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讨论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病例1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肌瘤类型、大小与分娩方式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它们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采用剖宫产+肌瘤剔除术与单纯剖宫产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或住院时间上的差异都不明显(P>0.05);浆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黏膜下肌瘤组,术中出血量前者也远远少于后者,差异显著(P<0.05);肌瘤直径>0.8 cm时,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明显增加(P<0.05);肌瘤直径>5 cm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增大(P<0.05)。结论对妊娠晚期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可根据肌瘤的类型、大小及产妇需求综合考虑手术方法。同时,在对子宫肌瘤>8 cm与肌瘤类型为黏膜下肌瘤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应更加小心谨慎,对子宫肌瘤>5 cm的患者应加强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采用经阴道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共88例,其中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阴式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6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肌瘤大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多于阴式组(P<0.05);阴式组术后病率多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 两种手术均属微创手术,不可完全互相替代,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时肌瘤剔除的指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且选取同期剖宫产的正常产妇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三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其余两组更长,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超过5 cm的子宫肌瘤产妇对比,5 cm以下的子宫肌瘤产妇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子宫肌瘤类型、数量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大小5 cm以下、浆膜下、肌壁间的产妇,可建议在剖宫产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子宫肌瘤大小超过5 cm、浆膜下、肌壁间的产妇,因为术中出血量比较多,止血困难,风险较大,所以不建议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剖宫产术中不进行肌瘤切除,观察组患者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中缩宫素用量。结果两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缩宫素用量数据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切除手术相对安全可靠,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后,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将肌瘤切除,可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原位旋切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完成90例巨大子宫肌瘤(肌瘤直径>10 cm或子宫大如12孕周以上)腹腔镜手术,其中原位旋切法核除子宫肌瘤44例,随机与同期传统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剔除手术46例对照。结果 9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巨大肌瘤原位旋切手术组与对照组在子宫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排尿情况、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原位旋切法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操作简单迅速,易掌握,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切实而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7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101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等情况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同时应尽量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每组7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肌瘤大小和数量。结果 1开腹组患者肌瘤数和肌瘤大小显著大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安全、可靠,对腹腔干扰小,而多发、巨大或剔除后复发的肌瘤应首选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肌瘤一般临床情况;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12个月妊娠率。结果两组肌瘤一般情况(肌瘤数目、肌瘤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认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的,且再次妊娠可能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黄丹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1-13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实验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肌瘤复发率和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等优点,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锦阳 《贵州医药》2020,(4):587-589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同期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产妇分娩时行单纯性剖宫产术,术后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产妇分娩时行剖宫产术同期联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并发症、恢复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并分析不同肌瘤数目、肌瘤位置的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住院时间、切口感染与产褥病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中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瘤数目、肌瘤位置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及不良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直径≤5 cm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同期行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瘤体DSA减影图像及栓塞治疗后并发症,以分析两者瘤体血液供应区别以及栓塞治疗中进一步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7例子宫肌瘤及46例子宫腺肌瘤行UAE治疗,对术中瘤体血管减影和栓塞术后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双侧UAE治疗,其中子宫肌瘤患者瘤体血管显影明显,并具有清晰包膜以及粗大供血动脉,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而子宫腺肌瘤与周围则无明显界限;腺肌瘤患者栓塞后综合征则明显较子宫肌瘤患者重(P<0.01)。结论 UAE术中DSA减影可以进一步明确了解子宫肌瘤及腺肌瘤血供情况,术后后者栓塞综合征明显要较前者多且较重,需引起术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肌瘤(HIFU)早期疗效评价.方法 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单发肌瘤20例,多发肌瘤13例,共59枚,平均年龄(34.3±8.7)岁,所有各患者均于HIFU术前及术后1 d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观察并定量测定肌瘤HIFU术前、后T1增强扫描及DWI(ADC)信号值及术后消融区最大消融面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59枚肌瘤于HIFU 术后在T1增强扫描序列均出现无灌注低信号消融区,消融率达70.9%.术后DWI显示的消融区与增强扫描显示消融区具有高度相关性(r=0.97).术后35枚肌瘤消融区周围可见环形或弧形条状DWI高信号,ADC呈低信号.术后肌瘤消融区中央ADC值均增高,但b=500 s/mm2消融前后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间,术前肌瘤及术后消融区中央部分,大b值较小b值所测ADC值数值低(P<0.01).结论 3.0 T MRI 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客观显示子宫肌瘤HIFU治疗后消融范围,并从分子水平反映子宫肌瘤及肌壁HIFU 术后生理、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120例,根据数字表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阴式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治疗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率以及子宫肌瘤数目进行统计对比,并对住院时间、复发率进行统计对比,探讨两种治疗方式的差异。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失血率以及子宫肌瘤数目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针对子宫肌瘤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不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也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病症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3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肌瘤的处理方式比较剔除肌瘤与不剔除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 3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28例同时术中剔除肌瘤,10例单纯剖宫产术,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剔除组术后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剔除组.结论 剖宫产术时情况许可者同时给予肌瘤剔除,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也避免因肌瘤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董素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276-2277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刀( 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运用HIFU对105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治疗,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肌瘤体积及不良反应,评估HFIU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为(48.1±17.8)cm3,治疗后1、3、6个月瘤体体积分别减小至(30.9±10.2)cm3、(24.5±8.6)cm3、(18.3±7.8)cm3,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18、5.276、8.119,均P<0.01);HIFU治疗6个月后总体的有效率为80.9%,而对于肌层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的子宫肌瘤HIFU的有效率分别可达到为91.9%、93.8%。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确切,且对于肌层及体积较小的肌瘤效率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选择醋酸曲普瑞林治疗,研究组选择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月经时长。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月经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肌瘤体积(32.58±12.64)cm3、子宫体积(104.75±28.79)cm3均小于参照组的(45.57±15.03)、(121.34±32.85)cm3,月经时长(6.54±1.20)d短于参照组的(8.77±1.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中,米非司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进一步缩小肌瘤及子宫体积,而且还更有助于其月经时长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FSH、LH以及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血清P、FSH、LH以及E2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缩小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用米非司酮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曾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84-185,187
目的分析3种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常规治疗的取舍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每组25例。观察3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子宫肌瘤的缩小情况、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随访2年后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和米非司酮治疗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且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的子宫肌瘤缩小程度明显大于米非司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矾脉栓塞术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子宫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手术3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的效果.在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医生可结合患者年龄、生育要求、临床表现及可承担条件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灵活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瑞芬  王惠兰  李云珠 《河北医药》2008,30(9):1289-1291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UAE组34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米非司酮组46例,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子宫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2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P<0.01),且短期内米非司酮组比UAE组缩小明显(P<0.05).UAE后子宫肌瘤无复发,米非司酮治疗后有复发.UAE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非司酮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恢复.结论 UAE和米非司酮均为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但米非司酮停药后有复发,适用于术前辅助用药和围绝经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江航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03-10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8月从本院筛选出的经超声检查诊断的72例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经超声检查发现有54例单个肌瘤合并妊娠,12例4个肌瘤合并妊娠,6例4个以上肌瘤合并妊娠。在妊娠中部分肌瘤晚期可发生病变,并出现混合性回声现象。结论超声检查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