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警察自我效能感、心理一致感和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一致感量表(SOCS)和职业倦怠量表(CMBI)对1126名警察进行施测。结果①自我效能感和心理一致感均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106,-0.208,-0.325,-0.371,-0.529,-0.167;P0.01),自我效能感与心理一致感呈显著正相关(r=0.244,P0.01);②心理一致感可以完全中介自我效能感对情感耗竭的影响,心理一致感可以部分中介自我效能感对人格解体以及成就感降低的影响。结论警察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非是直接的,还存在心理一致感这一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理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倦怠感量表对21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实习护理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医学生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实习护理生在情感耗竭、消极怠慢和专业效能上的得分比编辑人员的低,差异显著(P<0.001).③一般自我效能感、性别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 需进一步纵向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的特点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等认知因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信施工人员自我和谐、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一般自我和谐量表对260名通信施工人员进行测评。结果①城镇与农村员工及离开与未离开原籍工作员工的自我效能差异具有显著性(t=-1.667,-3.075;P<0.01);自我效能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灵活性、自我和谐总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和职业倦怠总分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8,4.081,3.934,3.640,-3.853,4.117;P<0.01);②自我效能感与灵活性、个人成就显著正相关,与自我和谐总分、情感衰竭、去人性化、职业倦怠总分显著负相关(r=0.374,0.305,-0.225,-0.328,-0.313,-0.340;P<0.001)。结论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和谐及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师工作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工作压力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和教学效能感问卷对长沙市的187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重点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于普通中学教师,尤其在工作负荷,考试与升学及领导与管理压力源方面更为屉著;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但在一般教育效能感上,重点中学教师得分低于普通中学教师。②工作压力与中学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多为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考试与升学、职业发展与晋升是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结论:工作压力对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倦怠和工作压力问卷对728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来源的工作压力对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影响不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情绪衰竭和疏离感主要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有关,低成就感主要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有关。结论工作压力越大,教学效能感越低,教师的工作倦怠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师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中学教师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运用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教师归因方式量表对661名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从整体上看,能力这种归因方式对创造效能有预测作用,而能力、任务、努力三种归因方式对工作效能有预测作用;②在不同性别和教龄的教师群体中,归因方式对自我效能感预测作用不同。结论:中学教师归因方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生死亡态度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可能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医学院437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逃避死亡接受与自杀意念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82,0.184,0.268,0.378;P0.001),自然死亡接受与乐观因子、睡眠因子及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148,-0.226,-0.164;P0.01);2逃避死亡接受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6.871,P0.001),自然死亡接受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t=-2.469;P0.05);3自我效能感在逃避死亡接受和自然死亡接受对自杀意念的作用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c’/b=-1.243,3.616;P0.001)。结论: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提高自我效能感,可有效的减少自杀意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其原因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习压力量表对云南省南涧一中2009级高三学生进行学习压力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评定。结果 1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t=2.764,P=0.007)、班内名次(F=4.390,P=0.003)等统计学差异,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无性别(t=-0.009,P=0.993)、班级(t=0.958,P=0.340)、城乡(t=1.183,P=0.239)、班内排名(F=0.842,P=0.502)等统计学差异;215.3%的高三同学认为学习压力非常大,38.7%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较大,38.7%的同学认为学习压力一般,3.6%的同学认为没有学习压力,3.6%的同学对学习压力持不确定态度,学习压力无性别(t=-0.343,P=0.732)、城乡(t=0.956,P=0.341)、班内不同名次段(F=1.199,P=0.315)、班级(t=0.384,P=0.702)统计学差异;3学习压力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r=-0.340,P=0.000),学习压力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0.012,P=0.904);4当学习压力量表评分均分小于2时,学业自我效能感达到最佳水平(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M=3.5),班级排名中下的学生学习压力最大(学习压力得分M=3.1)。结论学习压力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相关,老师、父母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应通过正确归因、奖励、情感支持等方式疏导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焦虑自评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r=-0.399,P<0.01)、焦虑(r=-0.231,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与抑郁(r=-0.399,-0.354;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别进入焦虑、抑郁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焦虑、抑郁5.3%和15.9%的变异量。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负性情绪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业自我效能感不能有效预测负性情绪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的基本特点及与人格、网络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提高其网络心理咨询行为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在2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中选取有心理咨询经历者310人(其中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32人,无面对面经历者278人).选用网络心理咨询态度问卷(OCAS,包含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和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两个维度)、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较高,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较低.有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低于无面对面心理咨询经历者[(12.9±2.6)vs.(14.0±2.8),P<0.05].大一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低于其他3个年级学生[(17.8±3.0)vs.(18.7±2.6),(19.0±2.2),(19.1±1.7);均P<0.05],大一、大二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14.4±3.1),(14.2±2.5) vs.(13.3±2.8);均P<0.05].QZPS的外向性、善良、才干、情绪性和处世态度得分及大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网络能力感、行为努力感得分均与网络心理咨询的评价得分呈正相关(r=0.11~0.29;均P<0.05);网络心理咨询的不适感得分与QZPS的外向性、处世态度得分呈负相关(r=-0.21、-0.16,均P<0.05),而与才干得分呈正相关(r=0.13,P<0.05).结论: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有较积极的态度,外向性低、高才干的个体对网络心理咨询的接纳性可能更低;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态度可能与其人格特征、网络自我效能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我国警察为被试,探讨工作倦怠及其与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和身心健康的关系。方法:用修订后的MBI-HSS以及其他有关问卷对4855名警察进行网上调查。结果:①高工作要求或者缺乏工作资源都会导致个体的情绪衰竭,缺乏工作资源是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主要原因;②工作倦怠会导致个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也会导致个体产生离职想法;③高工作要求和缺少工作资源通过倦怠的某些维度导致个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和产生离职想法,同时,高工作要求可直接导致身心的不健康,缺乏工作资源可直接导致个体产生离职想法。结论:工作要求和缺少工作资源引起警察的工作倦怠.而工作倦怠又会导致个体身心健康问题以及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12.
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54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 ,工作倦怠 (jobburnout)已成为西方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有研究报道 ,近年来 ,工作倦怠已成为美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议上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1] 。对工作倦怠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 70年代。 1974年 ,Freuden berger[2 ] 首先提出了倦怠 (burnout)一词的概念。他认为 ,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 ,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 ,工作倦怠现象就产生了。Freuden berger的观点继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工作倦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重庆市大型综合医院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进行调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医院管理部门对医技人员的重视,达到防治医技人员职业倦怠、提高医疗安全的目的.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3家综合医院176名医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技人员职业倦怠轻、中、重度的检出率分别是38.07%,29.55%,6.25%;情感耗竭检出率22.16%,人格解体检出率46.02%,成就感减低检出率51.14%;医技人员在人格解体纬度上显著高于医护人员(t=3.069,P<0.01);大专以下学历在情感衰竭纬度上的评分显著高于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F=3.862,P<0.01);神经质(β=0.191,P<0.01)与精神质(β=-0.126,P<0.01)对情感衰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神经质(β=0.182,P<0.01)、掩饰性(β=-0.132,P<0.01)和自我效能(β=0.124,P<0.01)对人格解体有显著预测作用,掩饰性(β=-0.170,P<0.01)和自我效能(β=-0.247,P<0.01)对人格成就感减低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医技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上来说较为严重,人格特征及自我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高校辅导员依恋类型与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322名高校辅导员施测。结果:322名辅导员中,62.1%为安全型依恋,17.7%为忽视型依恋,14.0%为沉迷型依恋,6.2%为恐惧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的辅导员在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得分上均显著低于不安全依恋的辅导员,而三种不安全依恋(忽视型、沉迷型和恐惧型)辅导员间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的成人依恋类型对其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我国警察为被试,探讨工作要求、工作资源对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MBI-HSS、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自编工作要求、工作资源问卷对4855名警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 工作要求对情绪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资源对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有负向预测作用、对个人成就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资源对工作投入的3个维度都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高工作要求或者缺乏工作资源都会导致个体的情绪衰竭,缺乏工作资源是个体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的主要原因;缺乏工作资源是个体工作不投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护士的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情况做探讨,揭示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唐山市3家医院的200名护士,运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68份。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描述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检验,相关分析。结果①护士的职业倦怠整体水平较高;②护士的年龄、人事关系等人口学变量对其职业倦怠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护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有显著的相关(r=0.415,P<0.01)。结论唐山护士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倦怠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某公安分局全体警察为样本调查基层民警的工作倦怠状况。方法采用MBI-GS工作倦怠量表调查397名警察。结果基层民警工作倦怠中的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及低效能感维度的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3.76±1.25、3.17±1.35、3.65±1.10。单身警察在情感衰竭和玩世不恭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已婚警察 26岁至35岁、36岁至45岁年龄段的警察比46岁以上的警察情感衰竭更为严重 刑侦民警和派出所民警比机关民警的情感衰竭更严重,派出所民警比机关民警玩世不恭更严重 服务性岗位的警察比从事业务性岗位的警察职业效能感更低。结论基层公安机关民警的工作倦怠较为严重,在婚姻状况、年龄、警种和岗位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现状,探讨其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工作倦怠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承德市12家医院138名麻醉医师进行调查。结果:麻醉医师在情绪衰竭(t=2.911,P0.01)和个人成就感(t=14.010,P0.01)两个维度得分与M氏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供职医院是影响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麻醉医师工作倦怠水平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各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麻醉医师的工作倦怠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300名高校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在婚姻状况(t=3.256,P<0.05)、行政级别(t=2.859,P<0.05)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②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尝试运用心理减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社会支持、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工作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183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查。结果 1教师群体中,男性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女性(F=1.925,P0.05),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成就感低落维度得分和职业倦怠总分上有显著差异(F=5.053,P0.01;F=2.801,P0.05),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小学与高中教师(F=3.253,P0.05);2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7,0.42,0.38,0.49,0.35,0.43,0.28,0.29;P0.01),与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r=-0.06,-0.11,-0.53,-0.12,-0.13,-0.10,-0.09,-0.07;P0.01),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也呈负相关(r=-0.25,-0.31,-0.22;P0.01);3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