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观察要点,以及供者选择、配型结果与移植疗效的关系.选择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01/2008-07亲属活体肾移植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夫妻间供肾2例,血缘亲属供肾38例;ABO血型相同38例,相容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无错配1例,4位点错配者4例,2位点错配者20例,1位点错配者16例;37例取供者左肾,3例取供者右肾.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醋酸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39例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6.17±1.91)d,1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2例发生肺部感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2例术后3个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全部供者术后恢复顺利,于7~10d内出院,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提示移植前对供、受者双方进行全面评估,对供、受者手术前后特殊情况及时观察、及时处理是亲属活体肾移植预后的关键,对提高生存率,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通过诱导移植受体产生供-受体嵌合体或免疫耐受以利于受体长期存活,一直是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丈夫-妻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小,具有比其他的亲属器官移植有更多的优点.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移植-丈夫对妻子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夫供妻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 32~58岁,受者年龄 31~56岁,双方婚龄在5~36年.供、受者 ABO血型完全相同者 4例,O-B 1例,O-A 1例,A-AB型 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HLA配型情况:1个抗原错配 1例,2个抗原错配 2例,3个抗原错配3例,4抗原错配 1例.开放手术取肾,6例左肾,1例右肾.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酸吗乙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7对供受者随访3~70个月.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供者血压、尿常规及肾功正常,受者及移植肾全部存活.验证了虽然移植前组织配型结果较差,但由于夫妻间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免疫耐受,使夫供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小、移植效果理想,具有比其他的亲属肾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背景:通过诱导移植受体产生供-受体嵌合体或免疫耐受以利于受体长期存活,一直是器官移植的研究热点,并且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结婚多年的夫妻,丈夫-妻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小,具有比其他的亲属器官移植有更多的优点。目的:回顾性分析无血缘关系的活体供肾移植—丈夫对妻子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夫供妻活体肾移植,供者年龄32~58岁,受者年龄31~56岁,双方婚龄在5~36年。供、受者ABO血型完全相同者4例,O-B1例,O-A1例,A-AB型1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阴性。HLA配型情况:1个抗原错配1例,2个抗原错配2例,3个抗原错配3例,4抗原错配1例。开放手术取肾,6例左肾,1例右肾。术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麦考酚酸吗乙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7对供受者随访3~70个月。结果与结论: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所有供者血压、尿常规及肾功正常,受者及移植肾全部存活。验证了虽然移植前组织配型结果较差,但由于夫妻间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免疫耐受,使夫供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小、移植效果理想,具有比其他的亲属肾移植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夫妻间肾移植经验,探讨近期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05-10/2008-06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10例夫妻间肾移植临床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6~38个月.所有供者均为妻子,年龄29~42岁,平均(34.4±4.0)岁,身体健康,均为开放手术取肾,7例取左肾,3例取右肾.受者均为首次肾移植,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5.8±4.6)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供受者ABO血型相同,HLA配型5个抗原错配2例,完全错配8例.术后采用环孢奈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强的松三联抗排斥治疗.所有供者移植后1周内出院,出院时血肌酐平均(78.9±15.2)μmol/L,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正常.受者移植后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抗排斥治疗后逆转,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及其他并发症.出院时血肌酐(98.1±30.1)μmol/L,随访期间肾功能稳定.总之,夫妻间肾移植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在缺少尸体或亲属供肾的情况下,夫妻间肾移植可以作为尿毒症患者早期肾移植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是影响肾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其抗体检测有助于筛查术前致敏者.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联合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监测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病例回顾性分析,于2004-02/2007-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同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亲属活体供肾者、首次肾移植者66例,供者男27例,女39例,年龄19~66岁;受者男50例,女16例.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抗原分型,采用补体依赖微量细胞毒性试验于术前行交叉配型.采用甲泼尼龙联合抗CD25单克隆抗体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于术中和术后早期作免疫诱导治疗,采用以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为主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和泼尼松的三联方案作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查和监测受体的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肾移植效果及不同免疫抑制方案患者急性排斥情况.结果:66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中,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配型错配数分别为0~3个60例,4~6个6例.在0~3错配数受体中,术后3例(5%)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4例(7%)发生急性排斥.在4~6错配数受体中,术后1例(17%)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2例(33%)急性排斥.人类白细胞抗原0~3错配数和4~6错配数两组比较,其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急性排斥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所有急性排斥患者经甲泼尼龙和/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后逆转.对3例术前预致敏受者术后定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变化: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2例术前经血浆置换后转阴或自然转阴,术后发生急性排斥,经甲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治疗后逆转.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组织配型中,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等相关.术前组织配型及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动态监测对于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特别是预致敏受者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活体肾移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大宗样本的临床资料,为此国内移植专家达成了中国活体供肾移植博鳌会议共识,使活体肾脏移植规范化.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方法:2006-01/2008-03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69例亲属肾移植受者,其中父母捐赠给孩子39例,孩子捐赠给父母1例,兄弟姐妹间捐赠19例,三代旁系皿清7例,夫妻间捐赠3例;ABO血型相同66例,相容3例;HLA无错配5例,2位点错配者31例,1位点错配者32例,4位点错配者1例;取供者左肾66例,取供者右肾3例,均经开放于术取肾.术后采用环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硫唑嘌呤+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结果与结论:69例受者中,均未发生移植肾失功,1年肾存活率达100%;平均热缺血时间为(3.56±1.42)min,平均冷缺血时间为(45.12±25.34)min,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5.6±7.0)d.肾移植后3个月内出现排斥反应9例,肺部感染2例,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肾动脉狭窄1例,骨髓抑制2例,脑梗死1例,尿瘘1例.提示随着活体肾移植供体严格、全面的评估,活体供肾移植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排斥发生率低等优势,是目前尿毒症患者家庭自救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背景:为了保证老龄供肾的移植效果,应当慎重选择供者.国内活体肾移植开展较晚,对老龄亲属供肾移植经验仍较欠缺.目的:对老龄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20例行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夫妻间供肾12例,父母供给子女75例,其他亲属供肾33例,供者 55岁以上52例.比较老年供者和非老年供者移植前血清肌酐值,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病率等,同时对2组受者的移植前后血清肌酐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供者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者在移植后1周,1个月,1年内比较血清肌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排斥发病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老龄供者制定合理入选标准,对供者是安全的,受者和移植肾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临床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我中心4年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40例患者中3例为夫妻间供肾,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术前均行HLA配型、PRA及淋巴毒试验检查.手术全为开放手术取肾,取左肾32例,右肾8例;受者均为第一次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以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泼尼松三联抗排斥反应治疗.结果:供者术后1周内出院,随访至今,肾功能均正常.受者术后36 d内出院,出院时肾功能正常,随访2~48月,未见肾功能异常病例. 结论:术前对供、受者的正确评价及成熟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术后坚持随访和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受者长期存活的关键.亲属活体肾移植组织配型好,术前可充分准备,术后用药量少,手术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背景:夫妻间活体肾移植尽管在组织配型方面差于血缘关系供肾移植,但在临床实践观察中夫妻肾移植与血缘关系肾移植间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目的:对比同期实施的夫妻活体供肾移植和血缘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总结夫妻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实施的夫妻活体供肾移植18例及血缘亲属供肾移植10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两组移植前组织配型情况和移植后(1,3,6个月)肾功能恢复情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及半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的分析,对夫妻活体供肾移植和血缘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同期进行的18例夫妻活体供肾移植组织配型情况较血缘关属供肾移植患者情况差。在移植方案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夫妻活体供肾移植后6个月内血肌酐恢复情况、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与同期进行的血缘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无血缘关系的夫妻间供肾移植与血缘亲属供肾移植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
背景:夫妻间活体肾移植尽管在组织配型方面差于血缘关系供肾移植,但在临床实践观察中夫妻肾移植与血缘关系肾移植间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目的:对比同期实施的夫妻活体供肾移植和血缘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总结夫妻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实施的夫妻活体供肾移植18例及血缘亲属供肾移植100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两组移植前组织配型情况和移植后(1,3,6个月)肾功能恢复情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及半年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的分析,对夫妻活体供肾移植和血缘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同期进行的18例夫妻活体供肾移植组织配型情况较血缘关属供肾移植患者情况差。在移植方案及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相同的情况下,夫妻活体供肾移植后6个月内血肌酐恢复情况、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与同期进行的血缘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无血缘关系的夫妻间供肾移植与血缘亲属供肾移植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为了保证老龄供肾的移植效果,应当慎重选择供者。国内活体肾移植开展较晚,对老龄亲属供肾移植经验仍较欠缺。目的:对老龄供肾亲属肾移植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20例行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夫妻间供肾12例,父母供给子女75例,其他亲属供肾33例,供者55岁以上52例。比较老年供者和非老年供者移植前血清肌酐值,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病率等,同时对2组受者的移植前后血清肌酐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两组供者移植后肾功能恢复良好,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者在移植后1周,1个月,1年内比较血清肌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急性排斥发病率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提示,老龄供者制定合理入选标准,对供者是安全的,受者和移植肾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不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实施的40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效果,其中夫妻间供肾3例,丈夫给妻子1例,妻子给丈夫2例;父母给子女21例;兄弟姐妹间供肾16例。结果:所有供者术后7d内出院.随访2~48个月。供者肾功能均正常;所有受者肾功能均恢复后出院,其中夫妻间供肾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3d发生加速排斥反应;父母给子女的21例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2例肾移植术后7d左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恢复;兄弟姐妹间供肾的1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至第4周恢复正常。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其中父母给子女供肾或兄弟间供肾肾移植效果较好,夫妻间供肾效果相对稍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HLA配型对肾移植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列队研究,对92名受者,应用HLA组织配型分组以及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观察受者肾移植术后血清中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反应、术后移植肾存活率,随访1年。结果HLA5、6个,3、4,0~2个抗原错配特异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26%、42.86%、5.6%,P<0.01。移植后HLA0~2个肾无排斥存活率最长。结论HLA相配合对术后移植肾近期效果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贾佳熹  张小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09-1810,1813
目的研究亲属肾移植供受者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合率,为临床选择良好的供受者HLA配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106例亲属肾移植患者进行HLA配合率分析。结果 (1)父母供肾组:42例大于或等于HLA抗原半相合。(2)子女供肾组:2例HLA抗原半相合。(3)兄弟姐妹间供肾组:26例HLA完全相合9例,13例为半相合,其余为低于半相合。(4)其他亲属供肾组:HLA抗原配合呈多样性。(5)夫妻间供肾组:HLA配合率均小于或等于3个抗原。结论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间的肾移植供受者HLA配合率高于其他亲属。  相似文献   

15.
背景:随着肾移植中肾供体的短缺,"边缘"供肾提供了一条缓解途径.目的:观察高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36~64个月的7例≥65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供、受者移植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受者1周内移植肾功能正常、供者肾功能较术前略有增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排斥反应发生.5例人/肾正常存活36~64个月;2例移植后≥1年死亡.供者均正常存活,无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提示≥65岁高龄亲属活体供肾应经过严格筛选,部分可为临床扩大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6.
背景:群体反应性抗体可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患者肾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均低于非致敏患者.目的:根据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标准为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致敏肾移植患者选配合适供者,观察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发生率及移植肾存活情况.设计:病例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对象:选择1997-01/2003-1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施行肾移植136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致敏受者,男41例,女95例,年龄(45±9)岁.初次肾移植115例,2次移植18例,3次移植2例,4次移植1例.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LAT莱姆德抗原板和LAT-Mix混合抗原板购自美国One Lambda公司.SMT72R抗人类白细胞抗原-1类单克隆抗体湿板和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DNA分型试剂购自美国One Lambda公司.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监测患者手术前后IgG型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水平及其特异性.应用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单克隆抗体湿板进行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抗原分型,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进行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分型,根据美国器官共享网制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标准和Ⅱ类抗原可接受性错配原则进行供、受者选配.评估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下患者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肾1,3,5年存活率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指标:①致敏患者手术前后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水甲及特异性.②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配型.③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移植肾存活率.结果:纳入136例PRA阳性致敏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致敏患者中104例存在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IgG抗体,76例存在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IgG抗体,44例同时存在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和Ⅱ类IgG抗体.②按照传统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标准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0,1,2,3,4个抗原错配者分别为7,26,47,39和17例;按照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标准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抗原0,1,2,3,4个抗原错配者分别为31,53,36,16和0例.③按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人类白细胞抗原无错配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个和3个抗原错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类白细胞抗原无错配者移植肾1,3,5年存活率高于2个和3个抗原错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标准能提高肾移植供受者的相配率.②良好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可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肾移植中肾供体的短缺,"边缘"供肾提供了一条缓解途径。目的:观察高龄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36~64个月的7例≥65岁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供、受者移植后均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受者1周内移植肾功能正常、供者肾功能较术前略有增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无排斥反应发生。5例人/肾正常存活36~64个月;2例移植后≥1年死亡。供者均正常存活,无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提示≥65岁高龄亲属活体供肾应经过严格筛选,部分可为临床扩大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敏受者经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配型)后行肾移植的效果。方法:对13例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较高的患者按照美国 UCLA组织配型中心所确定的中国汉族人Res 配型标准进行供、受者筛选,以常规方法进行肾移植,术前未行血浆置换。结果:13例患者, 无1例发生超急排斥反应;9例术后5天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术后1月内各出现一次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23.1%),1例经M.P., 2例经OKT3治疗后逆转;1例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经血液透析过渡后,于术后3周肾功能逐渐正常。按Res配型原则,供、受者0、1、2和3个位点错配分别为1例(7.7%)、3例(23.1%)、7例(53.8%)和2例(15.4%),明显高于传统HLA六抗原配型结果。结论: Res配型可以显著提高供受者相配率,对缩短等肾时间,减少移植肾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未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前不做交叉配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6例未致敏肾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术前淋巴细胞毒配型结果,并对75例未致敏肾移植受者PRA术前不做交叉配型,直接行肾移植术。结果96例未致敏肾移植受者术前交叉配型结果均为阴性,75例术前未做交叉配型的肾移植受者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或加速性排斥反应,手术同时或术后行回顾性交叉配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未致敏肾移植受者PRA无针对供者错配抗原特异性HLA抗体的受者移植术前可以不做交叉配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致敏受者经严格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和交叉反应组(cross reactive groups,CREG)配型后行肾移植的效果,寻找提高致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82例致敏受者按照美国联合器官调配网络(united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UNOS)制定的CREG配型原则进行供、受者配型筛选,按常规方法进行肾移植及预防排斥反应,酌情使用血浆置换和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结果移植成功率为90%(74/82),病死率为1%(1/82),超急性排斥、加速排斥和急性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分别为3例、5例和23例(28%)及17例(21%).成功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58个月,未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按HLA配型原则,供、受者0~1、2位点错配分别为8例(10%)、20例(24%),少于CREG配型的相应位点错配38例(46%)、26例(32%),均为P<0.05而3~4位点错配则HLA配型高于CREG配型,分别为54例(69%)、26例(32%),P<0.05.中、重度致敏受者术后超急性排斥和加速排斥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致敏受者组及HLA Ⅰ类抗体阳性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亦明显高于HLAⅡ类抗体阳性受者组(P<0.05).结论严格按照HLA配型及CREG配型进行供、受者筛选,酌情应用血浆置换和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提高肾移植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但对重度致敏的受者行肾移植时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