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副作用大,尤其是其使抵抗力明显减弱的不足之处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无法控制的继发性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而在治疗SLE合并带状疱疹的患者时,医生用药常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患者需继续使用类固醇激素,但服用类固醇激素又可能降低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加重感染,从而使病情更复杂化,治疗难度大,这些也给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结合本病例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主诉SLE史12年,主…  相似文献   

2.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纳法雷林醋酸盐滴鼻剂已被允许在美国市场销售。纳法雷林是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类似物。单次或不经常给药能促使黄体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释放,导致卵巢类固醇暂时增高。然而,随着重复使用,纳法雷林会使黄体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垂体分泌减少,继而抑制性腺类固醇的生成。服用纳法雷林最初1~2周内,黄体激素和卵泡刺激素的活性以及性腺类固醇的浓度随着它们含量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绝经后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传统的雌激素替代疗法,能改善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有效防止绝经后前几年骨的进行性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危险程度,但短期服用,疗效难以持久,需长期服用才能保持远期疗效,但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要不断探索。为此,我们采用非药物疗法治疗实验性大鼠的骨质疏松症,观察"补肾健脾"针刺法对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面部糖皮质激素性皮炎(CsAD)是因为面部长时间外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以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皮肤萎缩等为临床表现的慢性皮肤病。近年由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而导致类固醇激素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我们于2007年2月至2010年5月在原有综合治疗[1]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口服复方甘草甜素片(美能)联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温湿敷,肝素钠软膏(海普林)外涂治疗CsAD5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湿病在治疗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60例风湿病并发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检测及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类固醇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激素应用的剂量有关,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下午及睡前血糖较难控制。治疗中胰岛素应用以短效胰岛素为主,根据血糖及时调整。结论风湿病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监测血糖并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高致盲性眼病,临床多因农作物损伤角膜上皮所致。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角膜异物剔除术和各种眼科手术的开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肌骨头坏死是由于不同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后果,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外伤、大量饮酒、高凝血状态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等,该病发病率日渐增高,现就该病的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们普遍认为,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那么,服用激素类药物一定会致患者肥胖吗?服用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激素,是由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液的一种化学信息物质,通过调节各组织的代谢来影响人体功能。事实上,人们对“激素药物”往往较为反感,习以为常地认为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多,而且用药后会导致肥胖,引起身材走形。所以很多人会拒绝使用激素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多由于较长时间地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使面部皮肤对该类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面部则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脱屑,自觉灼热、瘙痒刺痛等,重复外用激素制剂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1]。如此反复使用,皮疹逐渐加重,患者却难以停用激素制剂。长期使用者尚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色素沉着斑,影响美观,治疗上较困难。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本研究应用复方甘草酸苷作为辅助药物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获得了满意疗效,现…  相似文献   

10.
陈重 《江西医药》2007,42(9):821-822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引起的一种皮炎.其特点是外用激素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或改善,停药后2~3d内,用药部分即发生红斑、肿胀、丘疹、皲裂、脱屑、瘙痒及触痛明显,重新用药后,上述症状则很快减退,再停再发,逐渐加重.临床上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面部,与长期外用激素制剂或使用某些少量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有关.  相似文献   

11.
苏燕晨 《河北医药》2005,27(7):530-530
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普遍应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本院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激素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2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糖皮质类固醇引起骨质疏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使用糖皮质类固醇可致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故防治糖皮质类固醇引起的骨质疏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介绍噻嗪类利尿剂,维生素D3代谢物,降钙素,二磷酸盐类,氟化物,雌激素,雄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替代药物等防治皮质固醇所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服用去氢表雄酮制剂后人尿中去氢表雄酮及其代谢物的同位素比值(13C与12C含量比值的相对值,以δ表示)进行测定,以检测尿中类固醇的来源。方法采用固相萃取、酶解、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尿样中内源性类固醇激素进行提取、酶解游离型、分离,再经气相色谱/燃烧炉/同位素比值质谱方法测定去氢表雄酮、其代谢物内源性类固醇激素、内源性类固醇参照物的同位素比值的相对值(δ值)。将被检测物与参照物δ值之比,与判别标准比较进行来源判定。结果服用去氢表雄酮制剂后人尿中内源性类固醇激素代谢物δ值比未使用去氢表雄酮制剂正常值降低,并提示有外源性类固醇摄入。结论本法可以检测尿中去氢表雄酮或其代谢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神经类固醇对学习记忆与应激性情绪反应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焦虑、抑郁等精神性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系乱,多种类固醇激素、神经肽等浓度失衡,其中神经类固醇对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类固醇的生成、代谢以及神经类固醇对学习记忆和应激性情绪反应的调控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少数哮喘病人患有严重气道反应,为了控制症状并阻止进一步恶化,对此种气道反应应给予规律的全身类固醇治疗。不过,长期使用全身类固醇治疗却会引起一些明显的副作用,如肾上腺受抑、肥胖症、白内障、肌病、骨质疏松症、精神失调等。因此,不论何时,只要  相似文献   

16.
面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使用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和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妆品而引起。临床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干燥脱屑,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等,不仅有碍美观,还会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近年来门诊就诊的此类病例数有增无减,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能诱发“类固醇性溃疡”(Steroid ulcer)。今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于下。一、发病情况与特征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中,发生类固醇性溃疡的频度各家报告尚不一致,一般波动于1.3—31%;Gray 氏统计1343例接受类固醇疗法病例中,类固醇性溃疡发病率为6.3%,Henderson 氏报告1440例类固醇疗法患者中亦有5.3%发生类固醇性溃疡。而一般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据 Pulvertaft(1959)报告,York 城1952—1957为0.062—0.24%,Ivy(1950)亦报告每年新消化  相似文献   

18.
扎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道炎症在哮喘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类固醇激素仍作为目前哮喘治疗中最有效的药物而广泛使用。但仍有部分哮喘患者不能被满意的控制,大剂量、长期吸入激素也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扎鲁司特(商品:安司来)作为一种全新抗炎平喘药,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特征是选择性的拮  相似文献   

19.
葛文娜  何勇 《齐鲁药事》2001,20(2):31-32
随着医学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程度的加深 ,疾病的种类也日趋繁多 ,激素的应用更加广泛。但是长期使用或间断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骨的缺血与坏死 ,亦呈逐年增多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 ,我们对类固醇类激素对骨骼系统的毒副作用加以综述 ,以阐明激素骨类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激素是由分泌腺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根据激素的化学性质把激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具有类固醇类化学结构的激素 ,另一类是具有含氮化合物结构的激素。激素的过量应用对于骨骼、运动系统产生的毒副作用与激素对人体全身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类固…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我国患OP的人口约有8000万,发病率为6.97%,2010年世界骨质疏松日警告说2020年我国将超过2亿人受到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影响。在诊断与治疗 OP 中,临床常用骨密度( BMD)检测和生化指标检测(激素、骨钙素、骨性碱性磷酸酶、I型胶原交联降解产物、骨矿物)。激素检测主要包括甲状旁腺激素( PTH )、维生素D 和降钙素(CT),其中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在维持钙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在诊断与治疗、监测OP中应用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