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诊断以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本组41例MIA中,经翼点开颅显微手术夹闭22例,其中一次性夹闭16例;行血管内栓塞19例,一次性栓塞9例。结果一次性手术夹闭的16例(32个)动脉瘤经DSA复查,29个夹闭完全,血管内栓塞的19例经DSA复查,3个动脉瘤栓塞不完全。行夹闭术的22例中,Hunt分级Ⅰ-Ⅲ级18例,Ⅳ级和Ⅴ级各2例,良14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和死亡各1例;行栓塞术的19例中,Hunt分级Ⅰ-Ⅲ级17例,Ⅳ级2例,良13例,中残和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和死亡各1例。结论CT为MIA破裂出血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DSA仍为MIA诊断的金标准,CTA和MRA是MIA诊断的良好补充。MIA一经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病情和经济状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法,但若系Hunt分级Ⅴ级者则只宜手术夹闭。  相似文献   

2.
颅内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脉瘤被称为颅内多发动脉瘤。颅内多发动脉瘤中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方式及血管内治疗时机近年来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的血管内治疗方式栓塞颅内多发动脉瘤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医师可以根据多发动脉瘤患者动脉瘤位置和解剖特点以及病人的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动脉瘤22例,共发现49个动脉瘤。予手术治疗17例,其中一期手术9例,二期手术8例;显微外科手术夹闭9例共18个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共10个动脉瘤,栓塞结合开颅夹闭3例共6个动脉瘤。病情危重自动出院2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16例随访1个月~1年,恢复情况良好14例,其中7例在术后行DSA检查,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满意;死亡2例。失访6例。结论准确判断破裂动脉瘤,并根据动脉瘤位置、Hunt-Hess分级等因素,用血管内栓塞或开颅夹闭方法行一期或二期手术处理多发动脉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颅内多发动脉瘤由于其部位分布广、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以及术后并发症多致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单发动脉瘤明显增高。本病以女性多发,且以中等大小动脉瘤常见,微型动脉瘤术前极易漏诊。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夹闭、血管栓塞以及锁孔夹闭,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处理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对于能够在同一侧手术入路处理的多发动脉瘤,应在一次性手术中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本组76例MIA中,同时治疗责任和非责任动脉瘤52例.仅经翼点开颅显微手术夹闭34例,其中一次性夹闭32例,分次夹闭2例;行血管内栓塞,一次性栓塞11例;栓塞结合夹闭治疗7例.仅治疗责任病灶24例.结果 手术夹闭的34例(68个)动脉瘤经DSA或CTA复查,63个夹闭完全,2个瘤颈残留,3个包裹.血管内栓塞的11例25个动脉瘤经DSA复查,22例栓塞完伞,3个动脉瘤栓塞不完全.栓塞加夹闭的7例15个动脉瘤消失.结论 MIA治疗应个体化分析,采用夹闭手术与血管内栓塞相结合,尽量一期治疗,从而降低治疗风险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颅内多发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颅内多发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的GOS评分作为预后良好(4—5级),差(1—3级),分别评价了年龄、性别、治疗手段、术前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动脉瘤部位、侧别、大小、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GOS评分预后良好49例,差1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与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术前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会影响颅内多发动脉瘤病人的疗效,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提高其疗效。手术和介入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比较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前瞻性分为手术夹闭组(44例)和血管内栓塞组(30例)。术后对65例随访3~28个月,夹闭组38例、栓塞组27例(失随访9例)。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手术夹闭组6例,血管内栓塞组2例;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夹闭组4例,血管内栓塞组0例;下视丘反应:手术夹闭组11例、血管内栓塞组4例。转归良好:手术夹闭组26/38例,血管内栓塞组25/27例(P=0.03);转归不良:手术夹闭组11/38例,血管内栓塞组2/27例(P=0.03)。随访:手术夹闭组1例死亡,血管内栓塞组1例再生长、1例再通。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操作安全、疗效优于开颅夹闭术,特别是对Hunt—HessⅣ~Ⅴ级的患者可增加生存和治愈机会,但不能完全替代夹闭术,两者的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颅内多发动脉瘤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DSA、CTA、MRA的不断发展,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但颅内多发动脉瘤由于其部位分布广、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以及术后并发症多致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较单发动脉瘤明显增高。本病以女性多发,小型动脉瘤术前极易漏诊。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夹闭、血管内治疗以及结合基因治疗等,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处理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对于能够在同一侧手术人路处理的多发动脉瘤,应在一次性手术中处理完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两种方法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66例(29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管内栓塞治疗180例(209个),开颅夹闭治疗86例(88个);根据GO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血管内栓塞组预后良好155例,中残12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125例。开颅夹闭手术组预后良好72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术后两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可以作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1537例颅内动脉瘤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5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621例行血管内治疗、889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27例行保守(未)治疗.结果 血管内治疗组术后恢复良好589例,功能障碍22例,死亡10例;显微外科手术组恢复良好796例,功能障碍61例,死亡32例.结论 应根据动脉瘤不同位置、形态、动脉瘤大小、临床分级、动脉瘤是否合并血栓、钙化、狭窄、是否累及穿支或分支血管、动脉瘤单发和多发及医生经验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夹闭49例,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手术联合栓塞治疗2例。结果 5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45例,轻残7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72 h内)栓塞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有53例采用早期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另外49例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对照组)。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和夹闭术相比较,早期栓塞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作用更为显著;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栓塞组),43例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夹闭组)。结果 术后4周,栓塞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22例,1分6例,2分5例,3分4例,4分2例,5分3例;夹闭组mRS评分0分20例,1分7例,2分5例,3分4例,4分3例,5分2例。栓塞组恢复良好率(76.7%,33/43)与夹闭组(74.4%,32/43)无统计学差异(P>0.05)。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7/43)明显低于夹闭组(37.2%,16/43;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治疗均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疗效基本相同,但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夹闭术。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特点、适应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中,术后恢复良好132例,中残38例,重残21例,死亡11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61个动脉瘤中,54个动脉瘤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1个行单纯支架置入,6个行支架置入+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3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夹闭术治疗291例,血管内栓塞术治疗266例;另外,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对aSAH患者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开颅夹闭术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46.7%,91/291)与血管内栓塞术组(53.3%,104/266)无显著差异(P>0.05);脑室内出血和急性脑积水对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要求文献9篇包含5 093例患者,其中开颅夹闭术组3 340例,血管内栓塞术组1 612例。两组治疗方法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优势比(OR)=0.84;95%可信区间(CI)为0.64~1.12;P=0.24]。对于存在脑室内出血的aSAH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几率明显降低(OR=0.56;95% CI为0.35~0.90;P=0.02)。结论 对于存在脑室内出血的aSAH患者,建议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4只家犬双侧颈动脉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动脉瘤模型。3周后用自制钨丝微弹簧圈,在电视透视监视下,经血管内栓塞动脉瘤模型,而保留载瘤动脉血流。分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栓塞加通微直流电凝和自身对照3个组。栓塞后48小时,4周和4个月,分别进行了颈动脉造影、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栓塞效果和相应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不同栓塞方法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0例,根据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观察各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栓塞技术的致密栓塞率情况:3D-GDC为75.0%,双微导管技术为85.7%,球囊辅助技术87.5%,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85.7%。所有患者随访1 a ,其中20例CTA 复查,30例DSA 复查,均未发生动脉瘤复发及再出血。结论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特点,采用双微管技术、球囊或支架辅助技术可提高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并客观评价其必要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对46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成功栓塞46个动脉瘤,其中100%闭塞42个,95%闭塞3个,90%闭塞1个,全组无死亡。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2例,弹簧圈末端逸出1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填充GDC栓塞而治愈。术后随访12~72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20例有颅神经压迫症状者18例完全恢复正常,另2例为永久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全组术后均无破裂出血。结论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必要的,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的方法安全实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治疗后再出血、再通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304例,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79例,球囊辅助101例,支架辅助24例;并进行随访。结果完全栓塞214例(70.4%),次全栓塞76例(25.0%),不全栓塞14例(4.6%)。其中GOS评分:恢复良好257例,轻度残疾23例,重度残疾10例,死亡14例。临床随访236例,平均时间26个月,发生再出血5例;其中DSA随访205例,平均5个月,发生再通37例,其中再治疗17例。随访显示:栓塞程度影响动脉瘤术后再通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不全栓塞是破裂动脉瘤治疗后再出血、再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MI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一期手术治疗的9例M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共19个动脉瘤均成功显微手术夹闭。术后平均随访半年,其中治愈或良好5例,轻残1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经充分的术前评估,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运用熟练的显微手术操作技术,可使一期手术治疗MIA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