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手术中,术中腹腔冲洗是减少腹腔脓肿、术后的粪瘘、降低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的有效措施。1990年至2002年,我院在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的手术中,处理原发灶后行有效的腹腔冲洗与同期不作腹腔冲洗或简单冲洗作一比较,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有效冲洗组病人手术后康复过程明显优于不冲洗或简单冲洗组病  相似文献   

2.
术尔泰预防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预防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A组)分三组采用术中术尔泰冲洗切口,同时应用甲硝唑和庆大霉素抗感染,同期另30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慢性窦道发生率和住院费用。结果结果两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0%与36.6%(P<0.005),切口愈合时间为9.6d与24d(P<0.005),慢性窦道发生率3.3%与13.3%(P<0.005),住院费用2894.5元与4724.7元(P<0.005)。结论术中术尔泰冲洗切口结合有效抗生素应用可以明显降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明显节约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术中放置引流的利弊,以明确放置引流的指征。方法将589例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引流和非引流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粘连、术后发热天数及住院天数,并观察引流组的术后引流量。结果引流组和非引流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9.65%、11.57%;腹腔脓肿为2.3%、4.1%;肠粘连为8.33%、3.22%,住院天数分别平均为(9.33±0.98)d、(8.07±0.88)d,发热天数为(4.20±0.86)d、(4.40±0.98)d。结论穿孔或坏疽性阑尾炎术中放置引流与否不能绝对化,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阑尾严重坏疽,腹腔感染严重,残端闭合不可靠等情况应放置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冲洗腹腔及子宫切口对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既往无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方法手术,一种是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结果:两组孕妇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缝合刀口巾保护切口,胎儿及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后冲洗腹腔,前鞘缝合后冲洗腹部切口可有效地降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约占普外科住院患者的10%~15%,外科手术是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治疗措施[1]。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尤其是阑尾穿孔后切口更容易感染,发生率可达30%,如何预防及减少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是普外科医生倍感棘手的问题[2]。现对我院近5年来急性阑尾穿孔切口感染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阑尾坏疽穿孔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7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阑尾坏疽穿孔86例。结果:除4例因阑尾根部较为严重坏疽,回盲部处理不理想而放置腹腔烟卷引流以观察有无粪漏之外,无1例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并发腹腔脓肿。结论:说明急性阑尾炎穿孔只要术中脓液擦洗干净、阑尾残端处理满意、选用有效抗生素,术后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7.
为了预防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脓性渗出物存积于腹腔局部,使之流出体外,外科临床上术后都在局部放置引流管。传统常用的是烟卷引流,其主要缺点是引流不畅和引流物粗大,使局部组织反应较重。烟卷引流内为细纱布组成,当渗出液体浸润饱和后,其外露部分的液体蒸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阑尾炎术后不同冲洗液冲洗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阑尾炎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2次,观察组以生理盐水+0.5%碘伏冲洗切口2次。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脂肪厚度〉2.0cm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cm(P〈0.05);两组皮下脂肪厚度≤2.0cm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皮下脂肪厚度〉2.0cm者,以生理盐水+0.5%碘伏冲洗切口效果优于单用生理盐水冲洗。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来,我院外科施行阑尾切除术 134例,其中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28例,占 20 9%。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粪瘘等并发症。根部坏疽、穿孔伴严重盲肠壁炎症的急性阑尾炎,是阑尾切除术后发生粪瘘的重要原因 [1, 2],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在术中、术后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获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8例,男 20例,女 8例;年龄 12~55岁,平均 41. 2岁,全部病例均于发病 48h后就诊,入院时局限性腹膜炎征象明显。1. 2 手术方法 全组病人入院后均行阑尾切除。 ( 1 )常规切除阑尾后,阑尾根部用粗丝线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高原地区54例经手术确诊的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20例,坏疽性阑尾炎12例,阑尾穿孔17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3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均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高原地区环境缺氧,小儿急性阑尾炎进展快,为降低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对诊断不甚明确者应密切观察,随时做好手术准备;对酷似阑尾炎的病例,应注意诊断和鉴别诊断,尽量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腹腔脏器破裂时 ,由于消化液外溢、出血和细菌污染等原因可以引起术后肠粘连、腹腔脓肿、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 ,但由于生理盐水无灭菌作用及预防肠粘连作用 ,所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1995年 8月~ 1999年 10月 ,我们对腹腔脏器破裂者术中用右旋糖酐 4 0和聚维酮碘液进行腹腔冲洗 ,以预防肠粘连、腹腔感染等 ,并与用生理盐水冲洗组进行比较 ,证实以右旋糖酐 4 0和聚维酮碘液合用预防效果最好。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腹腔脏器伤 186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生理盐水组、聚维酮碘组、右旋糖酐 4 0 聚…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穿孔并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腹部外科领域 ,重症感染以腹膜炎为最常见 ,尤以继发性腹膜炎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1] 。我们于 1993~ 2 0 0 0年对 2 7例上消化道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病人 ,采用麻醉监护加局麻行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腹腔持续性冲洗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7例中 ,男 2 1例 ,女 6例。年龄在 37~ 35岁。未行任何处置的 16例。在基层医院误诊阑尾炎手术者 11例。病程≥ 72小时。血压 (收缩压 ) (0~ 5 .33Kpa)。十二指肠穿孔 19例 ,胃穿孔 8例 ,腹腔渗液 30 0 0~ 35 0 0 0ml。1.2 方法  2 7例均有手术指征 ,但术前…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6例3岁以下中小面积烧伤后并发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分析.认为烧伤后早期创面处理不当引起创面感染,继发以绿脓杆菌为主的菌血症败血症是并发阑尾炎穿孔的主要原因。同时总结了并发症临床表现特点、手术治疗、控制绿脓杆菌感染及手术后烧伤创面的治疗体会。并认为早期应用湿性医疗技术.是防止创面感染预防阑尾炎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阑尾根部坏疽穿孔手术时,阑尾残端的处理比较困难,若处理不当,术后容易出现肠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我院2004年9月-2009年9月共收治35例急性阑尾炎伴根部坏疽穿孔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阑尾切除术中处理不当 ,术后可遗留后遗症 ,如术后右下腹疼痛、B超提示残株炎等 ,有的与残端结扎后再包埋入盲肠壁间的处理方式有密切关系。但因临床无急腹症表现 ,医生处理时感到非常棘手 ,只能采取抗炎治疗。 1990年以来 ,我们采用了阑尾残端非包埋法治疗急、慢性阑尾炎 12 6例。该术式符合解剖特点和生理需要 ,避免了术后后遗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2 6例中 ,男 10 2例 ,女 2 4例 ;年龄 11~ 5 5岁 ,平均 2 8岁 ;按阑尾炎类型分为 :单纯性 69例 ,化脓性 35例 ,坏疽及穿孔性 2 2例 (含阑尾周围脓肿 10例 )。术中见腹腔脓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4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收治的 1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病人均经手术探查证实乙状结肠穿孔 ,既往有慢性便秘史 4例 ,合并轻度直肠脱垂 1例 ,余 6例无特殊记载 ;9例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上消化道穿孔、结肠癌穿孔、炎性穿孔或粪块性穿孔 ;2例单纯修补术后康复 ,7例术后 2~ 3月行Ⅱ期闭瘘术后恢复 ,2例术后死亡。结论 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与病人本身乙状结肠所处的形态和位置有很大关系 ,其腹内压和肠管内压增高是该病的诱因 ;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在于对本病有充分的认识 ;治疗以手术为主 ,术式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情况、腹腔污染程度、发病时间来定 ,以修补关闭穿孔或肠管切除吻合加乙状结肠造口术为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7.
正自1983年德国Semm教授首次完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1],为治疗阑尾疾病提出新方法以后,LA以患者创伤小、痛苦轻、腹腔空间大、视野开阔,腹腔冲洗彻底而成为治疗急慢性阑尾疾病的方法之一。但复杂阑尾炎腹腔镜下切除几率偏低,临床处理比普通阑尾炎较为困难,术后并发症均高于普通类型[2],本文对LA术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2007年3月,我们共收治高原新兵集训致急性阑尾炎189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89例中,男175例,女14例;年龄16~20岁,平均18.8岁。1.2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急性化脓穿孔性阑尾炎8例和阑尾周围脓肿2例,采用甲硝唑局部冲洗腹腔,并于右髂窝放置引流管,于3~5天拔管。术后主要对症治疗。1.3结果189例全部治愈,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7例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2例,于7~9天拆线出院,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急性化脓穿孔性阑尾炎8例及阑尾周围脓肿2例,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其中并发肠梗阻8例,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2讨论我们认为,高原地区新兵集训期间急性阑尾炎高发的主要原因:(1)在海拔3000m高原缺氧环境下,从内地进藏的新兵短期内机体对环境、气候不适应,睡眠不佳,抵抗力降低,细菌易侵入引发急性炎症。(2)新兵集训期间训练运动量大、时间长,运动后通常缺乏恢复性训练,分配至运动肌肉的血液不能及时回至胃肠道。另外,运动与进餐间隔时间短,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阑尾反射性痉挛收缩,加之高原缺氧,阑尾组织缺血缺氧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CT表现,评估CT对这两种类型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阑尾炎,根据手术结果将其分为2组:穿孔性阑尾炎组(21例)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组(11例)。分析阑尾炎的各种CT征象,并比较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之间的CT表现。 结果 蜂窝组织炎、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和阑尾周围积气是阑尾炎的直接 CT征象,对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P<0.05),穿孔性阑尾炎组的阑尾肿大较非穿孔性阑尾炎组更为明显(P<0.05)。间接CT征象中肠壁增厚、腹水、回肠壁强化、阑尾腔内积气以及积气合并阑尾附近大肠炎在穿孔性阑尾炎组中出现的频率也明显高于非穿孔性阑尾炎组(P<0.05)。 结论 直接CT征象可用于判断阑尾炎是否伴有穿孔,间接CT征象对于难以鉴别的病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膜外负压引流对预防污染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16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腹膜外负压引流装置。结果144例切口甲级愈合,16例切口感染。结论对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阑尾切除术后放置腹膜外负压引流管,对减少切口感染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