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支病变血管保持通畅(73%),术后3个月及半年的再通率分别为59%和51%.1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王育强 《山东医药》2008,48(47):18-19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32例(36条肢体)。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踝肱指数(ABI)平均提高0.35,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SIA术后6个月,治疗动脉的通畅率为86.11%。结论SIA用于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患者接受介入手术位数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后情况。结果该次研究中,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已显著缓解患肢的不适症状,疼痛程度减轻。所有患者治疗后溃疡面愈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且2例患者在小趾截除后残端愈合情况理想。30例患者治疗前踝肱比为(0.38±0.15),治疗后为(0.70±0.18)(P0.05)。结论在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协助治疗的顺利进行并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保障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后为节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21%vs 3.21%,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显著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下肢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TurboHawk定向斑块旋切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收集数据,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临床症状、踝臂指数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个体化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87例LEAO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8例(20条患肢)。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侧下肢末梢泛红试验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5个月(1-26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跛行距离加大(〉1000m)。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血管成形术结合股-腘动脉转流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尤其适合高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及肌内移植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85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 185例经闭塞段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干细胞腔内和肌内移植,术后随访3、6、12、18、24个月,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明显,临床症状缓解。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闭塞段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辅以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和肌内移植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腔内介入手术中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39例)POBA扩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39例)DCB扩张治疗,观察术后12个月患者一期通畅率以及血运重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 腔内介入手术中POBA和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均较好,而后者可较好提升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避免血运重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的安全,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又称Lefiche综合症)是腹主动脉下段或双侧髂动脉闭塞造成下肢和盆腔缺血的一个综合征。严重者不仅下肢和盆腔器官功能障碍,还会造成下肢缺血性坏疽。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Lefiche综合症最理想的方法。而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其发病多数在高龄病人、合并有多种疾病的基础上,所以单纯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治疗危险性极大。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例高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采介入支架结合血管旁路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5,(5)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踝肱指数(ABI)、疗效及不良反应(脑梗死、脑出血、截肢、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BI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A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以及踝肱指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糠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成为最严重的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性症之一.笔者结合近年来诊疗实践经验就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以及应用芪蛭顾步胶囊对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性闭塞有效的治疗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术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条患肢)和对照组(46条患肢),各40例。分别采用血管支架植入术及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1年的动脉通畅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P0.05)。结论采用球囊成形术结合支架植入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 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下行腔内超声消融治疗,术后抗凝. 结果消融闭塞血管长度10~20 cm,动脉管腔平均扩张约60%,术中造影证实闭塞动脉复通,术后2周测踝/肱指数提高0.20~0.45. 结论超声消融可以有效消融动脉硬化斑块,重建闭塞动脉血流,为动脉闭塞的患者提供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介入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8例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差异性护理。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而后就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配合治疗的总依从性94.87%高于参照组患者配合治疗的总依从性76.92%,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68%亦低于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5.60%,且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并且还可最小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动脉旁路术是外科治疗下肢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办法,根据选择动脉移植物材料不同,可分为人造血管动脉旁路术与自体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自体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又因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倒置旁路术与原位旁路术。本文回顾性的比较动脉旁路术中分别采用人造血管与自体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人造血管与大隐静脉原位旁路术利弊,为临床选择提供良好的根据。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9月应用动脉旁路术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总结,根据旁路血管不同分为两组,人造血管组32例,自体大隐静脉组15例,比较两组病例的症状缓解与旁路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动脉旁路术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原位大隐静脉通畅率(93.75%)优于人造血管通畅率(85.71%)。结论: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选择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治疗效果优于人造血管。  相似文献   

17.
糠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成为最严重的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性症之一。笔者结合近年来诊疗实践经验就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及临床症状,以及应用芪蛭顾步胶囊对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性闭塞有效的治疗谈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检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 8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于治疗前及前列腺素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后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检测患肢足背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有效率达 85 % ,与之对应 ,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值较治疗前也有明显增加 (P <0 .0 1)。同时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与踝肱指数存在直线正相关 (P <0 .0 1)。结论 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测定局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对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判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于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于大、中型动脉中,临床表现为纤维基质、细胞、脂质以及组织碎片异常沉积〔1〕,患者动脉内膜或中层中出现增生过程的病理变化,而周围血管疾病中,绝大多数动脉的狭窄、闭塞或者动脉瘤是由动脉硬化造成的〔2〕。据统计,血糖、血脂、吸烟及高血压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而是否也是介入手术治疗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无定论〔3〕。本研究旨在分析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腔内介入治疗TASC-Ⅱ分级为C、D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就诊并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52例下肢ASO患者(共5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通畅率和保肢率等情况.结果 52例患者(57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