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医家张鹤腾的《伤暑全书》和清代医家叶霖的《增订伤暑全书》是两部比较重要的温病学著作。通过对两书作者与增订者、成书经过、学术渊源和版本传变等问题的探讨,发现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文献的记载中,存在着关于两书的成书年代、卷数变迁、版本传变等问题的误识,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正>《证治心传》,明·袁班撰。全书共1卷,14篇,1.3万余字,主要阐述作者临证心得。前有明末名将史可法序言,后有清末医家赵观澜评语,被裘元吉收录于《三三医书》,首刊于1924年。《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皆有载录,据该书中史可法序落款时间,认定该书撰写于  相似文献   

3.
《温热病指南集》篇幅不长,但在温病著作中却颇有影响。但关于该书的版本,各种版本内容的衍变,后世的一些目录学工具书的著录也存在阙漏,其作者也是扑朔迷离。该书版本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有5种,通过考察,还应补充既往工具书阙载的《三家医案合刻》附刊《温热赘言》本、王孟英《温热经纬》本。“清光绪刻本“存疑。《温热赘言》与《温热病指南集》实为异名同书,故《温热赘言》不宜单立辞目。探讨各版本亦各具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1949年以来,学者在全国进行3次大范围的中医古籍资源普查,分别编撰了《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其中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书最多、最全,计13455种。《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编撰过程中,对古籍的分类问题、书名著录、成书年著录、著者著录、出版年著录、版本著录等方面修订了前两次编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在古籍的归类、书名的统一、卷数、著者朝代、成书年、版本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纰漏,需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5.
参照《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设计“中医图书版本馆藏数据库结构”,提出5个关系模式,为建立“中医图书版本馆藏数据库”提供依据,以利于根据不同需要直观、快速、准确、方便、即时的输入与查询中医古籍图书版本馆藏信息。  相似文献   

6.
对《喉症全科紫珍集》的作者、版本流传方面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症全科紫珍集》,又称《喉科紫珍全集》、《经验喉科紫珍集》、《七十二种绘图喉科全书》、《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青囊济世录》,为喉科专著。它以咽喉72证为主,是在明·窦梦麟《疮疡经验全书》咽喉38证图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但在学术渊源上看,则主要是继承了西园郑尘的学术思想。1 作者考证关于作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作:“原题(清)燕山窦氏撰,朱翔宇编”,马继兴的《中医文献学》作:“原题(清)朱翔宇”,张赞臣的《中医喉科集成》引用书目作“朱翔宇”,而据黄梅奚在该书前的序上曰;“予师乃三山之禅师,得授方士七十二种图像、二…  相似文献   

7.
《妇人良方》系南宋陈自明所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内容完备的妇产科专著 ,成书于嘉熙元年 (12 37年 ) ,至今已有 76 0余年历史 ,流传既久 ,版刻纷杂 ,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著录 ,其各种版本多达 30余种。今亲考存世的各种版本 ,以元·勤有书堂本为底本 ,经与众多版本比较 ,认为元·勤有书堂本保存良好 ,字迹工整且很好地反映了陈氏原著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作为迄今为止收载中医书籍最为全面的目录书,其中收载的民国妇科学著作,对于中医妇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就其著录的妇科书籍范围而言,应该仅限于中医妇科学著作。然而,种种原因导致其误收了部分西医妇科学著作。文章指出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误收的7部西医妇科学著作,并期望再版时此问题能够改正。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中医书刊联合目录》中民国时期书目的著录信息,探讨民国时期中医药图书的特点,发现中医药图书与民国时期的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中国近代中医书刊联合目录》有14个一级类目,59个二级类目,多种版印方式并存,每年出版数量不等,图书出版由大型出版社、小型出版社、中医团体和个人共同合力为之,出版地则主要集中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有资料统计已在1万种以上,于医理医术无所不包,无所不盖;而历代名医更是人才辈出,仅据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中所载名医就有1300余人。我们要发展中医,首先就必须去研究中医,这又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去涉猎历代名医的著作,了解各个学派的学术思想与成就,因为名医是时代的精华,代表了中医学术“在某个时代”所达到的高度,不仔细研究他们的学术观点和总结临床经验,就不能掌握中医的精髓,中医理论与临床也就无法提高。正如唐代王冰所云:“欲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  相似文献   

11.
陈竹友《简明中医训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该书是继钱超尘《中医古籍训诂研究》、王筑民、辛维莉《中医古籍训诂概论》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中医训诂理论著作.该书对中医训诂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引进了广义训诂学和狭义训诂学的概念;拓展了训诂研究的材料和方法;分析了中医训诂的基本特点;指明了中医训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录一词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目录 ,指书目 ,属工具书性质 ;狭义的目录 ,指具体某一部书的篇目而言。本文所及的目录 ,均指前者。中医目录书则专门收录中医药图书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格式编排成册 ,是一种专门了解和检索中医图书文献的工具书。1 目录书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书是在我国图书事业蓬勃发展、图书总量大量增加的基础上产生的。东汉成帝时期 ,书籍散亡情况非常严重 ,于是汉成帝命刘向校理图书。“每一书已 ,向辄条其篇目 ,撮其指意 ,录而奏之”[1 ] 。后来 ,人们把刘向的单篇叙录编辑成书 ,即《别录》 ,这便是目录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简称《简明提要》)是清代重要的医学目录著作,其提要详细介绍了历代医书的历史演变及特点,揭示其学术源流。目录学研究的作用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四库提要》由纪昀、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抄本总合与类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医药抄本进行梳理。总量为5083种,其中未刻抄本3928种,已属孤本的有3623部;清末前抄本1288种,其中未刻抄本924种;日本抄本227种,其中未刻抄本141种(清末前日本抄本71种,其中未刻抄本48种)。统计收藏中医药抄本种量前10位的国内图书馆,其中中国中医研究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馆藏量合计约占全部抄本总量的45%。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期刊联合目录的产生,书刊划界这个图书馆界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尽管已对该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但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同一类性质的出版物,往往一下作图书处理,一下又作期刊处理,给联合目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我们初步调查:在全国联合目录工作会议后出版的第一部全国性外文期刊联  相似文献   

16.
张志聪医学全书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版本1.1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封内首页写“钱唐张隐庵先生集注黄帝经世素问合编聚锦堂梓行”,有黄帝内经序、宋序,目录(无篇章排号),半页9行,每行20字,左右双边,上下黑线,版心有《素问》、卷次、页码;版框高19.3cm,宽12.8cm,共9卷2函10册。1.2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科院本与故宫本为同一年代的刻本,其版框相同,但内容有不同处,尤以“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明显。经与《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其他版本比较“四气调神…  相似文献   

17.
森立之是日本著名考证学大师,一生之中共有180余部著作,《枳园丛考》及《枳园丛考续录》是其得意之作。该书论述精辟,言语朴素,引文精湛,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珍玉先生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和临床家,主张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继承发展中医理论;注重中医经典研究,提出了经典是中医理论源头活水的学术思想。强调《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之作是中医理论的根基,中医理论的源头活水,重视中医理论研究应从中医经典研究入手;对于经典理论的研究,不能为经典而经典,为文献而文献,要学以致用,将经典理论验之于临床,真正体现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1982年在郑州发现手抄本《意庵医案》,查阅《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明史艺文志》、《中国医籍考》等均未引录,经整理、校注,于1986年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自发现和出版以来国内尚未见有研究论文发表,本文试作如下之研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近代浙江著名医家裘吉生的生平事略及学术成就进行提炼,宣传推广裘氏为中医药事业作出的贡献,弘扬浙派中医。[方法]通过对裘吉生的《三三医书》《珍本医书集成》等著作及其后人撰写的有关裘氏生平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研究,总结提炼裘氏的生平事迹、主要学术成就,及其对浙江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事业所作的贡献。[结果]裘氏生平经历十分丰富,年少多病,自学中医,刻苦钻研中医经典和中药典藉;曾投身革命,后弃政从医;又广收藏书,创办学报医刊;行医绍杭,开设医院,声闻遐迩;并在中医危难之际,参与联络请愿,捍卫中医。其学术成就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重视经典研习而学有本源,重视古籍整理而促进学术传播,重视医德医规以规范言行,重视中医教育以培养人才,重视中西汇通以各取所长,以及重视临证经验总结而提倡实践应用等。裘氏不仅继承了传统,发扬了学术,还不断创新,振兴了中医,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诸多贡献。[结论]裘氏为浙派中医近代著名的代表医家,热爱中医,关心中医事业的发展,办学办刊,开设医院,重视中西汇通,又为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作出巨大贡献,其生平事迹突出,学术成就非凡,值得总结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