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生在结直肠黏膜的一种弥漫性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性疾病,炎症可以向近端蔓延到左半结肠,几乎所有患者都累及直肠.  相似文献   

2.
一、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病变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本病虽有药物控制病情,但由于反复迁延,常常出现并发症,甚至癌变.因此应坚持治疗,定期追踪.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可因饮食不洁、劳累、感染、精神刺激等诱发或加重临床症状,因而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部位见于直肠和结肠,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炎症多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早期呈水肿、充血,常有广泛小溃疡,继续发展则可融合成大溃疡,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严重时可累及全结肠.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又叫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它是一种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其病变主要局限于患者大肠黏膜与黏膜的下层。该病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通俗地讲,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发病目前主要考虑是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为主要攻击位点的与自身免疫、遗传及感染因素相关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小肠黏膜病变情况. 方法 30例溃疡性结肠炎和2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胶囊内镜检查评估两组间小肠病变的差异,并分析胶囊内镜检查评分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关系. 结果 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6例有小肠病变,9例有糜烂,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例与1例(P<0.05).胶囊内镜检查评分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861,P<0.01).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不仅局限于结直肠黏膜病变,也可累及小肠.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结肠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异常、精神神经因素、遗传因素及非特异性感染有关.病变主要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主要侵犯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部位可见结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出血以及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在国内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较丰富,包括辨证施治为主、辨病为主、辨证结合辨病、专方专药、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该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为临床施治提供多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50%以上的患者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呈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应用外用溃疡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反复发作.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原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和乙状结肠黏膜,甚至可逆行到全结肠及回肠末端.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亦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治疗方法上采取综合治疗,特别是中医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是以直肠和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炎症性消化疾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临床上较为常见,迄今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1989~2004年,笔者运用自拟方固肠止泻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5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生在结肠与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20~30岁中年人。病变部位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严重时可延伸至整个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程漫长,而且经常反复发作,因此也被称为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1]。本研究中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症疾病.病理表现为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形成.临床特点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往往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本病多见于20~40岁,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男女间发病率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