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十八反"是本草配伍禁忌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古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在明清时期更加趋于统一,这种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通过梳理明清本草和医案著作,发现明清医家对中药"十八反"禁忌理论总体上继承,同时又在临床应用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王道和霸道理论、相反相激理论等,进一步丰富了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我的案头书《医家四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家四要》是基础临床并重,生理病理兼顾,理法方药俱全,炮制宜忌悉备的好书,倘能认真研读,可把中医经典有效链接,实现理论和实践、博和约的有机结合,进而开启悟性,提高思维、思考、思辨能力,提升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3.
《医家四要》是基础临床并重,生理病理兼顾,理法方药俱全,炮制宜忌悉备的好书,倘能认真研读,可把中医经典有效链接,实现理论和实践、博和约的有机结合,进而开启悟性,提高思维、思考、思辨能力,提升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4.
旴江医家黄宫绣文学素养深厚,学识渊博,其光辉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宫绣代表作《脉理求真》脉学理论切合临床,精练实用,深受后世医家的推崇,至今仍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本草求真》在众多的临床实用类本草著作中,特色鲜明,卓然立世。整理和研究黄宫绣的学说,研究其学术思想及价值,对于发展旴江医学及充实中医学宝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之一。本草内容在敦煌医学中涉及广泛并被大量临床运用。通过整理的敦煌医学中毒性本草内容,了解汉末至五代时期中医对毒性本草记载特征,分析敦煌医学中毒性本草的运用特点。敦煌医学卷子中体现出了该时期医家对毒性本草的运用采取积极的态度,用毒、防毒、减毒、解毒思想已经出现并逐渐完善。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敦煌医学毒性本草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现代中医在临床上运用毒性本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明初医家盛寅著作《医经秘旨》的系统研究,从医学"教育观"和诊疗"思辨观"2大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全面展现盛寅学术观点。盛氏重视中医经典,强调读书,赞成学校教育;在诊疗上注重"知标本"、治病审因、格致医理,"推本阴阳",重视"反佐",倡导"阳有余阴不足",强调"阴阳相抱"、脉色证相参,治病用药调养"适事为故"、医道"运气"中庸,该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医教育和临床学习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承-实践-拓展"三位一体的思路,探索与构建了以中医经典理论和知识传承为核心,以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等中医临床经典必修课程为主,经典临床运用类选修课为辅,专题讲座为补充的中医临床经典课程教学体系,强调前期讲座引导,中期加强实践、丰富教学内涵,后期对学习进行追踪有机结合,在教学安排上,从诵读到领悟、从典籍到临证、从认知到思辨、从医理到临床,将中医经典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并贯穿5年人才培养始终。并在运行与实践中,对本教学体系进行评价,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一步拟就已执行教学方法进行科学评估,并在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明代是中医史上学术发展较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总结性医书,对前朝医学古籍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在明代,许多医家提出了独到见解,"冲脉隶于阳明"理论即确立于明代。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明代中医学相关文献,研究探索明代医家及其专著对冲脉与阳明理论相互关系的认识,系统阐述这一理论的内涵,以期更好地传承经典、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从芍药本草记载的本原,即最早收录该品种的本草古籍,按照主流本草发展的脉络,厘清该品种在历史各个时期炮制方法的发展与变迁,搞清各个炮制品种与其相关品种的关系,发现赤白芍在炮制方法及炮制作用上有明显区别,这对于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澄清这两个品种药材临床使用的正名,以及为古方中"芍药"给付赤芍提供理论依据,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类院校后期教学的一门理论提高课。本课程以中医经典著作为支撑,以讲授历代医家与各派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主要任务,穿插临证案例,结合教材课下阅读中医古籍文献为辅,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共性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本门课程的定位是"中医理论提高课"与"临床提高课",课程具有与中医经典课程同样重要的地位,教学效果对于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举足轻重。《中医各家学说》是每一个中医人继续学习和终身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提出"秋伤于燥"之论,阐明了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喻昌"秋燥论"实际上是对《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再创造而非纠讹,是在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下,带着诠释经典、指导临床的目的对中医经典文本进行的理解和解释。历代医家对中医经典的注解是一种历史的理解,让经典文本在不断传承过程中实现不同时代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医病因学说经春秋战国的萌芽时期、东汉的发展时期,到宋元的成熟时期,其学说已趋定型,在明清时期,吴又可等著名医家颇有创新地提出了“戾气学说”,但这明显有微观化趋势的学说,很快被经典的“三因学说”所同化,而被吸纳于宏观思辨之中。相反,现代医学之病因学说,却以微观思辨的独特视角,指导着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古今医家对于"阳道实、阴道虚"理论的论述,结合临床上基于此理论论治脾胃病的经验,表明中医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即脾胃生理病理功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中医经典是承载中医文化和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医经典理论是历代医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更新的结果,外感热病辨治体系的发展变化史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的"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中医经典的本质在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仝小林院士活用中医经典理论,融汇寒温两派,分别从寒疫、肺毒疫、寒湿疫的角度抗击了流行性出血热、SARS、新型冠状...  相似文献   

15.
清肺排毒汤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推荐临床使用的中药复方,临床疗效显著,由于受到"细辛不过钱"传统认识的影响,部分学者对清肺排毒汤中使用细辛6 g提出质疑。该文基于文献回顾,系统整理了古代经典方剂和现代临床中细辛的应用情况和使用剂量,梳理和分析了古今医家对细辛毒性的认识,探讨清肺排毒汤应用细辛的合理性。结果发现:①历代本草文献对细辛的毒性记载并不相同,"细辛不过钱""细辛有毒"认识的形成曲折而又复杂,具有一定的片面性;②现代临床应用细辛的剂量并未拘泥于"细辛不过钱"传统认识,多数临床医师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增加了使用剂量后获得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酌情增减药物的使用剂量。因此,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细辛在清肺排毒汤中的使用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6.
升麻自秦汉开始就已经成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味甘辛微寒,清解热毒是其特长。金元时期张元素提出升麻有"升提"作用,其弟子李东垣发展此学说,后世医家逐渐认为升麻具有"升提"作用,而对于升麻的解毒作用却逐渐忘记。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及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对升麻的性味、功效及"升提"说法逐一进行思辨,论证升麻并不具有"升提"作用,清热解毒方是其真正作用,提示中医学者及医家在临床研究中应当重视升麻的解毒功效。  相似文献   

17.
郁金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基于方书或综合类书籍出现产地和药名的结合体"川郁金",及古医案使用等进行研究。发现早在唐代,川郁金的道地性已得到本草学家认同,其主产地四川崇州地区在明代即已确立道地地位;川郁金之名首见的方书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首见的本草著作是明代《滇南本草》,首见医案著作是明代《医学穷源集》。含"川郁金"的古籍在宋元明时期大量涌现,古代著名医家使用郁金,多强调"要川郁金如蝉腹者为佳"。因而,当今在郁金的研究和开发中,要加强科研、生产、开发和临床使用,引导传统道地药材的产业升级,以及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医“少阳主骨”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提出了“肾藏精”“肾生骨髓”“胆主决断”“精血同源”等著名理论,后世医家基于这些理论进一步研究,用之阐释中医病因病机指导临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少阳主骨”理论,历代医家研究较少,“少阳主骨”理论从经脉功能角度出发,对于阐述疾病病机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于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此文对中医经典中有关“少阳主骨”的条文进行梳理,对“少阳主骨”理论内涵进行追根溯源,探讨“少阳主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对治疗筋骨疾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汤液本草》(以下简称《汤液》)是我国金元时期本草学的代表著作,由东垣高弟元代名医王好古(海藏)所撰。全书医药紧密结合,内容精简扼要,上阐《灵》、《素》经典奥旨,下集诸家用药实践及历代医家之论述,间附已意,自成一家,在本草学方面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今不揣浅陋,兹就本书学术成就论述如下,以期能对临床用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均取得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医家对于五官科多种病证研究深入,阐释精妙。总结魏晋南北朝多个医家在中医五官科病证,包括目病、鼻病、耳病、口病、舌病、咽喉病等方面的理论认识以及治法方药,分析归纳其中的辨治特点,有助于中医学术理论的继承,对于现代相关疾病的治疗亦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