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近年来,器官移植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移植器官的功能损伤和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导致的免疫低下、移植物慢性失功和不良反应等问题依然是横亘在医师面前的主要困难,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攻克。本文以免疫细胞亚群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或免疫耐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新材料及新药物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和使用为主要线索盘点介绍了部分2021年发表的相关重点研究结果,简单归纳了区域免疫应答特别是组织定居记忆性T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未来移植免疫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往往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往往需要在移植前或移植中加用强效免疫抑制剂对受体免疫系统进行抑制性诱导治疗。抗体类免疫诱导剂作为器官移植早期实施覆盖性免疫抑制治疗的常用方法,可显著减少器官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  相似文献   

3.
对异体手移植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与移植 再植是将人的断手整个或部分回植自身,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为伤病不同可能是原位或移位再植。然而有不少情况已破碎、病废或先天性缺如而不可能再植。所以20多年前,已有人进行异体的手移植或肢体移植的实验研究,可是结果都是因为急性或慢性的排斥反应失去异体移植的肢体或是残存一个没有功能的纤维变性的移植肢体。另一种可能情况是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下,虽能使异体移植肢体良好存活,但因为机体的一般免疫功能减退,而易发生感染,导致整个机体死亡而告终。近年来由于器官移植工作大量开展,对移植免疫反应的控制与治疗积累了很多经验。移植器官已有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存活,并能发挥有效的功能。这对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器官若功能丧失,异体器官移植就能延长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组织配型、移植免疫学等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挽救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最佳手段。然而,器官供体来源短缺在现阶段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缺乏政策层面的具体鼓励措施,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公民理解偏差,导致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困难重重,成功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 移植受体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降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 有望在器官移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MSC的免疫学特性, 并就其在器官移植中减轻免疫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促进组织修复、诱导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 以期为MSC应用于器官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是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  相似文献   

7.
器官移植技术发展迅速, 但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和功能维持依旧离不开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当前, 器官移植术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感染等仍是移植科医师和受者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探究排斥反应和免疫耐受的基本生物学原理, 解答诸多临床器官移植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相关问题, 为器官移植更广泛、有效地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临床干预的指导, 器官移植领域的基础研究仍在稳步向前推进。2020年, 研究者在器官移植免疫应答基本规律、克服移植排斥反应、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有诸多重要进展。本文主要从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分子两大方向对2020年研究者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部分新尝试和进展进行总结, 并简要展望了未来器官移植免疫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冰 《器官移植》2022,13(2):169-175
类器官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最具突破性的前沿技术之一。作为组织干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所形成的微型器官,类器官在组织结构、细胞类型和功能等方面与来源组织高度一致,为生物医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精准医疗提供了理想模型,并在再生医学中展现出重要潜在价值。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目前供者器官来源有限,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寻求合适的移植替代物是突破困境的关键。类器官可由患者自体组织构建,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具有较强的移植修复能力,且可有效规避免疫排斥反应和致瘤性等风险。本文总结了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方向,并就类器官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诸多挑战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移植是20世纪医学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成果之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器官或组织移植已成为治疗一些恶性肿瘤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的最终甚至是唯一方法。然而供体器官及组织的短缺仍然是限制移植医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澳大利亚的某些地区,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受者术前检查和准备、尸体供者器官的选择和手术、上腹部多器官修整术、上腹部多器官植入术、上腹部多器官移植麻醉技术、术后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术后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和常用方案、术后随访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由于器官移植技术、移植免疫基础研究以及各种新的免疫抑制剂不断问世,器官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器官功能哀竭的有效治疗手段,成为21世纪医学最令人瞩目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指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的疾病[1].近年来,在恶性血液病、肿瘤、骨髓和器官移植、其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IFI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而实体器官移植(SOT)患者为免疫功能低下的典型群体,是真菌感染的重要目标,IFI已成为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移植物功能丧失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外科技术的成熟,移植免疫学、免疫抑制剂和器官保存技术的发展,使器官移植由梦想变成了现实.半个多世纪以来,器官移植已成为救治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措施,挽救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李巍 《器官移植》2017,8(3):186-189
半个多世纪以来,移植免疫研究一直是免疫学家和移植外科业界关注的热点。在器官移植技术得到普遍开展和应用的今天,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阻碍器官移植发展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尤其是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使移植免疫研究如虎添翼地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对小鼠模型的优势、不同器官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功能与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未来移植免疫和移植外科的实验研究以及转化医学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媛  张世胜  吕毅  张谞丰 《器官移植》2016,7(2):159-162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起步较晚, 相关法律制度建立较为滞后。随着器官移植外科技术的提高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器官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中国器官移植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 中国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基数庞大, 加之国人传统观念影响, 器官捐献不足, 供体相对严重短缺。以德国为例的欧美国家在器官移植技术水平、法律制度建立、操作流程的完善等方面的发展远远早于且优于中国。本文拟从组织机构、法律基础、供体器官来源、供体死亡标准、器官获取与分配、移植机构等方面对中国和德国的器官移植现状进行对比, 以期为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替代治疗手段,提高移植物及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率是器官移植学科的主要研究目标,免疫抑制剂是维持移植物存活的最关键环节。移植肾丢失率以每年约5%的速度递增,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很多关键因素都与免疫抑制剂有关。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影响移植免疫相关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及功能,降低免疫应答以达到维持移植物存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术后近期的免疫抑制策略。方法我中心于2004年至2009年共实施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22例,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7例,肝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5例。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患者共18例,比较此类患者与单一器官移植患者术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免疫抑制策略的差别。结果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移植肝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5%;移植肾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9%;其他器官没有发生排斥反应,较我中心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低。同时,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术后近期所需浓度均较单一器官移植低。结论肝联合其他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移植肝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排斥反应发生率低,所需免疫抑制剂初始剂量及浓度均低于单一器官移植。但肝脏对其他移植器官的免疫保护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赵达君 《器官移植》2010,1(4):254-256
器官移植是目前根治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唯一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成熟和移植免疫学的进步,器官移植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日前,肾移植、肝移植和心脏移植等器官移植已经常规丌展。然而,随着器官移植受体人群数量增加、存活期延长,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导致受体免疫力低下、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9.
单器官疾患可损害其他器官功能,甚至波及其他脏器;部分单器官疾病从胚胎发育角度看具有多器官的关联性,其解剖结构、功能紧密联系。对于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的终末期疾病,单器官移植束手无策,而器官联合移植及多器官移植恰恰能解决这一缺陷。临床实践表明,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及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等手术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临床中肝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肝胰疾病等一系列难题,为患者提供治愈和康复的机会,也为部分肿瘤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20.
胚胎干细胞:从基础到临床有多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被彻底征服,然而,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伤或功能衰竭仍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医学难题。全世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因为遭受各种形式的疾病及创伤,导致组织器官和功能丧失,需要进行移植重建。但令人遗憾的是,组织、器官移植作为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尽管有其巨大的治疗作用,但仍然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有损伤和有代价的治疗方法,很难满足临床救治工作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