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媛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6):1498-1501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利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利格列汀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HOMA-β)。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Hb A1c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空腹血糖和Hb 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显著下降,HOMA-β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利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芪蛭降糖胶囊联合利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入院的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口服利格列汀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芪蛭降糖胶囊,2.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FINS)、血糖波动标准差(SDBG)、全天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有效血糖波动次数(N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HOMA-β、HOMA-IR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人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PG、2 h PG、Hb Alc、FINS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FPG、2 h PG、Hb Alc、FIN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SDBG、MAGE、NGE、MODD值均明显减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SDBG、MAGE、NGE、MODD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HOMA-β明显升高(P0.05),HOMA-IR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HOMA-β和HOMA-IR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MCP-1、SPARC、TGF-β1、VCAM-1、PGR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联合利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促进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恩格列净与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就诊随访的88例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恩格列净组(43例)和利格列汀组(45例)。2组患者在服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的基础上,分别联用恩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或利格列汀片(5 mg/次,1次/d)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脂、血压、肾功能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1),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恩格列净组体重指数、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利格列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恩格列净组血尿素氮、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利格列汀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用药方案之间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于早饭前口服吡格列酮片,2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早晨口服给予达格列净片,0.5片/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1%、9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显著降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氧化应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氧化应激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ISI 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筛选出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 Man5.1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比较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试验组)或安慰剂联用及单用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共检出中英文文献725篇,经筛选最终纳入4项RCTs研究,共2 036例患者。在降低患者Hb A1c水平方面,试验组(利格列汀2.5 mg,bid)明显优于对照组[标准化平均差(SMD)=-7.47,95%置信区间(CI):-10.37~-4.58,P<0.000 01],而试验组(利格列汀5 mg,qd)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意义[SMD=-9.13,95%CI:-18.86~0.60,P=0.007]。在降低患者FPG水平方面,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SMD=-6.00,95%CI:-8.82~-3.91,P<0.001)。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利格列汀2.5 mg,bid)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相对危险系数(RR)=0.94,95%CI:0.16~5.50,P=0.94],而试验组(利格列汀5 mg,qd)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RR=0.24,95%CI:0.07~0.80,P=0.02)。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 A1c和FP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因本研究异质性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但是长期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缺乏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6.
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65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Ⅰ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Ⅱ组给予吡格列酮,Ⅲ组同时给予贝那普利和吡格列酮,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量、尿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UAER、Upr、β2-M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Ⅲ组Scr、UAER、Upr、β2-M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此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达标联合口服利格列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继续格列美脲加量至每日4 mg口服,治疗组联合利格列汀5 mg日1次口服,治疗12周,观察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等变化(血糖≤3.9 mmol/L为低血糖)。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前下降:对照组HbA1c由(8.6±1.9)%下降至(7.3±1.9)%,治疗组HbA1c由(8.7±1.8)%下降至(7.4±1.6)%(P均<0.05);(2)低血糖情况: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3%,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不佳的患者联合应用利格列汀口服,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T2DM患者,其中50例仅予吡格列酮治疗为对照组,另50例予吡格列酮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两组的有效性和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 PG、Hb 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2h PG、Hb 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联合利格列汀的效果。方法 34例老年T2DM患者口服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5 mg,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差异。结果治疗后FBG、PBG、Hb A1c及TG下降,PCP较治疗前上升,HOMA-IR较前下降(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利格列汀可有效降低老年T2DM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方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比较我院应用联合药物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即观察组,利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和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即对照组)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即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规范治疗12周之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2h PG、HbA1c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不良反应相近(P>0.05)。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是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金湖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激素治疗,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0 mg/(kg·d),服用2个月后逐渐减量至10 mg/d;同时均口服厄贝沙坦片,2片/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环磷酰胺片3 mg/(kg·d),连用10~14 d,休息1~2周重复。治疗组口服来氟米特片,开始治疗的最初3 d给予负荷剂量50 mg/d,之后给予维持剂量2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白蛋白、血β2-MG、血肌酐(Cr)和补体C3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治疗6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液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β2-MG、尿红细胞计数,血液指标包括血白蛋白、血β2-MG、Cr、C3、血沉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同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这些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治疗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起效迅速,不良反应生率低,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剂量300 mg/次,以后75 mg/次,1次/d;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替格瑞洛片,首剂量180 mg/次,以后90 mg/次,2次/d,瑞舒伐他汀钙片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血小板聚集率(MPA)、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7.92%、86.79%,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88.68%;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缩短,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TC、LDL-C、hs-CRP、IL-6、NT-pro BNP、MP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0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3片/次,2次/d;1周后换用醋酸泼尼松片,2片/次,3次/d,继续维持治疗6周后缓慢减少药量,以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治疗组口服环磷酰胺片,1片/次,2次/d,糖皮质激素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6个月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尿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14%、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BUN、T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GFR、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较对照组同期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鞍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念珠菌阴道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氟康唑组、克霉唑组、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氟康唑组口服氟康唑片,3片/次,1次/d.克霉唑组睡前给予克霉唑阴道片,置于阴道深部,每个疗程用药1次.联合治疗组给予氟康唑和克霉唑阴道片,用法用量同前.3组均以连续7 d为1个疗程,每月重复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3组瘙痒、灼烧、白带异常、异常分泌物消失时间,炎症因子(IL-2、IL-8、IL-13)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氟康唑组、克霉唑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0%、70.0%、92.0%,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瘙痒、灼烧、白带异常、分泌物异常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氟康唑组和克霉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L-2、IL-8、IL-13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低于以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 2、4、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0%、4.0%及8.0%,均低于氟康唑组及克霉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念珠菌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较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女性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精神病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女性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人)和治疗组(42人)。对照组开始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5 mg/d,2~4周内增加至10~2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奥氮平片2.5 mg/次,每晚1次,2~4周内增加至3.75~5 mg/次,每晚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同时对血糖(GLU),血脂指标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比较,并且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6、8、12周,两组的HAM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且治疗6、8、12周,治疗组的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治疗4、6、8、12周,对照组的HAM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治疗2、4、6、8、12周,治疗组的HAM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治疗2、6、12周,两组的观察指标GLU、CHOL、TG、HDL、LDL、BMI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各观察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女性难治性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种治疗高血压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本地平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3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4、0.81、0.78。结论缓释硝本地平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三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3种治疗高血压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本地平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3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4、0.81、0.78。结论缓释硝本地平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阴虚阳亢型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阴虚阳亢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强力定眩片6片,3次/d,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测量患者的血压,计算血压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6%(P<0.05);观察组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 (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阴虚阳亢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比单独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更利于血压达标,可更好地控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介入后血栓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60例行神经介入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远端保护装置,根据病变血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架种类进行前后扩张。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次,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西洛他唑片200 m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术前1周至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指标,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缺血事件及缺血病灶例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缺血事件及缺血病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洛他唑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三联疗法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介入术后抗血栓作用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汉中市中心医院2012年1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魏酸哌嗪片,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和尿素,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肌酐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TG、LDL、T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肾功能和血脂,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