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集全国18家研究中心160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设计类风湿关节炎病证规律调查表,将所有信息录入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临床数据库。将患者辨证分为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分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特点。结果共收集符合标准的调查表1602份。因部分调查表证候诊断缺如,1418例证候填写完整的RA患者中,单一证候1232例占86.88%,其中湿热痹阻证比例最高共计622例,占43.86%,其他依次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风湿痹阻证、气血不足证。RA患者不同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西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RA患者均以湿热痹阻证为主要证候,湿热痹阻证在华北地区的证候分布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7.08%(137例/240例),西南地区最低为25.48%(66例/259例),西南地区以寒湿痹阻证为主要证候占32.82%(85例/259例)。各地区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病程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证候类型,其地域分布广,病程较痰瘀痹阻证、肝肾不足证患者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分析我院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自身抗体与RA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为研究中医药治疗RA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广州市中医医院收取RA患者216例,采用SPSS(11.5)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辨证分型在年龄、性别、病程、ESR、CRP、DAS28评分、RHF、抗CCP抗体GPI等方面的分布规律与相关性。结果:RA的不同证型在性别、RHF、抗CCP抗体GPI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年龄、病程、ESR、CRP、DAS28评分有关。结论:我院RA证型以寒湿痹阻型最多见,年龄较小的患者多见于湿热痹阻型,年龄较大患者以痰瘀痹阻型为主;肝肾阴虚型及痰瘀痹阻型患者病程相对较长,湿热痹阻型及痰瘀痹阻型患者疾病活动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育平  张红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487-1489,149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收集51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1.5软件统计证候分布特点,总结辨证分型规律,初步探讨证候分型与疾病的关系。结果AD主要分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三型,气虚痰瘀组、阳虚痰瘀组患者油腻饮食者比例高于痰瘀互结组;阳虚痰瘀组患者DeBakeyⅢ型占100%,高于痰瘀互结组、气虚痰瘀组;痰瘀互结组、气虚痰瘀组、阳虚痰瘀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比例逐渐升高,其中阳虚痰瘀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比例达88.33%;阳虚痰瘀组CRP明显高于痰瘀互结组,阳虚痰瘀组BNP高于气虚痰瘀组和痰瘀互结组。结论AD属中医痛证范畴,痰瘀互阻是病变的核心;如出现阳气不足,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痰瘀互阻型头痛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瘀互阻型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HCY的影响。方法检测176例痰瘀互阻型头痛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并进行头痛积分及头痛中医证候评分。将HCY〉15μmol/L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叶酸片、维生素B6口服治疗。观察治疗2周、4周患者HCY水平、头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76例痰瘀互阻型头痛患者中115例(65.34%)HCY值高于正常值,痰瘀互阻型头痛与HCY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观察组患者头痛积分及中医证候综合积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4周后HCY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2周后观察组HCY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两组HCY降低幅度无显著差异。结论痰瘀互阻型头痛与血清HCY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三虫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改善痰瘀互阻型头痛患者头痛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NASH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检测。观察上述指标与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NASH轻度者51例,中度14例,重度6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气滞型29例、肝郁脾虚型17例、湿热蕴结型11例、痰湿内阻型8例及痰瘀互结型6例;③NASH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气滞型为主占47.06%;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50.00%;重度组病例均属痰瘀互结型。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的检测结果提示:痰瘀互结证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证型(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提示痰瘀互结可能是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15-161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医证型与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等代谢指标的关系,为MS中医辨证分型寻求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住院的符合MS诊断标准的患者147例;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者109例。搜集详细病史及各项临床检查指标,根据血清Lp(a)浓度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高Lp(a)组[Lp(a)≥300 mg/L]和Lp(a)正常组[Lp(a)<300 mg/L]。比较不同中医证型Lp(a)等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1MS的中医证型分布以痰瘀互结型为主,其次为气滞湿阻型,其次为气阴两虚型,最后为脾肾气虚型。2MS痰瘀互结型较非痰瘀互结型的腹围、BMI、LDL-C和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SBP、DBP、TC、TG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从趋势上看,痰瘀互结型比非痰瘀互结型升高。3Lp(a)正常组以痰瘀互结型最多(65例),其次为气滞湿阻型(25例),其次为脾肾气虚型(15例),最后为气阴两虚型(13例)。高Lp(a)组以痰瘀互结型最多(17例),其次为脾肾气虚型(5例),其次为气阴两虚型(4例),最后为气滞湿阻型(3例)。结论:1痰瘀互结型为MS的常见证型,MS痰瘀互结型较非痰瘀互结型腹围、BMI、LDL-C和空腹血糖明显升高,提示痰、瘀是MS患者肥胖、血脂异常等的病理关键。2Lp(a)与MS密切相关,可能是衡量MS患者脂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和代谢异常聚集状态的常用指标,但Lp(a)尚不能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7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特点。方法收集740例RA患者,对其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中医证型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范围;CRP水平比较,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8,P=0.003)。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11,P=0.001)。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9,P=0.013)。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比较,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64,P=0.014)。结论 RA患者以痰瘀痹阻证多见,湿热痹阻证疾病活动度最高,湿热和痰瘀是RA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升高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158例RA患者(活动期86例,非活动期72例)、96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RA患者同时还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关节疼痛及肿胀数、血沉(ESR)以及X线分级等临床指标;同时配对检测30例R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GPI抗原浓度。结果①RA组GPI浓度明显高于风湿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②RA患者关节液GPI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A患者GPI抗原浓度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ESR等活动指标呈正相关,与病程、晨僵时间、X线分级、功能分级没有相关性。结论 RA患者血清GPI抗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RA诊断的一种新指标;关节液中GPI抗原浓度明显高于血清浓度;GPI浓度与RA病情活动有一定相关性,动态定量检测GPI抗原有助于RA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肝肾亏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关节液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和外周血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I)特点及其与证候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留取并测定58例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关节液多配体蛋白聚糖-4和外周血全身炎症反应指数,通过中医证候量表评定患者证候,分析关节液多配体蛋白聚糖-4和外周血全身炎症反应指数特点及其与证候间的相关性。结果:膝骨关节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一般情况和Kellgren-Lawrenc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关节液多配体蛋白聚糖-4的浓度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骨关节炎痰瘀互结证患者外周血全身炎症反应指数高于肝肾亏虚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关节液多配体蛋白聚糖-4的浓度与中医证候评分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71,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关节液多配体蛋白聚糖-4和外周血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NLR)、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比(LMR)水平,分析证候程度与NLR、LM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OA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患者共计89例,其中痰瘀互结证37例,肝肾亏虚证52例.测定患者NLR、LMR数值,比较两种证型患者年龄、体温、血压等人口学资料和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应用中医证候量表量化证候程度,分析NLR、LMR与中医证候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痰瘀互结证和肝肾亏虚证KOA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K-L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NLR水平显著高于肝肾亏虚证患者(P<0.01),肝肾亏虚证患者LMR水平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NLR水平呈正相关(r=0.688,P<0.05),肝肾亏虚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与LMR水平呈负相关(r=-0.727,P<0.05).结论:KOA肝肾亏虚证和痰瘀互结证患者NLR、LMR特点不同,此两项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中医证候的严重程度,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49例诊断为NAFL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4组间BMI、血压、肝功能、血脂及空腹血糖等方面的差异,探讨NAFLD中医证型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湿浊内停型、肝郁脾虚型ALT、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BMI逐渐增高。4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值最低者均为湿浊内停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最高者为痰瘀互结组,湿浊内停组的ALT、AST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糖方面,湿热蕴结组的空腹血糖(FBG)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血脂上,湿浊内停组的胆固醇(TC)与肝郁脾虚组、湿热蕴结组及痰瘀互结组比较均有差异;4组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AFLD患者BMI指数、血压、血生化指标对其中医辨证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豫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0月—2017年5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20例,以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为寒湿痹阻、湿热痹阻、痰瘀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两虚等5种证型,统计不同中医证型年龄与病程分布情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魏氏法测定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风湿因子(Rheumatic factor,R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法)测定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湿热痹阻证RA患者年龄相对年轻,不同年龄段各个证型间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病程多为10 a以下,病程超过20 a的多为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及肝肾两虚证。RA患者的PLT在湿热痹阻、痰瘀痹阻中明显升高,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RA患者中更高,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RF、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北地区RA证候以湿热痹阻多见,病程短,且与PLT计数与抗CCP抗体滴度相关,可作为中医药治疗的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3.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江苏省8家医院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辨证分为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统计患者病程、年龄、地区,并检测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总结各证候患者病程、年龄、地域、分期、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44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湿热蕴结证150例,占33.78%;瘀热阻滞证131例,占29.50%;痰浊阻滞证117例,占26.35%;肝肾阴虚证46例,占10.36%.瘀热阻滞证和肝肾阴虚证病程长于湿热蕴结证和痰浊阻滞证(P<0.05);年龄较轻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蕴结证,较长者主要表现为瘀热阻滞证(P<0.05);急性期以湿热蕴结证为主,间歇期以痰浊阻滞证为主,慢性期以瘀热阻滞证为主(P<0.05);各地域间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证候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与患者病程、年龄、地域、分期、炎性指标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Cirrhosis,AC)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探析不同中医证型AC患者的病机特点。方法 回顾2008年至2018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AC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运用Epidata和Excel整理和管理提取数据,对提取后的数据进行证型规范和中药规范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有效病例数193例,平均年龄58.59 ± 10.95岁,平均每日饮酒量339.60 ± 205.05g,平均饮酒年限28.50 ± 11.75年,平均饮酒度数为45.43 ± 8.17%。193例AC患者中,不同证型间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不同证型间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肝气郁结证AC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者(P < 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方面则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 < 0.05),脾肾阳虚证和瘀血阻络证AC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证型者(P < 0.05)。瘀血阻络证AC患者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 < 0.05)。而不同证型的AC患者肝细胞损害情况总体差异不大,但瘀血阻络证AC患者的谷草转氨酶中位数水平最高。本研究揭示AC早期病机多为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晚期转化为瘀血、阳虚证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组方活血复脉汤治疗缺血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规范化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加活血复脉汤治疗,每天1剂,联服21天后进行心功能分级(heart function)(NYHA分级法),6分钟步行试验(six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脑钠肽(plsma brainnatricular peptide,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钾、血钠、血氯、T3、T4、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临床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心功能[(3.39±0.49)级与(2.73±0.81)级]、6分钟步行试验[(317.51±108.84)米与(415.15±105.85)米]、脑钠肽[(370.73±70.83)pg/mL与(291.20±86.49)pg/mL]、血胆固醇[(4.86±0.61)mmol/L与(4.53±0.44)mmol/L]、低密度胆固醇[(2.89±0.50)mmol/L与(2.47±0.48)mmol/L]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8.24±3.10)mm与(56.96±3.11)mm]、左室射血份数[(43.11±8.21)%与(47.04±6.02)%]、β2微球蛋白[(3.13±0.52)mg/L与(2.96±0.48)mg/L]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以上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低密度胆固醇[(2.82±0.55)mmol/L与(2.50±0.48)mmol/L]治疗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心功能[(2.73±0.81)级与(3.09±0.65)级]、6分钟步行试验[(415.15±105.85)米与(368.98±105.62)米]、脑钠肽[(291.20±86.49)pg/mL与(332.83±91.08)p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复脉汤能增加缺血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胆石症(Cholelithiasis)患者中医不同证型与糖脂代谢以及血钙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胆石症患者128例,其中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54例,肝郁气滞证30例,瘀血阻滞证28例,胆腑郁热证16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肝胆B超、血钙、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S)等检查。结果:①胆石症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以肝胆湿热证为主,其次为肝郁气滞证、肝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最少;②胆石症糖脂代谢异常以肝胆湿热证最为明显;③胆石症四种中医证型血钙水平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石症患者中医证型中以肝胆湿热证多见,湿热证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现象明显,湿热证与糖脂代谢/血钙等理化指标可作为胆石症易发因素的客观指标;糖脂代谢参与胆石症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可作为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辅助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茯苓甘草复方合剂对铝染毒小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铝水溶液给小白鼠灌胃3个月,复制染毒模型,然后分为治疗组、染毒组(染毒不治疗组),另设正常组(不染毒,作正常对照)。治疗组用茯苓甘草复方合剂灌胃治疗。实验结束,取血清、大脑组织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正常组、治疗组、染毒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分别是:(0.74±0.18)I U/mg、(0.88±0.13)I U/mg、(1.36±0.18)I U/mg,染毒组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1);实验前、后测Hb结果分别是:(158.42±11.84)g/L、(163.40±7.85)g/L、(161.80±10.02)g/L、(144.16±5.44)g/L、(142.77±23.50)g/L、(128.81±15.90)g/L,染毒组实验结束明显降低(P<0.01);尿素氮(BUN)分别是(7.14±1.51)mmol/L、(8.62±3.53)mmol/L、(10.47±3.29)mmol/L,染毒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铝染毒小鼠大脑AchE活力和BUN明显升高,Hb明显降低,而治疗组有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择1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胸痹的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型归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证型分布依次为: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痰瘀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痰瘀证>阳虚痰瘀证=痰瘀交阻证>单纯血瘀证>单纯痰浊证=单纯阴虚证>单纯阳虚证>单纯气滞证>单纯气虚证;进一步归纳:阳虚及其各兼证组(单纯阳虚证 阳虚痰瘀证 阳虚寒凝血瘀证)>气虚及其兼证组(单纯气虚证 气虚痰瘀证)>阴虚及其兼证组(单纯阴虚证 阴虚痰瘀证)>气滞血瘀组>痰瘀交阻组>单纯血瘀组>单纯痰浊组>单纯气滞组.阳虚兼证组内出现率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常见舌象有:舌质紫暗、淡紫、暗红、淡红,舌体胖大、齿痕、嫩,苔多白腻、白滑,脉象常见沉弦、沉弱、沉涩.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机复杂,虚实相兼;阳虚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证候要素及单证分布规律,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奠定基础。方法:收集709例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10%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由2名中医肿瘤专业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乳腺癌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提取出19个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为7个:肝、脾、肾、心、络、肺、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2个:气滞、热、血瘀、湿、气虚、湿热、痰热、阴虚、阳虚、精亏、血虚、风湿。相对应的单证有21个:湿邪困脾、肝气郁滞、肝热、血瘀、风湿阻络、痰热阻肺、胃热、心火亢盛、湿热、脾气虚、肝阴虚、肾阴虚、肾精亏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肾虚(可能为肾阴阳精气虚)、肾阳虚、心血虚、肝血虚。结论:乳腺癌的发病与肝气郁滞直接相关,在肝气郁滞的基础上发展为肝热、血瘀、痰湿阻滞、进而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同时肝木克土则产生脾虚、胃热等证。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临床指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91例PCOS合并MS患者利用中医四诊分类,观察一般情况及临床理化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BP),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结果]就诊的91例患者中脾虚痰湿证42.86%,痰瘀互结证29.67%,肾虚血瘀证16.48%,肾虚肝郁证10.99%。BP、HDL、FPG水平各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证TG水平与脾虚痰湿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与其他证型比较,腰围、臀围、腰臀比显著升高。[结论]PCOS合并MS患者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尚需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