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骨与关节结核病中,脊椎部位发病率较高。而胸椎结核又为其中较常见的。椎体结核病变合併截瘫,多发现于胸椎结核,其他椎体合併截瘫者尚属少见。我院自解放以后,收住脊椎结核患者,根据可查出的病历共64例,胸椎结核占总数中44人,合併截瘫者13人,足见其发病之高,合饼症的严重。自54年以后,在骨与关节结核病灶清除疗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局麻在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73例,ASAI~II级,年龄19~66岁,术中根据手术需要深度,患者对指令反应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剂量,观察术中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术中无明显呼吸抑制(SpO2在98%~100%),循环稳定,疼痛评分1~2分占93%,Ramsay镇静评分II-IV级,恶心呕吐5例。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局麻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呼吸循环稳定,可控性强,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84例病例均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无1例中转麻醉,术后恢复满意。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麻醉的高风险老龄患者。  相似文献   

4.
局部浸润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体会.方法 观察84例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住院费用.结果 本组84例病例均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无一例中转麻醉,术后恢复满意,费用较同期其他方式麻醉患者减少600~1000元左右.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的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方式,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麻醉的高风险老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合并胸膜炎、肺结核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时机。方法对1995~2008年所做的经胸同时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和胸膜肺切除术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中胸椎结核合并外穿性结核性脓胸7例,合并包裹性胸膜炎16例,合并Ⅲ型肺结核8例,合并腰椎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者4例。余5例合并肺结核和胸膜炎的患者均因肺部病变广泛或活动而行保守治疗。另5例患者失访。结果40例患者中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均一次完成经胸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和胸膜剥脱术或肺叶切除术,合并单纯肺叶切除8例,单纯胸膜剥脱14例,合并肺叶切除和胸膜剥脱的13例,合并腰椎结核的4例患者则二期完成病灶清除。结论结核内科医师应认识和掌握胸椎结核合并胸膜炎、肺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脊柱结核硬膜外麻醉刺破硬膜127例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脊柱结核手术实施硬膜外麻醉时刺破硬膜127例的随访观察。方法1974-2007年间对实施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减压术及内固定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共17162例。全组病例中胸椎结核5007例,胸腰段结核1342例,腰椎结核8178例,胸椎及腰椎多结段结核2272例。其中硬膜外麻醉时刺破127例。胸椎及腰椎结核硬膜外麻醉穿刺进针点的选择:胸椎结核多以病变椎体棘突间隙或临近病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腰椎多以胸11-12棘突间隙或胸12-腰1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大多病例实施正入法穿刺,部分病例实施侧入法穿刺。结果本组预计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手术17162例,实际硬膜外穿刺成功16510例,成功率96.2%。其中穿刺失败刺破硬膜127例。经随访观察,此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脑脊髓膜炎及其他部位结核扩散。结论脊柱结核手术实施硬膜外麻醉安全可靠,是最佳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应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73例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下床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及住院全部费用均明显降低。结论: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简单易掌握的方法,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可成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常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复方阿替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在口腔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复方阿替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对其注射时、术时疼痛程度、麻醉起效和麻醉中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复方阿替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治疗疼痛程度明显小于盐酸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时麻醉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盐酸利多卡因;并无明显的毒性副作用.结论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渗透力强,麻醉安全、有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分次局部浸润麻醉与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会阴切开缝合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阴道分娩产妇,22~3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60):采用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分次局部浸润麻醉和对照组(n=60):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缝合切口时的疼痛程度、缝合时间、产后24h出血量、切口局部水肿、切口舒适度、出院前切口愈合情况、麻醉合并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的麻醉镇痛效果、缝合时间、产后24h出血量、切口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会阴切口愈合情况、合并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安全用于会阴切开缝合术,但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分次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神经阻滞麻醉,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可缩短缝合时间,不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种会阴局部麻醉方式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需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会阴切开前局部扇形浸润麻醉加缝合前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会阴切开前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产妇在会阴切开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 会阴切开前局部扇形浸润麻醉加缝合前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且对切口愈合无影响,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符合优质护理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腹股沟疝89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手术和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方法均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后早期活动、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局部浸润麻醉组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病的首位,其中以腰椎结核多见,其次为胸椎结核、颈椎结核。2009-02—2011-11笔者所在科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了病灶清除、椎体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22~67岁。胸椎结核4例,腰椎结核16例,胸腰椎结核2例;其中入院时已伴有完全截瘫2例,不全截瘫3例。所有2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其中1例截瘫患者能下床行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腔镜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罗哌卡因TPVB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脊神经阻滞范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椎旁阻滞起效时间,术后2、4、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两组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脊神经阻滞范围(5.40±0.51)节段高于对照组的(5.11±0.52)节段,椎旁阻滞起效时间(1.63±0.22)min早于对照组的(1.77±0.2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12、24 h的血清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时,给予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疼痛程度轻,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既往多采用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麻醉虽有很多优点,但由于脊柱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及其造成的畸形,而且有感染病灶存在,故过去曾列为禁忌。1961年王晓痴提到硬脊膜外麻醉下作病灶清除术触及神经根时有剧痛。1964年郝建英等报告24例脊柱结核应用硬脊膜外麻醉。近年来有的医院已列入该种手术的麻醉方法之一。自1963年以来,我们用此法作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773例,其中河北省结核医院521例,河北医学院第三医院252例,初步体会硬脊膜外麻醉确有优越性,在操作上也有不同的特点。经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会阴侧切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无心、肺疾患和无肝、肾功能不全的足月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用0.375%罗哌卡因15 ml,Ⅱ组用1%利多卡因溶液15 ml,分别在产妇会阴侧切前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会阴皮下浸润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Ⅰ组术后镇痛时间比Ⅱ组明显延长,12 h内基本无痛,24 h内疼痛减轻,对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体征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罗哌卡因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需要会阴侧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用2%利多卡因20~40mL在会阴侧切侧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会阴缝合。对照组:单纯用2%的利多卡因在会阴侧切处行会阴局部麻醉下进行会阴缝合。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伤口红肿时间、产后2h出血等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会阴侧切缝合术中效果好,可以缩短缝合时间,伤口红肿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肿胀液局部浸润是隆乳术中常采用的麻醉方法,其中麻醉药液的准确注射层次和合理分布药量是避免术中产生疼痛的关键。肿胀麻醉效果确切。我们自2004年3月至2009年1月,采用局部浸润联合肿胀麻醉的方法为90例受术者行硅胶囊假体置入隆乳术,麻醉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麻醉资料本组共90例受术者,均为女性,年龄22—46岁。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者25例,因哺乳后乳房萎缩者65例,均为双侧隆乳;腋顶部切口隆乳者85例,乳晕切口隆乳者5例。所有手术均在医院手术室进行,全部采用局部浸润联合肿胀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截瘫是硬膜外阻滞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终身残废,我院近年共发生2例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发生松弛性瘫痪患者,报告如下:例1男,46岁。在硬膜外阻滞下行胆系手术,麻醉及手术均无特殊。但术后双下肢呈松弛性瘫痪,CT显示有硬膜外腔血肿,20小时后椎管探查取出血块,清除血肿。经2年治疗目前可借助拐杖行走,此例患者既往无凝血功能障碍、哮喘病史。例2女,16岁。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后即出现双下肢松弛性瘫痪,MR显示硬膜外腔积气。经硬膜外穿刺排气处理后,瘫痪乃存至今无好转。该患者有肾病综合征,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讨论硬膜外阻滞后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于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经肋骨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侧前方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行经肋骨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侧前方减压、钛网植入加内固定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患者30例。观察术后神经症状恢复情况、脊柱稳定性及椎体高度丢失情况。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重建脊柱稳定性良好,无继发后突畸形及椎体高度丢失,无内固定物松动,术后均1周离床,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5%,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率为80%。结论经肋骨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侧前方减压、钛网植入、联合内固定手术对于治疗老年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具有防止后突畸形及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确切,早日离床,防止术后并发症的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张洪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71-2372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术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55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麻醉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未加任何干预的自然分娩初产妇,观察组为手术前行会阴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初产妇.分别对两组产妇产程、手术后疼痛以及会阴侧切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程、术后疼痛以及会阴侧切率较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麻醉在阴道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疼痛,降低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提高会阴完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