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戴悦  曹小英  陆茹  吴彩虹  吴华 《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55-1056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呼吸强化训练改善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借助呼吸器进行呼吸强化训练2次/d,连续训练4周。比较两组肺功能状况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4周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比对照组高(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呼吸强化训练能有效改善颈髓损伤急性期患者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性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恢复期患者肺功能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6年12月,颈髓损伤恢复期患者(C3~C6ASIA A~D级)10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综合性呼吸训练,共2个月。训练前后采用肺功能仪检查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结果训练后,观察组FVC、FEV1、MEF25%和MVV显著改善(t4.116,P0.001),且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390,P0.001)。结论综合性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恢复期患者肺通气功能有明显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红春  周敏   《护理与康复》2018,17(1):77-79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联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入组时及训练12周后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结果经12周的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三球仪负荷呼吸训练联合选择性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霍飞翔  李响  张洪蕊  杨帅 《中国康复》2022,37(8):477-481
目的:探讨系统性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膈肌运动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呼吸训练,观察周期为6周,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膈肌运动幅度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及膈肌运动幅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的FVC、FEV1、PEF、MVV值及膈肌运动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Brog呼吸困难评分从第3周均较第1周明显降低(P<0.05),且从第4周开始,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系统性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膈肌运动及肺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呼吸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呼吸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颈髓损伤患者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均给康复综合治疗1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操训练1月,比较训练前后肺通气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结论呼吸操训练能改善颈髓损伤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主导改良式呼吸训练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77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8例分为对照组,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9例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责任护士主导改良式呼吸训练。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情况,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MVV、FEV1、FVC水平较高(P 0. 05)。结论责任护士主导改良式呼吸训练用于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预防颈髓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我科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颈髓损伤行常规呼吸功能训练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同类病例采取计划性呼吸功能训练的38例患者设为训练组,观察两组患者训练4周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训练组肺部感染率13.1%,对照组46.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计划性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降低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于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训练器辅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设计问卷调查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对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明显,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带固定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4例恢复期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应用腹带固定以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对照组不采用腹带固定,其余护理措施相同。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活量、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改善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有较好的实际意义。结论:对于恢复期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可以应用腹带固定促进呼吸系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部功能训练对下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颈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深呼吸、排痰、雾化吸入、口腔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肺部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吹气球训练及咳嗽训练。观察2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1d、术后3d、术后5d及出院当天的呼吸频率和经皮指脉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3、5d及出院当天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5),术后1、3、5d及出院当天经皮指脉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早期肺部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下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化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吉兰-巴雷综合症(GBS)患者功能康复及心理变化。方法 :随机将共40例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以强化呼吸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FVC、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定、Barthel指数(MBI)、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分别评定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FEV1/FVC,FMA,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A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呼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改善吉兰-巴雷综合症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进行性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进行性呼吸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躯干控制功能、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  相似文献   

13.
冯畑  王盛强  汤智伟  肖峰  闫勃  陈灿  方征宇 《中国康复》2022,37(12):718-721
目的:观察普拉提训练对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3例。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于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普拉提训练。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和FEV1/FVC评估肺功能,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患者疲劳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疲劳度变化情况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VC、FEV1、FEV1/FVC、PEF及FMA-L、FS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2组FVC、FEV1、PEF及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FEV1/FVC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拉提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恢复中期患者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缓解疲劳度,临床治疗应充分重视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 FEV1与FVC比值(FEV1/FVC)评估患者肺功能,Sheikh躯干控制评分量表(TCT)评估患者躯干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1、PEF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TCT、FMA、WMFT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 0. 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在常规康复运动疗法基础上辅以呼吸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肺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运动疗法,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易自主呼吸练习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男性颈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n=14)和治疗组(n=10)。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增加简易自主呼吸练习。8周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 8周训练后两组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和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较训练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肺功能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情况,简易自主呼吸练习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潘卫  陈江琳 《中国康复》2017,32(6):465-467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结合全身运动训练对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的6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康复组同时增加运动训练包括踏车运动、呼吸锻炼等。踏车运动每天20min,每周不少于5次,呼吸锻炼选择在卧位、坐位和站位以及行走状态下进行,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20min,共观察8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肺功能主要指标,包括肺活量(VC,vital capacity),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量(FEVl,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econd)和运动耐力水平(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2个月后,康复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和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膈肌移动度均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均增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和肺功能指标,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肌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50例首次发病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由于患者失去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出院等原因,有5例患者退出(其中对照组2例,观察组3例),最终有4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2组患者均根据自身功能障碍情况给予相应的常规康复功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呼吸肌训练。每日2次,每周6d,康复治疗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测定和呼吸肌肌力测定,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及下肢部分对2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分;然后随访观察3个月,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和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CV)、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峰值呼气流速(PEF)、最大静止吸气压(PImax)、最大静止呼气压(PEmax)、上肢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除FMA和BI评分外,观察组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2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再发脑卒中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通过呼吸肌训练能有效增加呼吸肌肌力,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图(RMS)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上肢上举训练等,治疗组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基础上,使用肺功能训练仪进行呼吸训练,每周治疗5次,每次30min,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6分钟步行测试、COPD评估测试(CAT)、BODE指数评分、用力肺活量和1秒用力呼气流量及表面肌电图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及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6分钟步行测试、CAT评分、BODE指数评分、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的RMS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较治疗前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FVC和FEV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呼吸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呼吸肌表面肌电图的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