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组织蛋白酶(Cathe)K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OP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形成蛋白(BGP)含量,采用免疫分析法测定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工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Cathe K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瘦素和IGF-Ⅰ含量,采用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骨密度仪测定患者腰椎L1~4和股骨颈骨密度(BMD)。结果研究组血清BGP、B-ALP和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瘦素和Cathe 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GF-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椎L1~4和股骨颈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GP、B-ALP、PINP、瘦素、Cathe K和MDA与BMD呈线性负相关,IGF-Ⅰ和SOD与BMD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OP患者骨代谢异常、瘦素和Cathe K降低、IGF-Ⅰ升高及氧化应激失衡是造成骨量下降和骨形成障碍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老年OP辅助诊疗指标。  相似文献   

2.
氟骨症患者骨密度与血清骨钙素和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饮水型氟骨症患者骨密度 (BMD)与血清骨钙素 (BGP)和生化指标的改变 ,以及相互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选取氟中毒病区氟骨症患者 6 8例 ,采用单光子骨矿物仪测量 BMD,放射免疫法测血清BGP,生化检查血清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KP)及尿 Ca、尿 P、羟脯氨酸 (Hop)、肌酐 (Cr)。结果 氟骨症组的 BMD低于对照组 (P<0 .0 1) ,血清 BGP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反映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 AKP和尿Hop/ Cr值显著升高 (P<0 .0 1) ,血清 Ca、P降低 (P<0 .0 5 )。骨密度与血清 BGP、AKP、Hop/ Cr呈显著负相关 ,与血清 Ca呈正相关。结论 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联合测定 ,对氟骨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均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及OP患者的糖代谢、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776位绝经后汉族女性被分为4组:T2DM组(218例),OP组(223例),T2DM+OP组(186例),健康对照组(149名)。分别测定受试者的骨代谢、糖代谢指标及血钙、血磷等相关指标,用双能X线仪测定不同部位BMD,并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T2DM组腰椎BMD明显高于对照组,T2DM+OP组和OP组腰椎及股骨颈BMD低于对照组。T2DM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T2DM+OP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T)、BALP、TrACP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则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BMD与患者HbA1C、FPG、血清TrACP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清OT、BALP、25羟基维生素D3、BM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2DM患者骨代谢呈低转换状态,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T2DM组OP的危险性增加。血清BALP、OT、TrACP和25OHD可考虑作为T2DM合并OP的早期诊断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脂联素(ADP)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测定112例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和60例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对照组)的血清APP、血清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25羟基维他命D(25-OH-VD)和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检查部位BMD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实验组血清ADP、BGP、B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ACP-5b和25-OH-V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ADP与BGP、BAP呈显著正相关(r=0.658,0.573,均P0.01),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476,-0.391,P0.01,P0.05)。绝经后健康老年妇女的血清ADP与髋部BMD、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327,-0.425,均P0.05)。结论血清ADP水平与骨代谢生化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反映骨代谢状态的新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瘦素(LE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EP-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RA患者的骨质疏松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64例RA患者和6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LEP和sLEP-R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分析RA患者中LEP和sLEP-R水平的变化与RA患者骨密度、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和健康对照组相比,RA组外周血LEP水平明显升高,sLEP-R水平明显降低(P<0.01).②RA患者各测定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5.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的15.0%(P<0.01).③RA患者外周血LEP水平与年龄呈正直线相关(P<0.01),与各测定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RA患者外周血sLEP-R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与各测定部位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RA患者外周血LEP或sLEP-R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均无相关(P>0.05).④Logistic Regression多元回归法分析显示:外周血sLEP-R水平为RA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的保护因素,OR=3.089,P=0.017,CI95%:0.017~7.108.结论 RA患者外周血LEP水平明显升高,sLEP-R水平明显降低,它们的变化与骨代谢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外周sLEP-R水平为RA患者中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人群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及骨转换特点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150例绝经后T2DM住院患者测定骨密度(BMD)后分为骨量正常(NP)、骨量减低(DP)和骨质疏松(OP)组.登记年龄(Age),绝经年限(LOP),糖尿病病程(YSM),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血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雌激素(E2).结果 ①绝经后T2DM人群OP发病率54%;②绝经后T2DM并发OP患者与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比较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胰岛素和E2水平明显降低(P<0.05);③OP组患者与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比较CTX-Ⅰ、TRACP5b、BALP等骨转换指标明显升高(P<0.05);④CTX-Ⅰ与腰椎2~4、股骨颈BMD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大转子、粗隆间BMD无明显相关性;TRACP5b、BALP与腰椎2~4、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BMD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LOP、血糖、YSM、FIns和E2水平可影响绝经后T2DM患者骨量;该人群骨重建特点为高转换型,骨吸收标记物TRACP5b可作为早期预测绝经后T2DM骨量减少及OP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OP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运动康复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治疗,运动康复组给予运动康复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共12个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测定骨密度(BMD)和血清总1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VAS评分、腰椎BMD和股骨近端BMD、血清P1NP、BGP、CTX、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血清P1NP、CTX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BGP、25(OH)D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运动康复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和股骨近端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1NP、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GP、25(OH)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可提高阿仑膦酸钠对老年OP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时长有氧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观察组患者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比较两组患者BMD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髋部BMD、腰椎正位BM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钙素(BGP)、尿吡啶酚(U-Pyd/Cr)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0.5~1 h,能有效提升老年OP患者的BMD,同时促进骨形成与骨吸收,对OP松性骨折的预防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2例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OP骨折组)、50例老年男性OP患者(OP组)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对照组)血清Omentin-1、血清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CTX),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其正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分析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与骨转换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OP骨折组腰椎股骨颈BMD、血清Omentin-1、OPG、PINP水平较OP组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RANKL、β-CTX水平、RANKL/OPG比值OP骨折组较OP组明显升高(均P0.01)。OP骨折组血清Omentin-1与腰椎、股骨颈BMD、血清OPG、PINP呈正相关(r=0.402,r=0.389,r=0.428,r=0.401,均P0.01),血清Omentin-1与RANKL、β-CTX、RANKL/OPG比值呈负相关(r=-0.447,r=-0.412,r=-0.528,均P0.01)。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影响骨转换,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OP性髋部骨折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Omentin-1、OPG、RA NKL、PINP、β-CTX水平可作为预测老年男性OP性骨折风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对男性肝硬化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男性肝硬化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其血液IGF-1、TNF-α、IL-8、骨钙素(BGP)和右跟骨骨密度(BMD)值.将肝硬化组分为伴骨质疏松组(osteoporosis,OP)和不伴骨质疏松组(non-osteoporosis,NOP).结果 肝硬化伴骨质疏松组IGF-1、BGP、BMD较正常组及肝硬化不伴骨质疏松组明显降低(P<0.001),且IGF-1分别与BGP、BMD呈正相关(r=0.388、0.347,P<0.05);TNF-α、IL-8较正常组及肝硬化不伴骨质疏松组明显升高(P<0.001),且TNF-α、IL-8分别与BGP、BMD呈负相关(r=-0.484、-0.627,P<0.05;r=-0.457、-0.595,P<0.05).结论 血清IGF-1水平下降、TNF-α及IL-8增高可能是肝硬化患者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测定66例T2DM患者及62例年龄、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BMD、血清TNF、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KP)、血钙(Ca)、磷(P)、尿Ca/Cr、尿羟脯氨酸(HOP)/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Cr水平,2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较对照组的BMD显著降低,血清BG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TNF、尿HO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与BM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男性2TDM患者易并发OP,其原因与TNF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降钙素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OP)的作用。  方法  将 80例OP病人随机分成 2组 ,降钙素组 45例 ,隔日肌注降钙素 5 0U ,每日加服碳酸钙 维生素D 0 6 ,对照组 35例 ,每日碳酸钙 维生素D 0 6 ,疗程均为 6月 ,每组用药 6月前后分别检测腰椎前后位、腰椎 3侧位右髋部骨密度 (BMD)、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BGP)、酸性磷酸酶 (ACP)及尿吡啶酚 /肌酐 (Pyd/Cr)比值。  结果  降钙素组腰椎前后位 1~ 4及腰 3侧位BMD分别升高 11 8%、9 3 %、8 2 %、10 2 %和 10 3 % ,髋部BMD升高不明显 ,与此同时 ,血清ALP、BGP、ACP及Pyd/Cr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疼痛改善。对照组用药物后无明显改变。  结论  小剂量降钙素能够增加老年性OP病人腰椎BMD ,其机理与抑制骨吸收 ,降低骨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绝经期妇女骨代谢的相关指标,探讨骨质疏松的发病因素.方法 选取55~66岁绝经期妇女与25~35岁的育龄期妇女,比较两组的骨代谢相关指标: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密度(BMD)、瘦素、白介素-6(IL-6)等.结果 绝经期妇女与育龄期妇女比较,血Ca、血P无统计学差异;ALP,BGP、TRAP有统计学差异.绝经期妇女与育龄期妇女比较L2-4及左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三角区的BMD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瘦素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L-6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与绝经后骨代谢加快相关,与体脂含量及瘦素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中老年人不同部位骨密度(BMD)、骨碱性磷酸酶(β-ALP)、骨钙素(BGP)、血清Ⅰ型胶原蛋白末端(CTX)等骨代谢生化指标,为骨质疏松骨折提供准确的预警值。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患者85例,其中骨质疏松非骨折患者20例纳入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性骨折65例纳入骨折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27例纳入正常对照组。通过比较各组水平观测指标水平差异确定各检测指标在骨质疏松发生中的特异性。同时将骨折组各项指标值80%中间截断区的中点设定为各部位发生骨折的预警阈值。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折组腰椎(L)2~4、股骨颈(NECK)、WARD三角、股骨大转子(TROCH)、桡骨远端(RADIUS)的BMD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折组BG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BMD预警值:桡骨为(0.267±0.111)g/cm~2;股骨颈为(0.570±0.119)g/cm~2;腰椎为(0.714±0.107)g/cm~2。其他骨生化指标预警值:BGP为(5.75±5.43)ng/ml、CTX为(0.47±0.39)ng/ml、B-ALP为(34.05±13.33)U/L。结论检测中老年人BMD及ALP、BGP、CTX等骨代谢生化指标,能够反映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状况,预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绝经女性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对骨质疏松(OP)的发病风险。方法 846例女性T2DM患者,分为绝经组(576例)、未绝经组(270例),采用Sahara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BMD)测定,收集相关生化结果及一般情况,分析绝经年龄、年限以及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对OP的发病风险。结果绝经组的OP患病率为8.86%,未绝经组为4.26%,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元线性回归及单元逻辑回归分析中绝经组患者随年龄、绝经年限增加OP患病率有明显增高(P<0.05)。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组中餐后血糖与BMD呈负相关(P<0.05);BMI与OP患病率呈负相关(P<0.05);TG、TC、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与BMD无明显相关(P>0.05),利用逻辑回归分析比较BMD减低百分比,糖、脂代谢均异常组(48.02%)与单纯糖代谢异常组(57.14%)及单纯脂代谢异常组(46.92%)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T2DM绝经女性患者中脂代谢紊乱不是OP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控制餐后血糖、适当提高BMI对T2DM女性绝经患者预防OP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 BMD)、骨面积与绝经后妇女椎体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980例绝经后妇女临床病例资料,486例(46~98岁)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为骨折组,494例(49~94岁)无椎体压缩性骨折为对照组。两组均记录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检测的腰椎和股骨近端BMD、骨面积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椎体骨折发生、椎体骨折数目与各临床因素间关系;不同部位BMD及骨面积预测骨折的精确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结果 椎体骨折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绝经年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腰椎BMD、腰椎面积及近端股骨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腰椎BMD与是否发生椎体骨折及椎体骨折数关联性最高,其次为股骨大转子BMD。校正BMI后,腰椎BM...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M)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病率和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P已成为DM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对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水平及OP风险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1~2].我们测定绝经后T2DM患者的BMD水平,并分析影响BMD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绝经后T2DM患者OP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情况及其骨代谢水平。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RA患者腰椎前后位(L2~L4)、双侧股骨颈、大转子的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al protein,BGP)等骨代谢参数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水平,并同时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RA患者OP的发生率为56.67%,女性高于男性,绝经后高于绝经前,OP的发生率在大转子处最高。与正常对照比,RA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降低,IL-1β、BGP水平显著升高;合并OP的RA患者较骨量正常或骨量减少的RA患者年龄大,血清钙水平低,OPG、IL-1β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高。结论 RA患者存在较高的OP发生率,老年及绝经后女性尤为明显,OP的发生与较高的骨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骨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女性 2型糖尿病 (T2 DM)患者与健康人骨密度 (BMD)的差异。 方法 采用双能 X线吸收法 (DEXA)骨密度仪 ,测定 2 14例女性 2型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 110 1例年龄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女性健康人 (对照组 )腰椎及股骨近端的 BMD。 结果  DM患者各年龄段组腰椎及髋部各区域 BMD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DM组的 BMD与病程无相关性 [r=- (0 .0 9~ 0 .0 1) ,P均 >0 .0 5 ]。 T2 DM组和对照组各部位 BMD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 [r=- (0 .4 2 2~ 0 .70 5 ) ,P均 <0 .0 1]。年龄≥ 5 0岁的 DM患者腰椎骨质疏松 (OP)患病率为 2 1.9% ,低于对照组的 31.4 % (P<0 .0 5 ) ;2组之间不同骨骼部位的 OP总体患病率 T2 DM组为 (2 2 .9±14 .9) % ,对照组为 (2 5 .4± 15 .6 )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女性 T2 DM患者 ,不同部位的BMD及 OP患病率与女性健康人群相似。  相似文献   

20.
随机选定3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女性正常对照组,均测定瘦素(LEP)、空腹胰岛素(FINS)、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卯泡刺激素(FSH),骨密度(BMD)。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女性糖尿病组LEP、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2、BMD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E2水平、BMD较绝经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绝经后T水平升高(P〈0.01)。(2)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发现,T、LEP、E2与BMD相关。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性激素与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