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常有耳鸣,部分患者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耳内闷胀感,听力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内降至最低点。该病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心理因素和紧张状态带来心理异常。近来该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心理护理发性耳聋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间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内。除了耳聋症状以外,在耳聋发病前后出现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发病率较高,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目前该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致病因素主要有:内耳供血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创伤,紧张,劳累等为其主要诱因。常规治疗为: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3.
<正>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近几年呈现发病逐年增多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为单耳发病,且发病急骤,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最低点,甚至全聋,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耳鸣及眩晕症状。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故而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很多,但疗效不一,有的患者治疗效果极差,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2006—2010年我科采用灯盏花素联合高压氧治疗124例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文献[1]标准,经过纯音测听、声导抗及常规检查确诊,并行颞骨CT或头颅磁共振成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耳聋为瞬间突发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地点、诱因与感觉等。耳聋程度不一 ,重者全聋 ,常伴耳鸣或不同程度的眩晕 ,以单耳多见 ,双耳同时发生者 ,仅占 4%~ 17%。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或和病毒感染有关[1] 。近年来该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们对 1998~ 2 0 0 0年收治的 2 8例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 ,发现大部分病人有心理的改变 ,与发病及转归有直接联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8例患者 ,发病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差异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年龄在 40岁以上者 2…  相似文献   

5.
李茜  王风君  吴学文  孙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34-335,33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年龄、就诊时间、耳聋程度,是否伴发眩晕、耳鸣,高压氧治疗对疗效的影响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发病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时残留听力多少、临床伴随症状的关系等。结果中青年患者疗效较老年患者好;就诊治疗时间与疗效呈正比;听力损失程度与疗效呈反比;伴有眩晕症状者疗效差;耳鸣对突发性耳聋疗效影响不明显;高压氧治疗对早期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结论了解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因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时针对病因及对症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性聋.耳聋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最长于1~2d内发生,耳聋一般多较重,且多为单侧性,80%患者伴耳鸣,耳镜检查无异常所见.现将本科从1995~1999年所收治的10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5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半年.纯音测听结果,2例患侧听力曲线消失,8例听阈值是80-90dB,高频区低于此值或听力曲线消失.2治疗方法2.1以龙胆泻肝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药物组成: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草…  相似文献   

7.
<正>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永久丧失听力。研究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黏度会上升,表明突发性耳聋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关[1]。突发性耳聋,可在短期内即达耳聋高峰,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有效率在70%左右。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并观察患者的血液黏度指标,以期为该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  相似文献   

8.
闫波 《安徽医药》2014,(8):1496-1498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状况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50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对其听力损失的程度、听力曲线的类型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耳鸣响度进行分级。分析不同耳鸣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507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程度以3级所占的比例最大,为32.94%(167/507);所占比例最低的为1级,为13.02%(66/507);2、4级分别各占27.02%(137/507)。不同耳鸣程度的患者在年龄、性别、耳侧、不同听力损害程度及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年龄、性别、耳侧等方面的不同分布情况、不同听力损害程度及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等不同的突发性耳聋的听力学特征及治疗效果与耳鸣的严重程度并不存在相关性,并非造成突发性耳聋患者伴发不同严重程度耳鸣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为耳科常见急症之一,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表现为无明确诱因突然出现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即刻或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损失达高峰,常伴有耳鸣,部分患者伴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闷胀感.一般认为突发性耳聋与病毒感染、血管因素、外伤及局部免疫改变有关,由于其病因病理不明,尽管临床上治疗方法不少,但部分患者仍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正>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d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对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此病病因未明,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即病毒感染学说、内耳供血障碍学说。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11-1912
突发性耳聋 (突聋 )为瞬间突发的重度感音性聋 ,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地点、诱因与感觉等。该病目前病因不明 ,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或病毒感染有关 [1]。心理因素和紧张状态与突聋发病有直接关系 ,突聋起病急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学习 ,给许多患者带来心理异常。近年来该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 ,心理护理对突聋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本组68例 ,其中男36例 ,女32例 ,年龄14~18岁8例 ,19~30岁22例 ,31~60岁36例 ,60岁以上2例。单耳聋66例 ,双耳聋2例。住院14~32天 ,平均18天。66例单耳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的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耳聋耳鸣患者按就诊月份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应用甲钴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通过纯音测听、耳鸣匹配、声导抗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耳聋有效率76.9%,耳鸣有效率88.5%。对照组耳聋有效率50.0%,耳鸣有效率60.0%。2组耳呜、耳聋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与对银杏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耳聋耳鸣都有明显疗效,二药联合应用疗效好于单用银杏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甲钴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突发性耳聋且伴有耳鸣症状的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耳鸣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纯音听阈值为(22.76±4.12)d B,与治疗前的(83.93±8.23)d B和对照组的(43.09±5.32)d B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经治疗耳鸣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甲钴胺用于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鸣症状能取得显著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丹凤 《北方药学》2018,(2):138-139
目的:观察分析对伴有耳鸣的突发性耳聋采用天麻素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4例伴有耳鸣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组,参照组(n=47)和试验组(n=47)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天麻素穴位注射.观察指标为耳鸣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耳鸣、耳聋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耳鸣消失时间较参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耳鸣、耳聋症状评分均较本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评分均远低于参照组(P<0.05);两样本临床疗效分布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远高于参照组的80.85%(P<0.05).结论:对伴有耳鸣的突发性耳聋给予天麻素穴位注射不仅能够促进耳鸣消失,还可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其发病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突发性耳聋临床多表现为数小时或3 d内发生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多为单耳发生,少数为双耳发生[1]。该病常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听力永久性丧失,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尚不明确[2],有研究显示可能与内耳的病毒感染、变态反应、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等有  相似文献   

16.
部队官兵耳鸣耳聋15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部队官兵耳鸣耳聋的病因,并指导治疗。方法对近3年来院就诊的152例耳鸣、耳聋的官兵进行检查、分析、总结。结果 152例耳鸣耳聋官兵中,以不明原因、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爆震性聋、噪音性聋占多数,其中不明原因的耳鸣耳聋所占的比例达46.1%。结论患耳鸣耳聋的部队官兵中不明原因者所占的比例大,可能与精神压力大有关,要引起重视,注意心理干预和疏导;海训、射击训练、接触噪声不注意防护也是导致耳鸣耳聋的重要原因,要注意加以防护,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耳鸣耳聋眩晕症状与甲襞微循环变化观察福州市第二医院张雯,孙楠,张其俊1992年以来,我们对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和单纯性耳鸣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耳聋、耳鸣、眩晕三症的病因、相互联系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一、临床资料本组突...  相似文献   

18.
护理程序是以恢复或增进服务对象的健康为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全面、整体、连贯、系统的护理全过程。突发性耳聋(下文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损失,可伴有耳鸣或眩晕,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近几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面对突如其来的发病,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烦躁、恐惧、绝望等。笔者针对突聋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应用护理程序实施心理护理,以期提高治疗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在衣不解带地照顾生病家人一周后,41岁的谢女士突然感觉左耳像被"堵"上了一样听不见了——毫无预兆,突发性耳聋就这么"任性"地出现了。突发性耳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分男女老少。不过整体来说,它最常发生在中年人群,40~55岁占据了该病患者的半壁江山。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多在晚间或晨起时发病,数小时后发觉突然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耳聋耳鸣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耳聋、耳鸣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药物治疗耳聋、耳鸣均有一定疗效。结论耳聋、耳鸣患者除正确用药外,尚要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环境噪声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节制高脂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