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低位小切12t手术方法无明显疤痕,切口美观,术中引流量和出血量较小,住院时间较短。结论:低位小切口治疗方法在甲状腺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医疗费用低,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甲状腺肿瘤患者4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内镜下实施甲状腺肿瘤摘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对喉返神经的误伤、术后出血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6例(3%),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发生术后喉返神经损伤13例(6.5%),术后切口感染10例(5.0%),呼吸困难5例(2.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出血量、喉返神经误伤率、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洛宁县地方病防治院甲乳外科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入院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 138 例,根据患者知情同 意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组 72 例和小切口组 66 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小切口组采 用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美容效果、住院费、并发症、满意度, 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多于传统组,瘢痕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组,术 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中出血量低、并发症率低,瘢痕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甲状腺小切口与常规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常规组(75例)和小切口组(75例),分别采用常规术式和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切口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术式相比,甲状腺小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在减少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研究。 方法: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 在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人民医院外科治疗的 92 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 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及恢复指标变化、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 术后 24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切口感染、 颈前区疼痛、颈部麻木、皮下结节、吞咽困难、切口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显著,切除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腔镜联合超声刀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甲状腺患者85例,均予以腔镜联合超声刀行小切口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联合超声刀行小切口甲状腺手术,采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邓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60例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低位弧形切口甲状腺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单侧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切除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明显,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55例)和B组(甲状腺全切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少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低于B组的22.2%(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25例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及明显瘢痕。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配合有效护理干预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10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及对照组51例,研究组予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研究时段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下,分研究组(43例,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3例,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缩短甲状腺结节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可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两组术后7 d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后切口粘连、颈部麻醉不适、颈前区疼痛、皮下结节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中效果显著,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低创伤性、高效性、能够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反应,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小切口切除术方式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瘤疾病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切口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瘤治疗效果基本相同。结论:应用小切口切除术方式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和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比对照组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其拥有手术创面小、手术出血量少并且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创理念逐渐引入甲状腺外科领域,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具有颈部疤痕小且隐蔽,痛苦轻,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期间短等优点。我院自2006年开展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12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围手术期中术前心理疏导,术中精密仪器的管理,提高患者体位舒适性,加强无菌操作,术后健康指导等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均恢复良好,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性抽搐等并发症。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可以满足常规甲状腺手术需要的切口暴露,能达到不影响甲状腺手术疗效的同时满足患者美容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配合中药内服降低胆囊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内服中药理气宽肠汤。结果 随访30例患者中,无一例有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胆囊手术配合术后中药内服,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可避免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前弧形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当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颈前弧形小切口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都要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前弧形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腺瘤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小切口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甲状腺瘤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16±9.52)min,切口长度为(5.28±1.14)cm,术中出血量为(41.16±10.05)m L,住院时间为(5.21±0.37)d与对照组患者的(66.86±11.32)min、(6.84±1.21)cm、(75.54±16.21)m L和(8.86±0.5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