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99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640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治疗,术前屈光度为-2.00D-8.50D,分为两组,一组为轻,中度近视(-2.00D_-6.00D);二组为高度近视(≥-6.25D),对两组术后1年视力及角膜上皮下雾样混浊(Haz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中度近视组术后1年的平均视力为1.16,高度近视组为0.94,Haze,轻,中近视组是0.12级,高度近视组为0.43级,结论:PRK对于轻,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优于高度近视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76例(144眼)超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1者4眼(2.78%),0.1~0.4者65眼(45.14%),≥0.5者75眼(52.08%);且双眼裸眼视力达到0.3以上者72例(94.74%),不戴眼镜也达到了脱残标准。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0.1者1眼(0.69%),0.1~0.4者61眼(42.36%),≥0.5者82眼(56.95%);术后6个月屈光状态0D~-1.00D者56眼(38.89%),-1.00D~-3.00D者68眼(47.22%),〉-3.00D者20眼(13.89%)。随访6~24个月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体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作为一种屈光手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预测性。方法:采用SCMD气动式角膜切割刀及SCHWINDKERATOM-F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高度近视[等值球镜-6.25D~-30.00D,平均(-12.50±5.39)D]104例164只眼行LASIK手术,其中屈光度-6.25D~-9.50D(A组)74只眼;屈光度-10.13D~-15.00D(B组)35只眼;屈光度-15.50D~-30.00D(组)55只眼。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术后自觉症状轻微,无角膜雾状混浊及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探眼视力≥1.0者A、B、C3组分别达73.0%、57.1%及7.3%,裸眼视力≥0.5者分别达100.0%、91.4%及50.9%;屈光度在±1.00D以内的分别达75.7%、45.7%及16.4%,在±3.00D以内的分别达1000%、91.4%及58.2%。99.4%术眼,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有低于2行以上者。结论:LASIK手术对于矫治高度近视有很好的疗效,无明显并发症,对于远期结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检查47例83只高度近视眼及34例40只正常眼的对比敏感度。结果表明,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区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或P<0.01)。采用后巩膜增强术及中医补肝肾综合疗法的12只高度近视眼,术后对比敏感度明显改善。提示对比敏感度检查可作为评价高度近视眼视功能的一种手段和指标。  相似文献   

5.
梁永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159-160
目的评价无症状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387例无症状高度近视眼(≤-6.00D)(387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经睫状肌麻痹验光和散瞳检查眼底。比较有眼底病变组和无眼底病变组之间年龄及屈光度的差异。结果387例患者中,男105例,占27.1%;女282例,占72.9%。平均年龄37.9岁,平均屈光度-10.15D。52眼检测到后极部有眼底病变,占13.44%,与元病变组比较,年龄及屈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1.5.183;P〈0.05)。239眼检测到周边部有视网膜病变,占61.76%,与无病变组比较,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0,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3;P〉0.05)。结论无症状高度近视眼后极部及周边部病变发生率均较高,高度近视眼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检查眼底。  相似文献   

6.
目的青少年近视在我国有极高的发病率,而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改善视觉质量的重要方法。文中主要分析青少年近视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的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改变。方法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患者为64例120只眼,年龄7~20岁,平均年龄(10.21±2.62)岁。屈光度为≤-6.00D,最佳矫正视力≥1.0。将角膜塑形镜组按屈光度不同又分为3个亚组:A组(≤-2.00D)36只眼;B组(-2.25D~-4.00 D)52只眼;C组(-4.25 D~-6.00 D)32只眼。对照组患者60例120只眼,为视力正常者,年龄7~19岁,平均年龄(10.43±3.01)岁,裸眼视力≥1.0。所有患者均行CS值测定,对各组患者空间频率、组间及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①青少年近视的CS在各空间频率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②角膜塑形镜组的各亚组间仅在中频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个不同屈光度的亚组戴镜后的CS值较戴镜前有提高,但与各空间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会造成全频区CS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半年疗效的比较。方法:对PRK116只眼屈光度为-0.75D~-13.00D与LASIK 113只眼屈光度为-1.00D~-17.00D术后半年患者的视力、角膜屈光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PRK:I组(-0.75~-3.00D)为100%,Ⅱ组(-3.00D~-6.00D)为99.1%,Ⅲ组(>-6.00D)为88%;LASIK:I组为100%,Ⅱ组为88.24%,Ⅲ组为93.55%。术后半年等值球镜,PRK:I组为-0.25D,Ⅱ组为+0.14D,Ⅲ组为+0.79D;LASIK:I组为0.00D,Ⅱ组为+0.25D,Ⅲ组为-0.04D。结论: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疗效肯定,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迅速、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在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进展规律及各阶段屈光度和眼轴相关性的发展轨迹。方法按年龄将高度近视患者176例(352眼)分为四组:1组≤14岁32眼(9.1%);2组15~30岁(包括30岁)96眼(27.3%);3组31~50岁(包括50岁)164眼(46.6%);4组〉50岁60眼(17.0%),分别测量四组患者屈光度、眼轴及其各屈光间质成分长度。结果2组比1组近视屈光度加深(-5.94±1.63)D(t=-3.651,P=0.001),眼轴延长(3.25±0.70)mm(t=4.662,P〈0.001),而2组与3组、3组与4组的屈光度、眼轴都没有明显差异。各年龄阶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都主要与眼轴相关(r=0.649)且两者比例较稳定,总体来说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度约增加1.73D。结论高度近视眼在30岁前都处在迅速进展期,30岁以后发展趋于稳定,且高度近视屈光度始终主要与眼轴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VISXSTARs4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96例(538只眼)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其中LASEK组近视度数在-1.0D~-10.0D,共119只眼;LASIK组近视度数在-1.0D~-16.0D,共419只眼;二组患者散光度数均在-0.5D~-5.0D。结果术后视力:二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LASEK组视力均≥0.5,其中92.18%的患者≥0.8;LASIK组视力均≥0.5,其中91.87%的患者≥0.8。结论LASE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安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非球面晶状体、单焦晶状体和多焦晶状体功能视力的比较。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患者90例90只眼,随机分为三组,其中非球面晶状体组30例30只眼,单焦晶状体组30例30只眼,多焦晶状体组30例30只眼。与上述三组年龄匹配的门诊患者30例30只眼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年龄为50-80岁,矫正视力均≥0.8,且除了白内障之外,无任何影响对比敏感度(CS)的眼疾,亦无其他可能影响CS的全身性疾病。对照组及白内障患者于术后30 d,分别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测试仪(由VECTORVISION公司提供)进行对CS测定。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的CS大致恢复至正常范围,但较正常组降低。非球面晶状体组在6、12和18周/度(cpd)时,与其他组比较显著提高患者CS(P〈0.05),且多焦晶状体组明显低于单焦晶状体组(P〈0.01)。结论:非球面晶状体通过其独特的Z-SHARP光学技术抵消了球面像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C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屈光矫正对单纯性近视患者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测量的影响。方法:单纯性近视眼患者50例(100眼),测量其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再用对比敏感度仪测量裸眼、框架眼镜矫正和角膜接触镜矫正3种状态下不同干涉条纹视力(IVA=0.06、0.1、0.2、0.4、0.6、0.8)的对比敏感度值。用配对的秩和检验方法分析视力表视力与干涉条纹视力的关系;用多个变量的秩和检验分析裸眼、框架眼镜矫正和角膜接触镜矫正下的CS值。结果:裸眼近视患者的视力表视力与干涉条纹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09,P〈0.05);框架眼镜矫正后近视患者的视力表视力与干涉条纹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9,P〉0.05);裸眼、框架眼镜矫正和角膜接触镜矫正3种状态下测得的对比敏感度值之间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戴角膜接触镜矫正所测得值略高于戴框架眼镜所测得值。结论:近视矫正后所测得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值更能准确地反映视网膜-大脑系统的视觉功能,如果裸眼进行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值的测量将可能出现假阳性,因此测量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时需要矫正近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并探讨双眼高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功能,比较不同年龄组的视功能。方法:常规检查患者的视力、眼前节、眼压和散瞳眼底;辅助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部A/B型超声测量眼轴。视功能检查包括主觉验光获得最佳矫正视力;采用美国FACT对比敏感度测量卡分别检测两眼低、中、高各频区的对比度值;采用Amsler卡检查患者的中心视野;采用《色觉检查图》检查患眼的辨色情况;采用InamiL-2510型同视机检查患者的周边融合和中心融合功能;采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结果:58例患者116只眼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63±0.34,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视力较其他年龄组显著低下;本组患者的平均对比敏感度值低于正常范围,且老年组患者的对比度值较其他年龄组下降有显著性;Amsler卡检查发现24只眼(20.69%)有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18只眼(15.52%)色觉异常;双眼视功能检查本组患者分别有12例(20.69%)和10例(15.52%)患者中心融合功能和周边融合功能缺失,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9例患者立体视异常或缺失,其中老年组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高度近视眼不仅可以损害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等单眼视功能,还可损害双眼视功能。并且随年龄增长视功能损害的比率和程度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前像差Zernike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8例(36眼)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通过视力、对比敏感度检查评价视功能;通过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检查分析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将同期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达1.0的近视患者9例(18眼)作为对照组。结果 所有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或等于0.6,22眼(61.11%)最佳矫正视力达1.0。与近视组比较,RGPCL矫正圆锥角膜后的对比敏感度在低频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频段的暗视对比度和高频段的明视、暗视对比度均明显降低(P<0.05)。角膜地形图显示RGPCL使圆锥角膜组角膜散光由(8.25±3.61)D减少至(1.25±0.13)D,近视组角膜散光由(1.28±0.34)D减少至(0.42±0.06)D。经RGPCL矫正后,圆锥角膜组的总高阶像差、慧差、球差的均方根值明显高于近视组(P<0.05)。结论 RGPCL能将圆锥角膜的视力矫正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散光和高阶像差的存在可能是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近视眼对比敏感度(CS)的不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行近视准分子激光的患者62例124眼,矫正视力均≥1.0。分别根据屈光度、年龄和瞳孔大小分组。采用CGT-1000对比敏感度仪分别进行眩光及非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测试。结果在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无眩光时。眩光状态下,按年龄分组,〈40岁组和40~60岁组间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的对比敏感度在各个空间频率点上均明显低于〈40岁组和40~60岁组(均P〈0.05)。正视组、中低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正视组与中低度近视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瞳孔〉6 mm及≤6 m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眩光状态下按以上方法分组比较,结果与眩光时一致。结论年龄、屈光度明显影响近视眼对比敏感度,而瞳孔大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中/重度颅脑损伤组15例(GCS≤12分)和轻度颅脑损伤组21例(GCS>12分), 同时选择同期非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手术前19例患者CSF和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患者CSF和血清的IL-6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P<0.01);轻度颅脑损伤组血清和CSF中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中/重度颅脑损伤组和对照组CSF中的IL-6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IL-6水平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 CSF和血清IL-6水平的差异表达对脑损伤机制探讨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不同空间频率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检测,并与眼轴及屈光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以助高度近视眼的临床诊断和全面评价其视功能。方法:将近视眼患者分为低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组,分别检测其不同空间频率b波振幅,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高度近视组P-ERGb波振幅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潜时也延长(P<0.05),而这些改变以高空间频率明显。低中度近视P-ERGb波振幅与潜时间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有助于高度近视的临床诊断,而作为评价其视功能的一项措施,可为判断预后、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对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测的影响。方法使用RM-800对比敏感度仪测量47例中低度近视94眼在屈光矫正与不矫正状态下进行不同空间频率1.8,3,6,12,18和24cpd(cycles per degree)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的测量。结果屈光不矫正状态下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所有检查频段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屈光不正对视网膜对比敏感度的测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度近视眼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