.4%(P<0.01)、85.9%(P<0.01)、83.3%(P<0.01),细胞黏附能力分别下降37.7%(P<0.01)、44.6%(P<0.01)、43.8%(P<0.01),细胞侵袭能力分别下降66.8%(P<0.01)、76.6%(P<0.01)、80.5%(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人肝素酶的shRNA表达载体,沉默肝素酶基因表达后,能抑制多种癌细胞的游走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外源性Clara细胞分泌蛋白10(CC10)的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 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O2和 肝癌细胞HepG2、Hep3B中CC10的内源表达水平;将HepG2细胞系分为pcDNA 3.1组和pcDNA 3.1-CC10 组,用LipofectionTM分别转染pcDNA 3.1空载体质粒和重组质粒pcDNA 3.1-CC10。用CCK-8法、TUNEL 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及迁移、侵袭能力。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中CC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肝细胞LO2相 比,CC10在肝癌细胞HepG2、Hep3B中呈明显低表达(P<0.05);转染 pcDNA 3.1-CC10后的HepG2细胞内 CC10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与 pcDNA 3.1组相比,pcDNA 3.1-CC10组细胞活力受到抑 制,细胞活力以时间依赖性方式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的过膜细胞数均低于pcDNA 3.1组 (P<0.05),细胞凋亡率高于pcDNA 3.1组(P<0.05)。同时,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 外源性CC10基因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 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反义pEGFP-C1-Survivin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Survivin反义核酸载体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生物学行为的抑制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MTY检测转染前后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测定转染前后侵袭能力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前后Ang-2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噻唑蓝(MTT)检测显示转染后骨肉瘤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转染组抑制率达到23.4%,与各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质体组、空质粒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分析显示转染组MG-63中Ang-2基因mRNA的表达较转染前明显下降,与其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另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测定显示转染组侵袭百分数为17.9%,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urvivin反义核酸可以显著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侵袭能力,部分逆转其恶性表型,这可能与其下调Ang-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Rac1基因沉默后对髓母细胞瘤细胞侵袭移动的影响.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c1 mRNA和蛋白在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株中的表达;通过转染Rac1 shRNA观察Rac1基因沉默后Daoy细胞骨架的变化,再转染Rac1 N17和Rac1 L61,观察Rac1基因缺失和表达增强后对Daoy细胞侵袭、移动的影响.结果 Rac1 mRNA和蛋白在Daoy细胞株中均有高表达;Rac1基因沉默后Daoy细胞交联的F-actin网和细胞膜伪足形成减少;单层细胞划痕24 h后,Rac1 shRNA组、Rac1 N17组、对照质粒(control)组细胞迁移数分别是86±4、97±6、198±7;Rac1 shRNA和Rac1 N17两组分别与contro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侵袭实验中,Rac1 shRNA组、Rac1 N17组、对照质粒组细胞侵袭数分别是30±4、45±6、78±7;Rac1 shRNA组和Rac1 N17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c1基因与Daoy细胞骨架形成密切相关,RNA干扰沉默Rac1基因可以抑制Daoy细胞的侵袭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Sp1基因转染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以及转染Sp1基因对细胞增殖速率和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体外重组Sp1基因,借助真核表达载体系统.转人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表达,并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应用Real-time PCR法比较转染前后Sp1 mRNA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采用CCK8比色法,比较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增殖状况. 结果 基因转染后,约30%的被转染细胞表达绿色荧光;Sp1 mRNA在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未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5.26±0.76、1.08±0.18、1.09±0.15,转染组Sp1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增高(P<0.01,n=5);Ⅰ、Ⅲ型胶原mRNA在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未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2.49±0.40、1.88±0.30,0.96±0.18、0.95±0.18,0.97±0.15、0.93±0.13,转染组Ⅰ、Ⅲ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均明显增高(P<0.01,n=5). 结论 瘢痕成纤维细胞可作为Sp1转染的靶细胞,Sp1基因可能是导致瘢痕异常增生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VTCN1基因在人膀胱癌HT-1376细胞株中的表达,观察VTCN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针对VTCN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重组入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U-VTCN1-siRNA,转染至膀胱癌HT-1376细胞株中,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pU-VTCN1-siRNA后的HT-1376细胞中VTCN1在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pU-VTCN1-siRNA后的HT-1376细胞的细胞周期,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观察转染pU-VTCN1-siRNA后HT-1376细胞侵袭力.结果 转染pU-VTCN1-siRNA后的HT-1376细胞中,VTCN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G1期细胞从37.3%上升到74.6%,而S期细胞由46.36%下降到8.9%(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侵袭细胞数由空载组(278 ±42)个和空白组(293±460个下降为实验组的(39±6)个,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通过siRNA技术下调VTCN1基因表达能抑制HT-1376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生存素反义核酸增加人结肠癌对泰素帝的化疗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survivin对泰素帝诱导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Adr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survivin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survivin用脂质体瞬时转染LOVO/Adr细胞,以RT-PCR法检测质粒转染前后细胞survivinmRNA的变化,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泰素帝对转染细胞的毒性作用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pcDNA3.0/survivin明显下调LOVO/Adr细胞survivinmRNA表达,MTT检测发现,泰素帝对转染pcDNA3.0/survivin、pcDNA3.0及未转染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7.3±2.9)%,(21.9±2.3)%和(21.1±1.9)%,前者与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仪分析显示,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7±1.7)%、(13.4±1.6)%与(14.3±1.8)%,前者与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urvivin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survivin能下调LOVO/Adr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增加其对泰素帝的敏感性,为临床提高结肠癌疗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QSG7701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3A/3B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室前期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pcDNA-X及空载体pcDNA3.0分别转染QSG7701细胞,经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稳定转染HBV-X基因的细胞克隆(pcDNA-X/QSG7701)及稳定转染空载体pcDNA3.0的细胞克隆(pcDNA3.0/QSG7701)。采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转染细胞中HBxmRNA和HBx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3种细胞DNMT3A/3B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细胞DNMT3A/3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细胞中有HBxmRNA及HBx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中DNMT3A/3B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cDNA3.0/QSG7701及未转染的细胞QSG7701(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pcDNA-X/QSG7701细胞中DNMT3A/3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cDNA3.0/QSG7701及QSG7701细胞(P〈0.05)。结论稳定转染HBV-X基因的人源性永生化非瘤性肝细胞QSG7701中DNMT3A/3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HBV-X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上调转染细胞中DNMT3A/3B的表达,而细胞中DNMT3A/3B表达的增加是否能进一步影响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导致细胞癌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基因转染结肠癌Lovo细胞后对其细胞生长及培养上清液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介导方法把含sFlt-1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sFlt-1转染Lovo细胞,通过RT-PCR及ELISA法鉴定sFlt-1的表达,MTT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该蛋白对Lovo细胞生长及VEGF含量的影响。结果pcDNA3-sFlt-1成功转染Lovo细胞.ELISA法检测到转染后培养上清液中sFlt-1蛋白的表达.MTT实验显示此培养上清液可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转染后2、14、21和28d细胞培养上清的抑瘤率分别为(23.92±9.16)%、(13.98±10.21)%、(22.54±11.92)%和(33.43±9.34)%,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LISA证实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含量降低,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将sFlt-1基因转染至结肠癌Lovo细胞后,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sFlt-1蛋白.抑制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凋亡的影响,探讨FHIT基因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重组人FHIT真核表达质粒转染QBC939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癌细胞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出重组人FHIT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入QBC939细胞,转染后QBC93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25.8%比30.9%比55.4%,P<0.05);并且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至原细胞株的0.03倍,该基因蛋白质的表达也明显下降(0.33±0.02对比0.33±0.01比0.14±0.02,P<0.05).结论 FHIT基因可以促进QBC939细胞凋亡,并能下调Cyclin D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Rho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肝癌HepG2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利用pGenesil-1 质粒构建RhoA-siRNA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至肝癌HepG2细胞中建立稳定细胞系,并分为3组.转染 pGenesil-1-RhoA-siRNA 载体者为HepG2/RhoA-siRNA组,转染随机对照载体者为HepG2/control组,未转染的肝癌HepG2细胞作为HepG2组.Western blot检测RhoA-siRNA对其蛋白表达的抑制情况.分别采用MTT法、细胞划痕损伤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生长潜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采用单凶素方差分析、x2检验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3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比较,HepG2/RhoA-siRNA组RhoA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F=178.19,P<0.05).HepG2/control组和HepG2组细胞划痕损伤在48 h内愈合,而HepG2/RhoA-siRNA组则不能愈合.HepG2/RhoA-siRNA组克隆形成率低于HepG2组和HepG2/control组,分别为39%±3%、67%±5%、7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4,38.69,P<0.05).RhoA基因沉默显著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数量增多而S期细胞数量减少(F=70.46,76.57,P<0.05).结论 RhoA-siRNA表达载体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靶向Survivin的siRNA联合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吉西他滨化疗抑制胰腺癌Pane-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RNA-Survivin,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用重组质粒转染Pane-1细胞并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株,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以吉西他滨分别作用于对照组和转染组Panc-1细胞24 h,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 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psiRNA-Survivin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胰腺癌细胞株后,Surviv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了79.2%和83.6%(P<0.05),生长曲线明显变平缓,并能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Panc-1细胞的增殖抑制[(24.6±4.5)%/(38.7±5.2)%]和凋亡诱导作用[(16.7±2.5)%/(26.8±3.4)%,P<0.05).结论 构建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可明显下调Survivin的表达,抑制Panc-1细胞增殖,并能提高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源性RASSF1A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0-RASSF1A质粒和空载体pcDNA3.0质粒分别导入SGC7901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用裸鼠成瘤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结果〖HT8.5SS〗经脂质体转染和筛选,建立了高表达RASSF1A基因的SGC7901细胞系。与未转染组和转染空白载体组比较,转染RASSF1A基因的SGC790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细胞周期中G1/G0期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比例减少; 克隆形成率明显减少; 裸鼠成瘤抑制率为57.1%。结论:RASSF1A基因能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