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病毒 (HBV)诱导的免疫反应既有抗病毒作用 ,又可引起宿主免疫病理反应。HBV持续感染的原因很多。本文就HBV持续感染的可能机制作简要综述。1 宿主免疫功能与HBV持续感染成人、儿童和幼儿感染HBV后 ,分别有 5%、30 %和 95%的患者成为慢性HBV感染者 ,表明机体免疫成熟程度是决定HBV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有多种抗原特异性CD 4 T、CD 8T淋巴细胞反应和抗体反应。CD 4 淋巴细胞主要通过“T细胞受体 (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 (APCs)膜上与HLA -Ⅱ结合的HBV外源性抗…  相似文献   

2.
41BB是由Kwon等〔1〕于1989年在小鼠CD4+、CD8+T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膜表面分子,它在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着协同刺激作用〔1〕。1996年Lotz等〔2〕分离出经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膜分子称为ILA(inducedbylymphocyteactivation)并确认ILA是存在于人细胞表面的小鼠41BB的相似物。在1996年日本神户会议上将ILA及人41BB(Hu41BB)命名为CD137〔3〕。由于CD137富含半胱氨酸,所以成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CD1…  相似文献   

3.
构建HBV囊膜中蛋白核酸疫苗表达载体并免疫小鼠 ,观察白细胞介素 18对基因免疫的辅助作用。构建质粒pVR10 12 M、pcDNA3.1 IL 18,肌注法免疫 2 5只Balb/c小鼠 ,3组小鼠分别注射 10 0 μgpVR10 12 ,pVR10 12 M ,pVR10 12 M ,pVR10 12 M和pcDNA3.1 IL 18质粒 ,每 2周 1次 ,共 3次。每次免疫 2周后眼眶采血 ,检测血清抗 HBs ,第 3次免疫后 2周应用乳酸脱氢酶检测法验证特异性细胞杀伤率。结果表明 ,经注射上述质粒后 ,可观察到注射pVR10 12 M组的小鼠随免疫次数的增加 ,抗 HBs阳性…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介素 - 18(IL - 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 ,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 ,主要功能是调节Th1型细胞反应。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乙肝 )感染中 ,能增强机体免疫而引起肝细胞损伤 ,也可介导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作用 ,抑制肝细胞膜上HBV基因表达 ,从而引起或不引起感染肝细胞的破坏 ,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的目的 ,使肝细胞恢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IL - 18在慢乙肝中的免疫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1 IL - 18的生物学功能和效应机制1 1 诱导产生IFN -γ和激活NK细胞 :IL - 18诱导Th1型细胞产生IFN -γ ,与IL…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是一种非颗粒性分泌型蛋白 ,它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研究发现 ,HBeAg可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建立HBeAg和HBcAg特异性的T细胞耐受 ,并促进了病毒持续感染。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1 转基因鼠模型建立与HBeAg耐受通过HBeAg表达的转基因鼠模型B10 .S -Tg3le小鼠研究发现 ,HBeAg/HBcAg特异性耐受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1)HBeAg血清浓度在 10ng/ml时可引发T细胞耐受 ;( 2 )HBeAg诱导的T细胞耐受可扩大至…  相似文献   

6.
无症状HBV携带者IL-2及其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症状HBV携带者IL-2及其受体的研究贾战生,张银霞,于兰,莫逢琼,杨霄鹏导致机体长期携带HBV的机制还不清楚。T淋巴细胞是参与HBV免疫的主要细胞群,白介素2(IL-2)及其受体(IL-2R)在其活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选择68例长期HBV...  相似文献   

7.
核因子-κB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Sen和Baltimore〔1〕 即在B淋巴细胞中发现一种特异结合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上的核转录因子蛋白 ,因而命名为核因子 κB (nuclearfactorκB ,NF κB)。NF κB是机体细胞快速反应系统中关键的因子 ,随其功能变化可快速调节细胞的转录程序 ,使其能适应外界应激情况〔2〕 。NF κB本身和调节分子的复杂性使得NF κB可在不同的细胞中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  一、NF κB的功能与活化   1.NF κB的结构与活化 :现已证实多种细胞中均有NF κB ,其蛋白亚基主…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2(Interlukin-12,IL-12)是一种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主要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有效的CTL和NK细胞活性刺激因子。目前研究认为,IL-12能增强Th1应答和抑制Th2应答,在调控Th细胞的分化上起重要作用。随着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为在乙肝病毒清除机制中,针对HBV核衣壳抗原的T细胞反应起重要作用,HBcAg/HBeAg特异的Th1和Th2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关系可能影响慢性化的产生和持续。HBcAg和HB…  相似文献   

9.
核酸疫苗是用带有目的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免疫动物,使目的抗原在体内持续表达,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1]。我们用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主蛋白编码基因的核酸疫苗单独或与白细胞介素12(IL12)联合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的抗HBs和HBsAg特异性细胞毒活性。材料和方法一、核酸疫苗的制备和提纯将HBV(ayw亚型)的S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命名为pS,为本室构建并鉴定。将小鼠IL12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P40和P35的编码序列以甘氨酸接头相连),命名…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9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HBV标志与HBV复制及HBVDNA的关系。选择单一HBV感染者 867例及HBV标志阴性者 4 3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BVDNA ,并比较HBV标志不同模式与HBVDNA定量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HBVDNA定量阳性者只出现于以下 3种HBV标志模式中 :HBsAg、HBeAg及抗 HBc阳性 ,HBsAg、抗 HBe阳性及抗 HBc阳性和HBsAg及抗 HBc阳性 ,3种HBV标志模式中HBVDNA阳性率分别是 98.8% ( 32 3/ 32 7) ,16.2 % ( 57/ 351)和 39% ( 4 1/10 5) ,且这 3种…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HBsAg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已经成为共识 ,尤其在HBV感染的高发地区。自 1978年Hoofnagle等首次报告抗 HBc阳性的供血者可导致受者HBV感染以来[1] ,大量文献报道证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是临床不明原因慢性肝炎的常见病因。HBsAg阴性的HBV感染文献常称为隐匿性 (occult)、沉默性 (silent)或潜在性 (latent)HBV感染 ,是指血清HBsAg阴性 ,而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和 (或 )肝组织中HBVDNA阳性。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可检出血清HBV标志 ,包括抗 HBs(+ )、抗 HBc(+ …  相似文献   

12.
研究HCV对人B淋巴细胞的感染 ,建立HCV感染的丙型肝炎患者B淋巴细胞模型 (CBCL) ,并进行HCV的形态学研究 ,观察HCV在其中的复制及HCV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用EB病毒转化B细胞建立B细胞系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检测B细胞系上清液及细胞内的HCV抗原及HCVRNA ,并通过电镜对HCV进行形态学研究。用EB病毒转化丙型肝炎患者B淋巴细胞传代培养 ,使其成为永生细胞系。用抗HCV NS3、NS5、CORE单克隆抗体检测CBCL中HCV抗原 ,发现阳性颗粒主要见于…  相似文献   

13.
脐血移植是治疗儿童高危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脐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且具有来源广泛、采集方便、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轻及污染率低等优点〔1〕。但我们在移植中发现脐血移植GVHD并不减少 ,有时甚至很重。我院于1 998年 1 0月和 1 999年 2月分别作了 2例脐血移植 ,1例发生了超急性GVHD ,另 1例发生了肠道Ⅳ度GVHD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男 ,1 1岁 ,体重 5 0kg。 1 998年 1 0月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恶性淋巴瘤Ⅳ期 (B细胞来源 ,伴骨髓侵犯 ,原、幼淋巴细胞占 98% )。经VDLP方案诱导 ,第 1 4天复查…  相似文献   

14.
了解HBsAg阴性、抗 HBc阳性供血员HBV感染状况 ,探讨改进供血员HBV筛检标志。ELISA法检测 4 31名HBsAg阴性供血员抗 HBc ,阳性者检测抗 HBcIgM (ELISA法 ,S/N≥ 2 .1为阳性 )和HBVDNA(PCR法 )。结果表明 ,196名 ( 4 5.5% )供血员抗 HBc阳性 ,抗 HBcIgM和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32 .1% ( 63/ 196)和 14.8% ( 2 9/ 196) ,抗 HBcIgM阳性和阴性者HBVDNA检出率分别为 39.7% ( 2 5/ 63)和3.0 % ( 4 / 133) (P <0 .0 0 1) ,抗 HBcIgM和HBVDNA的阴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及方法 为探讨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HBV-CTL),根据HBcAg的HLA分子结合关键序列合成抗原多肽2段,分别与转铁蛋白(Tf),抗CD单克隆抗体(CD3mAb)和IL-2联合体外诱导HBV-CTL,应用^3H-TdR释放法分别测定HBV-CTL对HBVDNA转染的HepG2.2.15细胞特异性活性及无HBVDNA转染的HePG2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率。结果 HBV-CTL对HBVD  相似文献   

16.
小儿病毒性肝炎中瘐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在小儿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感染状况,我们对1 37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儿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 378例小儿病毒性肝炎均系我院传染科住院患儿,其中男935例,女443例,年龄(10.34±3.23)岁。临床及血清病原学分型诊断按1995年(北京)全国第五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二、血清学检测试剂及方法抗甲型肝炎病毒(HAV)IgM、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抗HBcIgM)、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丁型肝炎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7.
从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规律探讨抗病毒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乙型肝炎患者自体每日可清除外周血中大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根据最近对HBV在人体内动力学研究,HBV的半衰期为 26.4 h,病毒存活期为 36.6 h,日更新率为48%,所以控制人体病毒感染的关键在于清除HBV CCC DNA,抑制病毒复制[1,2]。根据目前研究,可能通过两种途径清除 HBV cccDNA,即非溶细胞性及溶细胞性,而且以前者为主[3]。至于其具体途径目前尚不完全了解。但是肝脏及肝细胞在清除 HBV ccc DNA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一、非溶细胞性清除HBV和细胞因子 自从…  相似文献   

18.
探讨抗 HBs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是否存在HBVDNA复制并结合临床资料予以分析。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BVDNA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均按说明书进行。血清HBV标志检测也按试验盒说明操作。结果表明 ,52例抗 HBs阳性肝炎患者中检出HBVDNA阳性 7例 ,占 13.5% ,7例中抗 HBs、抗 HBc阳性 2例 ;抗 HBs、抗 HBe和抗 HBc阳性 3例 ;抗 HBs、抗 HBc阳性 1例 ;抗 HBs阳性 1例。临床诊断 :急性肝炎 3例 ,慢性肝炎 2例 ,肝硬化 1例 ,无症状携带者 1例。抗 HBs阳性的HBV感染者 ,体内仍可…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初期感染可以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使HBV得以清除,但HBV也可以持续存在,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无症状携带状态。应用同种骨髓移植(BMT)法使病人HBsAg得以清除尚无报告。本文报告1例男性,29岁,因患急性髓性白血病于第2次完全缓解期行BMT,骨髓供者是与其HLA匹配的妹妹。BMT前病人系无症状HBV携带者(HBsAg、抗HBc和抗HBe阳性,抗HBs和HBeAg阴性),巢式PCR法检出其正常肝组织中有HBVDNA,但血清HBVDNA阴性。其妹妹为HBsAg、…  相似文献   

20.
邢同京  章廉  骆抗先  何海棠 《肝脏》2001,6(4):248-249
我们应用逆转录 PCR(RT PCR)方法 ,对 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as和FasL的表达进行检测 ,初步探讨其在活化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一、病例收集我院 1998~ 1999年间收住的 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男 2 6例 ,女 11例。年龄 16~ 6 0岁 ,平均 ( 35± 12 )岁。诊断按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标准。ALT >10 0U/L ,HBsAg、HBeAg、抗 HBc和HBVDNA均阳性。排除HAV、HCV、HDV和HEV感染 ,以及近 3个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