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定量检测技术,探讨GADD45基因表达变化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健康人周围血经X射线照射后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GADD45基因经不同剂量照射(0~8 Gy)、2 Gy照后不同时间(0~72 h)的mRNA表达水平,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照射后GADD45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4 Gy照射时达到峰值,8 Gy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GADD45基因表达改变存在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3.408 1.528x,R2=0.787。2 Gy照射后GADD45基因mRNA表达在照射后1 h呈现上升趋势,在4 h时达峰值,照射后72 h基因表达仍未恢复到初始水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ADD45基因表达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剂量-效应关系,有可能成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急性照射条件下辐射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无急慢性疾病、不抽烟、年龄在26~29周岁的3名男性非放射性工作者外周血各10ml,分为10组,每组1ml。利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60Co照射装置对采集的血样分组照射,剂量率为0.313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2、0.4、0.6、0.8、1、2和3Gy,照射后的人外周血于37℃培养箱中静置2h后提取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外周血GADIM5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基因表达均有显著变化。0.05~0.6Gy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因表达下调,其中0.05~0.2Gy之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0.2~0.6Gy之间,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基因表达量又逐渐增加。0.8Gy时,基因表达量增幅较大,高于对照组和1Gy剂量组。1~3Gy剂量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剂量增大,表达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相关性。结论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外周血GADD45A基因的差异表达,1~3Gy之间具有明显剂量相关性。0.05~0.2Gy之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表现出辐射刺激效应。  相似文献   

3.
双酚A对人胚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酚A(BPA)对人胚肝L-02细胞的凋亡的影响。[方法]以MTT来分析不同浓度BPA对人胚肝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BP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PCR分析BPA引起的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45、GADD153、GADD3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BPA处理后,L-02细胞的生存率随着BP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50μmol/L,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随着BPA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50μmol/L可显著升高L-02细胞的凋亡率(P<0.01)。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45、GADD153.GADD34表达水平随着BPA浓度增加表达量也增加,100μmol/LBPA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在100μmol/L,BPA+VitC组三种GADD基因表达量均稍降低。[结论]BPA对L-02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凋亡率升高,与细胞生长调控和DNA损伤相关的GADD45、GADD153、GADD34基因表达升高,VitC可减缓BPA对DNA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剂量效应和性别效应两方面对电离辐射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从6名(3男、3女)健康人体取血后,用~(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01-6.0 Gy后4 h提取R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方法测定GADD45和p21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剂量、性别的关系。结果在较高剂量的辐照下,GADD45和p21基因对辐射均较为敏感,其表达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具有作为生物剂量计的潜力。此外,虽然在0.5 Gy时,辐射诱导GADD45基因的表达在男性和女性淋巴细胞样品中都不明显,但是在其余的剂量范围内,女性样品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男性样品。而对于p21基因,在1 Gy和2 Gy时,辐射诱导女性样品基因表达低于男性样品,但在0.5 Gy和4 Gy时,女性样品基因表达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男性样品。结论相较于p21基因,研究GADD45在低剂量情况下作为辐射生物指示剂将更为可行;当放射事故发生后,为避免剂量估算结果的阳性或阴性误差,需要考虑测试样品的性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过氧亚硝酸阴离子(ONOO^-)对正常人胚肝细胞株L-02和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 DNA损伤和细胞毒性差异,探索ONOO^-在肝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标志物。方法0.01,0.05,0.1mmol/L ONOO^-作用细胞后,检测ONOO^-对2株肝细胞的细胞生存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变化,DNA损伤,生长抑制DNA损伤基因(GADD)表达的影响差异。结果ONOO^-使2种肝细胞的生存率下降、SOD含量降低(P〈0.05)和CAT、GSH的显著变化,显著升高MDA的含量;DNA损伤程度和GADD45、GADD153基因表达水平在2株肝细胞均随着剂量的增加显著升高。2种肝细胞相比,各浓度组L-02细胞损伤程度大于HepG2细胞,但只有GADD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OO^-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均显示细胞毒性作用,引起DNA损伤,诱导GADD表达。GADD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肝细胞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ONOO^-细胞损伤效应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2 Gy γ射线离体和全身照后12 h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在分子水平上为辐射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大鼠离体和全身照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辐射差异基因筛选和Pathway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离体照射组筛选出差异3倍以上的基因2 001条,全身照射组筛选出差异3倍以上的基因2 590条。两组共同差异3倍以上的基因有312条。离体照射组涉及22个KEGG通路,全身照射组涉及35个KEGG通路,两组有10个共同的KEGG通路。选择其中3条基因进行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得到的相对定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趋势一致。结论 从照后12 h的研究结果中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这将为深入研究这些辐射相关基因在淋巴细胞辐射损伤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蔡薇 《智慧健康》2022,(1):62-64
目的 探究外周血A20基因、NLRP3基因评价生物制剂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3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设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儿童保健门诊30例无任何疾病的健康儿童设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外周血A20基因、NLRP3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对病例组患儿予以生物制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JADAS27评分、外周血A20基因、NLRP3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根据治疗效果将病例组患儿分为治疗有效亚组与治疗无效亚组,比较两亚组外周血A20基因、NLRP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病例组患儿治疗前的外周血A2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NLRP3基因表达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儿治疗后的外周血A20、NLRP3基因、JADAS27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亚组的外周血A20高于治疗无效亚组,NLRP3基因低于治疗无效亚组(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JADAS27评分与外周血A20表达呈负相关,与NLRP3基因呈正相关(P<0.05)。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暴露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11月,检测某电子垃圾处理区域居民(暴露组,n=23)及非暴露地区居民(非暴露组,n=25)外周血POPs含量。以RNA测序比较两组血样中DNA损伤修复通路中126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暴露组人群外周血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BDEs)、得克隆(DP)的含量高于非暴露组;17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NEIL3、EXO1、MAPK12、TP73表达出现统计学差异。17个差异表达基因中9个基因下调,8个基因上调。MAPK12、EXO1、NTHL1、GADD45G、RAD51、RAD51B仅在女性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间出现差异;而RAD54L、DMC1、BBC3、UNG、XRCC6BP1、TP73仅在男性出现差异表达。结论本次调查的电子垃圾处理区域人群外周血POPs含量高于非暴露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存在一定差异。机体对POPs所致DNA损伤的应答机制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低聚壳聚糖对照射损伤动物脾脏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 从组织、分子角度研究低聚壳聚糖对照射损伤动物的保护作用,指标有:脾脏器系数、脾脏凋亡基因bax、Bcl-2、caspase-3及辐射敏感蛋白P53蛋白、Gadd45蛋白。结果 与单纯照射组相比,低聚壳聚糖提高脾脏器系数,抑制促凋亡基因Bax、caspas-3表达,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且bcl-2/bax比值> 1(P < 0.05),提高P53和Gadd 45蛋白表达。结论 低聚壳聚糖降低辐射对脾脏的损伤,促进机体的恢复,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X射线诱导的人外周血ISG20L1基因表达变化,探究ISG20L1基因作为早期辐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以健康人群外周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0、0.5、1.0、2.0、4.0和8.0 Gy X射线照射EDTA抗凝外周血后培养0、4、8、24和48 h后,用RT-PCR技术检测基因转录水平,分析X射线照射外周血后的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与辐射剂量之间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分析14名健康献血者的本底表达水平,分析基因表达的本底差异性。结果 不同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0 Gy组)的基因表达水平在照射后0 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样本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先下降随后上升,在去除ISG2L1基因的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后发现不同剂量点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随着照后时间延长表达上调,各个照射剂量点的时间响应良好。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剂量响应的时候发现,在照后4 h ISG20L1基因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转录水平有所增加,但未能呈现良好剂量效应关系,照射后8 h、12 h和48 h在剂量范围为0~4 Gy时呈现出了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2分别为0.9789,0.9083,0.9600,但当照射剂量增大为8 Gy时,ISG20L1基因转录水平反而下降。结论 ISG20L1基因在0~4 Gy照射剂量范围内在照射后8 h以后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具有作为辐射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地区人群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人类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导45α(GADD45α)m RNA表达水平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于2011年,随机选择广西巴马地区有3~4代直系亲属的家庭成员289人,其中,长寿家族史组193人,男98人,女95人,年龄为(68.15±24.63)岁;无长寿家族史组96人,男53人,女43人,年龄为(54.09±22.83)岁。在长寿家族史组中,长寿组68人,男16人,女52人,年龄为(93.71±3.48)岁;长寿后代组125人,男82人,女43人,年龄为(54.24±19.49)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血清Mn SOD、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人群血清Mn SOD m RNA的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寿家族史组及长寿组、长寿后代组人群血清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无长寿家族史组,且长寿家族史组女性血清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无长寿家族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 SOD、GADD45αm 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广西巴马地区长寿家庭聚集性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相关的DNA损伤蛋白在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细胞中的表达与原代培养海马细胞DNA损伤的相关性,探讨铅的神经毒理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于培养7 d全量更换培养液后加入不同浓度醋酸铅0.2、1.0、10 μmol/L,置于37℃、5%CO2培养箱继续培养24 h;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生长抑制DNA损伤诱导因子(GADD 153)表达;彗星实验检测大鼠海马原代培养神经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铅浓度增高,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中的DNA的尾距(OTM)和彗尾值增大,0.2、1.0μmol/L染铅组GADD 153蛋白表达较弱,染铅浓度为10 μmol/L时,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细胞DNA损伤与GADD 153蛋白表达呈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NER)XPC基因在60Coγ-射线照射致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XPC作为新的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不同剂量(0~8 Gy)60Coγ-射线照射后,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不同剂量及5 Gy60Co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外周血淋巴细胞XP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XPC表达明显增高;照射后4 h XPC表达即开始增高,24 h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照射后72 h仍高于0 h组。结论60Coγ-射线可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XPC的表达增强,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及时间规律,有望成为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探讨茶多酚和茶色素对细胞周期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Solt-Farber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分别饮用0.1%和0.1%茶多酚,喂养56d。采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细胞周期素D1、D21^WAF1/CIPI、GADD45和PCNA蛋白的表达;用RT-PCR在mRNA水平观察Ckd4的表达。结果 茶多酚和茶色素显著抑制细胞周期素D1、Ckd4和PCNA表达,诱导P21^WAF1/CIP1和GAD45蛋白表达。结论 茶多酚和茶色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过度增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照射引起人外周血miRNA-150表达的差异,从而探讨miRNA-150在机体辐射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将采集的静脉血分别给予0.5、1、2、4、8 Gy剂量照射,并设置对照组。照射后将血样接种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瓶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照射8、24 h后miR-150的含量变化;采用tbools软件进行miR-150序列比对,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50靶基因。结果 miR-150在0.5、1、2、4、8 Gy照射后8 h后2-△△Ct值分别为0.66、0.68、0.74、0.75、0.63,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照射24 h后2-△△Ct值分别为0.94、0.95、0.71、0.59、0.67,较8 h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与小鼠miR-150-5p序列一致,miR-150-3p种子序列区存在单一碱基差异,靶基因预测表明BASP1、MAP3K12和ZBTB4基因为人miR-150靶向基因的可能性最高。结论 照射后外周血中miR-150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可成为预测辐射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剂量暴露于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慢性毒性分子机制。[方法]用Affymetrix RT-U34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以含100mg/kg三唑磷的饲料喂养6个月后的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差异基因表达,同时作其病理检查。[结果] 三唑磷平均摄入剂量为5.21 mg/(kg·d)的100 mg/kg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30个基因和表达序列发生2倍以上变化, 涉及代谢酶、免疫、DNA损伤修复、应激和细胞结构成分。诱导I相代谢酶P450IIC13和II相代谢酶GSTA2、SULTLE2和促进DNA修复GADD45A基因表达上调,部分代谢酶、免疫、应激有关基因表达下调。细胞结构基因表达变化支持了病理结果。[结论]三唑磷农药亚慢性毒性可能累及代谢酶、免疫、应激和细胞结构成分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73和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α(GADD45α)蛋白对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di( 2-ethylhexyl )phthalate,MEHP]染毒人正常肝细胞L02和人肝癌细胞Hep3B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和Hep3B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亚致死量辐射对小鼠外周血micro RNA(mi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小鼠接受2 Gy全身照射后,分别于照射后6、24和72 h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同时用Agilent miRNA芯片技术筛选小鼠外周血差异表达的miRNA。结果照射后6 h差异表达miRNA共16个,其中13个上调,3个下调;照射后24 h差异表达miRNA共36个,其中13个上调,23个下调;照射后72 h差异表达miRNA共30个,其中13个上调,17个下调。且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表达miRNA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15个miRNA组成的表达谱,对辐射损伤时间的判断有很好的效果,准确率在90%以上。2 Gy照射后,24 h和72 h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表达量化方面优于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结论外周血miRNA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为探索早期辐射损伤后的辅助诊断指标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甲型肝炎病毒受体2(HAVCR2)和MXR7基因的表达变化,为寻找辐射致肝脏损伤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为10组,利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钴-60(60Co)照射装置对各组肝细胞照射,吸收剂量率为1.29 Gy/min,吸收剂量分别为0、0.2、0.4、0.6、0.8、1.0、2.0、3.0、4.0、5.0 Gy,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的变化,分析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HAVCR2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24 h总体上调;其中,0.2~0.8 Gy剂量组在照射后24 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具有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满足回归方程:y=0.14x2-0.48x+ 1.34;1.0~3.0Gy剂量组在照射后24 h,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照射剂量呈现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满足回归方程:y=0.44x+0.56.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24 h较对照组显示出明显差异;其中,0.2~0.8 Gy剂量组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4h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调,但随照射剂量增大,上调幅度降低;照射后24h,其基因表达未见明显规律;1.0~5.0 Gy剂量组MXR7基因表达在照射后24 h整体上调,且基因的表达与照射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相关性,满足方程为y=0.57x+0.43.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正常肝细胞HL-7702 HAVCR2和MXR7基因的差异表达,且基因表达与照射剂量存在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谱及DNA甲基化酶1(DNMT1)表达量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各组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小鼠接受4Gy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后,均眼球摘除取血后处死,收集各脏器组织,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计数,应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芯片(MeDIP-chip)杂交技术对γ射线照射小鼠肝组织基因组启动子(promoter)CpG岛甲基化改变进行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各组织DNMT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谱发生了明显改变,照射组1 300个基因的启动子CpG岛发生了新的甲基化,660个基因发生去甲基化;提高筛选标准,最后可得到发生明显甲基化的基因有Trim71、Sema3f、Pcdh8、Sox4、1110034A24Rik、Limk1、Nefl、Xpr1,明显去甲基化的基因有Sfrs18、Dr1、Ankrd42、Nae1、Sfi1、Accn1、Srd5a1、Nsun2、Eif1a、Dusp5;照射组小鼠除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