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建设及成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为提升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与效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及相关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果:建立了5所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并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危重孕产妇抢救及转会诊网络,全市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达95·5%;5所危重中心从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接受危重孕产妇转诊474例,会诊613人次,基本上解决了转诊难、会诊难问题;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产科学科带头人接班人队伍。结论: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建设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孕产妇死亡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攀枝花市3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 2008~2013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P0.05)。31例死亡孕产妇中直接产科原因死亡26例(83.9%),其中产科出血18例(占直接产科原因的69.2%),间接产科原因死亡5例(16.1%)。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产前检查≥5次的孕妇(P0.05)。在省市级医院死亡的孕产妇数多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其他地点(P0.05)。结论应加强产前检查及高危妊娠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市孕产妇急救网络和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建立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性医院的救治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全国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建设情况,为实现每个省、市、县都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危重孕产妇中心,并形成有效运转的救治网络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别选取一个省份(浙江、江西、四川),对省、市、县三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情况、建设进展及问题成效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并结合访谈法提出政策建议。结果在调研省份中四川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率较低,地(市)级建设率为90.48%,全国范围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网络建设进度不一致,且救治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四川人民医院拥有独立的孕产妇ICU(MICU)之外,其他救治中心均未设立独立的MICU。产科监护床位及医务人员缺乏,且无相应的激励措施;高危危重孕产妇比例增加,危重孕产妇三级救治网络体系尚不成熟,缺乏科学的转运程序和转运规范,信息化建设滞后。结论国家层面制定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救治能力;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相应的待遇,加大产科卫生资源的配置;建立完善的动态信息化系统以及网络救治体系,实现对危重孕产妇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孕产妇急救网络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中的作用和效果评价指标。方法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中建立孕产妇保健基础服务与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两条线齐举的服务模式,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纵向到底”和卫生行政、医疗保健机构、计生等部门及全社会的“横向到边”的危重孕产妇急救体系。采取集中高危筛查法,提高了筛查质量和高危检出率;建立了危重孕产妇救治效果评价体系。结果项目的实施,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逐年稳吵下降,由2004年的28.79/10万下降到2007年的14.96/10万。结论基层危重孕产妇急救网络的建立,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管理成效与问题,为优化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的循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08-2017年全市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救治的危重孕产妇及死亡个案。结果 (1)10年中5家危重会诊救治中心共抢救孕产妇1 956例(其中外地户籍1 396例),危重发生率由2008年0. 68%上升到2017年1. 98%; 10年危重孕产妇平均抢救成功率96. 70%,由2008年的92. 70%上升到2017年的97. 30%。(2)救治的危重孕产妇中死亡64例,病死率3. 30%;孕产妇死亡指数由2008年的0. 07下降到2017年的0. 03;危重孕产妇中濒临死亡者106例,病死率达43. 4%;其中外地直接来沪就医的危重病死率4. 23%,濒临病死率56. 25%。(3)10年间危重会诊救治中心抢救的危重孕产妇疾病谱顺位依次为: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364例占19. 03%、妊娠合并心脏病335例占17. 51%、重度子痫前期/子痫301例占15. 73%、产科出血258例占13. 49%。其中前5年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居首位;后5年以间接产科原因为主,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跃居第一位。结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的建设对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疾病谱改变,孕产妇风险管理及多学科联合救治能力提升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关注濒临死亡者、外地直接来沪者"关口前移"的风险评估与综合救治管理,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产科急救网络建设及运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蓉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01-2202
为了进一步加强产科急救工作管理,确保母婴安全,成都市近两年来非常重视产科急救网络建设.通过对近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分析,前3位死因分别是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死亡人数的70%以上.为减少由以上原因而引起的死亡,于2006年初制定并出台了<成都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全市产科急救工作管理意见>、<成都市产科急救工作手册>,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市的产科急救网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网络急救应用于救治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的效果,探讨网络急救在妇产科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05-2012年东莞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在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成立前后的变化、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比的变化与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实施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前5年(2005-2009年)的平均死亡率为42.2/100 000,实施后3年(2010-2012年)平均死亡率为17.8/100 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科直接原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结论东莞市自建立急救网络后,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组建与完善产科急救网络,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生产风险,该项方案实施有利于保障母婴平安和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8.
作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的一员,我院在2010—2011年共收治区域内转诊疑难、危重患者351例,其中危重抢救157例,抢救成功率98.72%,2例因合并症死亡,抢救成功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获得临床资料和数据的及时性是影响救治方案制定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孕产妇信息管理方式制约了临床资料的可得性,从而影响救治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对孕产妇信息管理方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陈莉萍  毛红芳  曹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93-4994
目的: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救治情况,找到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嘉定区2007~2008年接产医院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结果:①2007年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为84.0%,2008年抢救成功率100.0%。②外地孕产妇占87.8%。③仅46.3%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63.4%接受产前检查。④孕期高危因素第一位是子痫前期或子痫,占41.6%;产时或产后危重因素第一位是产后出血,占61.0%。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管理、打击非法接产、提高产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以及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均有利于减少危重孕产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市危重孕产妇抢救网络对降低东莞市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5~2012年东莞市全部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按2008年前后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其死亡发生情况,死因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孕产妇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因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血液病及药物过敏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在死因构成方面,干预前后孕产妇死亡率前三位的原因均为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但干预组因产科出血死亡的比重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结论成立全市孕产妇死亡抢救网络,对降低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金龙妹  陈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4968-4970
目的:探讨危重孕产妇的母婴结局、孕产期保健和构成情况,以降低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72例抢救危重孕产妇的资料。结果:7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70例(97.22%),围产儿死亡8例(11.11%),其中经产妇55例(76.39%),流动人口66例(91.67%),未做产前检查者59例(81.94%),有高危因素者41例(56.94%),产科出血36例(50.00%),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严重并发症31例(43.06%)。结论: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各级领导的强有力的支持是确保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的关键,同时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是减少孕产妇重危疾病发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危重孕产妇救治采取了不同管理措施.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框架,从5个维度梳理了国际部分国家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我国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要坚持以孕产妇为主,提供人性化服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全员参与、强化以产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危重孕产妇预警管理、救治和转诊系统实施的产科服务质量。方法比较实施系统前后的孕产妇死亡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结果实施系统后的产科质量越来越好,2016年、2017年相较于2013年和2014年有明显的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剖宫产率、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实施系统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妇产科运用危重孕产妇预警管理、救治和转诊系统能够更好地监测危重孕产妇的实时情况,从而更加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保证危重孕产妇生命安全,促进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邓丽芳 《现代医院》2011,11(4):63-64
目的分析我院产科急危重症主要分类及其转运情况、救治措施及救治效果,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急危重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提供数据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急危重症孕产妇病案资料、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三级转诊记录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产科急危重症疾病主要分类依次为:异位妊娠、产后出血、重度妊高征、胎盘因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急危重症孕产妇34.8%由下级医院转送,4.6%从我院转送到上级医院。5年来我院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成功率达100%。结论多年来我市、我院对孕产妇急危重症所采取的加强基层医院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建立健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开设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产科急危重症抢救常规和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管理体系等救治措施是有效的,值得继续推广应用。异位妊娠、产科出血、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是妇产科最主要的危急症同时这些危急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和救治措施,这样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同时为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应开展产科危重症病例审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生儿死前在产科或儿科救治的情况及其死亡的直接原因或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产科和儿科的救治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发生的109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83.89%。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建立基层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的急救通道,建立三级高危保健网络,提高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技术,改善新生儿的监护环境,降低出生缺陷率,减少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南宁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之一,将危重孕产妇的救治管理、技术创新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必然措施和系统工程。完善制度提升配置2006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被指定为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为了更好地承担起全市五县七城区危重孕产妇的救治重任,医院成立危重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和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组员,日常事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省严重孕产结局的发生状况,探索孕产妇健康水平和产科质量评价的新指标。方法:分析2012年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省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数据。结果: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省平均严重孕产结局发生率为3.14‰,平均危重孕产妇发生率为3.04‰。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的危重孕产妇与死亡孕产妇比分别为22.70和35.73,孕产妇死亡指数分别为0.04和0.03。严重孕产结局孕产妇的主要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是产科出血、贫血和高血压。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三级医疗机构中为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发生严重孕产结局的孕产妇进入ICU的比例高于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P<0.05)。结论: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省的平均危重孕产妇发生率和严重孕产结局发生率低于中等孕产妇死亡率国家的平均水平,危重孕产妇与死亡孕产妇比和孕产妇死亡指数反映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产科质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海淀区助产医疗及保健机构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凤霞  徐文  彭振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456-2457
目的:评估北京市海淀区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在危重孕产妇抢救知识技能、管理及转诊网络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全区危重孕产妇抢救整体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①定量分析:利用产科质量月报表,对2005年全区所有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的疾病分类、转诊情况、母婴结局进行统计;②定性分析:每所医院抽取2份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包括所有孕产妇死亡病例),由产科质量专家组进行评审。结果:2005年全区16所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共有18178例孕产妇分娩,产科危重症抢救149例,发生率为8.20‰,其中孕产妇死亡4例,产科危重症∶孕产妇死亡=37∶1;产科危重症病例的围产儿死亡率为56.45‰,明显高于全区产科平均水平(7.23‰);产科危重症前5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子宫破裂,4例死亡孕产妇分别为羊水栓塞、HELLP综合征/产前子痫/肝破裂、肺栓塞、脑出血各1例,二者疾病谱不完全一致。结论: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评审可作为评估医院产科服务质量和危重孕产妇抢救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危重孕产妇抢救管理临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萍  黄亚绢  顾京红  李明  薛卓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70-4172,4295
目的:对危重症孕产妇抢救通道、流程及实施过程进行分析优化、评估抢救效果,探讨及提出危重孕产妇抢救临床模式。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共救治危重孕产妇96例,绝大多数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抢救中心,采用组织多学科会诊、团队合作抢救,抢救中各级人员责任分明的临床模式,并分析其救治效果。结果:直接产科原因抢救55例,非产科原因抢救41例。抢救病因顺位前三位依次为子痫前期重度(34例,35.4%),脑部病变(7例,7.3%),重症急性胰腺炎(6例,6.3%)。96例中极危重孕产妇30例,子痫前期重度并发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10例,其中心衰6例:产科出血、出血性休克4例,子宫切除2例;非产科病因所致极危重孕产妇14例,占近1/2,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抢救成功率100%,预后不良3例(恶性肿瘤2例),围产儿死亡6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危重孕产妇抢救新临床模式不仅有利于抢救通道及流程更通畅,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而且有助于相关专业人员抢救知识及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统计产科危重孕产妇的疾病种类及所占比例,探讨将其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救治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5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转入ICU救治的145例危重孕产妇的病历资料,总结危重孕产妇的疾病分布特点、母婴结局,并比较救治前后的相关检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危重孕产妇入住ICU的主要病因包括产科出血(61.38%)、重度子痫前期(26.90%)、心脏病(7.59%)、子痫(1.38%)、羊水栓塞(1.38%)、急性胰腺炎(1.38%);成功救治孕产妇144例、转院1例,总分娩围生儿158例,正常存活131例、低体质量及其他不良预后20例、死亡7例。危重孕产妇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容易导致围生儿早产、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经入住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水平明显下降,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危重孕产妇的白蛋白(ALB)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产科危重孕产妇入住ICU救治能够缓解产科出血、子痫和重度子痫前期等症状,防止心、肝、肾、胰腺等进一步损害,阻断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