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免视神经损伤后Nogo受体在视神经及视网膜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兔球后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动物分别于损伤后3,7,14d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ogo受体在视神经及视网膜的表达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后3d,Nogo表达上调,视神经和视网膜均可见Nogo-A表达,其吸光度值分别为(45.3±1.3)×10^-3,(10.7±1.6)×10^-3,至损伤后7d,阳性反应达最高峰,吸光度值分别为(138.3±2.1)×10^-3,(29.4±3.3)×10^-3,至损伤后14d,视神经阳性反应下降,视网膜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视神经损伤后,视神经及视网膜均可见Nogo-A阳性表达,且阳性表达随时间后延呈上升趋势,说明Nogo-A在抑制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的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兔视神经损伤模型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视网膜Nogo-A及Caspase-3受体表达。方法:成年健康白兔96只,其中6只为空白对照组,18只为假伤组,72只进行视神经损伤模型制作,随机分为单纯视神经损伤组,地塞米松组、视神经减压组、视神经减压联合地塞米松组,每组分为1天、7天、21天亚组,每亚组6只。观察视y网膜神经节细胞Nogo-A,Caspase-3受体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视神经损伤可以促使Nogo-A,Caspase-3阳性表达上调,三种治疗与单纯损伤组在1天时间点有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与单纯损伤组在7天、21天时间点均无差异(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ogo-A,Caspase-3可能在视神经损伤的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种治疗无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比较视神经管减压术和激素对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管内段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神经损伤后,经视神经管减压术、地塞米松、视神经管减压术+地塞米松治疗14d后,视网膜的形态学改变及GAP-43的表达。结果 视神经损伤1d后,RGCs平均记数轻度下降;损伤3,5,7d时,RGCs数分别为对照组的84.48%,72.23%,57.46%;14d时,节细胞仅有15.43%存活。损伤后3d,视网膜切片中可见GAP-43表达阳性的细胞;伤后5d阳性细胞增多;伤后7d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值达最高峰;伤后14d阳性细胞数下降。经手术减压、激素治疗、激素+手术治疗后,RGCs存活率分别为36.01%,32.78%,56.98%.结论 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后RGCs出现渐进性退变,数量逐渐减少;视神经管减压术和激素对管内段视神经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单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视神经损伤后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s) 中JNK3、APP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RGCs存活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APP野生型小鼠, 采用钳夹法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法检测造模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JNK3、APP蛋白的定位和定量表达变化, 比较损伤7 d后APP基因敲除组及其同窝野生型小鼠RGCs的存活数变化.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JNK3定位于细胞浆, p-JNK则从细胞浆进入到细胞核中表达, APP定位于细胞膜、p-APP在轴突及细胞浆中均表达.同时, Western结果表明上述4种蛋白表达量在损伤1 d组比假手术组均升高 (P<0.01) .与APP野生型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数 (127.7±7.0) 相比, APP基因敲除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数 (147±7.0) 明显增多 (P<0.05) .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 JNK3、APP蛋白的表达增多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丙泊酚干预对损伤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67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余行视神经钳夹法造模,造模成功42只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丙泊酚组,各21只/组。造模后4 d,以TUNEL法检测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凋亡,造模后7 d,RT-PCR、Western-blot检测视网膜和视神经节细胞组织Caspase-3、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造模后14 d,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处死大鼠取眼球,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病理形态,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4 d,丙泊酚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数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造模后7 d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造模后14 d,荧光金阳性RGC数:模型对照组最少,丙泊酚组较多,正常组最多,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伏期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短(P0.05)、波幅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干预通过减少大鼠视神经钳夹后RGCs的凋亡,降低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对视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早期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2、4、6、8、12和24h治疗组,每组6只。各治疗组于伤后相应时间点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予处理。4、7和14d后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病理形态、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计数,检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P1波的波幅和潜伏期。结果:视神经损伤后4、7和14d,各组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1波波幅和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60、26.284、28.278、41.815、34.802、75.994,P<0.001);视神经损伤后7和14d,各时间点治疗组大鼠P1波波幅较对照组升高,潜伏期较对照组减少;8、12和24h治疗组大鼠P1波波幅低于2、4、6h治疗组,潜伏期高于2、4、6h治疗组。视神经损伤后7和14d,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77和35.642,P<0.001);视神经损伤后7和14d,2、4、6、8h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视神经损伤后14d,8、12、24h治疗组低于2、4、6h治疗组(P<0.05)。结论:视神经损伤后6h内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iliary neurotrophicfactor receptor,CNTFRα)在视网膜的表达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组,每组24只。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钳夹法建立视神经挤压伤实验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即予药物治疗组大鼠复方麝香注射液腹腔注射,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等容量的灭菌注射用水腹腔注射,分别于造模后第5、15、30天随机抽取各组8只大鼠处死摘取眼球行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中CNTFRα。结果:实验发现在正常视网膜中存在CNTFR少量表达;视神经损伤后5、15、30天CNTFRα表达均增高,伤后第5天最高,15天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至30天下降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大鼠视神经损伤后5天CNTFR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至伤后治疗15、30天CNTFRα表达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中CNTFRα表达增加,可能是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损伤后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复方麝香注射液能有效地促进视网膜中CNTFR较长时间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米诺环素在小鼠视神经钳夹损伤模型中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效应以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钳夹损伤成年雄鼠的左眼,再将小鼠随机分成米诺环素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视神经未损伤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通过视网膜铺片及βⅢ-tubulin的免疫荧光染色来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密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Western-blot 和Real-time PCR 检测LC3-Ⅰ, LC3-Ⅱ, NF-κB1和NF-κB2的表达变化。 结果 在视神经钳夹损伤后早期(4 d和7 d),米诺环素治疗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明显比生理盐水治疗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镜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可以阻止损伤后4 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核和线粒体的损伤。在损伤后4 d和7 d,米诺环素治疗组LC3-Ⅰ向LC3-Ⅱ的转化率明显比生理盐水组低,提示米诺环素可能抑制了细胞自噬。米诺环素在损伤后4 d上调了NF-κB2的基因表达。 结论 本研究说明米诺环素在小鼠视神经损伤后早期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保护作用,并且这个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延迟自噬的进程和调节NF-κB2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Su Y  Wang F  Zhao SG  Liu P  Cui H  Te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8):3409-3413
目的评价Nogo—A基因在视神经损伤后修复机制中的作用。方法Nogo-A基因敲除联合视神经损伤鼠为实验组(20只),C57BL/6小鼠联合视神经损伤作为对照组(20只)。制备视网膜、视神经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视神经中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体外培养,进行GAP-43染色,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细胞轴突长度。结果视神经中GAP-43表达:夹伤后1、3、7d对照组中表达少量GAP-43,实验组中GAP-4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2.12,3.56、2.63,均P〈0.01)。GAP-43抗体染色可见着色在体外培养RGC轴突,实验组3d有较长轴突生长,对照组3d有较短轴突生长。RGC于培养1、3及7d,经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得出细胞突起长度,实验组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F=41.36、31.23,均P〈0.01)。结论Nogo—A基因在抑制视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视神经夹挫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形态学及其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球后视神经钳夹伤模型,动物分别于损伤后1、3、5、7、9、14、21d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神经组织及RGCs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GFAP的表达水平。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RGCs数目明显下降,14d内降低速度较快,14d后下降速度减慢;与正常大鼠视网膜相比,GFAP表达明显增加,伤后7d达峰值,14d时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视神经损伤后RGCs数量减少是其视功能下降的病理基础之一,视网膜Muller细胞GFAP表达增加是Muller细胞损伤修复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视神经损伤后RhoA在大鼠视网膜中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 将36只成年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视神经损伤1、3、7 d组,共4组,每组9只,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RhoA在视网膜中的分布变化;用Western blot分析统计RhoA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及视神经损伤后1 d,RhoA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层;3 d分布于RGCs及内丛状层;7 d分布于RGCs、内丛状层、内核层及外丛状层.Western blot示:视神经损伤后1、3、7 d,Rho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5),但7 d表达量最高.结论 视神经损伤可显著增加Rho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量及分布范围,它在视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视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段手术减压对视神经及视网膜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视神经损伤后减压的手术时机及作用机理。方法:定量致伤条件下建立新西兰兔双侧视神经部分损伤的动物模型。根据预定减压时间的不同,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后1d减压组(1dpi组)、损伤后7d减压组(7dpi组)和损伤后14d减压组(14dpi组)4组。以右眼为减压眼,左眼不减压作为损伤对照。利用RT-PCR法检测各组损伤后4周时视神经及视网膜组织中GAP-4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视神经开始损伤后4周时,1dpi组减压眼视网膜组织中GAP-43mRNA的表达高于未减压眼,7dpi组、14dpi组减压眼与未减压眼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神经损伤后早期减压可使视网膜GAP-43mRNA表达升高,可能对促进视神经轴突的修复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大鼠视神经夹持损伤模型,观察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激活水平,炎性介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的时空表达变化情况,探讨这2种胶质细胞在大鼠视神经夹持损伤后在视网膜中可能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视神经夹持模型,分别在建模后1 d、3 d、5d和7 d处死模型大鼠并取材.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各时间点视网膜IL-1β和TNF-α及iNOS的表达变化情况;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标记检测各时间点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并检测相应组织中IL-1β、TNF-α、iNOS以及Nestin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 夹持组与对照组相比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IL-1β蛋白在损伤后3 d表达量最高,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后表达下降,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损伤后各时间点表达均升高(P<0.05),损伤后3d表达量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NOS水平在损伤后1d显著上升(P<0.05),且表达量最高,在损伤后3 d出现下降,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染色法显示手术组视网膜中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出现了活化.在小胶质细胞中和星形胶质细胞中检测到了IL-1β,iNOS的表达,但在所有时间点都未能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中TNF-α的表达.在损伤后7d,在星形细胞中观察到了Nestin表达.结论 视神经夹持损伤后,视网膜内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IL-1β、iNOS的主要来源.星形胶质细胞在该模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展现出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持伤后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分布。 方法 将12只成年健康SD大鼠右眼行手术视神经夹持10s,左眼行手术只暴露视神经,不夹持。伤后6h、3、7、21天各取3只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视网膜Flt-1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征。并用图像分析仪对上述结果进行灰度量化后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大鼠视网膜Flt-1蛋白呈低度表达,在视网膜内外核层、节细胞层均有少量表达。视神经夹持伤后6h视网膜的Flt-1蛋白表达开始升高,3天达到峰值,7天后开始下降,21天后降至正常以下。伤后各时间点Flt-1蛋白表达灰度值与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伴随有视网膜组织Flt-1蛋白表达的异常,后者可能参与伤后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工麝香)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钳夹法建立视神经挤压伤实验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即予药物治疗组大鼠复方麝香注射液腹腔注射,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等容量的灭菌注射用水腹腔注射,于造模后第30d处死各组8只大鼠,摘取眼球送病理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测。结果:实验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造模后第30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组大鼠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减轻了视网膜神经纤维因外伤而致的萎缩,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具有保护作用或促进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