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伤寒论>中有关合病、并病的条文分为10类进行讨论,其中有原文明确提出的合、并病者,也有原文未明确者.笔者以合、并病的概念为标准,通过对条文的分析、比较,归结为新的合、并病类型.于每一类中,从原文角度,按经辨证,讨论其归属;并对比条文间证候的异同,治疗的区别,明确了辨证的关键,总结出治疗原则和运用要领.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伤寒论>中有关合、并病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论述合病、并病的条文,共有30余条,其中有12条冠有合病、并病的名称,还有20几条实际上论述合病、并病的而未有合病并病之名。学习这方面的有关论述,对于进一步理解六经发病、辨证施治、指导临床实践,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中论述合病、并病的条文,共有30余条,其中有12条冠有合病、并病的名称,还有20几条实际上论述合病、并病的而未有合病并病之名.学习这方面的有关论述,对于进一步理解六经发病、辨证施治、指导临床实践,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汗的辨证论治颇为重视,关于汗证的条文有一百余条,其中一部分条文或方后注中明确提到服药后当有汗出且对汗出的程度做了明确的明。为此,本文对《伤寒论》中证候药后汗出进行归纳整理,并探析《伤寒论》证候药后汗出机理,根据其药后汗出机理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反映其病机证治的差异性。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伤寒论》第282条,探讨其证之病因病机。[方法]基于《伤寒论》282条原文的论述,参考多家医家之注释,对照仲景其他条文的叙述,分析对该条文所述病因病机的认识,权衡急缓,附以适宜方药。[结果]原文冠首"少阴病",宜理解为"伤寒";"虚故引水自救"并非指向"阳虚",宜是阴虚;疾病本是错综复杂,原文虽存在阴虚证候,但总体仍是少阴寒化证;原条文虽未给出汤药,经过讨论,此处应及时处方以白通汤,以防病变加剧。[结论]《伤寒论》282条论述了一种少阴病寒化证的动态发展过程,结合其他与之并列条文,可见其完善了少阴寒化证的症状,原文虽未给出治法,然非无药可治,是仲圣已于其它处论述,这提示后人,有机地联系前后条文,是学习《伤寒论》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中"病"是广义层次上的"证",该书之"病"与"证"属于中医证的范畴,两者无本质区别。其三阳三阴辨证是贯穿《伤寒论》的主线,而绝大多数条文以汤证命名,缺乏具体明确的证型名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对条文全面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应用该书辨证体系的实质,试从"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的证素辨证对三阳三阴病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脉证征象进行比较推测,分析《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方式。[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包括根据治疗之后药效反应、相似之中有不相似之症、应出现之脉症未出现和不应出现之脉症出现、大小便症状表现、小便利否、厥热的程度和时间,以及阴性脉证推测病机等,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结果] 《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原文中便有丰富的病机比较推测的语言文字描述。另外,张仲景认识病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其治疗之后的药效反应、脉症推理、二便合参、药物试探、厥热变化及阴性脉证等多方面比较推测病机的思辨理论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结论] 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的推测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究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论及针灸疗法的条文共26条,本文分析了其临床价值,即针灸对伤寒外感热病也可起到主要治疗与辅助治疗作用,并讨论了仲景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热病禁灸,异病同治,针(灸)药并施及治未病等学术观点及其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伤寒论》原文学习,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少阳太阴同病的见解,对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伤寒论》的相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病证鉴别、脉象论述、条文互应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伤寒论》的相对性问题。认为相对性思维方法是仲师辨证思维及写作体例的重要特征,也体现了六经辨证的整体性。理解相对性,对研习《伤寒论》和临床辨证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总结中医治疗老年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为临床治疗老年失眠提供有效的。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伤寒论》中关于失眠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将近几年关于中医治疗老年失眠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一般都责之于胃气上逆,所谓“胃不伤不呕”。而《伤寒论》六经辨证却以呕属少阳,爰试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 1 呕属少阳的机理不难发现,《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病的条文大多涉及到呕,有“呕而发热”,“心烦喜呕”,“胸胁满而呕”,“干呕不能食”,“呕不止”等,可见,仲景是以“呕属少阳”并作为少阳病的辨证依据的。为什么不属阳明  相似文献   

13.
口渴是一个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的常见自觉症状。《伤寒论》一书中,明确载有“口渴”)或“欲饮水”等)的条文计有33条,占全书近十分之一的条文。治疗方法有方剂12首,还有针刺、少少饮水等。另外,有一些证候,原文虽未记载“口渴”二字,但从病机及以方(药)测证,亦应有口渴。六经病虽然都有关于口渴的记载,但主要以阳明及太阳较多。从病机上分析,《伤寒论》之口渴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不寐,即失眠,为临床中的常见病症,其核心病机在于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导致这种结果的诱发因素既多且繁,涉及情志、饮食、劳累、久病等诸多方面,在临床辨证治疗中涉及的治疗方法也极为丰富。在《伤寒论》的相关记载中,涉及了诸多有关不寐表现的条文论述,几乎贯彻六经始终。文章则以少阴病为切入点,重点把握"阳气"在少阴病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总结出以"阳衰""阴虚""阳郁"为主要病机,并以此深入探讨不寐的主要证候及相关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病之条文的基础上,结合足少阳胆腑的生理病理特性,认为《伤寒论》少阳病其病位在胆,病性属热,病势逆扰可袭肺冲心,横乘可犯及肝、脾胃、肠,病理机制概括为胆气郁滞,升降失调。治疗方法,输通气机,调和升降,并根据其病发展趋势而因势利导,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6.
下利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病证,《伤寒论》关于下利的条文84条,《金匮要略》关于下利条文42条(含复方条文)。条文分布于伤寒"六经病""霍乱病""呕吐哕下利病""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及"妇人产后病"等。《伤寒论》六经病均有下利,当辨证论治:太阳下利多为表邪内迫,阳明下利为热结旁流,少阳下利为胆热内迫,病情较轻,预后较好;三阴下利多正衰邪盛,病情较重,尤以少阴,厥阴严重,下利证在病入少阴厥阴之后由于人体阳气受到损伤,阴寒之邪滞留不去,正不胜邪,往往病情趋于危重之候,《金匮要略》之下利有明显的虚实寒热之别,通过条文解读仲景病位、病性、病势辨治思路,对指导临床辨证和选方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读、分析《伤寒论》中与痞证相关条文,厘清痞证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及辨证治疗,并进一步探究张仲景遣方用药特点,以裨益临床。  相似文献   

18.
梳理《伤寒论》中有关呕吐的相关条文,据呕吐病证特点,辨析其病位、病性与病势的证治规律。提出六经之呕吐各具特点;呕吐可用以判定病性之寒热、虚实;呕吐之轻重、有无可作为传变及预后的重要依据。临床呕吐辨证应灵活多变,审机定治。  相似文献   

19.
探讨张仲景整体性辨证思维学术思想。从辨证特点、整体性特点、具体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伤寒论》原文、方药等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论六经病辨证论治方法与临证意义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伤寒论;六经病;辨证论治《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思想,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六经病的辨证方法大经辨证为《伤寒论》的独特辨证体系,它以六经所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