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58岁,因间断性上腹饱胀不适伴反酸10年,黑便1d住院。患者近10年常在进食不当后出现反酸、上腹饱胀不适,自服药物可缓解,未行胃镜及钡餐检查。入院前一天解黑色稀便2次,呕吐咖啡色物1次,伴头晕和乏力。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pylori gastritis)指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部分患者产生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1]。根据罗马III标准[2],消化不良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等,而对于单纯Hp感  相似文献   

3.
焉鹏  赵岐刚  阎勇 《山东医药》2003,43(4):41-41
2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9月 ,我们应用 PCR技术检测了 1 3 8例胃炎患者胃粘膜组织的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 DNA) ,平行测定其血清中 HCMV-Ig G抗体 ,以探讨人巨细胞瘤病毒 (HCMV)感染与难治性胃炎的关系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同期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 1 3 8例患者 ,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部炎症 ,排除消化道溃疡及消化系统肿瘤等其他器质性疾病。患者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 ,如上腹部疼痛、饭后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其中 78例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阴性 ,经正规的内科治疗 ,如抗幽门螺杆菌、胃粘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过程中疗程、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对经胃镜检查并经快速尿素酶检测和病理检查确定为Hp阳性或经C^14呼气试验检测阳性患者采用两种方案治疗对比。即4日的RBCA疗法(第1天雷贝拉唑10mg2次/d;第2-4天雷贝拉唑10mg,2次/d,果胶铋150mg,2次/d,克拉霉素25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7日的OBCA疗法(奥美拉唑20mg,2次/d,果胶铋150mg,2次/d,克拉霉素25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结束后1个月用C^14呼气试验检测法评价Hp感染是否治愈。结果两组方案治疗效果相近(RBCA组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36%,OBCA组疗法根除率为85.1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雷贝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相比奥美拉唑,其抑制胃酸起效快,抑酸作用强,更有利于抗生素在低酸环境下根除幽门螺杆菌,大大缩短了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程,从药效和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相关性胃炎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慢性胃炎(CG)是消化系统的一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公认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胆汁反流(BR)破坏胃粘膜。本研究旨在探讨Hp与BR对CG的致病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以1997年4月至200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并完成下述各项测试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胃镜检查后常规取胃粘膜活组织作病理检查,另于胃窦炎性粘膜大弯侧距幽门2~3cm内取2块组织,1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块用于病理切片HE染色,2种方法均阳性定为Hp阳性。胃镜检查前无剧烈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以来 ,我们对 112例慢性乙肝 (下称慢乙肝 )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 ,旨在探讨慢乙肝患者肝脏损伤程度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90例 ,女 2 2例 ;年龄 2 7~ 64岁 ,平均 42 .3 6岁 ;均符合 2 0 0 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轻度 3 9例 ,中度 45例 ,重度 2 8例。本组均行乙肝五项指标及 HBV- DNA检测 ;同时行胃镜检查 ,于胃窦前壁距幽门口 2~ 4cm处钳取胃粘膜 2~ 3块 ,有病变者在其明显处取 ,胃粘膜病变以胃粘膜活组织病理诊断。幽门螺杆菌(Hp)检查采用粘膜组织切片 Warthin- Starry银染法。结…  相似文献   

7.
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30~50岁。均以“上腹饱胀不适伴烧心”就诊。实验室检查:经电子胃镜检查,3例均于食道距门齿17~20cm处,窥见红色岛状天鹅绒样组织,表面柔软光滑,约0.8×1.0cm大小,均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胃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2岁。因“间断黑便1个月,加重伴呕血1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柏油样黑便并伴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尤其明显;1d前无明鼎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9.
克拉霉素、灭滴灵、叶酸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关键是如何使胃粘膜之萎缩、肠化及不典型增生改善或逆转,亦是近年来消化学界大多数学者争相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98~1999年对60例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选择具有1年以上的下列症状患者:上腹疼痛、胀感、暖气、恶心、厌食,并经胃镜检查、胃粘膜活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萎缩(伴或不伴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例。证实患者胃粘膜有Hp感染。 2.方法:(1)对照组:30例,用胃喜片1.0(2片),2次/d,餐后口服,共10周,另在治疗前两周加服克拉霉素片0.25,2次/d,早晚空腹口服,灭滴灵片0.2,3次/d。(2)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服叶酸片5 mg,3次/d,疗程10周。服药期间每2周复诊记录病情变化,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Hp检测。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窦粘膜组织培养,两种方法均阳性,列为Hp阳性,两种均阴性,列为Hp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窦部粗大皱襞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内镜形态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对胃镜检查中发现有胃窦部粗大皱襞患者,询问临床特点、内镜下检查形态、活组织病理检测其组织学改变,~(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结果:临床见有进食后上腹饱胀及上腹隐痛,伴有反酸、烧心、嗳气,胃动力药及助消化药物不能改善症状;内镜下形态以纵行条状粗大皱襞多见,弧形、类圆形次之.位于胃窦部小弯侧,1-4条,通向幽门,大部分脱入十二指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炎.病理提示不同程度浅表性胃炎或不典型增生,伴糜烂者不典型增生比例较高.肠上皮化生、腺体数量减少也占一定比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84.98%.结论:在胃窦部粗大皱襞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较一般浅表性胃炎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球部异位胃粘膜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 ,53岁 ,因上腹饱胀不适18年 ,加重1月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可见许多芝麻大小的隆起。活检组织学检查为胃窦腺 ,HP染色阴性。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异位胃粘膜(胃窦腺)。例2男 ,50岁 ,因反复上腹胀痛7年余 ,再发2周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多个1~3mm大小的隆起。病理检查示胃体腺。HP染色阴性。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异位胃粘膜(胃大部腺)。例3男 ,63岁。因反复上腹隐痛、反酸40余年 ,再发1周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粘膜可见密集颗粒状隆起。病理检查示胃窦腺 ,HP染色阴性…  相似文献   

12.
胃镜扩张治疗溃疡性幽门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5岁。因上腹部节律性疼痛十余年,反复腹胀呕吐1年加重4d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饱胀不适,餐后加剧,伴恶心呕吐,多为朝食暮吐,无发热,无全身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幽门管溃疡伴狭窄。其后间断口服奥美拉唑、胃达喜等药,病情时好时坏,近期病情加重,只能进流质,近4d来因腹胀、恶心呕吐加重,不能进食,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幽门口狭窄,不能通过镜身。为进一步治疗,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  相似文献   

13.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主要症状为持续或间歇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烧心、反酸、恶心等[1] 。我院于 1 998年 9月~ 2 0 0 0年 6月 ,应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 FD5 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本院住院及门诊可随访的患者 ,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消化不良症状 (餐后不适、上腹胀满、上腹疼痛、早饱、恶心、食欲不振、反酸 )。无胃肠手术史 ,并经胃镜检查 ,未见食管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尚经血、尿、粪三大常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思密达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2 0 0 2年 ,我们采用思密达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7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5例 ,女 3 0例 ;年龄 3~ 14岁 ;病程 1个月至 2年。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 70例 ,恶心纳差 2 5例 ,泛酸 8例 ,便血 1例。5 6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19例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 45例 ,胃窦炎 5例 ,胃溃疡 12例 ,十二指肠溃疡 9例 ,复合溃疡 4例。抗幽门螺杆菌 (Hp)抗体检测阳性 62例 (占 82 .7% )。治疗方法 :思密达 3~ 6g,用温水调匀 ,空腹服用 ,每日 3次 ,疗程 4~ 6周。羟氨苄青霉素 2 0~ 40 mg/ kg,每日…  相似文献   

15.
六味安消和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候群。我们于 1 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采用中药六味安消治疗 80例 ,并与西沙比利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观察病例均来自我院消化门诊。诊断依据 :1餐后饮胀、上腹胀满、早饱、恶心、呕吐、嗳气、厌食、弥漫或烧灼样上腹疼痛症状持续 4周以上 ;2内镜检查胃和十二指肠正常或排除粘膜糜烂、萎缩、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3排除可致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 ;44周内未服用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 1 60例 FD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0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而见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和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1临床表现症状:上腹痛:指上腹正中部疼痛,可为隐痛、胀痛、空腹痛或餐后痛等;上腹不适:指上腹胀、早饱、胀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6岁。因反复上腹部烧灼感10多年,食甜、酸、辣物后症状加重2个月而就诊。查体无重要发现。多次胃镜检查示胃窦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显露;幽门粘骥轻度水肿,收缩时呈菊瓣状外翻,色略红,有胆汁返流。胃镜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胃粘占膜脱垂。每次胃镜检查均取胃窦粘膜行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窦炎(中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经过常规检查(包括上消化道内镜)后排除无器质性、代谢性、系统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或不适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罗马Ⅲ诊断标准提出根据症状群进行FD亚组分类,即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笔者应用脾胃舒片治疗PDS患者,观察其临床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性 ,46岁。因上腹部不适、嗳气 ,胃镜诊断胃平滑肌瘤要求外科手术治疗于 2 0 0 1年 4月 2 1日入院。患者于 1997年 2月 18日因上腹部不适行第一次胃镜检查 ,发现胃角近胃前壁及胃角中央各有一约 1× 1cm及 0 .8× 0 .8cm大小半球状粘膜下隆起 ,表面光滑 ,活检时粘膜弹性好。病理报告 :胃粘膜组织。胃镜诊断 :胃平滑肌瘤可能。 4年后 2 0 0 1年 4月 2 0日再次胃镜检查 :见两肿物明显增大 ,分别为 3× 3cm及 2× 2cm ,呈半球状 ,表面光滑。病理报告仍为胃粘膜组织。胃镜诊断 :胃平滑肌瘤可疑。 4年来患者除有上腹部不适及嗳气外 ,无皮…  相似文献   

20.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患者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分布18岁~64岁.分别具有餐后饱胀、上腹胀满、早饱、恶心、厌食、烧灼痛、嗳气等症状.给予西沙必利5mg,3次/d,餐前30minpo,疗程4wk.以治疗前上述各症状发生率作为对照,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4wk后上述七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由治疗前的餐后饱胀92.5%,上腹胀满95%,早饱76%,恶心17.5%,厌食71.3%,烧灼痛90%,嗳气65%,降为13.7%,12.5%,2.5%,2.5%,11.3%,16.3%和21.3%.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