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1月-2001年6月,收住本院同时患者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的病人86例(86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体混浊。患者入院后元首地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时间0.5-3年,平均14.60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眼为1.64kPa(12.30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4.15kPa(31.23mmHg)有明显降低。术后83只眼(96.5%)最佳矫正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附联合小梁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
刘红  张辉  杨风娟  仲伟 《吉林医学》2008,29(9):738-739
目的:观察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三联术)。对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5人8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窦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术前眼压16.87~37.12mmHg(1mmHg=0.133kPa),平均(23.87±3.87)mmHg,术后随访最终眼压12.45~21.48mmHg,平均眼压(14.664-2.56)mmrig,经统计学t检验,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平均加深1.38倍。术后视力〈0.1者6眼,此6例患者均有眼底视神经萎缩;0.1~0.5者32眼;〉0.5者47眼。结论:改良窦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自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三联手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1例(71眼),其中40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45.77±19.39)mmHg (1mmHg=0.133kPa),术后(出院前)平均眼压(12.34±5.41)mmHg;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范围0.02~1.0,其中≥0.6者27眼;术后房角完全开放31眼;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09±0.25)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96±0.39)mm。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恢复视力、稳定眼压、减少术后用药、并发症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与先行小梁切除再行超声乳化分期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应用药物治疗不能降低眼压(I>35 mmHg)~J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2眼,其中16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16眼采用小梁切除术后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视力提高及眼压降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择期手术组面临小梁切除术后人工晶体度教计算不确定,术后散光以及晶体膨胀加重浅前房问题.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结合患者情况、眼压情况、手术熟练程度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混浊病人32例4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2例3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12眼。合并皮质性白内障24例36眼,合并核性白内障8例10眼。术前视力:光感~0.4。眼压:25.00mmHg±14.75mmHg。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明显下降(〈21mmHg),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t=8.75,P〈0.01)。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增宽,其中40眼房角完全开放,6眼房角开放〉1/2周。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陈莉  周雄武 《中国医刊》2010,45(1):76-78
目的原发闭角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50例患者行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囊袋内超声乳化,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比较术前均有所提高。术后视力34只眼(70%)〉0.5;6只眼(14%)视力≤0.1。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术后,视功能未严重损害者行白内障手术可明显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12个月,观察患者角膜、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眼压平均为(14.3±4.25)mmHg,有3例眼压高于正常。滤过泡:Ⅰ型滤过泡18眼,Ⅱ型滤过泡13眼,Ⅲ型滤过泡4眼。并发症有15例术后前房内有渗出物,药物治疗后全部吸收;术后前3d角膜水肿有25例,经治疗后水肿全部消退,无角膜失代偿,无浅前房发生,无后囊膜破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南通市某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30眼,实行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视力提高,眼压控制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恢复达预期、眼部损伤小等特点,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APAC及PACG患者的I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共34眼。35例患者38眼PAC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22例患者24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等。结果超声乳化组治疗APCA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PACG。PACG的临床疗效三组之间有差异(P〈0.05),小梁切除组和联合组的完全成功率均显著高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APAC和PACG,具有不同的特征,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PAC的类型、手术的特征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简称三联手术,以下类同)及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5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三联手术,术后随访6—12月,观察术眼视力,角膜、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情况,并针对性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眼压平均为(18.5+5.27)mmHg,3例眼压高于正常。滤过泡:I型滤过泡34眼,Ⅱ型滤过泡14眼,Ⅲ型滤过泡6眼。并发症:16例术后前房内有渗出物,术后眼压高于正常者3例,术后前3d角膜水肿10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渗出吸收,角膜水肿消退,高眼压得到控制,无角膜内皮失代偿,无浅前房发生,无后囊膜破裂及人工晶体移位。结论三联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经济实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有选择地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结果:术后眼压除一人降眼压药维持外其余患者眼压均≤21mmHg(1mmHg=0.133kPa)。术后视力进步者为13只眼,仅限1只眼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无进步。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不仅晶状体皮质可完全吸出,而且术后加深了前房深度,提高房角功能,解除瞳孔阻滞因素,既控制了眼压,又提高了视力。对小梁有正常功能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应严格控制病例条件。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在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背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控制来说,小梁切除术是主流手术方式,而对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不仅可以控制眼压,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本文旨在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本文为病例对照系列研究。共纳入31例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17例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4名患者单行小梁切除术。对于术后的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对比。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不用降眼压药物时眼压低于21mmHg. 结果:术后共随访10个月,青白联合及单纯小梁切除组在降眼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20.597.94 vs. 24.8514.39 mmHg, P=0.614),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8.2% 及 71.4%, (P=0.37),滤过泡形成比例分别为64.7% [11/17] vs. 92.9% [13/14](P=0.094),并发症发生的比例分别为41.2% [7/17] vs. 57.1% [8/14],(P=0.38)。两组患者中绝大多数术后停用降眼压药物;单纯行小梁切除组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干预,包括前房形成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 结论:虽然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有几例因白内障及并发症的存在需进一步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及小梁切除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相当。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梁切除术;白内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4.
罗谦  吴峥峥  程依琏 《四川医学》2004,25(3):346-347
目的 探讨小梁切徐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徐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 应用小梁切徐联合颞侧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对22例(2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眼压由术前27.88mmHg降至16.46mmHg。最终矫正视力范围由术前0.02~0.4提高至0.05~1.0,其中≥0.5者18只眼,占72.0%。术后早期角膜水肿6只眼(24.0%),浅前房3只眼(12.0%),晚期后发性白内障5只眼(20.0%)。结论 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用药少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和单纯小梁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1例(31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其中17例(17只眼)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治疗,14例(14只眼)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眼压、滤过泡和并发症等状况。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发现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组和小梁切除术组在眼内压降低值[(20.59±7.94)mmHgV8(24.85±14.39)mmHg,P=0.614)]、治愈率(88.24%VS71.43%,尸卸.370)、功能性小泡形成率[76.47%(13/17)vs78.57%(11/14),P=0.094]和并发症发生率【(47.06%(8/17)VS.50.00%(7/14),P=0.38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大多数患者不能用降低眼内压的药物。在小梁切除术组需要额外的手术干预,包括对眼前房的改善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法。结论即使在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和并发症患者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额外的手术干预,但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白内障并发性患者时,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显示出类似的眼内压降低值、成功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同时合并白内障的的8例8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的32.3 mmHg降至术后的15.6 mmHg,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合并白内障的复发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宋宇 《中国伤残医学》2014,(13):104-104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只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数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裸眼视力≥0.3者15只眼,0.02~0.3者6只眼。术后眼压平均15.2±4.3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31.5±7.2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炎性反应,局部予散瞳及激素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闭角型、原发性开角型和继发性闭角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资料,共84例,84只眼,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并发症、滤过泡和随访的情况。结果:术后1周和3个月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7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40眼)和对照组(36眼),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眼压及眼房角开放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央前房深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完成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和前房炎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9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48眼)。观察组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眼压、视力情况、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术后降压药物种数、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周围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降压药使用种数、并发症数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