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描述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SER)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65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SER得分为(67.94±17.22)分,年龄、经济状况、手术方式、有无锻炼督促者、有无与他人进行锻炼方法交流是影响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不高,应加强对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并探讨其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广州市3所医院门诊随访的107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及锻炼感知益处/障碍等调查。结果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总分为(65.21±18.20)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锻炼益处/障碍感受评分及患者年龄是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有待提高,其中髋关节功能较差、对术后康复锻炼的益处认识不足、锻炼障碍感受较多者及高龄患者需给予重点关注。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康复锻炼益处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3.
周燕  刘晓丽 《全科护理》2021,19(14):1987-1990
目的: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T H A)术后病人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知识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对65例髋关节发育不良行THA病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THA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结果: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THA术后SER总评分为(65.23±8.24)分;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年龄、疾病知识水平、家属是否参与监督、社会支持度是影响成年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THA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较低,通过加强病人健康锻炼教育、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病人锻炼自我效能,从而提高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促进病人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脊柱骨病外科行康复训练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术后康复训练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其防护策略。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SER总得分为(65.74±15.97)分,其中应对自我效能得分(28.23±7.64)分,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得分(37.51±8.33)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和家庭支持为影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偏低,应加强术后健康教育,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对78例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①自我效能水平总得分为(67.94±11.88)分,其中应对自我效能(30.13±5.02)分,身体锻炼自我效能(37.81±6.51)分。②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陪护类型、医疗费用来源、抑郁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明显相关。③年龄、人均月收入、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 结论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多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经济收入、抑郁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应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的潜在类别及其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7月安阳市3所三级医院的463例住院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对锻炼行为感知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可分为3个类别:低益处-高障碍型(17.3%)、中等-感知均衡型(70.8%)、高益处-家庭型(11.9%)。锻炼行为感知潜在类别是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中等感知-均衡型和高益处-家庭型康复自我效能总分及维度得分均高于低益处-高障碍型(P均<0.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存在异质性和潜在类别特征。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锻炼行为感知水平,根据不同感知类别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或锻炼计划,增强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从而建立和巩固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多中心横断面调查中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多中心合作研究,于2021年7月—2022年1月选取中国中、东、北部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97例中青年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健康行动过程取向(the 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模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锻炼计划量表、脑卒中健康信念量表及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得分为(43.46±9.58)分,平均依从率为77.60%,康复运动依从性总体较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自我效能、锻炼计划、感知到的易感性、感知到的严重性、感知到的益处、感知到的障碍、健康动力、自我效能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依据HAPA模型,精准评估患者所处的康复运动阶段,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和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制订和实施卒中康复运动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运动依从性,改善其功能状态,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天津市红桥医院2018年7月—2020年3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社会支持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6例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恐动症评估简表(TSK)、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患者进行评价,统计伴有康复运动恐惧的患者例数,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并讨论护理策略。结果 经TSK量表评价得到伴有康复运动恐惧(>37分)的患者48例,发生率为27.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后跌倒史、术后康复指导、术后疼痛状况、运动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术后跌倒史、术后康复指导、术后疼痛状况、运动自我效能低水平、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P<0.05)。结论 老年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分析患者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患者一般资料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腰椎JOA评分表分别于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数据的单因素分析可以看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医疗费用来源,年龄,体重指数以及腰椎JOA术后评分,改善指数和改善率是相关的。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年龄,体重指数和改善指数是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对职业为农民或家务的患者、年龄较大的患者、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康复指导和鼓励,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和增强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颈椎椎体间融合器(cervieal interbody fusion cage,CIF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并对其术前、术后相关的康复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CIFC共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康复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其中康复组患者共有56个椎间隙发生病变,于术前、术后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及训练;对照组共有51个椎间隙发生病变,不进行相关的系统康复指导。术后2组患者定期随访并拍摄X线片以观察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融合情况,并比较2组间疗效。结果 2组患者(共有107个病变椎间隙)术后有98个病变椎间隙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1.6%,其中康复组56个椎间隙中共有51个椎间隙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1.1%,对照组51个椎间隙中共有47个椎间隙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2.2%,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康复组术后2年的JOA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利于该病的恢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应用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能使患者颈椎融合节段获得术后即刻稳定,围手术期间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脊髓手术减压疗效,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传统方法采用术中解剖标志定位,定位较模糊,且容易受患者个体差异及术者经验的影响。目的:观察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6-01/2009-12共施行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119例,对单开门术式进行了部分改进,行个体化椎管横径测量法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和随访时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与结论:共1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3个月。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末次随访时疗效分级,优57例,良43例,优良率89.3%。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仅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为2.67%。提示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减压彻底,脊髓后移充分,手术方法简单规范,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和颈肩痛症状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3.
背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传统方法采用术中解剖标志定位,定位较模糊,且容易受患者个体差异及术者经验的影响。目的:观察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6-01/2009-12共施行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119例,对单开门术式进行了部分改进,行个体化椎管横径测量法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和随访时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结果与结论:共1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3个月。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末次随访时疗效分级,优57例,良43例,优良率89.3%。目测类比评分治疗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仅有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发生率为2.67%。提示颈后路个体化精确椎管横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病减压彻底,脊髓后移充分,手术方法简单规范,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和颈肩痛症状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相关性.方法 2019年1—12月选取医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90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康复锻炼依从性将患者分为锻炼依从性良好组(n=58)及不依从组(n=32),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5月,采用便利取样法在北京2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共102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和影响因素资料。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总分为(2.28±0.37)分,身体锻炼、术后注意事项、主动寻求建议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25±0.44)、(2.36±0.43)、(2.23±0.6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慢性病史、康复锻炼动作难度、康复人员的帮助是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238、0.266、0.239、0.444;P<0.01),共解释40.9%的变异量。结论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整体为中等水平,临床上建议通过循序渐进增加动作难度、增加康复人员支持、完善宣教资料等方式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椎管减压,达到脊髓减压目的,对这种患者彻底减压很重要。观察此技术的的脊柱重建功能。方法:①选择2003-04/2006-02天津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男35例,女3例;年龄43~72岁,病程0.5~5年。患者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所有患者均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Cage植入手术治疗,合并失稳者进行钛板固定,无失稳者单纯植入Cage。所采用Cage为Intromed公司方形聚醚醚酮材料Cage,钛板为Sofarmor Danek公司的Zephir钛板。采用的方形聚醚醚酮材料Cage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接近,可透X线,便于术后观察评价植骨融合情况。Cage外形设计带有一定的角度,能更好的恢复颈椎生理前凸;表面弧度与终板一致,吻合度较高,增大了植骨融合率;表面有锯齿样防滑设计,植入后即刻稳定性较好;弹性模量介于皮质骨与松质骨之间,减少应力遮挡,减少融合器下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③于术前,术后2,8,24周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系统分为上肢运动功能(4分)、下肢运动功能(4分)、感觉(6分)、膀胱功能(3分)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术后进行查体和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及MRI检查。结果: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38例患者在术后数天内均感到神经症状有明显改善,下肢肌力增加,肢体较术前轻松灵活,且伴有双上肢感觉异常好转。JOA评分由术前(9.25±1.85)分,提高到术后2周(12.4±2.08)分、术后8周13.2±2.07分、术后24周(13.8±1.67)分。结论:多节段间盘切除Cage植入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动感觉功能、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Mobi—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DR)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2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例,均行单节段Mobi—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随访时间为12~15个月,平均随访13.5个月,均摄颈椎磁共振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正侧位及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置换节段活动度(ROM),采用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NDI评分及VAs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所有病例末次随访MobiC人工椎间盘假体无松动、塌陷。置换间隙术前活动度为9.74°±2.12°,术后1年时为9.96°±2.01°,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为(7.56±2.21)分,术后1年为(15.10±1.29)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NDI评分为(38.90±3.92)分,术后1年为(27.30±3.14)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为(5.20±1.31)分,术后1年为(3.10±1.24)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Mobi—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卢静  孙红霞  任静  郑圣鼐 《全科护理》2010,8(28):2543-2545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前路减压、钢板椎间融合器(PCB)内固定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72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前路减压PCB内固定,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和消失,日本矫形外科学学会(JOA)评分提高;植骨均骨性融合,椎体高度和曲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加强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行前路减压PCB内固定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