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7~10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产妇43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21例)和阴道顺产组(22例)。分别于产后6~8周及12~14周行POP-Q评分、尿垫试验、超声检测残余尿以及会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率及膀胱颈移动度情况。结果产后6~8周和产后12~14周随访时,SUI发生率依次为选择性剖宫产组4.76%(1/21),0(0/14);顺产组27.27%(6/22),28.57%(4/1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和产后12~14周随访时,POP发生率依次为选择性剖宫产组38.10%(8/21),35.71%(5/14),较顺产组72.72%(16/22),78.57%(11/14)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会阴超声结果显示:选择性剖宫产组与顺产组膀胱颈角度[(81.48±7.96)°对(93.82±15.37)°]及膀胱颈旋转角度[(15.71±8.01)°对(27.72±11.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14周选择性剖宫产组与顺产组膀胱颈角度[(79.93±8.19)°对(89.93±13.92)°]及膀胱颈旋转角度[(13.79±4.98)°对(23.07±12.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可降低产后早期POP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发生SUI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顺产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选择性剖宫产"、"阴道顺产(分娩)"、"盆底功能"、"随机"等关键词检索2015年12月以前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VIP、万方、CNKI等数据库,由两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系统评价专用软件Rev Man5.2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经JADAD量表评分均≥3分。共计1365例初产妇,其中选择性剖宫产693例,阴道顺产6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分娩方式的盆底肌检测、会阴超声膀胱颈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可降低初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发生SUI的风险。结论选择性剖宫产相较于阴道顺产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盆底肌肉的损伤,但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故不能以此作为选择性剖宫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Long Y  Bian XM  Zhu L  Teng LR  Li L  Lang J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12):808-811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产科相关因素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初产妇120例,其中阴道分娩72例(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48例(剖宫产组),于分娩后6至8周间进行尿失禁问卷调查、盆底肌电图测定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后SUI的发生率分别为21%(15/72)、10%(5/48).阴道分娩组盆底肌电图右侧活力值、功值分别为12.9±0.8和59±5,左右两侧平均功值为78±5;剖宫产组右侧活力值、功值分别为17.3±1.7和95±17,左右两侧平均功值109±15,两组各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年龄(P<0.01)、分娩前体重指数(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03)是产后发生SUI的高危因素;年龄、分娩前后体重指数差、第一产程时间、会阴侧切口长度和角度对盆底肌电图的部分测量值有影响.结论 阴道分娩后SUI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相似;产科相关因素可以影响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孕期及产后妇女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孕产妇7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212例、阴道顺产组534例、产钳助产组42例,将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合计后统计尿失禁发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各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其与分娩有关的产科因素对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并使用盆底肌电图检测各组孕产妇盆底肌强度,了解产后SUI发生与盆底肌肉强度的关系.结果 (1)尿失禁发生率:孕期尿失禁总的发生率为15.4%(121/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5.9%(85/534),产钳助产组为11.9%(5/42),剖宫产组为14.6%(31/21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SUI总的发生率为17.1%(135/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9.1%(102/534),产钳助产组为26.2%(11/42),剖宫产组为10.4%(22/212).阴道顺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产钳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SUI的影响: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共发生尿失禁113例,未发生尿失禁463例,将尿失禁发生与否两类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产科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其对产后SUI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期发生尿失禁是产后SUI的主要影响因素.剖宫产术可使产后SUI发病率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孕期发生尿失禁可使产后SUI的发生风险加大.对阴道分娩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分析发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产钳助产、孕期发生尿失禁与产后SUI发病率升高有关(P均<0.01);而与分娩镇痛、产程时间、会阴侧切、产后哺乳、产后出血量、分娩孕周、引产与否、孕前体质量等无明显相关(P均>0.05).(3)盆底肌电图检测结果:剖宫产组孕产妇盆底肌活力值为(19.7±9.9)μv,做功值为(84.5±37.2)μv,峰值为(25.5±12.5)μv,均高于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两组均值为:活力值(14.8±8.4)μv、做功值(78.8±28.2)μv、峰值(19.7±11.8)μv].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中尿失禁孕产妇盆底肌放松值[均值为(1.7±1.8)μv]较非尿失禁孕产妇[均值为(3.0±3.9)μv]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失禁孕产妇放松值与活力值(r/a)比值为0.2±0.2,非尿失禁孕产妇r/a比值为0.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r/a比值为0.2±3.5,虽高于剖宫产组(0.2±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钳助产及阴道顺产产妇的产后SUI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孕期发生尿失禁、产钳助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是产后SUI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6~8周检查时无子宫出血的145例初产妇,分阴道分娩组90例,剖宫产组55例,由专门培训的人员经妇科检查+手法检测+诊断仪诊断盆底器官脱垂及盆底肌力分级,专人询问及填写孕期及产后的尿失禁问卷调查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剖宫产组不同程度阴道前壁脱垂、后壁脱垂,子宫脱垂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17例(30.9%),浅层肌力受损24例(43.6%),阴道分娩组盆底深层肌力受损34例(37.8%),浅层肌力受损46例(5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共41例,患病率28.3%,其中剖宫产18例(32.7%),阴道分娩23例(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SUI 27例,患病率18.6%,其中剖宫产10例(18.2%),阴道分娩17例(1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年龄、新生儿体重是盆底器官脱垂的高危因素,剖宫产是保护因素,盆底肌力的受损与分娩方式及产科因素无相关性.结论:与阴道分娩比较,剖宫产可以降低子宫、阴道脱垂的发生,但并不减少产后SU1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定期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并于产后6~14周复查的1 02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SUI组303例,无SUI者724例,统计分析妊娠及产后SUI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1 027例产妇SUI的发生率为29.50%(303/1 027);②SUI高危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SUI的发生产生不同影响(χ2=31.757,P 0.001),阴道分娩者相对于选择性剖宫产者发生产后SUI的风险增加(OR=3.001,95%CI:1.964~4.585),阴道分娩转剖宫产者产后SUI的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宫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妇的母亲有SUI者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563,95%CI:5.769~41.982)。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对产后SUI无明显影响(P0.05);③经阴道分娩组中,SUI者的平均年龄、产前体质指数较无SUI者升高(P 0.05),母亲有SUI的产妇相对于无家族史者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5.251,95%CI:4.511~51.560)。经产妇相对于初产妇发生SUI的风险增加(OR=1.498,95%CI:1.051~2.136)。结论经阴道分娩、母亲患SUI、肥胖及高龄是产后SUI的高危因素;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产钳助产、会阴侧切、手取胎盘、无痛分娩等产科因素对SUI的发生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产妇足月阴道分娩后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后6~8周复诊的经阴道足月分娩的初产妇1 216例。同时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分,按评分结果分为POP组(644例)和对照组(57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产科因素与产后早期发生POP的相关性。结果:在1 216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POP的发生率为52.96%(644/1 216);POP组的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产时BMI、第二产程时间、是否会阴裂伤和是否会阴侧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年龄<28岁的产妇相比,年龄≥36岁的产妇产后早期POP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2.352,P=0.010,95%CI:1.222~4.526);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000 g的产妇相比,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3 500~3 999 g和≥4 000g的产妇产后POP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OR=2.039,P=0.000,95%CI:1.385~3.003;OR=2.676,P=0.007,95%CI:1.303~5.495);与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行产钳助产的产妇产后POP发生风险显著升高(OR=1.760,P=0.019,95%CI:1.097~2.823)。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POP的发生与年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以及产钳助产有关。阴道分娩产后POP发生率高,应加强产妇盆底疾病的预防及重视产后康复训练,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患者尿道中段阴道壁组织中MMP-2与TIMP-2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22例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及25例SUI&POP患者尿道中段阴道壁组织中MMP-2与TIMP-2的表达。结果:MMP-2在POP组、SUI组、SUI&POP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无POP组、无SUI组、正常对照组(P〈0.01)。TIMP-2在POP组、SUI组、SUI&POP组表达均低于无POP组、无SUI组、正常对照组(P〈0.05)。MMP-2与POP、SU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8,0.430,P〈0.01)。TIMP-2与POP、SU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1,-0.348,P〈0.01)。结论:MMP-2和TIMP-2与PF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MP-2/TIMP-2比例失衡可能是PFD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粪失禁等症状的疾病,妊娠和分娩是产后PFD发生的主要因素.既往研究表明,产后PFD的发生与阴道分娩相关,而剖宫产可预防产后PFD的发生,但是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PFD发生的风险尚存争议.文章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粪失禁的影响,探讨分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阴道壁雌激素受体(ER)与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绝经前、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SUI组)、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POP组)、SUI+POP患者(SUI+POP组)阴道壁中ER阳性率,并选择同期绝经前、后各15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绝经前SUI组、POP组、SUI+POP组和对照组阴道壁组织中ER阳性率分别为44.53%、42.00%、40.53%和66.40%;绝经后SUI组、POP组、SUI+POP组与对照组阴道壁组织中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60%、26.93%、25.60%和47.07%。绝经前和绝经后3组病例组与对照组的ER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两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前后SUI、POP患者阴道壁组织中ER含量明显减少,提示雌激素受体减少可能参与SUI、POP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尿失禁(UI)和粪失禁(FI),是妇女常见病,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疾病之一。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妊娠与分娩对盆底结构和功能影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其目前常用的康复技术,如盆底肌肉锻炼、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利弊、存在的问题及诊治进展等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解剖学静动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静动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及正常女性盆底解剖结构改变,探讨盆底特定解剖学异常是否与PFD有关,为盆底重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确诊为PFD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PFD组),其中盆腔器官脱垂(POP)24例,压力性尿失禁(SUI)10例,POP合并SUI12例;同期选取正常女性14例为对照组。采用静动态MRI进行盆底扫描。比较两组髂尾肌、耻尾肌及耻直肌静动态面积、肛提肌裂孔静动态宽度、膀胱尿道后角、LH线及M线长度、肛提肌角等参数值的变化。结果:PFD组患者静态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大于动态,肛提肌裂孔宽度在静态时小于动态(P<0.05)。而对照组以上参数值在静动态下无明显改变(P>0.05)。PFD组患者膀胱尿道后角、LH线、M线均大于对照组,肛提肌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能清楚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异常与PFD有关。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患病相关因素及其症状表现。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18岁的广西地区壮族女性30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结果共2938名妇女有效填写了问卷,占97.9%。结果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为22.6%(663/293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14.6%(428/2938),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率9.3%(273/2938),联合患病率1.3%(38/2938)。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偏低。高龄、多次分娩、阴道分娩、干重体力活、慢性肺部疾病、高体重指数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Incidence and cause of postpartum urinary stress incontinenc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Urinary leakage was reported in 53.5% of our patients at least once during pregnancy. Multigravidae and women older than 30 were affected more often than primigravidae or women younger than 30. 6.2% of all women, who were continent before pregnancy, developed permanent stress incontinence after vaginal delivery. As a conclusion, it can be said, that vaginal delivery itself predisposes for permanen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Factors, which increase the trauma to the pelvic floor (tear, no episiotomy, forceps or vacuum extraction), show a higher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persisting SUI without statistic significance. Labour management with epidural anaesthesia showed a statistically proven lower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persisting SUI in comparison to the pudendal block.  相似文献   

1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及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开始重视该疾病,我国也已将预防女性PFD等工作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PFD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且诊断上临床大多以患者的主要症状作为依据。生物力学最早应用于骨科及整形外科,现逐渐应用到妇产科领域。生物力学方法的应用为PFD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标准。尤其是阴道触觉成像系统(vaginal tactile imaging,VTI)能可视化地获取阴道壁的压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盆底生物力学精准评估新技术。综述生物力学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妇科常见病,以育龄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多发。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组织的损伤。产后是女性的特殊时期,盆底经历分娩导致的损伤,尚未恢复,尿失禁的发病处于较高水平。为预防及减少产后SUI,必须对其病因进行研究。通过对可能引起的相关因素分析寻找导致产后SUI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其发生寻找可行途径。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产后早期盆底肌训练对SUI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存在宣教不足及产妇缺少相应指导的困难,需由社区保健人员或产科医师尽早给予指导实施。  相似文献   

17.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妇科常见病,以育龄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多发。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组织的损伤。产后是女性的特殊时期,盆底经历分娩导致的损伤,尚未恢复,尿失禁的发病处于较高水平。为预防及减少产后SUI。必须对其病因进行研究。通过对可能引起的相关因素分析寻找导致产后SUI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其发生寻找可行途径。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产后早期盆底肌训练对SUI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存在宣教不足及产妇缺少相应指导的困难,需由社区保健人员或产科医师尽早给予指导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