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作用,探讨盐酸氟桂利嗪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作用机制.方法:将SAH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SAH对照组24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治疗组不同时期血浆中ET含量,并与SAH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7例)比较.结果:SAH对照组于用药前及用药7,14 d和4周血浆ET含量分别为(68.38±15.42),(60.45±11.34),(56.83±9.31),(55.25±8.23) pg•mL 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2.12±6.35) pg•mL 1(P<0.01,P<0.05);治疗组用药前及用药7,14 d和4周血浆ET含量分别为(66.72±17.21),(42.30±13.43),(46.52±10.35),(48.31±9.16) pg•mL 1,与SAH对照组用药后同期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用药不同时期血浆ET含量明显低于用药前(P<0.01).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能明显降低SAH增高的血浆ET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SAH后CVS,保障脑组织的血液供给.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以及尼莫地平对它的影响。方法 :66例急性脑梗死 (ACI)病人根据入院时的血压情况随机分为 2组 :高血压脑梗死组 35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5例 ,年龄 ( 65±s11)a]和单纯脑梗死组 31例[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 62± 10 )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浓度 ,并与 2 7例健康对照者比较 ,其中 4 2例ACI病人 ( 2组分别为 2 5例和 17例 )接受尼莫地平 4mg ,iv ,gtt ,qd ,2wk后复测ET。结果 :2组脑梗死病人血浆ET浓度分别为 ( 144±4 2 )ng·L- 1和 ( 72± 35)ng·L- 1。尼莫地平治疗后 ,分别为 ( 94± 55)ng·L- 1和 ( 60± 37)ng·L- 1,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ET与ACI有着密切联系 ;尼莫地平静滴在明显改善神经症状的同时可明显降低ET。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多发性脑梗死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检测3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NO含量变化,并与30例单发性脑梗死、30例健康人血浆ET、NO含量作对照分析。结果:多发性脑梗死后6h、24h、3d及7d血浆ET、N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多发性ET、NO浓度高于单发性(ET:98.85±13.1,83.50±11.2;NO:85.62±11.52,81.50±10.68),两者比较,P<0.05。结论:ET、NO均参与了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ET、NO浓度变化可作为脑梗死临床治疗、判断预后的实验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背部sc给予Iso 1 mg.kg-1.d-1造模。第2天在给Iso 30 min后,再背部sc给予Gen 0.03,0.1和0.3μmol.kg-1,连续14 d。末次药后12 h检测左心质量参数;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心室质量参数由(1.87±0.09)mg.kg-1明显提高至(2.48±0.11)mg.kg-1(P<0.01),血浆AngⅡ含量由(245±74)ng.L-1提高至(354±51)ng.L-1(P<0.05),ET含量由(37±17)ng.L-1提高至(66±20)ng.L-1(P<0.05),ANP含量由(506±115)ng.L-1降低至(265±125)ng.L-1(P<0.05)。与模型组相比,Gen 0.03,0.1和0.3μmol.kg-1组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分别为:(2.32±0.15)mg.kg-1(P>0.05),(2.28±0.10)mg.kg-1(P<0.05),(2.25±0.13)mg.kg-1(P<0.05);血浆AngⅡ含量下降,分别为:(242±77)ng.L-1(P<0.05),(198±40)ng.L-1(P<0.01),(196±53)ng.L-1(P<0.05);血浆ET含量下降,分别为:(36±17)ng.L-1(P<0.05),(38±9)ng.L-1(P<0.05),(45±17)ng.L-1;血浆ANP含量升高,分别为:(695±177)ng.L-1(P<0.01),(574±219)ng.L-1(P<0.05),(544±231)ng.L-1(P<0.05)。结论 Gen可能通过影响大鼠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从而抑制Iso诱导的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在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对血浆内皮素(ET)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连续5d经尾静脉给予前列地尔(8,24,72μ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术后6,24h,10,21d4个时间点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中ET及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前列地尔各组24h血浆ET含量[(34±s4),(34.9±1.7),(29±3)ng·L-1]与模型组[(73±8)ng·L-1]相比显著降低,P<0.01。前列地尔各组均可在高峰时显著降低IL-1β[(0.267±0.012),(0.136±0.017),(0.142±0.015)μg·L-1,P<0.01],IL-6[(340±43),(243±20),(199±22)μg·L-1,P<0.01]和TNF-α[(3.34±0.24),(1.73±0.27)(1.66±0.29)μg·L-1,P<0.01]的含量,并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r=0.747,0.907,0.747)。结论:前列地尔降低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术后血浆中ET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作用,是其干预血管再狭窄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康人口服甲钴胺片剂和胶囊后人体内药动学,并对其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21例健康受试者采用3制剂、3周期的二重3×3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口服单剂量1500μg国产甲钴胺片剂、胶囊和参比制剂,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口服国产甲钴胺片剂、胶囊和参比制剂后血清中甲钴胺浓度增加量的ΔC_(max)分别为(219.21±83.12),(194.71±81.25)和(231.24±106.82)pg·mL~(-1);T_(max)分别为(3.67±2.05),(3.40±2.56)和(2.52±1.19)h;t_(1/2)分别为(15.34±4.13),(15.88±5.75)和(15.10±4.74)h;ΔAUC_(0-t)分别为(5009.83±2495.41),(4645.21±2143.82)和(4628.58±2083.71)pg·mL~(-1)·h,ΔAUC_(0-∞)分别为(5851.28±2402.74),(5661.41±2232.75)和(5616.22±1709.24)pg·mL~(-1)·h。口服甲钴胺片剂、胶囊后相对生物利用度F_(0-t)分别为(108.54±25.30)%和(102.37±26.80)%;F_(0-∞)分别为(103.65±23.54)%和(101.90±30.52)%。结论:口服甲钴胺片剂、胶囊与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3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的代谢综合征(MS)统一诊断标准,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散射比较分析法分别测定5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MS组)和对照组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非MS组)血浆Hcy水平比较。结果血浆Hcy水平在两组间的比较:MS组与非MS组血浆Hcy含量分别为(21.52±5.87)μmol/L、(15.38±4.23)μmol/L。MS组与非MS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浆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为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焱  周美珍  满咏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1):1870-1873
目的:探讨尿多酸肽对外周血辅助性T1淋巴细胞(Th1)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择肿瘤患者和健康查体者各30例,抽取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10%胎牛血清1640培养液将其浓度调成1×106个·mL-1,分別加入不同浓度的尿多酸肽注射液,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悬液-70℃冻存,经反复冻融、离心收集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2和IFN-γ的含量。结果:在加入不同浓度(0,0.1,0.2.0.4 mg·mL-1)的屎多酸肽培养后,肿瘤患者PBMCs上清液中IL-2含量分别为(91.10±35.80),(40.25±14.38),(33.40±13.42)和(21.35±9.58)pg·mL-1,健康人分别为(127.76±47.91), (73.43±29.77).(51.62±19.85)和(34.78±14.95)pg·mL-1;肿瘤患者PBMCs上清液中IFN-含量分别为(183.38±66.75),(107.48±40.33),(79.86±31.03)和(52.02±22.67)pg·mL-1,健康人分别为(249.45±89.69),(160.12±62.08),(105.04±39.47)和(69.58±26.25)pg·mL-1。在相同尿多酸肽浓度下,患者的IL-2和IFN-γ含量低于健康人,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培养液中尿多酸馱浓度的增加,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IL-2和IFN-γ的含量逐渐降低,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Th1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于健康人;尿多酸肽在体卟条件下抑制Th细胞分泌IL-2和IFN-γ  相似文献   

9.
丹参注射液辅助下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SO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SO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所有患者采取阿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灶体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浆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3周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7.52±4.05)分]和脑梗死体积[(11.56±4.77)cm3]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观察组患者SOD活力[(101.34±12.74)nU/ml]显著高于对照组[(93.58±10.87)nU/ml],并且ET含量[(56.99±7.87)pg/ml]及NSE浓度[(20.42±5.4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SOD、ET、NSE指标,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影响因素叶酸、维生素B12等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离子捕获免疫分析法及非均相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等测定302例CHD患者,包括ACS组20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132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00例和正常对照组120例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等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行Gensini评分,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①ACS组、SAP组Hcy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9±12)μmol/L vs (10±6)μmol/L(P<0.01)、(15±5)μmol/L vs (10±6)μmol/L(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2±0.7)μg/L vs (7.1±1.8)μg/L(P<0.01),(5.3±0.6)μg/L vs (7.1±1.8)μg/L(P<0.01);(184±32)ng/L vs (283±56)ng/L(P<0.01),(228±45)ng/L vs (283±56)ng/L(P<0.01)。并且ACS组和SAP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②血浆Hcy浓度与血浆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呈线性负相关。③随着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增加,Hcy浓度明显升高。结论冠心病尤其是ACS患者血浆Hcy显著升高,其升高严重程度与CHD的发生、病情严重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密切关系,检测CHD患者血浆Hcy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于高Hcy者应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对于延缓CHD尤其是ACS病变发展可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翔军  赵安成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60-216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ey、ET、NO、FA、VitB12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ey[(17.15±4.63)μmol/L]、ET[(32.62±18.7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2±2.62)μmol/L、(20.08±13.38)μmol/L](P〈0.01);NO[(39.82±7.26)μmol/L]、FA[(7.54±4.01)ng/ml].、VitB12[(247.70±119.85)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60.22±6.28)μmol,/L、(10.08±3.86)ng/ml、(411.52±194.58)mg/L](P〈0.01);高血压脑梗死患者He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ey、ET浓度升高,NO、FA、VitB12的水平降低,且Hey水平与ET呈正相关,与NO、FA、VitB1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在 4 8h内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 ,其中脑梗死 4 0例、脑出血 2 2例 ,4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及CGRP。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GRP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脑出血组ET及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治疗 3周后 ,脑梗死组轻中型及恢复较好的重型病人ET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CGRP也升至接近正常水平 ,而重型及恢复较差的中型病人ET虽有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GRP基本降至正常。脑出血组ET及CGRP均降至接近正常。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ET、CGRP的变化有关 ,监测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倩  贺纯静  楚兰 《贵州医药》2011,35(6):491-494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内皮素(ET)、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探讨SGB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程<3d)30例,随机分为SGB联合常规方法综合治疗组(SGB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每组15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损害与血浆心钠素含量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田锦勇  王爱民  桂芗湘 《贵州医药》2002,26(12):1088-108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损害与血浆心钠素(ANP)变化关系。方法: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在急性期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采血时同步记录脑损害程度(按Glasgow-Pittsbrgh昏迷观察进行评分)。结果:发现中型以上脑损害随着损害程度加重,血浆ANP随之增高γs=1(P<0.01),但轻度脑损害者血浆A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ANP与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细胞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梗死面积、神经损害的关系,从临床方面探讨二者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70例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和病后14 d的血浆采用免疫分析法内皮细胞素、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进行不同时程和同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时血浆ET、MMP-9浓度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ET、MMP-9水平CTV≥10 cm3、与CTV<10cm3比较(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血浆ET、MMP-9水平CSS >30与CSS≤30之间比较(P<0.05).ET、MMP-9 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01).结论 ET、MMP-9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急性期血浆ET、MMP-9水平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大小、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和前列环素(PGI2)在脑粳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放免分析法测定37例脑梗塞患者(研究组)和3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ET--1和PGI2。结果:购梗塞时ET--1水平明显升高,而PGI2明显下降。结论:ET--1和PGI2均参与脑梗塞的病理生理过程,ET--1是一种致病因子,而PGI2是一种保护因子,是ET--1的内激性拮抗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左向右分流型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浆ET、ANP的浓度,分析上述各指标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①CHD各组术前肘静脉ET的浓度大于对照组(P<0.05);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与高肺血流量组之间术前肘静脉E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的术前肘静脉E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轻度肺动脉高压组。②CHD各组术前肘静脉血浆ANP浓度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肺血流量组、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术前肘静脉血浆A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轻度>高肺血流量组。③CHD各组肺动脉血浆ET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0.794,P<0.01);ANP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0.700,P<0.01)。④CHD各组术前肘静脉血浆ET与ANP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91,P<0.01)。结论ANP、ET共同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ET合成增多,使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间失衡,促进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ANP的升高则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对维持肺循环稳定,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本实验将为延缓肺动脉高压形成或逆转失去手术机会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9.
报道用放免法测定102例脑卒中病人血浆内皮素(ET)在发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水平变化。结果提示:ET水平在TIA与脑供血不足病人高于对照组。脑梗塞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ET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ET水平与梗塞范围正相关。SAH病人发病一周内ET值迅速升高,两周内达高峰,五周内即降至原有水平。作者认为:ET参与了卒中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是导致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