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李爱平 《四川医学》2013,34(1):65-66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15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其中胰岛素组按疗程分为15d亚组、30d亚组.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2hins、Fc-p、2hc-p、HOMA-IR和HOMA-β(c-p).结果 胰岛素组较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其中30d亚组较15d亚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对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其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初诊首次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到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半年后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MI、FBG、PBG、HbA1c、空腹C肽和餐后2小时C肽.结果:胰岛素治疗组胰岛功能有较大改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2型糖尿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有助于其β细胞分泌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方法:36例初发T2DM并空腹血糖(FPG)≥11.1 mmol/L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晚22:00左右皮下注射,配合午餐及晚餐前使用短效人胰岛素,治疗2周后停药随诊观察。结果:甘精胰岛素治疗2周显示稳定、快速降糖效果,治疗后口服糖耐量试验出现明显增加的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改善。随访患者中最长的已有4个月不用药物,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血糖就能很好地控制。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次诊断T2DM患者,短期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长期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10%)72例接受每日4次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精氨酸兴奋实验。观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反应(IRG),校正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AIRARG)。结果:治疗后IRG、MBC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5),而AIRARG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的意义。结论:长期高血糖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患者血糖控制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可以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6.
余晓慧 《中原医刊》2007,34(10):14-15
目的观察短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空腹血糖〉11.1 mmol/L的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CSII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 h胰岛素,由Homa模型计算Homa-β功能指数和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对治疗成功组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分别在治疗(3.6±1.7)d、(5.6±1.8)d达到控制标准,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其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实施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zhPG)、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HOMA-β指数及HOMA-IR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其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BMI、TG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OMA-β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文颖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30-133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83例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3.6%。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使用口服降糖药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空腹血糖(FBG)≥1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体重指数(BMI)≤25kg/m2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B组),比较血糖达标所需天数、低血糖发生频率,治疗前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基础胰岛素分泌量(FINS)、C-肽释放试验、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稳态模型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和B组血糖达标天数分别为13.77±2.18天、18.77±4.32天(P<0.0001);有显著性差异。A组:治疗后基础胰岛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HbA1C明显降低(P<0.0001);基础C-肽增加(P<0.05;1h、2hC-肽明显增加(P<0.0001);3hC-肽增加(P<0.05;HOMA-B明显增加(P<0.0001);HOMA-IR明显降低(P<0.0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治疗后基础胰岛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HbA1C明显降低(p<0.0001),有显著性差异;基础C-肽、1h、2h、3hC-肽无显著性差异(P>0.05);HOMA-B明显增加(p<0.0001);HOMA-IR明显降低(P<0.0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A组HbA1C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胰岛素A组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两组治疗后C-肽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15.949、P=0.000);HOMA-BA组较B组明显增加(P<0.0001),有显著性差异;HOMA-IRA组较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快速、稳定、理想的控制血糖作用,能在短期内通过解除糖毒性作用,较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时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4mmol/L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2周严格血糖控制.对比治疗前后FPG,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时胰岛素及C肽曲线下面积和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AIR)。结果: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可得到良好控制,IVGTT时出现明显胰岛素及C肽分泌相,部分患者恢复了AIR。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B细胞功能,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14-116+123
目的观察津力达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30例)与对照组(B组,30例),A组患者给予津力达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分别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甘精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而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功能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甘精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津力达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0%)的血糖控制、体重指数、胰岛素功能及敏感性,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治疗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以作为临床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诺和灵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疗效、胰岛素日用量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相近,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使患者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日用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SF检测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9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SF等方面的差异,分析SF与血糖、血脂、HOMA-IR、HOMA-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HOMA-IR和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而其HOMA-β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与FBG、HbA1c、TG、TC、、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水平增加与胰岛素抵抗加重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施壮炎  林少达 《广东医学》2000,21(8):651-65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胰岛素含量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组(40例)与正常血压组(15例)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并以血压与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其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基本相同,高血压组较正常血压组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降低;血压分别与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显著性正、负相关。结论:高胰岛  相似文献   

15.
王永高 《医学文选》2006,25(2):177-179
目的 观察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诺和锐治疗,对照组以诺和灵R治疗,药物剂量根据血糖调整。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胰岛素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均可有效地降低血糖(P〈0.001);观察组降低血糖效果、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胰岛素剂量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中餐前低血糖,对照组有3例出现夜间低血糖,两组患者均来见明显过敏反应及其它不适。结论 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血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注射方式灵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门冬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CSII治疗,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 CSII组和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B组(P<0.05)。CSII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 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低血糖少,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蓉  魏松全 《四川医学》2002,23(9):894-89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胰岛素抵综合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254例,其中T2DM患者176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66例,正常对照12例,均查肝功,肾功,血脂,胰岛素释放试验,血尿酸和体重指数(BMI)。分别计算出3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胰岛素分泌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IAI,ISI和HBCI在三组中最低,IRI则最高。IGT组IAI亦明显低于正常,IRI增高,ISI和HBCI在三组中最高。结论:IGT阶段胰岛β细胞功能已处于极大的代偿负荷状态,此情况若不改善必将导致β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脂康胰联针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经知情同意,将12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穴位组和对照组,穴位组90例用清脂康胰联针(复方丹参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30例不使用清脂康胰联针穴位注射。2组患者均给予血脂康胶囊、益肝灵片、维生素E、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治疗。结果穴位组治愈84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6例,无效19例。穴位组治愈率93.3%,总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16.2%,总有效率36.25%)(P<0.01)。2组患者经过4个月治疗后,穴位组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计数(WC)、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心性肥胖、血脂、血压、脂肪肝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穴位组各时间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值治疗后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组OGTT 0 min胰岛素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组30 min胰岛素值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组60、120 min胰岛素值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穴位组ΔI30/ΔG30、B细胞功能指数(HOMAB)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穴位组B细胞功能指数(MBC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清脂康胰联针穴位注射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祛脂降糖等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优劣性。方法将6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和MSⅡ组进行治疗,测量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记录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比MSⅡ组更短,CSⅡ组胰岛素用量比MSⅡ组更少,且CSⅡ组发生低血糖的例数明显少于MSⅡ组。结论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大大缩短了控制高血糖时间,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 67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T2DM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BG<7 mmol/L,2 h BG<10 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总量和基础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6.45±3.47)天,胰岛素的日最大剂量为(62.99±18.58)U/kg或(1.09±0.34)U/kg,基础量为(28.11±8.35)U/kg或(0.49±0.15)U/kg.发生低血糖症(0.15±0.56)次/人.结论 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6~7天得以纠正.经相关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体重和HbA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