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FN-α水平变化,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慢性乙肝病人62例,分成轻、中、重3组,治疗前后各检测一次IFN-α、ALT、HBV—DNA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慢乙肝患者IFN-α水平下降。结论: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清除IFNα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肝炎患者治疗后体内干扰素抗体产生情况.方法 对正常献血者30例,急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乙型肝炎53例,肝炎肝肝硬化43例,进行血清干扰素抗体的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乙肝患者组、慢性乙肝患者组、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阳性率分别15.79%、24.53%和20.93%,慢性乙肝患者组、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干扰素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产生抗体,检测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判断MMP-9是否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5例健康义务献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肝炎组患者血清MMP-9、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组,且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又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与MMP-9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TNF-α的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表达升高,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的表达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探讨IFN-γ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9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FN组,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A、PCⅢ、Ⅳ-C水平及IFN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关系。IFN-γ治疗后血清HA、PCⅢ、Ⅳ-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IFN无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A、PCⅢ水平明显高于应答组(p〈0.05)。IFN-γ疗效与治疗前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7662,P〈0.05)。IFN-γ对慢性乙肝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抗病毒疗效受治疗前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血清蛋白分析对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仁明  魏中华 《四川医学》2006,27(2):141-142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电泳谱、血清蛋白测定及其在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法国SEBIA电泳仪琼脂糖电泳技术,检测40例对照组和173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56例、肝癌44例和73例肝硬化的血清蛋白电泳谱;日立7600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结果慢性肝病的Alb明显低于对照组,γ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癌组的Alb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P〈0.01;肝癌组γ-球蛋白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1,而α1、α2、β球蛋白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P〈0.01,但α2球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γ-球蛋白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Alb则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组,P〈0.01,但α1、α2、β-阻球蛋白与慢性乙肝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P、Alb和P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什、Alb明显低于肝癌组、慢性乙肝组,P〈0.01。而肝硬化组PA高于肝癌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蛋白、PA测定及其电泳谱分析,对慢性肝病的诊断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判定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人α干扰素(IFN)抗体亲和层析技术建立与应用的研究。通过用初提和部分纯化的人Namalva IFN免疫绵羊,获得了抗IFN血清。在将抗血清中的抗体分离出之后,用“假IFN制剂”柱进行反复吸附,去除其中的抗杂质抗体。并用蛋白酶抑制剂柱去除其中的蛋白水解活性。然后,与Sepharose 4B结合,制备成抗IFN抗体柱。该柱能将粗制人Namalva IFN一步纯化至比活性达10~7U/mg以上,回收率>100%。纯化IFN的活性峰集中于1~3个洗脱组分(3~8ml)中。用该柱纯化人白细胞IFN也获得了类似的效果。本研究还表明,以此法制成的多克隆抗自然IFN抗体柱可将重组人IFN-αD型纯化至电泳均一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IFN)α/β受体蛋白在慢性丙型肝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健康人、HCV-RNA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CV-RNA阳性健康携带者及接受IFN-α/β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 清IFN-α/β受体蛋白浓度。结果:血清中IFN-α/β受体蛋白浓度丙型肝炎肝硬化组为(5.0± 1.8)μg·L-1、慢性丙型肝炎组为(3.4±1.5)μg·L-1、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为(2.3±0.9)μg·L-1、健康对照组为(1.75±0.56)μg·L-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丙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及炎症活动不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P<0.01);在接受IFN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与IFN疗效无关(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FN-α/β受体蛋白浓度可以反映肝纤维化及炎症活动度,其表达不受体外 给予IFN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剂量重组型α-干扰素(rIFNα-2a)舌下含片的有效性,并与天然型α-干扰素(IFN-α)比较,以期获得舌下给药的rIFNα-2a含片。方法:将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含2种不同的IFN-α,并于不同时间采血,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血清IFN水平,获得口含IFN-α的时效关系。结果:2种IFN含片均能使体内IFN升高,血清中IFN的绝对值均大于投药量。结论:2种IFN含片均有启动机体内源性IFN的作用,可通过口腔及咽部淋巴组织激活机体免疫网络产生放大效应,rIFNα-2a同样可经口含给药获得有效性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抗人α-干扰素(HuIFN-α)抗体亲和层析纯化相应IFN的研究。通过用经三氯醋酸和蓝色葡聚糖纯化的人类淋巴细胞IFN(HuLyIFN-α)、免疫绵羊,获得绵羊抗IFN血清。从该抗血清中分离得到抗HuLyIFN-α抗体之后,用偶联在琼脂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干扰素α/β(IFN-α/β)受体蛋白在慢性丙型肝炎(CH-C)、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对CH-C和丙型肝炎LC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IFN-α/β受体蛋白是否存在和在肝组织中的存在程度。并依据IFN治疗效果,将CH-C组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研究了不同治疗效果与肝脏中IFN-α/β受体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细胞中,IFN-α/β受体蛋白在门静脉周围比中心静脉周围要多,在肝小叶中分布不均;CH-C组与丙型肝炎LC组IFN-α/β受体蛋白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FN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IFN-α/β受体蛋白在肝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病患者肝组织中IFN-α/β受体蛋白的表达与IFN疗效相关.测定肝脏中IFN-α/β受体的表达水平对预测IFN疗效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低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醋酸考的松皮下注射并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复制大鼠免疫低下肺感染模型,检测雾化吸入IFN-γ1、3、7d的免疫低下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中TNF- 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FN-γ、TNF-α活性,肺组织IFN-γ、TNF-α活性,肺组织IFN-γ、TNF-α、TNF-1β、IL-6表达,以及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结果 吸入IFN-γ组大鼠A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和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吸入IFN-γ组大鼠BALF中IFN-γ、TNF-α活性高于对照组大鼠(第7天TNF-α除外),吸入IFN-γ组大鼠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NF-α表达低于对照组,IL-6表达二组无显著差异,吸入IFN-γ组大鼠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除第3天IL-1β外,与免疫低下大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雾化吸入IFN-γ可明显提高肺内IFN-γ、TFN-α、IL-1β、IL-6水平,但对相应血清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10例健康对照人群、41例门诊及病区就诊患者的sICAM-1血清含量,其中慢性乙肝30例,肝炎肝硬化11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sICAM-1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s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肝细胞损害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并可能在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在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婴儿血清TNF-α、IFN-γ、IL-4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炎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1例CMV-IgM阳性、其他疾病组和30例CMV-IgM阳性、肝炎组作为观察对象,30例健康婴儿作为对照(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FN-γ、IL-4,并分析TNF-α和ALT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CMV-IgM阳性患儿TNF-α、IFN-γ、IL-4均高于对照组,IFN-γ/IL-4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肝炎组与其他疾病组相比较,TNF-α、IL-4、IFN-γ/IL-4值的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肝炎组TNF-α和ALT值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而IFN-γ在其他疾病组和肝炎组增高均不明显.结论 CMV感染后导致患儿细胞因子分泌紊乱,表现为TNF-α水平增高,且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同时IFN-γ/IL-4值变化则提示由于Th2功能异常增高而导致Th1和Th2平衡失调.该研究结果对于阐明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改善CMV感染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低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醋酸考的松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免疫低下模型,检测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并雾化吸入IFN-γ l、3、7d的免疫低下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FN-γ、TNF-α活性,肺组织IFN-γ、TNF-α、IL-1β、IL-6表达,以及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结果:吸入IFN-γ组大鼠A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和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吸入IFN-γ组大鼠BALF中IFN-γ、TNF-α活性高于对照组大鼠(d7 TNF-α除外)。吸入IFN-γ组灌菌后d7肺组织IFN-γ和IL-1β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NF-α表达低于对照组,IL-6表达二组无显著差异。吸入IFN-γ组大鼠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除d3 IL-1β外,与免疫低下大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雾化吸入IFN-γ可明显提高肺内IFN-γ、TNF-α、IL-1β、IL-6水平,但对相应血清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免疫状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异常在肝病发病机理中有重要的意义。sIL一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FN一α(α仅干扰素)及炎前因子IL一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TNF一α(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肝病的免疫病理损伤有重要关系、但系统研究炎症性细胞因子在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侵犯淋巴细胞对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PCR方法扩增乙肝病毒DNA片段.血清中HBV DNA检测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FN-γ水平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性;而IL-4水平明显增高(F=17.4,P<0.01).血清中HBV DNA 水平与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水平呈负相关(rs= 0.53, P<0.01).62.9%(35/56)的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PBMC中检出HBV DNA,HBV DNA 阳性组和阴性组的IFN-γ水平具有显著差异(F=15.2,P<0.01).结论 (1)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以Th2类细胞因子占优势.(2)乙肝病毒侵犯淋巴细胞可能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水平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干扰素(IFN)水平的变化规律,为正确应用外源性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了610例不同临床类型和不同病原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α和IFN-γ水平。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α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q=40.96 P〈0.01,q=44.65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型、中型和重型患者血清IFN—α和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q=7.44P〈0.01,q=11.63 P〈0.01,q=12.84 P〈0.01和q=6.02 P〈0.01。q=8.41 P〈0.01.q=10.36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肝炎中型和重型患者均显著低干慢性肝炎轻型患者(q=6.63 P〈0.01,q=8.45 P〈0.01和q=3.94 P〈0.01,q=6.79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α和IFN-γ水平之间均存在差异(F=597.44 P〈0.01,和F=590.43 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分别为急性甲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丙型肝炎。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α和IFN-γ水平显著低于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t=9.64 P〈0.01和t=6.19 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水平明显升高,急性甲型和戊型患者最显著,血清干扰素水平越高者,越不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水平明显降低,丙型患者降低更显著,病情越重其水平越低,血清干扰素水平下降可能是形成慢性肝炎的原因之一,适合用外源性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不孕症患者血清抗体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对400例不孕症患者(不孕组)进行支原体培养,并选择同期200例早孕健康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宫颈管IL-6、TNF-α、IFN-γ与支原体感染诱发不孕的关系。结果:不孕组患者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154例(38.5%),对照组早孕健康妇女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29例(14.5%),不孕组患者的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孕组AsAb检出率为48.7%,对照组AsAb检出率为20.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孕组AEMAb检出率为38.3%,对照组AEMAb检出率为18.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孕组TNF-α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IFN-γ、IL-6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殖道UU感染与AsAb、AEMAb、IL-6、TNF-α、IFN-γ的产生存在相关性,UU感染可能会影响AsAb、AEMAb和生殖道炎性因子的水平,从而诱发不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HBVBCP)与IL-10、IL-12、TNF-α及IFN-γ关系。方法176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HCC)]。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HBVBCP变异在HCC组的阳性率为70.0%(14/20)显著高于慢性肝病组的阳性率37.8%(59/156)(P=0.008);HCC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P=0.000),而HCC组的血清IL-10、IL-12和IFN-γ水平与慢性肝病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BCP变异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且血清TNF-α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58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IFN-α1b300万u/次,每日一次肌注,一周后改为隔日一肌注,疗程6个月;对照组仅给一般保肝药,观察IFN-α1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宿主、病毒、药物等5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作单变量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疗效(39.2%)优于对照组(7.8%),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轻微;不同应答模式中IFN-α抗体检出率、治疗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IFN-α1b治疗CHB安全有效,影响疗效的因素为IFN-α抗体的产生、治疗前ALT水平及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